查看原文
其他

技术贴|快上车,“老司机”带你玩转移动模架核心技术!

听说土木公司移动模架科技课题获奖了!

是啊,我们课题《3300t单箱五室箱梁上行式移动模架施工关键技术》在今年中建总公司科学技术奖评审会上获得了科学进步二等奖!


上行式……移动模架……不明觉厉呢,求指导!求分享!

不急,今天吴楚大道项目就要送上他们箱底的“宝贝”哟。


上行式移动模架的“用武之地”


鄂州市武四湖大桥是本套移动模架系统的施工主体,全桥共58跨,跨径均为40m、梁高均为2.5m,有着等截面多跨的特点,适合采用移动模架。


武四湖湖区是养殖水面,环境影响非常敏感,桥梁距离水面最低处仅3.5m,桥下净空低,上行式移动模架施工能将施工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上行式移动模架的“核心技术”


1
核心一:大型上行式双折叠移动模架系统的设计与建造

1小重荷比移动模架结构优化技术

通过优化结构设计,减小其重荷比。最终控制其重荷比为0.375,小于常规的0.5,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减少移动模架的用钢量。



  

2中支腿自动平衡控制技术

经过计算分析,在不设置平衡阀的情况下,前后两个千斤顶受力偏差很大,容易产生偏载。项目部自主研发了液压平衡阀自动反馈系统,主动调节前后两个千斤顶受力情况,避免中支腿偏载,保证结构安全。



3双折叠分级开合控制技术

为了满足低墩过跨要求,发明双折叠分级开合控制技术,控制移动模架纵移过跨。挂梁采用分节设计,节间采用销轴连接,在挂梁上设有旋转油缸,可实现底部模板向下二次旋转折叠,降低桥下净高要求,由原来的7m净高要求降低至3.5m。


开合控制技术示意图


2核心二:现浇箱梁施工成套关键技术


1高性能混凝土配制技术

以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为核心,从原材料、配合比出发,对硬化混凝土力学性能、长期变形性能、耐久性能、新拌混凝土性能四个方面进行了试验分析。总结出各原材料及配合比参数对混凝土性能影响规律,为配制高抗裂、良好和易性混凝土提供试验和理论依据。最终配置出适于移动模架施工的缓凝长、坍落度大、水化热低、开裂敏感性弱的混凝土。



2发明混凝土对称叠合浇筑技术

针对移动模架的特点,从混凝土防开裂的角度出发,提出对称叠合浇筑法的施工顺序。纵向以箱梁理论荷载中心为分界轴,对称浇筑,最后浇筑中横梁。




对称叠合浇筑法纵向顺序

对称叠合浇筑法横向顺序


3移动模架线形主动控制技术

首先利用软件数字化模拟预压,模拟砂袋分仓蓄水,发明了三仓六区复合加载预压技术,通过这种技术控制预压加载顺序以及加载数量。


三仓六区复合加载预压施工


其次,应力应变数据采集,通过布置大量压力传感器和应变片采集变形和应力数据。


主梁变形采集

主梁应力采集

吊杆压力采集

中支腿应力采集


再三级标高调整。通过竖向顶升液压千斤顶、机械螺旋顶和吊顶调整标高 。

 

竖向顶升液压系统

 

上横梁支座螺旋顶

 

吊杆

最后结合面错台控制,在浇筑过程中通过吊杆主动调节底膜标高,保证底板线性的平顺。



3核心三:大型移动模架施工运行管理技术1移动模架节段顶推拼装

节段顶推拼装技术是以移动模架自带的纵移系统为推进装置,在桥台后场搭设临时支架,主梁和鼻梁边推进边拼装,上横梁、挂梁模板穿插施工,实现快速拼装。


 

后场临时支架拼装 

主梁及鼻梁拼装


2移动模架原位单元体拆除技术

原位单元体拆除技术将主梁、挂梁及模板纵向分成各单元体,横向对称拆除,运至后场散拆,实现原位快速拆除。



3移动模架分类管理流程及标准为便于超大型移动模架运行管理,保障施工安全,项目部还特别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分类管理流程及标准,实现分工明晰化和管理流程化。



移动模架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该项移动模架研究成果在湖北省鄂州市武四湖大桥工程中得到成功运用,实现大型现浇箱梁的绿色快速施工,针对今后多跨水上、高墩、繁忙城市交通情况下的桥梁施工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依托本课题,武四湖大桥箱梁质量控制良好,各项指标符合规范要求,并依托该项目获得了鄂州市吴都杯、湖北省楚天杯等众多荣誉称号。


项目至今专利受理9个,其中6个为发明专利,3个为实用新型专利;工法编制6个,目前已有1项获得2016年度湖南省工法,一项获得中建总公司工法;QC成果编制及发布7个,获得全国一、二等奖的有4个,获得省级一、二等奖的有5个;论文编制完成11篇,目前已有5篇录稿核心期刊;企业标准编制完成1项


    

编辑:张沁芳       审核:肖宇航


关注五局土木
微信号:cscec5tm(长按复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