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从传播的角度谈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两大变化
欢迎关注ScalersTalk。IT人,搞技术,聊英语,玩口译,话学术,谈生活。学习成长,笔耕不辍。回复m查看文章列表,或者访问S君小站ScalersTalk.com
你现在看到的是行业系列文章,目前已经发表的文章如下,回复括号数字可阅读。
[128]突破局部,构造连接: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注意力变迁最近在学习一些关于传播方面的知识,将笔记整理成文章分享。
移动互联网从四五年前的初现端倪,到后面的换机浪潮,再到再在各行各业融入移动互联网,我们有机会参与并体验到这样一次变革,吾甚幸也。
这里从传播的角度,总结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两大变化。
1.获取信息方式的变化
在早期,我们想获取信息,需要看报纸,看电视,或者专门上网看新闻。我们需要投入专门的时间,以独占的方式接收信息。这个场景下,信息与人是分离的,是相互独立的。你可以注意到信息从产生,再经过渠道,再到达受众,这个完整的过程,其实是与人独立的。
人只是这个完整的信息流的附属品,也就是说,人被划分为各种角色,安放在信息传播的流程中的各个环节。从信息来源方面,有媒体、记者、编辑完成信息的获取与加工;传播渠道方面,有各种载体以各种方式到达信息消费者,例如,报纸的递送,新闻通过电视播放,互联网的投放等等;在信息消费方面,有各种受众人群,有各式的消费偏好。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由于可以随时联网,这个单一变量的变化,带来了许多不一样的情况。(单一变量的变化,带来的系统变化,是一件很有意思的话题,比如,在技术领域,某个单一指标的要求如果要提高xx%,有时候需要重新设计技术方案,再如蝴蝶效应,也是单一因素带来的整体系统的改变。)
随时联网让我们不再需要以时间独占的方式获取信息了,获取信息的门槛进一步变低。我们坐车、等车或者无聊时间(如果有的话),都可以获取信息。
移动终端上的各种应用,使渠道碎片化。我们不再要专门花费时间获取信息了,我们也不再要专门通过原来那几个固定的渠道获取信息了。由于移动互联网本身与人紧密关联的属性,于是,在信息的传播中,人不再成为各个环节的附属品,而是成为主动传播的一部分。看看现在有多少人还是通过传统的方式看新闻,再看看有多少人是通过朋友圈、微博或者其他社交网络看新闻。于是我们渐渐成为信息传播的一部分,而且我们还会扮演编辑的角色,传统的传递介质——报纸,也逐渐被分享取代。
每个人成为媒介,可以对信息进行评论、推荐。同时,人与人的社交关系自身存在的相似性,更容易加强信息的传播,这也使得信息的传递,能更好地被感知,也更有价值。再加上当代的推荐技术的发展,相关性更大的信息更容易被发现,更是加剧这一过程。(这就像网络编码NetworkCoding一样,当网络中纯粹的传播节点,突然有了计算的能力,带来的是一翻不同的景象。)
但是这带来一个问题,公信力丧失。我们来源的渠道增多,成为信息来源的门槛变低,会造成资源滥用。也就是虚假信息增多,这个也能在朋友圈与微博上看到,大量谣言,大量传播。人们似乎不关心真伪,而关心是否符合自己内心的想法,不管是善良还是邪恶的想法。这带来的后果是,传统渠道媒体的话没人愿意相信,怀疑与质疑成为第一反应。正能量削弱,负能量大行其道。
与公信力丧失同时伴随的是,大量“脑残”涌现。我们在教育环节的缺失,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会突显。排除人为操纵的水军与刻意制造的舆论,移动互联网上信息渠道增多,而我们接受教育并未完全让我们有能力处理大量的信息——而且是处理大量多元、异构甚至完成相悖的信息,并且分析形成自己的看法。这种系统性的能力缺失,在移动互联网信息爆炸的场景下,让信息处理焦虑开始呈现,并且随着发言门槛的降低,而进一步放大和加剧。攻击言论,对人不对事,极端情绪,大量充斥网络空间。但是,宏观层面上看,互联网上的优质资源,以及当前的在线教育,是硬币的另外一面。一个民族若能借助互联网时代的革新,完成自身的软实力的革新,是移动互联网下,信息获取方式的转变,给我们能带来的最大的期许。
回复“100小时”查看口译100小时训练计划;回复“十万字”查看十万字视译计划。
S君的口译100小时、十万字视译训练交流QQ群,欢迎加入(群号为231441722)
S君个人微信号,ScalersTalker欢迎添加。
如果你觉得S君的文章对你有用,欢迎捐助打赏 。支付宝账号是
scalerstalk [at] gmail [dot] com
想看更多相关文章,关注 ScalersTalk 回复任意小于标题括号中的三位数字查看。或者去我的站点 ScalersTalk.com 查看历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