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Babyer:两个100天,见证我成长——#我和Scalers的2016#征文02

Babyer 持续力 2022-08-11


Scalers点评:

这是#我和Scalers的2016#征文的02号文章,作者是来自成长会的babyer (S814)。S814是一位妈妈,在而立之年,仍然有一些困惑,而且在寻求突破的过程中,有过一些收获,也有一些挫折。其实在我看来,在成长的路上,年龄无法成为困难的豁免,也就是当我们没有为自己的进步做事情的时候,不论是在什么年纪,遇到的问题都会很相似。而这也意味着,即使是摔跤,不管岁月给了你多少优雅,我们都会摔出一样的尴尬姿态。而这些并非全然没有意义,如果我们足够睿智机敏,那这些持续行动路上的苦难,都会成为我们未来的财富。从这个意义上S814在这200天经历的一切,如果加上很好地复盘吸收,都可以内化成自己实力的一部分,换来一个更好的自己。

最后,感谢Babyer在这篇年度总结中,用诚恳而又真实的角度,给了我们一个她真实的自己。而光是直面自己真实处境的勇气,其实可以足够让我们航行很长一段距离。

征文小组推荐理由


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活中摸爬滚打,想要摆脱目前的泥淖、渴望进步,却纠结往何处去,却因遍地荆棘而止步。Babyer经过纠结选择了成长会,在这里她知道了什么是成长,怎么去成长,在遍地荆棘中摸索自己的道路,两个100天过去了,这是她的行动总结。

这是#我和Scalers的2016#征文第2篇,欢迎你的来稿,相关信息请参见:
又是一年好光景——“我和Scalers的2016”征文活动启动
小慷:今年最精采的旅程——#我和Scalers的2016#征文01

2015年的征文总结参见:

《“我和Scalers的2015”征文汇总和活动小记》


--------

大家好,我是S814 babyer,来自石家庄,总想谈谈与成长会的因缘际遇,却总感觉没有合适的机会,既然此次要写“我和Scalers的2016”,也是时候回顾复盘、记录成长了。

冥冥之中,与“她”相遇

与许多小伙伴通过朋友、同学、甚至名人的推荐进入成长会不同,我是通过微信搜索遇到它的。要感谢那些半夜惊醒的时光,让我有一个安静的时间去反思自己,思考成长。经常会思考如何当妈,如何照看孩子的成长,于是,冥冥注定,我会去用微信搜索“成长社群”;冥冥注定,我在汪洋大海般的微信搜索结果中,发现了ScalersTalk。付费那天,是3月29号,现在回想,这是我感觉最正确的一次决定。

没错,我就是通过下面的方法连接到了ScalersTalk,连接上了Scalers,与小伙伴儿们正相反的是,我是通过这个窗口,才得知了李笑来,大熊,古典等多位大咖。


生孩子后1年多,我一直情绪不稳定,状态奇差,还好我还知道要反思自己,怀疑自己是不是有点产后抑郁,我觉得没必要一一陈述具体的那些过往。因为首先我没心没肺的性格让我记住好的忘掉不好的,其次按照现在的视角来看,除了无趣就是无趣根本没什么值得一提,而且我已经走出来了。总之,当时一种感觉就是,我的灵魂丢了,不知道跑哪里去了,全身充斥着自卑、焦虑、茫然、杂乱、看不到希望的感觉。说来惭愧,我比S大,心智却维度太低,还是行动渣,焦虑姐,外加一身的拖延病。

这样不好,真的不好。

人的生命中总会遇到几个重要的人,有的是身边的至亲至爱,给你力量助你成长;有时竟然会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将你未开化的心智层层剥开。虽然是经由网路结识、各自天南海北的陌生人,但你不会有违和感,不会有尴尬,他们的存在竟然可以成为一种精神能量,他们的行动也成为一种现实参照,让你时时鞭策自己的成长。

所以现在的一种习惯就是,每日清晨翻开S的文章,给自己的思维打打补丁,然后开工干活儿。有时候我也会有反思,这大概可能又是一种精神依赖,还是要从自己身上寻找力量,假如有一天S不会再更新了,你还能停止生长了不成?终要让自己强大起来。

两个一百天,见证我成长

从一开始的入会、熟悉,到4月15日开启新概念朗读到现在,218天了,这200多天,从新概念二纠正发音面、对语音语调进行还原模仿,到新概念三对照中文译文进行英文复述,我能感觉到我在提升,但同时也发现了我在行动系统和学习系统上更多的不足。

柳暗花明

我告诉自己,新概念二要解决发音面和语音语调的问题,从第一课开始就要求自己尝试完全的模仿,一课读下来竟然要花掉我3个多小时的时间,然而多亏了挑战困难的勇气,后面越模仿越快,用时越来越少。现在听第一课的模仿语音和后面的对比,自己都想要笑,算是小有收获。而进入新概念三,回顾再看新概念二原有的抑扬顿挫,调式明显平缓,不同的播音员风格不同,但基本的小调调仍能感知,这与在新二里高强度的语调练习是分不开的。如果说新二是诗朗诵,新三则是日常对话,而我要的不仅是自然的语调,于是我将新三的重心转移到了句型、词组面,我发现如果纯粹背诵起来也可以,但是往往背熟了也就不过脑子了,所以我没有选择整段的背诵,而是对照中文来复述原文,让自己的脑子想一下句子的构成,所以偶尔有点评的小伙伴发现我读得不熟练,其实是大脑没跟上趟,卡壳了。

当头棒喝

在我挂载了新概念朗读小组一个月后,我就心急地挂载了第二个小组:听力。

你看,焦躁如我,地基都没有打牢,已经在想着往上面铺砖了。人有时候就是目标党,拎不清自己的能力和现状。我当时荒废英语近10年的状态并不能支撑我2个小组并行,并且时间点不恰当,朗读刚开始1个月,正处于磨合期,耗时很长,又挂载1个小时来练听力,结果恰逢宝宝生病住院2星期,2个小组全线崩溃了,最终导致一段时间的朗读复盘完全没有做,赶进度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听力小组赶也没赶上,最终在2个月后成功夭折。

当我反思这一切,我发现我犯了一个错误:没有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有效的预估和安排。任何一个项目的挂载、行动系统的保证,都需要有资源做保障,而我想打击更多的目标却发现没有足够的子弹出膛。在这第一个一百天,晨读团、Python小组、电商小组、写作小组……一个个的小组撩着我的神经,对于成长的渴望让我更加焦虑。而听力小组的崩溃就给我来了一个当头棒喝,一下把我敲醒了。

我不停地反思,我发现这些成长的焦虑背后都是有原因的,看似对小组表现出广泛的兴趣,却深深揭露出我的问题所在:我什么都想学,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干,但其实我根本不知道我真心想要做什么,不知道处于低阶的我能够做得了什么。就像在成长战略研讨会中我为Bay写了一千字,说她的焦虑来自背后价值观的冲突,这其实是看到了一个熟悉的我,是我自己亲身教训的总结啊。

一番断舍离后,我决定坚持一个英语朗读小组的底线,转而集中精力着眼于自己能够开展的行动,有意识地对一些干扰进行屏蔽。比如下半年某APP推出的超级火热的课程,如果是以往恐怕我早就掏腰包然后让他们继续躺在APP里睡大觉了,可现在我可以稍加克制,也算是一种意外的收获。原来的我,总是怕会错过什么,怕错过一场活动,怕错过一个分享,怕错过一场好剧,怕错过一个人,所以总是关注别人所关注的,按照未来的热门去准备生活,生生把自己给丢了,竟然快到30岁才似乎觉醒。

就这样进入了第二个一百天。

窥见拐点

时间已经进入8月,距离2016年底已经没剩多少时间了。既然我想要改变现在的状态,就势必要做出一些改变,而在Scalers7、8月份对简历、对面试的一些指导让我对自己的能力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把握。还有他随后对写作意识的引导,让我发现其实我有很多优势,只是一直被雪藏,一直处于不正常的反馈之中却隐忍不发、又粗枝大叶不懂得保护自己。当能够较为客观地看待自己的时候,我发现我不能因为环境和平台的限制而否定我自己,缺乏自信已经成为很大的一个问题。

最终我决定以自己的工作为原点,踏上公众号写作的历程。开始脑中的想法比较多,一周能有四五篇,到现在基本每周只有三篇发表,但是好在每天都会让自己写一点。就这样盘点一番下来,竟然也累积将近9万字了,这期间也收获了一些惊喜和意外,那些都是后话了。

其实我当时的初衷很简单:因为我打算离职。这么多年都一心扑在工作上,如果不把自己这几年的工作心得和体会抒发一下总觉得对自己没法交代,并且还方便接任者可以轻松上手。另外的确想把自己从工作中感悟到的一些理念做一个梳理,于是我就上路了。

写完的感觉会很爽的,往自己部门不到150人的群里发了几天感觉不过瘾,也就顺手往公司大工会群里发了一发。令我意外的是,最大的boss在群里为我点赞,接下来也有人开始附和点赞,虽然我对我所做的这份工作思考的质量和深度有信心,但我感觉还是大boss的点赞行为为我的文章做了背书。

然而为什么最后变成每周只有三篇了呢?因为我又被意识绊住脚了。我想吐槽的是,因为公众号创办的初衷是总结自我工作经历和工作理念的梳理,最后因为周围一圈人关注了这个号反倒束缚住我了,写的时候因为某些用户的存在总是感觉要有所收敛,不能肆意发挥,导致我有些时候真的是不想写了,可是又觉得自己挖的坑自己必须要填完,总归是冲突频频。

有些脑中的想法,太过大胆仍然是不敢写,近几日看了《Scalers:我不知道持续写作有什么难的》《Scalers:当你不知道要写什么的时候,应该看这篇》《Scalers:你不用在意别人已经写了什么,多想想自己应该写什么》这一连几篇文章,又像是反复的抽了我自己几嘴巴。因为关注的用户跟工作紧密,影响我自己正常的思考表达和产出,别扭!因为有人求助,我就真写了文章为他解决问题,中二!因为意识仍不够强大,写完还总想得到一些反馈,初心风中飘摇,混蛋!现在还在想要不要设置一些分组推送,或者要不重新开一个基于自己的公众号。总之,还是内心不够强大。

批判有多深刻,改变才有多强烈

复盘听力,行动系统全溃盘

其实在成长会一直没有参与太多的活动,深感作为娃儿妈的时间有限,在5月份的时候尝试挂载听力零阶段小组。坚持了2个月,没挂载上,结果就这么挂了。看似简单的4个词组:持续不断地做、状态稳定地做、抵抗风险地做、机动灵活地做,却内涵自我控制、时间精力管理、危机管理、情绪管理、平衡等要义,每一样在我脑中都有一大堆的漏洞需要打补丁。从现在的每时每刻到未来,也都是继续打补丁的过程,没办法,成长就是需要有强大的行动系统支撑,这个项目行动系统都没保证,都轮不到来谈学习系统的问题。

复盘朗读,行动、学习双掉线

一直就想打脸,因为根本没有把英语提升到自己想要的水平,虽然能感到自己在进步,但是太慢太low了。我知道行动系统和学习系统都存在问题,仅仅是对朗读现有的操作方法不足以支撑我要的提升。现在虽然发音面这个问题初步解决,但是当进入新概念三,我开始尝试解决句式及单词的时候、在尝试背诵复述的时候,我把语音语调都快丢光了。并且因为我在朗读上的行动系统也没多强,投入的时间和注意力资源有限,又由于没有经常去“用”,输出倒逼输入不足,没有打通从学到实践使用这个闭环,当我想要尝试用英语的时候,大脑便会偷懒,汉语就会跑出来作怪。身边还总有宣扬“英语无用论”的家人,反复跟我强调现在工作、生活需要0英语的环境,用与不用没有区别。的确,当你想干成一件事情的时候,总有四面八方各种奇葩的特殊烦扰来做“拦路虎”,就是S所说的“每天都有特殊情况”,而如果你真的被他们牵着鼻子走,免不了要时时刻刻做 “救火队长”。

习惯了考试20多年的我,自从没有考试各种能力就开始一路下坡,大学里又不重视英语课程,在这个追求“差不多”的环境里,英语也忘记得差不多,所以现在要捡起来荒废了近10年的英语,跟重新学没什么两样。而就在此前,我更加前所未有地感受到英语对我的意义,然而,我并不知道我现在的英语到底有没有真正提升,提升到什么地步。既然如此,我想要去设置一个考试给自己当标尺,考雅思,尝试英文写作、英文阅读,逼着自己投入时间和精力。

每周一书成空谈

没有做到每周读一本书。真正意义上读完的只有11本,平均一个月一本的水平,这种low的进度,跟目标52本一比就是完败。并且我意识到,本身计划用数量来衡量就是有问题的,走马观花,一目十行的也能叫读完?所以,真正读完的竟然只有11本。然而年初立志的时候认知没有提升这一点根本是考虑不到的,并且,在3月底要进成长会的时候竟然还注意不到,把新年计划整个搬过来了,是了,“目标党”就是我这样的人。

帖子笑我看不穿

没有做到刷成长帖,没有利用好这么大的资源。的确,在你的认知维度处于低维度的情况下,你根本都无法发现自己的问题。就像为什么在同一个职场,比你能力差的人都比你发展的好。你工作能力高比他们都强但到底是哪里不对?我终于摸到了一点脉,基于“很傻很天真”的个性以及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处事风格,我在职场的竞争上一败涂地。

最后我发现,我的关注点一直放在事上,我善于把一件事情做好,却不善于把一个人搞定,因为压根从来都没动心思去研究研究人,也就根本就没在这方面积累经验,对人的敏感度太低,遇到处理人的问题都是顺其自然,用一颗太天真、完全信任别人、大家都是好人的心去想问题去处世,当然要变大loser。现在回想自己的整个成长路上都不知道被别人耍过多少回,总是因为单纯被人骗得很惨。但是我还很自以为是,个性也很独立,总觉得一个人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自觉问心无愧,但却伤痕累累。所以,我已经做出了行动,接下来要尝试在这个方面进行突破。

啥时才能向“钱”看

收入自始至终没有提升,因为我的意识就出了问题。没有财商,自己的理想都没跟钱挂钩,从来不想着赚多少多少钱我就怎么怎么样。有时候看到别人怎么样怎么样也会向往富裕的生活但是我竟然信了那些赚我钱的人说的“钱不重要,感到幸福才重要”的诳言、相信了那些无良boss“工资不重要,为公司做贡献让自己积累经验得到价值感才重要”的鬼话,在涉及到自己的钱的利益上总是都不知道争取,于是沦落到如今局面。用一种够花就行的姿态去赚钱,你说,没有一个小目标的我能赚到钱吗?简直是在开玩笑。也不知道我这些年都是怎么过的。不会未雨绸缪的我,没钱的时候向别人借,才没人会记得你。

然而有了孩子之后,没错我的人生成长起点就是我的孩子,我才意识到花钱的地方有多么多。因为之前对钱的敏感度太低,对钱的态度自始至终都有问题,花钱大手大脚,总是存不下钱。说来遗憾,到现在感觉都没有赚到人生的第一桶金,很遗憾过了这个尴尬的年龄我才意识到这一点。我总是为别人做免费的劳工,以往总有些同事道德绑架占你的便宜,活都让你干了,最后领导功劳簿上的不是你;帮别人擦屁股反而被别人害,要懂得保护自己,还要利用自己已有的能力有更多的变现。变现没想清楚,再来谈。

崭新的起点

说来惭愧,知易行难,虽然目前意识看似转弯了,但要真正控制住自己不要去受外界干扰,还是需要继续修炼的。现在的我,站在30岁的崭新起点上,却仍处在不断找寻找自己的进程中,我也在选择一些不同的活动,来加深我人生的体验,不断拓宽人生的边界。已经不知道有多少人说我能给他们信心和力量,还有人说,你像一个心理咨询师,聊完好舒服,好吧,姐30了,我经历的失败比你的多,没成想在寻找自我的过程中,还能把自己硬生生活成满身鸡血的样子。但是,我知道,能救赎自己的,也唯有自己。

永远记得S那句话:“成长就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还有那句培根的名言:“Talent like natural plants,need pruning by study.”培根原话不如这句更精简。感谢[S637]Wayne帮忙找出了这句对我触动很大的句子。

因之前的时光,我才混成了现在的模样,因现在的低谷,才能开启未来美好的自我。我得爬起来,向上攀爬,一点点掸掉自己身上的灰尘,为自己塑造一个未来。

—————————————我是答题的分割线—————————————

1.2016年做了什么事情,其中有多少是完成之前的坑,有多少是预期之外的成果?

2016简记:
持续健身1年多
1次半马
新概念英语朗读到11月18日累积218天,填坑中
公众号写作110天
听力2个月,都不好意思写
4幅画,完坑
滑雪,完坑
捐头发,完坑

意外的收获:
英语到了新三感觉对大的片段把控力强了,理解力强了,有点儿语感了,也算是意外的收获。
开启公众号写作110天了,大概每周三篇的进度。收获了跳出公司边缘化部门的机会,收获了一小小批粉丝。
因这公众号写作让我老公也有了一些的改变,开始主动帮我承担一些家务。大男子主义的对象对你的定位总是家庭主妇,然而我有自己的追求。通过公众号写作让他看到我的决心,现在每篇文章他都会给我点赞第一个给我赞赏。虽然每天只给我1块钱,真抠门儿!

2.2016年有什么事情没有做到,为什么没有做到,哪里有什么问题?

参见复盘听力,行动系统全溃盘;复盘朗读,学习系统狂掉线;每周一书成空谈;帖子它笑我看不穿;啥时才能向“钱”看。

3.2016年有什么重要事件、体验,给自己带来了什么收获?有什么经验教训?

如果说去年是在大脑层面思考和探索的过程,那么2016年是落实行动进行试错尝试的体验,30岁了才开始试错,虽然像大熊老师说的还可以试错,但是我其实明白这时间有多紧迫。我正视、接受了自己的焦虑,健了身、画了画、写了号,游泳彻底就没学。时间拉长到一年的时光根本都不能要求自己有翻天覆地的转变。意识的扭转是发生改变的必备要素,而意识的改变却需要不断的行动来帮你自己悟,让别人推着走,永远注入不了你真正能投入的精力,也无法成就你想要的成就。

4.2016年Scalers本人、ScalersTalk成长持续论公众号或者ScalersTalk成长会带给你什么样体验或者启发?

Scalers本人

Scalers总让我想起《星际迷航》里的瓦肯人史波克,充满智慧以及严谨的逻辑和推理,然而他又充满正义、充满人性,拥有让我向往的价值观,没错,这种角色总是会让我无端地佩服和着迷。

公众号的启发

这是一个绝佳的社群样板间

如果你要做社群,这是一份不可或缺的参照物,然而你只有参与,才能得到更多。我通过亲身参与获得的感悟,更加地支持了我入会前对这个组织的判断。同样,对我最近开始了解新媒体、了解社群,也有很大的价值。

这里是成长火箭的助推器

你不是脑子里有杂草吗?你不是行动拖泥带水吗?你不是嘤嘤呜呜公主病吗?有草得拔、有水得排、有病,就得治。人家公众号都能天天日更,你却恐怕连天天看都做不到。所以,成长的差距就在这里,看公众号,打一打思维的漏洞和补丁,也相当于坐上了成长火箭的助推器。

这里是行动的记录和见证

如果说看那些文章透过那些文字仍然无法理解持续行动,那么就看公众号吧,这一系列超高质量、极致稳定、持久永续的产出,正是持续行动整个过程的记录和见证,是持续成长理念最好的诠释,足以冲破你的一切偏见,破除你的一切质疑。

成长会的启发

第一次让我体会到社群的力量。它从没有硬性地要求你去做什么,但,它就是你背后强大的支撑。这个群体的存在,将一群散落在天涯海角有着万千成长需求的人聚集到了一起,他们或曾经孤独、或曾经迷茫、或曾经找寻不到自己的模样,他们从未曾像一个真实意义上的群体,却比亲人还要值得信赖,其中的每一个个体,都在隐匿背后的这一份强大力量的支撑下,乘风破浪而去,他们还会互相鞭策、互相取暖,那是一种,惺惺相惜。

5.对2017的展望与初步的规划想法,并且评估这些想法的可行性

英语朗读继续,看译文才发现自己的理解偏差有多大,今晚战略研讨会恰好问了下W关于英文理解的问题,原来还是需要多看语法,要懂得为什么把这些词组织在一起使用的规则。待英语考试选定后提升至最高优先级。这是唯一对2017的底线要求。可行性:5星。

明年新的岗位可能会占据我的时间来适应和调整,提醒自己立足本我,不要被人忽悠,识别对自己成长有益的、自己应该做的事情。现在对新媒体的学习也希望有用武之地,可行性,5星。

明年继续持续运动,需要在营养学和肌肉养成的方面上下功夫了。顺带全马一次来检验成果。可行性:老司机了没问题,5星。

在自律养成、精力管理、情绪管理、对时间的运用效率上深入思考,继续给脑子打补丁,输出公众号文章。可行性4星。

自我感觉3星以下的,都先闭坑了。

ScalersTalk成长持续论

    ★★★★★   

成长会是由Scalers发起的面向成长、实践行动且凝聚了来自全球各地各行各业从业者的社群,有意入会者请和Scalers直接联系。我和其他会员会和你直接交流关于成长行动等各方面的经验教训。

微信公众号  l  ScalersTalk成长持续论

新 浪 微 博   l  @Scalers

网           站   l   ScalersTalk.com

开 放 社 群   l  100小时训练群C456036104

 ★★★★★ 

2017年成长会招募中

《1000天,1000人,在新的启点上,驶向新的航程——ScalersTalk成长会2017年会员资格开放申请(2016.10)》

Scalers:怎样快速找到ScalersTalk的历史文章(请点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