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参加行业论坛之不完全指南 | 法天使
在做律师的前七年,我从没参加过律师行业论坛;在做法天使的近两年,多多少少参加了些行业论坛。把近两年的实际经验,分享给大家,是为“律师参加行业论坛之不完全指南”。
1、90%的行业论坛不需要参加。原因?没干货,浪费时间。
没干货的原因大致三种:分享者不愿意讲干货;即使有干货、有真话,往往也不适合公开讲;想讲点干货,但表达能力不足。
律师不乏真知灼见者,但国人普遍缺乏演讲训练(而演讲本身是技术活儿),且多数情况下发言嘉宾没有强目的和收益期待,不做认真准备,临场发挥型分享,效果更打折扣。
2、如果想参加,以下顺序供选择参考:民间举办的好过官方的;专业性的好过行业性的;小规模的好过大规模的。
官方活动多数讲官话。讲官话的人不一定水平不行,可能水平挺高,但是官话的话语方式决定了它必须空泛没料,政治正确但缺乏实质观点。对此要表示理解但若非必须则尽量回避参加。
民间举办的活动希望聚人气,主办方有利益诉求,通常比较用心,请相对有料或有趣的嘉宾,相对注重用户体验。
主办方诉求无非扩大影响,宣传品牌,新品发布,战略发布等等。如果决定参加,要做好心理预期:确实是希望对相关发布有所了解再参加,不要抱着“哎呀我是来听干货的怎么全是广告”这样的心态参加。主办方最好也大大方方:讲产品就好好讲清楚,别既想讲又遮遮掩掩,假扮行业论坛。
专业性论坛聚焦特定问题,同行专业交流,有的放矢,多少可以有些收获,但有不少论文类会议也是很空泛,也要谨慎参加。
行业性论坛,万能标题有“新时代/新形势”云云,或“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背景下”云云的论坛,多数没有干货(如个别有干货者,抱歉纯属误伤)。
其有价值信息量低于知乎一篇高质量回答。但知乎在家、坐公交都可以刷,参加活动要无谓消耗很多时间——尽管众所周知知乎上充斥装叉犯。所以从专业学习角度,最高效率的方式,是认真研读学术论文、经典书籍或真实案例。
小规模好过大规模,这个不需要太多解释。人与人交流,范围小到极致就是约一个人在咖啡馆聊半天,找对人则收获可能极大。
3、不要把获得干货作为参加行业论坛的目标,把混个脸熟作为目标。
前面已经说了,干货的最好获得方式,是独自深入研究论文、书籍或案例。混个脸熟,非贬义,做事情需要研究市场,了解受众。
台上的人讲什么,话语方式是什么,台下的人是什么反应,真实需求是什么,论坛是一线市场环境,可以了解受众。
从社交初期筛选对象角度,参加论坛比单独拜访效率相对高。一个论坛若五六个演讲嘉宾,听完嘉宾分享,相当于一次性单方认识了五六个人。注意,此时的认识是单方,因为场景不对等,也不大可能有深度互动。因此称为“混个脸熟”。
在脸熟的基础上,单独拜访有价值的对象。通过论坛完成了拜访对象的筛选,这是其意义所在。
此为律师参加行业论坛之不完全指南,未来或有补充和更正。
以上正文完。
又及:或有人问,难道就没有又酷又好玩的法律人活动吗?
「席地沙龙」有可能是其中之一,何谓席地沙龙?
席地沙龙将可能是你参加过最独特的沙龙——
法律人你好
这是个有点奇怪的活动
名字叫作「席地沙龙」
跟其它沙龙不大一样
这里没有椅子和凳子
所有人都围成圈,席地而坐
席地而坐
就像你儿时与小伙伴在漫天星星的夏夜
就像你大学军训时淌着汗水坐过的操场
就像农民兄弟干活累了坐在田间和地头
就像你脱去白天的正装坐在自家地板上
活动没有主席台
没有会议桌
没有写有参会者名称的标牌
没有PPT和投影仪
没有一般意义上的“专家”和“大咖”
活动在晚上进行
席地而坐的人们
享受茶和音乐
来自各地的法律人
每期聚焦一个话题
聊自己的想法
说自己的看法
是交流而不是讲座
是分享而不是培训
是真知而不是鸡汤
是席地而不是道场
在这个以快著称的时代
让我们一起偶尔慢下来
用一种更本原的方式
简单地说说话聊聊天
席地沙龙之西安站:
送分题:海报中的场景疑似谁的家?欢迎留言回答。
最后:「席地沙龙」是一个原创法律人线下沙龙活动,计划在全国各个城市巡回开展50场,有兴趣一起举办的朋友,请联系微信:fatianshi325,注明“举办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