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一堂精彩的法治公开课:二巡庭审走红吉林大学

2017-04-21 赵刚 人民法院报

4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庭审走进法学院·第三季”来到吉林大学,由副庭长郑学林担任审判长,与主审法官董华、骆电三人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一起股权转让纠纷再审案件。校内外学者、律师、研究生和本科生代表共300余人旁听观摩庭审。


庭审现场


大学校园内的庭审


庭审现场


上午9时,在吉林大学中心校区第三教学楼模拟法庭,随着一声清脆的法槌敲击声,庭审开始。


这是一起房地产开发建设过程发生的涉及股权转让、民间借贷等问题的案件。由于前一天的庭前会议征得各方当事人同意,合议庭决定,庭审的法庭调查与法庭辩论合并进行。


首先,双方再审申请人及其代理人依次陈述了再审请求及依据的事实、理由。然后,合议庭对案件争议焦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在审判长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遵守法定程序,围绕争议焦点,进行了多轮发言。


涉案公司由谁实际控制和经营?为什么一方再审申请人在偿还债务后还在承诺书中认可对方的股权……合议庭对关键问题进行了询问。


……


经过近三个小时严谨规范的庭审,审判长宣布,合议庭将于闭庭后进行评议,并依法作出裁判,宣判时间另行通知。


为师生“定制”的法治大餐


庭审现场


作为一堂在校园进行、面向师生的公开示范庭,它与普通庭审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主审法官骆电告诉记者:“考虑到校园公开示范庭的特点,我们精心挑选了案件。这个案件的案情本身不是特别复杂,能够让旁听师生听得懂,但是它涉及到许多富有争议的法律关系和问题,值得法学师生们去思考。”


此外,记者在现场也感受到了合议庭“照顾”旁听师生的一些细节。庭审伊始,审判长郑学林打破常规,专门梳理了案件的来龙去脉,并询问旁听师生能否掌握了案情。在庭审过程中,遇到当事人发言声音小的情形,他几次提醒当事人大声一些,保证旁听师生听得清楚。工作人员也临时找来无线话筒,做好技术保障。


庭审结束之际,郑学林对旁听庭审的全体师生说:“到大学校园来开庭,目的就是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学习机会,就实际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案件,结合审判理论,分析案情、证据,作出你们自己的判断。”他表示,同学们有什么意见,可以通过工作人员反馈给法庭。


传道布教的法治公开课


庭审现场


校园公开庭效果如何?听听大家是怎么说的。


一方当事人委托代理人、律师聂敏说:“到校园公开开庭的形式很好,旁听师生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陪审员。这也是一种有效的监督,我作为律师发表意见更理性、更专业,对案件焦点问题畅所欲言。对当事人而言,他心里的公正感更强,更相信法庭的公正。


另一方当事人委托代理人、律师李永志说:“能够在这么多师生面前开庭,太好了,这是传道布教,让法治走向民间。法庭从高高在上上真正来到公众中间,对于公正地解决矛盾纠纷很有帮助。


旁听同学的反映更是热烈。特意从哈尔滨赶来长春的哈尔滨理工大学2013级本科生母一鸣说:“近距离亲身感受了真实的法庭和模拟法庭的区别,目睹最高院法官的风采,体会法学理论和实践究竟距离有多远。旁听过后,可以用8个字来形容,精彩纷呈,受益匪浅。”


吉林大学法学院2013级本科生孙宇说,这不仅是一场庭审,更多的是让我们感受到法律的权威,感受到理论和实务的差距,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不足,促使我们在未来风雨兼程,倍加努力!


吉林大学法学院院长蔡立东表示,法律是实践性很强的科学,这次庭审让广大师生零距离地感受最高审判机关法官的办案风采,了解最高人民法院判决背后的法律逻辑,是一次难得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机会。


ting

shen

guan

hou

gan


庭审现场


哈尔滨理工大学2013级本科生 母一鸣

首先必须要感谢高老师为我们提供这样的机会。特意从哈尔滨过来观摩最高法第二巡回法庭开庭,主要是为了近距离亲身感受一下真实的法庭和模拟法庭的区别,瞻仰最高院法官的风采,体会法学理论和实践究竟距离有多远。旁听过后,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精彩纷呈,受益匪浅。不论是原告代理人的认真缜密还是被告代理人的流畅清晰尤其是第二巡回法庭法官对案件的精准把握都让我意识到想要成为一个“法律人”我还有太多地方需要学习。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真实的庭审引发了我对通过证据还原案件事实的过程、法学理论对案件的引导作用以及法庭辩论思路的诸多思考。相信这一切都将成为我以后深入学习的动力!

吉林大学法学院2013级本科生 孙宇

这已经是我第二次近距离观看最高院巡回法庭的庭审,如果说上一次是出于好奇心的话,那么这一次却是偏向更具体的实务操作。从法官角度看,需要不偏不倚的公正态度,庭审纷繁复杂的情况均可能出现,只有保持冷静的思考和严谨的分析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从律师角度看,则需要缜密的思维和敏捷的反应,准确找出对方的破绽和漏洞。整个庭审严肃而活泼,展示出高水准的法庭抗辩。这不仅是一场庭审,更多的是让我们感受到法律的权威,感受到理论和实务的差距,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不足,自己还远远不能做一名合格的“法律人”,感谢老师和学院提供的平台,让我们能这么近距离的感知最真实的庭审,让我们在未来风雨兼程,倍加努力!

吉林大学法学院2014级本科生 郭晓艳

在接近三个小时的庭审过程中,最高院第二巡回法庭将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庭审程序真实、完整而又高标准的呈现在我们面前,彰显了法律的威严。合议庭在双方当事人陈述基本情况后,从复杂的案情中快速准确的总结了争议焦点, 也体现了法官的高水平的专业素养。法官完整、细心听取上诉人和被上诉人发言,给予双方充分陈述的机会,耐心引导而不打断。这些使我看到,法律是庄严的、高高在上的,而法官是平易近人的、闪耀着人性光辉的。这次庭审,使我看到了一纸判决文书背后的运作与逻辑,看到了最高人民法院的威严与光辉。同为法律人,最高人民法院承载了许多的向往,希望自己可以为理想不断前进。

吉林大学法学院2013级本科生 张北晨

整个庭审过程节奏紧凑、程序到位、语言文明、秩序井然,参与再审的双方当事人都充分的就法庭总结的争议焦点进行了法庭辩论,这样真实的审判活动区别于以往的教学研究,特别是对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机会难得,同学们都反映收获很大,既为法学研究注入了活力,更有利于我们将理论知识学以致用,最重要的是传递了公平与正义,为实现法治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吉林大学法学院2016级本科生 马一鸣

放寒假时我也曾去家乡的法院旁听过庭审,但是在校园里听这样的庭审还是第一次。虽然作为大一的学生,有些法律知识还没有学到,难免有些听不懂,但是审判长为了让旁听的同学明白,特地进行了梳理。经过审判长的梳理和双方的陈述,我对这个案件有了大致的了解,也能够更好的理解双方的发言。同时整个过程也十分正式,更十分精彩。旁听过后最深的感触,就是叹服于双方委托代理律师敏捷的反应和条理清晰的叙述,而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要走的路还有很长。希望自己能够更加努力,学到更多的知识,以他们为榜样。

吉林大学法学院2016级研究生 陆江娜

虽然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走进吉大已经不是第一次,但今日却是我第一次旁听二巡法庭的庭审,收获良多。作为一名民商法硕士研究生,老师也经常跟我们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股权转让与让与担保问题在理论上本就很复杂,今天在旁听实际案例的各项细节之后更是觉得仅仅学习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无论是双方代理律师对案件争议焦点的分析和辩论,还是审判员针对案件本身进行的各项提问和总结,都是我们将来走上实务岗位时要经历和面对的。我觉得庭审走进校园特别有助于加强法学实务教育,不仅能够让我们在理论学习之余更多地了解相关法律知识的实践操作情况,还能够使我们通过庭审学习到法官、律师等实务工作者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对我们将来从事法律实务有很大的帮助。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机会旁听这样的庭审,学习到更多与实际相关的问题。

吉林大学法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 张贺斌

正如霍姆斯大法官所言“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身在大学象牙塔,熟读教科书的我们,可能最需要的就是这种亲身参与。而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恰恰就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这次,模拟法庭的教室里,不再是同学们对于法律实践的角色模仿,而是真正的且层次极高的真实庭审。此次最高院的再审,是一次十分精彩的法庭艺术的展现,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了庭审中的不同职责的角色承担,也让书本上的“法”变成对了真正的现实中的“法”。同时,此次再审案件也极具代表性,激发了我们对让与担保等相关法律概念的思考。总之,此次庭审进校园活动无论是在实践层面上,还是学术层面上都让我们收益颇丰。

来源: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



编辑:陈丽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