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外卖小哥”,经不起你的消费

温馨提示:点击下面收听语音哦~

近日,江西南昌“美团外卖小哥丢餐跪地大哭”的视频引发众多关注。尤其是在新媒体报道的描述里,能看到这样的文字:“在视频中,一男子在雨中嚎啕大哭,该男子身着美团外卖服装,不顾地面积水瘫坐在路边,外卖箱和骑手帽散落一地。”

视频刚传出时,网友们纷纷为视频中撕心裂肺的“哭声”所打动,生出“人生实苦”之慨。美团外卖官方也发布公告称,如果当事小哥看到了这个消息,请务必及时联系所在配送站的站长,如果确实是丢失了配送车,会为他准备全新的配送车辆,同时也会提供一切可以提供的帮助。


在互联网传播的推动下,众多网友的同情感被推上高潮,迅速泛化成为一种群体的情绪。多个微博都在转发“寻找这位快递小哥”的内容,不少人参与其中,还谈到了自己记忆里的快递员故事。总之,“借题发挥”成了大家的共同选择,一起“来源不明”的孤立事件,竟然成了网上集体“热追”的公共话题。


但让人意外的是,这个新闻到后来竟然反转了。后经证实,此视频确为摆拍,外卖小哥是临时“演员”,周某等五人策划此视频,是为了将其上传到快手、抖音、优酷等平台以吸引流量关注。前后事实割裂如此之大,让人大跌眼镜。显而易见,这是一次以贩卖网民同情心为目的的网络营销事件。毋庸讳言,人皆有恻隐之心,社会总是需要打动人心的事件与场景。甚至可以说,在负面新闻迭出的全媒体时代,一些人还患上了“正能量饥渴症”。一个事件,只要能引发共情,在社交媒体的助力下,就可能汇集成流,甚至能逆转苦主的命运。

营销策划围绕人性做文章,只要不违背公序良俗,应当说都可以被接受。但如果营销违背了真实性原则,通过欺骗公众感情以实现一己之私,这就已不再是正常的营销,而是赤裸裸的欺骗。这类戏码的幕后导演,可能正是以资本为推手的直播平台。


或许不久之后,舆论场会遗忘此事,但此事仍有值得我们琢磨的细节。比如,为何要拿外卖小哥这个身份说事?想必这和人们心目中常见的外卖小哥的形象有关。媒体上不时“宣传”送外卖、送快递工作压力大、非常辛苦,且要面对风险等等问题,网友对外卖小哥的本能式的同情,大概也跟认为其为弱势群体有关。再如,营销者为何要从赚取同情心这个角度入手呢?因为,现在网民已经日趋理性,那种依靠偏激言论、过激情绪来吸引关注量的行为,已经越来越不被人看好,而同情心却是集体情绪里的“软肋”,因悲情营销而推上头条,博取人们眼球的事例并不少见。公众的同情心成了他们攫取利益的富矿,而鲜见他们对此付出代价。这些深谙营销技巧的投机者们只需稍稍做些手脚,便能踏着公众的同情心在十万加的道路上绝尘而去。

这些别有用心的策划,极大地消耗了公众的信任,以后他们再遇到类似的事情时,即便场景不是摆拍,也会怀疑那就是假的,在应该伸出援手时迟疑、后退,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错失了被救助的机会。当摆拍事件多了,社会的信任度就会被稀释。公众的善心一再被消费,长此以往,我们的社会该会变得怎样的冷漠与麻木。因为人们无法辨别真假,因为人们不知道自己再一次付出的同情心是否会被愚弄和浪费。在这个消费的时代,消费什么都不要消费他人的善心。


社交媒体时代,人人都是没有执照的电台,对于充斥在网络空间的各种营销骗局,在公众完成普遍启蒙前,个体不妨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辨识力,付出同情之前,多问几个为什么。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个人都具备这样的觉悟与辨别力,但只要提防意识有了,虚假营销的生存土壤一定会越来越小。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猜你喜欢 ↓↓↓

单位里的“老实人”,说的是你么?

重磅 ┃ 宁夏2018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发布

来源 | 钱江晚报、北京晚报、荔枝新闻等

编辑 | 宣  潼

审核 | 小  眯

请关注我们哦~

投稿:nxqtwxcb@126.com

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