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每天凌晨2点下班,员工集体辞职并要求补偿……这个纠纷怎么处理?

公司突然将白班改成夜班,10名员工不堪每天凌晨2点下班,集体辞职并要求补偿。


湖北省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该案后,委托市“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诉中调解,联手维护工友权益,帮助工友成功辞职并获得近十万元补偿。



2020年10月初,武汉某科技公司突然下发通知,要求员工将工作时间从白班改为夜班(18时至次日凌晨2时)。权某等10名员工认为,凌晨2点下班,公共交通停止运营,回家不方便,拒绝接受调整工作时间的安排,并以公司未为其缴纳社会保险为由,向公司书面提出解除劳动关系、索要经济补偿。遭拒后,权某等人诉至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委支持了劳动者的诉请。

变个上班时间,员工集体辞职不说,还索要补偿?科技公司不服,诉至区法院,区法院判决科技公司限期向权某等人支付经济补偿金、未休带薪年休假工资及失业保险待遇、补交社保金等共计近十万余元。科技公司仍然不服,上诉至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

“该纠纷原告人数众多,且许多人不住在武汉市,来法院参与诉讼活动极不方便。考虑到这些缘故,法官委托武汉市‘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派出三名资深调解员,对该起案件进行诉中调解,”中院立案一庭劳动争议快审团队法官介绍,“一开始,调解员打电话给权某等人询问意见时,因为不了解‘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制度,不少当事人误以为是诈骗电话,对调解员出言不逊,拒不配合,调解工作面临很大阻力。”

见状,调解法官廖艳平及时介入,向当事人耐心做政策解释工作。2021年4月17日,调解法官与工会调解员专业团队联手展开调解工作:一方面,该团队律师以“工会调解”名义,重新取得了当事人信任,对案情进行全面调查;另一方面,法官和调解员共同向科技公司说理、释法,提醒公司多考虑、维护劳动者基本权益,以最少诉讼成本解决纠纷。4月25日,科技公司与权某等10人达成互谅互让,共同签订了调解协议。

截至发稿时,权某等10位工友成功辞职并拿到所有经济补偿金。


“工会+法院”调解现场,居中坐的是调解律师,他右侧站的是调解法官。

武汉“法院+工会”诉调专班

一年为工友维权50余起

2020年5月,市总工会聘请武汉今天律师事务所作为专业调解员,参与“法院+工会”诉调对接工作,市法院立案一庭以快审法官、调解法官、武汉市总工会调解员为主,组建近20人的“劳动纠纷”专业调解团队,至今共参与调解200余起案件,成功50余起。

据了解,为在1个月调解时限内尽可能提高成功率,今天律师事务所减少流转层级、优化调解流程,由助理直接排分案到5个快审劳动争议调解组(2-3位律师调解员加1名法官为一个调解组),每个组建一个微信工作群,来了案子全体组员一起跟进,以防止有律师因其他诉讼活动无法及时推进致调解失败的情况发生。与此同时,武汉中院还积极搭建调解团队与快审团队无缝对接绿色通道,加强面向调解员团队的最新劳动关系法律法规分享与培训,全程助跑劳动纠纷化解。

今天律师事务所黄诚泽主任介绍,劳动争议案件的特点非常鲜明,大多数案件标的在万元以内,仲裁前置程序繁琐,劳动者跟单位打官司时间长了,都憋着一口气,调解难度非常大,但得益于总工会的大力支持和中院立案一庭法官们的密切配合,目前看“破冰”效应还是不错的。

武汉中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实践证明,在诉调对接大格局下,当事人、法院、调解工作人员都得到切切实实的实惠。下一步,武汉中院将继续认真研究工作机制运行中出现的“梗阻”和“短板”,更快、更好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武汉市总工会权益保障部(法律工作部)部长李军认为,“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对预防化解劳动关系领域风险、服务民生、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健康有重要意义——对工会而言,帮助职工维权的途径进一步拓宽;对职工而言,在减少解决纠纷时间、金钱成本同时,也是一个学习法律的过程;对法院来说,依托诉讼外的力量解决部分纠纷,有助于合理分配司法资源,达成多赢的结局。

来源:长江日报 湖北省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

作者:陈勇 王田甜 汪丽玲 李梦霞丨编辑:段茜茜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