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9]Gabriel的二级笔译通关经验
Scalers点评:这是读者Gabriel的来稿。Gabriel同时通过了教育部和人事部的笔译。整篇文章很有价值,同时从作者的表达来看,其实也和我们最近在做的事情是一致的。比如最近我们做的政府工作报告的双语批注的首发,以及十万字笔译训练计划的开启,参见425,426。请有志于提升笔译的同学细细品味,并且落实到行动。至此一笔二笔三笔的经验帖就集齐啦,其他两篇参见409和412。
============
首先说说我个人的情况,本科学经济学,毕业之前考过了教育部的二级笔译考试,2014年5月参加并且顺利通过了人事部二级笔译考试,回想备考的过程,有些经验可以分享。
备考材料
网上的备考材料五花八门,选择的时候必须慎重,否则是浪费了备考时间。
官方教材的话,如果你觉得自己底子不错,可以只用实务的教材和另一本配套练习,综合教材可以不看。如果觉得自己基础还有待提高,或者不熟悉综合考试的考法,那么也可以找来综合能力的教材以及历年真题做一做,考过的朋友都表示,不管是综合还是实务,教材上的题目会比实际考试难,所以大家做的时候不需要有太大的心理压力。
除了教材之外,还有大量的实务练笔。英中的材料用纽约时报和真题就可以了,因为考试题目大部分都在那里出,但是纽约时报有这么多,到底找哪些作为练习内容会比较适合呢?我用实务的真题做过统计,历年真题一般都会在10个月以前的纽约时报上选,大部分是全球版(World)和商业版(Business)里面新奇有趣的文章,偶尔会找一篇讣告(Obituary)。所以大家挑文章练习的时候就心里有数了。如果大家觉得纽约时报的报道过于客观,翻多了可能会厌烦,那完全可以再从经济学人和纽约客上面找些文章翻译,既有深度分析,可以学到东西,翻译起来也没那么枯燥,正好可以调剂一下。
而中英的材料主要是政府工作报告、白皮书、外交部重要讲话和历年真题。由于人事部考试会出很多官方的文章,所以集中练习会有很好的效果。政府工作报告的特点是权威和包罗万有,读一年的工作报告,基本上全国的经济政治和国计民生都囊括进去了。白皮书可以用来做专项训练,因为每一份白皮书都有它的领域,比如稀土等自然资源、国防发展、外交政策等等,非常适合大家用来积累专业词汇,我记得有一年考试就考到了稀土资源的翻译,当时考倒了很多朋友,而看过白皮书的人就很有把握。外交部的重要讲话则是非常贴近考试的难度,不管是准备口译还是笔译都可以用到他们做练习,特别是重要人物在重要场合下的讲话,甚至有可能直接拿出几段放到考试里。
关于它们的使用方法也是因人而异,有人喜欢做sight-interpreting,有人喜欢动笔写,有人喜欢背译文。但共同之处就是熟悉官方表达,看看今年的新词要怎么说。如果想在短时间内达到应付考试的水平,那么用好这三份材料可以说是足够的了。另外大家也别忘了看看时事热点,比如去看看中国日报,上面会报道很多国内发生的热门事件,而且官网上的“翻译点津”栏目也会让大家学到很多。
练习方法
选好材料之后就可以开始备考了,建议订好计划,每天都要练习,对照参考译文找到自己要改进的地方。更重要的是练习之后的反思和总结,比如用笔记本把常用的表达记下来反复看,或者思考有什么不同的表达方式。这部分用的时间要比做翻译本身要长,因为这是输入、学习和积累的过程,某程度说比翻译的过程更重要。
我在上面推荐的材料里头基本都有答案,只有纽约时报的文章可能没有,这个时候可以找小伙伴和战友帮忙批改和给意见,互相修改译文是非常好的办法,双方都能提高。除此之外,在备考过程中还要注意两点,一是时间,二是翻译量。实务的时间是三小时,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勉强够用,所以平时练习的时候一定要保证速度,考试时候才能不慌不忙。平时的练习量一定要够大,考试的时候才能发挥正常。有人曾经做过估算,要考过二级笔译至少要在平时练习中完成五万字的训练量,我认为这个数字还是比较客观的。有些事情必须通过大量练习才能掌握,所以大家要尽可能多练。
考试注意
首先是字典,很多人都会推荐《英汉大词典》和《新世纪汉英大词典》,虽然重但带着很安心,我也同意。不过我也要强调,虽然有字典但也要背单词,同时也要熟悉字典。因为考试的时候时间紧迫,没必要尽量不要查字典,不然会浪费很多时间。当然,关于人名地名和含义多样的词有必要查清楚意思,然后根据上下文推敲怎么翻译的。
其次是卷面,既然是考试字迹当然不能潦草,另外也要注意标点符号这些细节。这方面建议大家都去看看人事部阅卷老师写的八大问题,包括数字、人名、地名、国家机构名称、货币符号、倍数问题和错别字等等,在考试的过程中务必注意这些点,才不至于丢掉不该丢的分数。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发挥,很多朋友交卷那时洋洋得意,成绩出来晴天霹雳,就是没有注意发挥。第一个就是时间没有控制好,绝大多数考生都会遇到的情况是考试三个钟头,前面两个钟以上都用在了两篇英中翻译上,剩下不到一个钟时间赶紧写两篇中英,结果可想而知。很多朋友都跟我说他们最后一篇没有翻完。所以我也建议大家,如果觉得时间不好把握,不妨从后面中英的题目做起,这样不需要经常查字典,不会打断思路,做起来简单方便,有助于建立信心,完成中英翻译之后再回头做英中,这样速度可能会快很多。
另一个问题就是发挥过度。有些译者水平不错,喜欢用地道的说法翻译,照顾目标语读者,表现出来就是译文很灵活,有时候甚至跟原文差距很远。这样做在平时没什么问题,在某些标准下可能还非常好,但如果在考试,那就有两个问题,第一是阅卷老师可能会判你不忠实原文。因为译文经过较大幅度的修改,有些时候甚至面目全非,所以很容易就跟“不信”搭上了边。第二是影响答题时间。因为要灵活处理译文自然少不了译者的思考,思考的时间越长,答题的时间就越少。到了后面发现时间不够,还有可能翻出“四不像”的译文。那为何不从一开始就稳扎稳打,按照原文的结构和表达方式,翻出一篇安全、统一的译文呢?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没有注意控制时间,不了解人事部考试的要求,或者发挥过头使得译文太自由,这些都可能是考不过的原因。所以大家一定要记住,考试的时候控制好时间,忠实原文的表达,不要过度灵活发挥。这样才能更容易通过考试。
后续学习
学翻译不是为了考试,考试只是为了鼓励自己学习。我希望参加考试的朋友们永远都记住这一点。人事部的翻译考试考察得更多的是通用的翻译技巧和翻译能力,如果以后需要入行,或者以翻译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那就必须继续深造,学习专业知识,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专业学下去,不管是财经还是法律,通信还是医学,人都得有所精通,这样才能应对目前翻译市场激烈的竞争。
如果你是语言专业的学生,那你的基础一定会很好,但是你缺乏的是专业知识,所以你要学习;如果你是其他专业的学士,那你在专业领域里就有自己的优势,但是语言方面可能还需要下苦功,所以你也要学习。今天的翻译市场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已经不只是Jack of all trades, masterof none.而是Know something about everything, and everything about something. 所以让我们学好语言,学好专业,让自己走得更远吧。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祝大家考试顺利,实现自己人生的理想。
=========================
本文作者Scalers,游走在口译世界的IT从业者。微信公众号ScalersTalk,网站ScalersTalk.com
转载请联系授权,否则将被公开谴责并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