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全国法院干警热议《将改革进行到底》专题片:在通往公平正义的改革之路上戮力前行

2017-07-22 乔文心 刘婧 人民法院报

  党的十八大以来,司法体制改革蹄疾步稳、成效显著。


  7月20日,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播出第四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从保证公正司法、加强政法队伍、维护人民利益、提高司法公信等角度全面展示了司法改革之路,在全国法院干警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努力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砥砺奋进,戮力前行。


7月20日,安徽省滁州市政协副主席、天长市委书记金维加(前排中)来到天长市人民法院,与该院干警一起收看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董春慧 张伟伟 摄


司法责任制改革:“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


  专题片开篇直指司法行政化顽疾——“审者不判、判者不审”。


  司法责任制改革对症下药,明确要求法官、检察官要对案件质量终身负责。与此同时,为实现法官、检察官队伍的正规化、专业化和职业化,分类定岗、择优入额,司法机关人员分类改革也正在如火如荼进行。


  “毕业到朝阳法院工作已满3年,恰逢司法体制改革之大潮,身边不断发生着令人鼓舞的深刻变化。现在对我来说,心中的法官梦不是更加遥远,而是愈发清晰,催我不断前行,为之不断努力。”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法官助理张晓明表示,身在年收结案数量双破10万的朝阳法院,倍感幸运与压力。


  “员额制改革不仅要求入额法官具备过硬的理论素质,还要求具有丰富的审判经验,成为一名员额法官已经成为一个新的标杆,指引每个法院干警砥砺前行。责任制改革不仅增强承办法官办案主动权,同时要求对所承办案件终身负责,有权必有责,用权必担责,让法官谨慎对待手中的审判权,时刻保持敬畏之心。司法体制改革,不断规范审判行为,改善审判作风,不但让更多当事人感受到公平正义,还让每一个法律人感到职业尊荣。”张晓明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热情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当事人,更加细致精准地研习每一个法律问题,更加审慎稳妥地处理每一个案件。”


  “让公平正义体现在司法办案的每一个环节,为司法体制改革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我们书记员也自有担当。”看过专题片中关于法官员额制改革的部分,湖北省汉江中级人民法院审监二庭书记员叶婷告诉记者,这让她更加理解自身的职责和改革的深意,“无论是阅读卷宗、做庭前笔记,还是接待当事人、做庭审笔录,无论是裁判文书的送达还是案件卷宗的整理归档,都要一丝不苟地完成,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在重复中寻找规律、提高效率。作为人民法院的书记员,我倍感荣幸、责任重大,要积极主动做好法官的助手,让法官专注案件,不必为繁琐的事务分心。”


诉讼制度改革:“以审判为中心推进庭审实质化”


  专题片讲述了一件进行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后法官排除非法证据使当事人被改判无罪的案件,引起了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监一庭法官助理谢璐凯的注意。


  “如果说司法责任制改革提供了符合司法规律的制度和人才保障,那么以庭审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将会使法庭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一人类永恒追求的事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成为名副其实的正义守护者。”谢璐凯说,“在接下来的工作和生活当中,我将不忘从业初心,牢记神圣使命,带着无比豪情、坚定的自信,积极投身全面依法治国的宏伟事业当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法徽添彩,为天平增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分院员额法官阿娜尔古丽·波拉提汗说:“诉讼制度改革对法官的司法能力和工作责任提出了更高要求,促使法官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办案能力和水平,彻底消除了法官的依赖心理,要求法官必须审慎对待每一起案件,在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等方面要慎之又慎、严之有严,把每一起案件都办成精品案件,办成铁案。”阿娜尔古丽·波拉提汗表示,通过严格的遴选程序,进入员额的法官专业化、精英化程度更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防止领导干部和法院内部人员插手、过问、干预办案的意见,为保障法官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提供了制度保障,使法官能够集中精力办案,审理者不判、裁判者不审的状况得到彻底改变。


  作为曾经在审判部门工作并全程参与员额制改革的政工干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政治部干部处王锐说:“以前的法官更像是法律事务官,开庭、送达、信访等实体、程序事项都干。员额制改革后,法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钻研审判业务。法官有了尊荣感,是代表正义的裁判者。入额遴选、法官等级等深层次问题和难题逐步解决,法官对案件质量终身负责、出了问题倒查责任。法官也就有了更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回想看到员额法官庄严宣誓那一刻,我内心对‘司法一定能成为守护核心价值的长城’这一信念更加坚定。”


  “公平正义,是镌刻在我们内心深处的价值坐标,司法改革的每一个步伐,正如专题片中雕刻师手里的刻刀,将‘公平正义’的信仰,深深地镌刻进时光的年轮,镌刻在人民群众的心中。”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长蒋太仁说,“我们要探索审判监督管理新模式,推动从‘人盯人’‘人盯案’的微观管理向流程化、标准化、信息化的宏观管理转变。要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科学确定廉政风险点,建立动态监控和风险预防机制,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判管理等部门和廉政监察员要加强协调配合,形成监管合力,促进司法廉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司法便民利民改革:“维护人民利益,提高司法公信”


  “司法体制改革必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司法体制改革成效如何,说一千道一万,要由人民来评判。”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上的要求言犹在耳。


  “立案难”“执行难”这些陈年痼疾正在人民法院的“立案登记制改革”和“解决执行难改革”中逐步消失。


  专题片中提到的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的二维码自助立案特色机制令人耳目一新。作为全国收案量最大的基层法院,浦东法院通过该特色机制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诉讼服务体验。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崔亚东表示,上海高院是中央确定的全国司法体制改革首批试点单位,在改革推进的道路上,上海法院着力在攻坚克难、解决问题上下功夫,围绕体制机制创新,坚持以改革的思维推进工作,以改革的方法破解难题。全面深化司法改革、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是实现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上海法院坚持创新发展、拥抱时代,抢抓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紧跟时代步伐,将司法改革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当看到专题片中一个拖延近八年难以执行的案件,在被执行人上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后得以解决,江苏省新沂市人民法院执行局法官王茂峰感触颇深。


  “作为奋战在执行一线近十年的法官,更能深刻体会到当前司法改革所带来的成果。如失信惩戒制度让欠债的‘老赖’戴上紧箍咒无处遁形,信息化的建设让法官足不出户就可以控制财产于千里之外,执行指挥中心的建立已经成为破解‘执行难’的利器,法院的判决书不再是权利的白条,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得到了明显提升,司法改革的成果已经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破解“执行难”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强度向前推进。”王茂峰说,“执行权改革,不仅是对司法体制从顶层设计进行调整,同时也是执行干警个人命运、工作方式、责任担当的变革,需要我们勇于拚搏、不怕牺牲,同时也需要协同努力,同步推进,上下一致,统筹协调,如此,才能取得期望的最大改革效果。”


  “对这个专题片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是提到配备执法记录仪,蕴含在这些记录仪摄像头背后的,就是两个字——公开。对我们的执法行为,既是约束,又是保护。”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昆都仑区人民法院法警队队长李艳阳表示,从业20余年,已切身感受到司法改革带来的巨大变化,昆都仑区法院基本实现了“基础信息化、警务实战化、执法规范化、队伍正规化”的司法警察队伍建设,切实提高了警务保障能力和应急处突能力。“就拿我日常协助执行和提押嫌疑人等工作来说,公布失信人员名单、执行查控系统、执行指挥中心、执行指挥车、执行单兵作战系统……以信息化手段破解‘执行难’,有力破除了实现公平正义最后一道藩篱。”



(记者 乔文心 刘婧)

来源: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


编辑:程国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