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妙手仁心:最初的守护,从胚胎开始

2017-03-29 陈皮 德国印象

柏林。


一个阳光晃眼的午后,李玮璟医生结束了当天的出诊。

李玮璟医生


1985年进入白求恩医科大学至今,她已在妇产科学领域深耕了三十余年。长春、广州、柏林、伦敦、巴黎……这位奇女子一路高歌,从妇产科学霸成长为学术前沿“胎儿医学”领域的专家。“我今年50岁,回首往事,不曾留下遗憾。”看着她眼睛里奕奕的光华,印象君忍不住在心里喝了一声彩。


从妇产科学霸到前沿医学专家

说起李玮璟医生,不能不提前沿科学“胎儿医学”。国际上把英国胎儿医学基金会看做“胎儿医学”这一学科之开山鼻祖;而李玮璟就是东亚一脉首席大弟子。


李玮璟从医的起点是在业界声名赫赫白求恩医科大学(现已并入吉林大学)。1992年,她来到暨南大学,仅用五年时间攻读了硕士与博士学位:这一纪录至今无人挑战。毕业不到五年,她已经成为了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主任。一路开挂的人生走到这里——而此时,李玮璟还从未听说过“胎儿医学”这个词语。

1995年,李玮璟和博士导师一起做研究


2002年,35岁的李玮璟来到德国柏林洪堡大学Charité医院从事妇产科临床交流。彼时,当德国的医生们熟练运用笔记本电脑和互联网工作时,他们的中国妇产科同行还在笔耕。也就在那时,前沿学科“胎儿医学”首次进入了李玮璟的视野。这个新兴专科对从业医师提出了苛刻的要求:产科临床医生要成为超声的专家,要会做遗传咨询,还要会做胎儿宫内手术——试想,医者需要具备何等过硬的专业能力与过人的胆识,才能诊断甚至医治母体中脆弱的胎儿!

2003年,李玮璟在Charité医院从事妇产科临床交流


平生酷爱钻研的李玮璟顿时对此着了迷。她为此放弃了国内令人艳羡的职位来到柏林从医,在新的岗位上倾注了满心的热情与心血。在这里,国内本已功成名就的李主任经历了“海绵吸水般猛学知识”的两三年时光:从德语一窍不通的老外,渐渐可以做到与德国病人直接沟通;从胎儿医学领域的新手,成长为能够独立诊断和处理疑难杂症的专家,甚至在2006年去英国专门研修了胎儿宫内手术的技术。


“不是人人都有机会和能力做到这样。”李玮璟毫不掩饰一路学霸的骄傲与从容。

开创国内胎儿医学

2007年,她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应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邀请回到广州,筹建国内首个“胎儿医学”科。这一科室集超声、妇产、实验室于一身,为患者提供咨询、检查、实验、手术等“一站式”服务。当年在德国、英国合作过的国际顶级专家非常欣赏这位勤奋的中国同行,在专业技术和医疗设备方面总是鼎力相助。每当遇到疑难病例,即使有七小时时差,英国、德国专家总会如约出现在网络另一端,通过“网络直播”为中国患者进行会诊。

李玮璟进行学术讲座


在国际医学界的大力支持下,李玮璟医生所带领的胎儿医学科在国内迅速成长了起来,很快达到了国际水准。在此期间,李玮璟顺利实施了全国首例双胎输血综合症、胎儿胸腔积液等很多高难度宫内手术,至今为止也是国内唯一能够治疗胎盘血管瘤的专家。她精湛的医术引得全国各地乃至东南亚地区患者纷纷慕名前来,7元专家号甚至在淘宝上被热炒到900元。


中国首例胎儿镜手术


李玮璟意识到,国内公众对胎儿医学的认识还比较模糊,甚至很多产科医生也很不了解胎儿医学。比如经常有孕妇担心自己曾服用过的某种药物是否会对胎儿造成影响,胎儿医学专家可能通过检查明确告知孕妇结果;而一般的产科医生往往无法确定是否有影响,导致了不必要的引产。说到这里,李玮璟忍不住摇了摇头:“太可惜!”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她看到了普及胎儿医学知识的机会。2009年,李玮璟医生开通了自己的博客(),进行胎儿医学扫盲。她时常撰文介绍临床典型病例和常见问题,希望患者能够得到专业的资讯,更希望普通的产科医生能够读到她的文章,互相映证。她认真地打理了三年博客,点击量超过一千二百万,乃是正宗的“网红大V”!2016年她又开通了新浪微博(@Dr李玮璟)。

华人求医小贴士

2016年,李玮璟医生回到柏林。调养身体之余,她谢绝了大医院的工作邀请,试图找寻适合自己的行医模式。今年年初,她和同为胎儿医学专家的先生在柏林米特区开办了自己的胎儿医学诊所。通过在医院和诊所行医,她深入接触了德国的医疗体制,很有些金玉良言要与大家分享。

李玮璟的胎儿医学诊所

Q1
华人在德国看医生,有哪些常见的困难?

A:主要是语言障碍。描述病情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即使语言水平不错的华人,面对德国医生口中蹦出来一连串的医学专业名词,往往也只能两眼发直一头雾水。国人普遍腼腆,即使听不懂也不好意思打断医生。德国医生讲解之后总会习惯地沟通:你还有问题吗?这种时候如果沉默以对,那么医生顺水推舟地就准备接待下一名病人了。然!而!健康攸关,不懂之处定要追根问底,这是患者最基本的权益。


其实除却语言障碍,外国居民也需要对德国医疗体系有所认识。诊所医生在合法的范围内会很实际地考虑诊所的经济效益,因此患者应该对医疗手段及其风险有那么一些刨根问底的精神。


一定要清楚一点:德国医生不可以拒绝回答病人的问题。患者尤其是在签署医疗文件前,务必要仔细阅读所有条款,有必要时可以要求医生逐条讲解,甚至可以将材料带回家仔细研读,签字后再送回诊所。病人如果仅凭一知半解就仓促签字,一旦产生纠纷,就必须要承担合同规定的法律责任。

Q2
怎样能够选到水平高的诊所医生?

A:德国大多数医生是非常敬业的,水平却难免参差不齐。推测医生水平高低诀窍在于:查阅医生诊所网站上公布的个人简历,在大医院(Krankenahaus)工作时间越久,临床经验就越丰富。这是一个医生职业生涯中最有价值的工作经验。开了私家诊所以后,但凡遇到疑难杂症就转诊去医院,医生的水平不太容易提高。网络上医生的口碑只可以参考,例如在上可以查阅到大多数德国医生获得的评价。

Q3
德国医生有没有收红包、收回扣的现象?

A:绝对没有。德国的医生非常重视声誉。德国的法律规定,医生一旦收取医药企业的现金回扣,将面临至少5 000欧元(约37 000元)的罚款,甚至有可能吊销行医执照。那样整个职业生涯就全毁了。如果病人想要对医生表达感激之情,可能会送一束鲜花或者一盒巧克力,收到礼物的医生从心底里觉得高兴!然而“礼多人不怪”这里未必适用,如果病人送上贵重的礼品,医生根本不敢接受,反而会尴尬。

Q4
德国是否存在医患冲突?

A:德国有成熟的全民医保制度,老百姓不会因为生病倾家荡产。德国医生愿意花大量时间向病人解释病情,耐心又细致地沟通,最后医生还经常问病人:“您还有没有问题?”因此很少出现误会和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我在德国行医期间,从未亲身经历过在医院或者诊所里爆发的正面冲突。德国孩子在学校里就开始学习控制情绪,知道大吵大闹解决不了问题。如果病人对医生不满,可以更换医生。出现较为严重的问题时,人们会请律师采取法律途径。医疗文件受到严格保护,绝不能随意更改。法庭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处理,既能有效保障个人和机构的合法权益,也不会给医闹留下空间。


以上图片均由采访对象本人提供


往期印象精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