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台海风云1996:未尽的硝烟

侯晋中 2022-04-01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钛禾产业观察 Author 刘爱国

本文来源:钛禾产业观察

全文10521字  |  阅读21分钟



回顾、破局、启示:全面复盘那场未打响的祖国统一战。


作者 | 刘爱国

数据支持 | 钛禾产业研究院


2017年7月29日,CCTV-4《深度国际》首次披露了中国研发DF-21D导弹的历史内幕。

 

报道原文描述:1996年台海危机的发生,中国军队和美国两个航母战斗群的直接对峙,鞭策中国自主研发出了世界第一种反舰弹道导弹,号称“航母杀手”的DF-21D。

 

央视报道披露,96台海危机促使了DF-21D反舰导弹的诞生。


这也是官媒对96台海危机的第一次正式报道。在此之前,关于这次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复盘,多流于民间媒体和外媒的文章中。人们纷纷认为:“1996年,我们离解放台湾只差一步,但是战争并未打响。”而关于这场战争最终没有打响的原因,坊间舆论归纳为三点:

 

1.实力不足  2.美国插手  3.间谍泄密

 

台湾问题从来不止是一个简单的政治问题或军事问题,其中交叠着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若干复杂因素。这场搅动西太平洋风云的事件,给两岸格局带来的深远影响,也远远不止于当年。若结合更宏观的全球背景来看,这场危机的背后,有更多深层次的原因,其中的戏剧性,至今仍让人余味未尽。

 

时隔23年,两岸力量天平发生根本性的倾斜,蔡英文当局的一连串出格言论,很多已不再值得大陆用96年的方式来回应,只能沦为网友日常调侃的段子。而那次危机事件给两岸统一进程带来的影响,却远未到盖棺定论之时。

 

我们查阅了最权威的资料,从大量碎片化的信息中筛选分析,去伪存真,从彼时的历史问题、地缘政治、经济文化、军力推演等角度,全面复盘这场未打响的祖国统一战。

  


1

事起“台独”

 

这次危机的导火索众所周知,源于1996年台湾岛内的第一次直选“总统”,以及美国同意李登辉以私人身份访美,并在康奈尔大学发表公开演讲。

 

事因“台独”分子的猖獗而起。埋下“台独”这颗种子的,则要追述到蒋经国时代的“政治革新”。

 

1996年之前的台湾政坛,大约历经了三个思想阶段。从蒋介石的“反攻大陆”,到蒋经国的“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再到李登辉的“台湾独立”。促使这条主线变化的,主要是外部环境的改变。

 

冷战中后期,国际棋局巨变。1971年,台湾当局被逐出联合国,日、美相继与台断“交”。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解冻。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中美关系进入了长达十年的蜜月期。台湾最大保护伞的倒戈,彻底击溃了蒋经国“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理想。

 

面对“外交”的溃败,社会矛盾上升的被动局面。蒋经国痛感国民党在台统治“处于存亡续绝盛衰枯荣的关键时期”,不得不推行以“民主化”为核心,以“革新保台”“扎根台湾”为中心内容的政治革新运动。[1]

 

这次政治革新运动经过10年准备,在1986年正式推出。其内容包括“解除戒严”、“开放党禁”、“扩大‘中央民意机构′”、“地方自治法制化”、“革新党务”等若干条举措,史称“丙寅变法”。

 

蒋经国晚年的“政治革新”,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国民党的在台统治,却无意间为岛内“台独”势力提供了活动空间。


这场“变法”的直接产物,是台湾所谓的“党外”势力完全合法化。而这部分由分离运动、自治运动、反对运动、社会运动、本土运动和民主运动等不同政治派别组成的“反国民党的联合阵线”[2]成为日后“台独”势力的大本营。虽然蒋经国仍然强调“中国统一”,但实际上,正是“政治革新”的大力推行,为“台独”势力提供了进一步成长的政治土壤。

 

国民党的“本土化”政策,也使得一大批本土政治“精英”进入岛内各关键领导岗位。这些人多在台湾长大,或是大陆籍国民党元老的第三代,或是台湾省籍名流的后裔,受过系统的西方教育,对大陆缺乏了解,对“统一中国”并无强烈的愿望。这批人中的骨干,后来成为李登辉上台后“弹性外交”政策的参与制定者和积极推行者。[3]


“政治革新”的另一面,是台湾经济的异军突起。从50年代中期开始,台湾便以出口为导向,在从大陆掠夺来的黄金和人才基础上,依靠美国人的援助,发展劳动力密集型的加工工业。


1964年,大陆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后,蒋家父子意识到,“反攻大陆”已经成为不太可能实现的美梦。到蒋经国上台之后,已经逐步放弃了“反攻大陆”的计划,转而将重心转移到了“本岛建设”上,提出了建设台湾的“十大建设”和“十二大经济建设”项目。

 

这三十多年间,台湾的GDP增速平均保持在10%左右,跻身“亚洲四小龙”之一。到1991年,台湾省GDP超过1800亿美元,而当时的大陆才不过4000亿美元,台湾经济不光在大陆省内遥遥领先,而且直接占比大陆GDP超过45%。这个水平一直保持到1994年。

 

经济的崛起让“台独”势力开始内心膨胀。一个岛的经济抵半个大陆,为什么不干脆独立?这一时期,“台独”思维也有了创新发展,他们凭借700多亿美元的外汇存底,积极开展“弹性外交”,妄图通过经济外联,来扭转政治“外交”的颓势。这正是将台湾推向“独立”的关键步骤。

 

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的突然去世,使国民党内部发生了急遽的变化。在此后的177天里,李登辉通过一系列政治手腕,登上了中国国民党主席的宝座。开启了国民党史上的“李登辉时代”。

 

蒋经国(右)与李登辉(左)


李登辉掌权期间,在社会上实施“民主”,放手让“台独”势力恶性膨胀。在内部实施个人专制独裁,将中国国民党退化成为“台湾国民党”,强制推行“台独”路线[4],成为1996年海峡危机的爆发的直接导火索。

 

如今再回过头来看80年代末,台湾政坛那一场波诡云谲的棋局变幻,既带有不可思议的突然性,也蕴藏着历史的必然性。以至于两岸人们仍然唏嘘:

 

“如果小蒋晚去世两年,是否真能和对岸领导人坐下来好好谈一谈?”

 

但是历史没有如果。即使当时已经九十高龄的宋美龄,还希望能延续蒋家的衣钵,再战国民党主席,也未能阻止李登辉的上位。蒋经国去世的当天,坐在轮椅上的宋美龄无奈地说了六个字:


“真是人生无常”。

 

与日后自身难保的蔡英文不同,彼时的“台独分子”李登辉,凭借着过人的政治手腕,合纵连横,瓦解蒋家势力,实际攫取了台湾的党、政、军大权,具备将台湾推向“独立”火坑的能力。这也是1996年为什么差一点“真打”起来的另一个原因。

  

2

美国问题

 

“台湾问题归根到底是美国问题。”

 

70年代,邓小平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个观点。“没有美国干涉中国内政,就不会有台湾问题。”

 

毛泽东主席更早看到了这个问题的本质所在。早在1959年10月,毛泽东在同拉丁美洲17国共产党代表团谈话时就指出,台湾问题具有明显的“双面性”:一个是国内层面,即台湾问题属于中国的内政问题;一个是国际层面,也就是中美双边关系中的台湾问题,它反应着中美两国围绕台湾问题而存在的利益冲突。

 

“一方面,美国出于其全球战略和对华政策的需要而必然会对中国内政进行长期干涉;另一方面,中国为维护其国家和民族利益必然会与美国进行长期坚决的斗争。二者在国际关系层面博弈的基本格局决定着台湾问题的基本态势与未来走向。” [5]

 

1972年尼克松访华期间,毛泽东主席也曾做过“台湾问题不是大问题,国际形势才是大问题”、“台湾事小、国际事大”的评论。[6]

 

1972年尼克松访华,谈到台湾问题时,毛泽东说:“我不感兴趣”,他指了指周恩来:“那是他跟你谈的事。


而毛泽东口中的“国际形势”,则是指当时的美苏冷战。

 

冷战期间,虽然中国并未直接加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但是由于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自然也成为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遏制的主要对象。而当时美国人和其西方盟友遏制中国的主要手段,便是“岛链战略”

 

这个路人皆知的“岛链战略”,由美国务卿杜勒斯在1951年首次明确提出。这个由南朝鲜、日本、台湾岛和菲律宾组成的西太平洋防线,其目的是围堵亚洲大陆,形成扼杀,封锁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基地圈。在这个新月形的防线中,台湾居其中央,位居要冲。在麦克阿瑟向美国国务院提交的《在亚洲遏制共产党的战略计划》报告中,台湾被称为“一艘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

 

现在再看美国人的“岛链战略”,随着中国的复兴已逐步名存实亡。


对于这艘“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历史上美国人曾经数次觊觎。但是从1949年,蒋介石政府撤往台湾之后,美国人便不再妄想占为己有。而对于台湾岛与大陆的关系问题,美国人则一直试图在刀尖上寻找平衡。

 

早在1948年底,国共才刚刚打完辽沈战役之时,美国国务院就开始认真评估台湾对于美国战略的重要性。1949年1月19日,国务院正式起草的《美国对台湾的立场》文件中,明确规定美国对台目标是不让台湾和澎湖列岛“落入共产党人之手”。并提出三项具体方针:

 

1.尽可能施加影响,阻止大陆上的中国人进入台湾。

2.出力帮助建立一个非共产党的台湾当地政府。

3.与台湾当地的未来领导人“保持接触”,以便在“合乎美国国家利益”时,策动自治。[7]

 

这一包藏祸心的图谋,在国共双方的共同抵制下最终流产。台湾“自治”成为美国人的一厢情愿。当时美国的战略重点在欧洲,对盟国的扶持、与苏联的对抗已经让美国人力不从心。为了台湾而在远东与新中国开战,将使美国面临顾此失彼的危险。


因此,美国人开始调整策略,从先前的“弃蒋保台”,最终分离台湾,转变为“弃蒋弃台”,完全从中国内战中“脱身”。

 

此后爆发的朝鲜战争,冷战格局再次发生微妙变化,经过朝鲜战争的美国人,开始对台湾的重要地位有了新的认识,国内“鹰派”再次压过“鸽派”。在蒋介石的力促下,美国于1954年9月与台湾当局通过了《共同防御条约》,直到1978年废除此条约,并从台湾撤军。

 

从朝鲜战争爆发,一直到1978年中美建交这段时间,美国与台湾的合作都是一种若即若离的状态。一方面美国国内势力也十分纠结,希望竭力“保台”,遏制中国,却害怕直接卷入与新中国的正面冲突。而蒋介石则对战后地位巩固的新中国恐慌万分,一方面抵制美国人策划的“台湾中立化”,另一方面却极力争取美国人的支持,这给国外势力插手台湾问题创造了机会。

 

现在回顾1958年开始,持续21年的金门炮战,有分析人士解读为这是毛泽东与蒋介石的一场“政治默契战”。通过炮战方式来使“内战延续”,在国际上杜绝美国人“分裂中国”的阴谋。

 

1958年开始的“金门炮战”,“逢单日炮击,双日不炮击”,成为世界战史上的一大奇观。


自金门炮战开始后,美国人在台湾问题上的角色扮演已经基本清晰——不直接参与冲突,只做一个“幕后挑事者”

 

这个“幕后挑事者”一直小动作不断。1982年8月17日,在中方的坚持斗争下,美国不得不与中国政府签订了关于逐步减少售台武器数量的《八一七公报》,但事实上,美国人此后不仅没有认真执行公报规定,甚至常常出现违反公报的行为,成为日后中美摩擦的一条重要指证。

 

相对于美国人的暧昧阴险,日本人则更赤裸裸地希望台湾独立。从国家地缘心态来分析,一个偏安一隅,四面环海的岛国,更不愿意看到卧榻之侧出现一个统一强大的中国。但日本毕竟没有像美国那样敢与中国正面对抗的能力,只能从背后偷偷摸摸搞一些小动作。事实上,台湾岛内的“台独”势力,大多是日本右翼团体在扶持。

 

现在还有不少人关心,“如果1996年两岸真的开打,美国会不会参战?”实际上从美国的对台方针和一贯行为中,这个问题不难找到答案。我们分析当时的台海战局,无非出现三种结果:

 

1.两岸开战,一鼓作气收复台湾,出现一个统一而强大的中国。

2.两岸开战,大陆与台湾两败俱伤。

3.不发生战争,两岸维持现状。

 

很显然,第一种情况是美国人最不愿意看到的。他们更希望出现的是第二、三种情况。

 

亲历过当年台海危机的人都知道,当年的态势已经远远超出“军事演习”的范畴。几乎到了“一触即发”的边缘。新闻联播里“千军万马渡海峡,万里惊涛把路开”已不足以描述当时的紧张态势。从坊间传说的“数十万解放军”向福建广东两省集结,到日后网络上流传的军方高层内部讲话,战争的硝烟已经在海峡上空弥漫。

 

1996年的台湾海峡,战争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边缘。


如果当时战争真的爆发。我们可以大胆猜测,美国人可能会在背后支持台湾,军事上搞些小动作,政治上为败退的台湾政权提供逃亡和庇护路线。但美国军队直接卷入台海冲突的概率极低。

 

而是否存在第一种可能性?则需要从当时的军事力量角度来分析。

  


3

1996,到底能否打赢?

 

有关1996年台海危机的兵棋推演,成为日后军事爱好者们乐此不疲的事情。其中争论最多的是,“若没有美国两个航母战斗群的介入,中国是否有能力一鼓作气收复台湾?”

 

我们根据已经披露的资料,结合一些军事研究者兵棋推演的情况,尝试分析当初解放军一举“收复台湾”的可能性。

 

首先,战争绝不只是纸面实力的对比,而是涉及到攻守双方时间、空间,以及心理上的较量。我们按照“空军夺取制空权——海军夺取制海权——陆军抢滩登陆——攻占全岛”这条最常规的战争主线来依次展开,可以看到,当时的真实情况并不容乐观。

 

空战方面,台湾一直苦心经营三道空战军事防线。一是战斗机群组成的基本火力网;二是由“天弓”导弹、“爱国者”导弹与“鹰”式导弹组成的导弹防空体系;三是各军事基地的低空防御能力。其中经过8年研制,空军“强网计划”自动化防空系统已经于1995年开始担任战备任务。[8]

 

但实际上,当时被外界普遍认为略强于解放军的台湾空军,在1996年的实际作战能力并未完全形成。尽管在1992年,台湾就向美国和法国分别订购了F-16、幻影2000-5飞机,但台海危机爆发时,这些装备都还停留在纸面上。直到1996年5月9日,第一架幻影2000-5才在法国交机,一年后的1997年5月,第一批幻影2000-5飞机才运抵台湾。

 

而当时台湾空军的主力战机,是即将淘汰的F-104“星式”战机和F-5E/F“虎式”战机。自主研发、勉强可称为三代机的IDF“经国号”战机,仅仅列装了二个中队。且关键武器“天剑二号”中距离空空导弹并未批量生产。

 

大陆方面的情况也半斤八两。1996年,当时两岸唯一具备超视距空战能力的Su-27战机,只有第一批交付的24架形成初步战斗力,且这种空优战机,基本不具备对海或对地攻击能力。承担空战主力任务的,主要还是携带霹雳-8号空空导弹的歼-7E和歼8-II战机。

 

中国空军的第一批Su-27战斗机,当时受限于数量和保养和维修能力,尚不足形成完全战斗力。


从战机数量和战术质量上来看,台军略逊大陆一筹,但台军方面当时拥有4架刚刚到货一年多的,被称为“制胜法宝”的E-2T预警机。这种预警机可同时监控2000个目标与锁定40个管制目标,具有管制、通信、情报与指挥四大功能,可充当空军的“战力倍增器”。

 

台湾空军装备的E-2T预警机,被视为空战的“眼睛”。


空军力量方面,双方勉强打个平手。但是水面舰艇却不容乐观。当时的大陆海军虽然拥有舰船数量的优势,质量上却略逊台湾海军一筹。从俄罗斯引进的4艘现代级驱逐舰还未到货,最新式的052驱逐舰,只有一艘“哈尔滨号”进入服役。中国海军当时的主力舰艇,是仿制苏联“科特林级”驱逐舰的051“旅大级”,只装备技术相对落后的“海鹰”系列反舰导弹,近程舰空导弹只有8艘舰装备,其中4艘还是性能相对落后的红旗-61导弹。

 

为了最大限度弥补舰船火力不足,海军不得不尝试“陆炮上舰”的办法,这也充分反映了当时解放军的无奈。


而台湾方面,虽然老式的“阳”字号驱逐舰即将开始淘汰,但改进后的“阳”字号驱逐舰的性能也要比051型驱逐舰强不少,组成“武进一型”、“武进二型”、“武进三型”等三个系列的驱逐舰队。各型号均标配“小懈树”防空导弹。还有10艘以上的驱护舰装备了“雄风-2”型反舰导弹。此外,台湾还有一支50艘“海鸥”快艇组成的导弹快艇大队,标配2枚“雄风-1”型反舰导弹和1门火炮、肩扛式防空导弹。这对于登陆舰艇来说也是不小的威胁。

 

解放军方面唯一占据明显上风的是潜艇部队,大陆当时好歹拥有至少6艘核潜艇,以及100余艘常规潜艇。虽然性能算不上先进,但从数量上起码胜过台军数倍。而日后被军迷津津乐道的中国核潜艇“吓跑美军航母”的段子,虽然夸张,也并非完全空穴来风。

 

但总体来说,当时的海空军实力,解放军并不占据明显优势。参考历次现代战争的例子,假若空军和海军没有绝对压倒性优势,则陆军的抢滩登陆将会遇到巨大麻烦。虽然当时中国拥全世界有数量最庞大的陆军,但是毕竟是要将陆军投送到狭小的岛屿上作战,和内陆战争是完全不同的情况。

 

且从当时的陆军总体装备上来说,甚至还不如拥有20个师和多个装甲旅、空降旅,已经装备500多辆CM-11和CM-12主战坦克的台湾军队。若是真实开战,先期的登陆部队无论从数量和装备质量上,均会陷入明显劣势。

 

从常规军事实力上来说,陆海空三军旗鼓相当,剩下的就是战略实力——据军事研究人士估算,大陆当时拥有约200颗DF-15地地导弹。这也是当时解放军压箱底的“杀手锏”。以至于李登辉公开叫嚣:“除了解放军的飞弹,台湾什么都不怕”

 

但是我们深入来看,200颗DF-15战术近程导弹,除了可以打击一些重点目标,还尚不足以对台湾军事基地造成封锁式打击。这种号称“可以精确打击李登辉办公桌”的战术导弹,当时主要是GPS+惯性导航的复合制导方式,若是美国人在战时对GPS系统做手脚,则导弹打击精度会大大下降。此次事件,也为日后自主发展“北斗”导航系统埋下了伏笔。

 

其次,“收复”的难度远远大于“打赢”。从战争的角度来讲,“打赢”只需要最大限度的击溃敌军,歼灭其有生力量。而“收复”,则需要从战术上考虑多得多的问题。

 

对于收复台湾的战役,一定是“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若不能在开战后的短时期内迅速解决台军的有生力量,则会不可避免的陷入长期拉锯战。留下一个“打烂了”的台湾,是两岸人民都不愿意看到的结局。

 

至于坊间演绎的“间谍泄密”等事件,都不足以成为那场战争最终未打响的主要原因。我们必须承认的事实是,即使在没有美国舰队介入的情况下,解放军想要在1996年收复台湾,也必然复出沉重的代价。这对于经济建设刚刚进入快车道的中国来说,无疑是一个难以接受的局面。而两败俱伤,最大限度消耗中国国力,也正是美国人最想看到的结局。

 

更准确的说,96演习,是对台湾及美国底线的一次深度试探,也是对岛内台独势力的一次有力震慑。这次震慑,为大陆经济快速腾飞,中国国力的积蓄赢得了至少20年的时间。

 

 

 

4

再看台海“破局”

 

1890年美国军事学家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发表了《海权论》,被认为是人类进入海权时代的标志。在海权时代,哪个国家控制了海洋,哪个国家就将主宰整个世界。

 

但实际上,我们放在更大的历史格局中来看,海权论具有当时的历史局限性,更多是从美国自身的地缘特点出发,炮制出的一条战略理论。

 

马汉的著作《海权论》,

成为美、德、日、苏等国的国家战略指导方向。


美国虽然地处美洲大陆,却更像是在一座三面环海的“超级岛屿”上,除了被两大洋裹夹在当中之外,东西并无陆上腹地。而中国则不同。东面是太平洋,西边则背靠广袤的亚欧大陆。

 

亚欧大陆自古以来被视作“中央大陆”,成为数千年来人类文明和经济发育的中心。海权之争固然重要,但是留给中国的从来不止海洋一条路。中国的战略眼光,也从来就没有被局限在台湾一岛之上。

 

一方面是向岛链突围。96台海危机中,军事装备的落后,成为当时军中高层刻骨铭心的记忆。此后,解放军的现代化建设开始明显加速。文章开头所提及的DF-21D反舰导弹等一大批先进武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1998年3月23日,中国自主研发的歼10战机1001号原型机首飞。同月,中国以两千万美元的价格向乌克兰购买了未完工的“瓦良格号”航空母舰,并于2002年3月4日抵达大连港,日后改装成为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

 

另一方面是向大陆纵深挺进。2000年1月,国务院成立了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集中组织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2001年6月29日,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青藏铁路全线正式开工。2002年实现了西藏拉萨与青海西宁之间的连接。

 

经过十几年的蓄力,2013正式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拉开了中国能力向整个亚欧大陆延伸的大幕。其中的样板工程和旗舰项目之一,是北起新疆喀什、南抵瓜达尔港的中巴经济走廊。这条经济大动脉直接穿越南亚次大陆,抵达印度洋北岸,意味着中国的能力箭头将直接绕过马六甲海峡,到达印度洋和波斯湾的咽喉。

 

中巴经济走廊将直接贯通南北丝路,

避开太平洋诸岛,

让中国的战略能力直接从陆地上穿透到印度洋。


大陆局面一旦打开,海洋也不再能够封锁得住中国。岛链一旦失去意义,台湾对西方国家的战略价值将会急遽下降。

 

海洋方面,中国也并未死盯着“第一岛链”。“一带一路”中的“一路”,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条“路”从上海、福建、广东、浙江、海南5省市出发,一路向南,经南海联系东南亚和南亚,再一路向西,穿过波斯湾和红海,直抵地中海北岸的威尼斯。

 

从这张蓝图就可以清晰看出,

为什么现在这个阶段,

南海问题甚至比台湾问题更为紧迫。

 

力量才是维持平衡的砝码。如今台海两岸的经济、政治、军事力量早已今非昔比。90年代初,台湾GDP尚可抵半个大陆。到2018年,台湾GDP为5793亿美元,仅广东GDP就可甩开台湾2.5倍的差距。

 

再看台湾经济,曾经引以为傲的“四大支柱产业”如今已被大陆全面反超。大批顶尖科研人才和职业经理人被大陆企业高薪挖走。2015年12月7日,象征台湾岛内“最后一面旗帜”的台积电,也不得不屈服于现实,向“投审会”递交了赴南京设厂的申请书。曾经强硬抵制来大陆设厂的张忠谋悻悻地说:


“即使现在去也已经晚三星一年,但再不登陆,未来恐将毫无竞争力,实在是时间已晚,不得不去。”[9]

 

文化方面,不管台湾当局如何推行“去中国化”的教育,也抵挡不住大陆日益加强的文化影响。岛内综艺产业的衰落,让台湾艺人纷纷涌入大陆淘金。来大陆发展的台湾精英,会回到岛内告诉同胞,“茶叶蛋”在大陆早就不是奢侈品。而那些身居岛内的台湾青年,也可以通过开放的互联网,了解到日新月异的祖国内地。

 

2016年,《康熙来了》停播,

台湾综艺的最后一片阵地失守。


军事实力的对比更是完全倾斜。除了战略力量,解放军的常规装备也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我们仅仅从下图便可直观看出当时和现在的差距:

 

1996年和2018年两岸军事实力对比,

根据网络流传的图片,

经钛禾产研核实数据后重新制图。

 

但是我们并不敢马上说,现在的解放军已经拥有“秒杀”台军的实力。虽然近年来涌现出了诸多具备压倒性优势的新式武器,但是很多新装备尚未大规模装备军队,形成实际战斗力。例如像歼-20这样的隐身五代机,仅仅在列装初期。055大驱也还未正式进入海军服役。第二艘航母仍然还在海试,离交付部队,组建编队还尚需时日。

 

清代围棋大师施襄夏曾在其棋诀中指出:“决胜负之源于布局。”当年美国人在远东地区布了一个“岛链”之局,试图用一条“星月形”的锁链锁住中国。殊不知中国并未正面强突,而是避实击虚,迂回包抄,撒下了一张更大的网。

 

而在这个棋局中,台湾当局从来都不是执棋者。甚至已经逐步沦为一枚孤棋。

 

围棋战术里有一招“声东击西”,对于孤棋,并不急于攻击,而是四处询问对手应手,一般对手不敢用强,则可占顺手便宜。若是对手强硬,可能会留下许多借用,这会为孤棋增加危险。执棋者可顺势从孤棋上占到更多的便宜,或干脆将孤棋杀死。

 

至于统一的时间表,我们相信执棋者早已成竹在胸。正如领导人所说:

 

“大道之行、人心所向,势不可挡。我们有充分的信心和足够的能力,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坚定不移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当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条件都充分成熟的那一天,台湾小岛自会瓜熟蒂落,回到祖国的怀抱之中。而这一切假设成立的充分条件,都直接取决于国家的实力。

 

到那时,或许正如岛内一些军事分析人士所设想的那样:


“就算战争真的不可避免,也许根本不用真打,光靠解放军强大的海空军进行环岛封锁,几个月下来,台湾便可不战而降。”

 

 

 

5

后记

 


做军工产业研究,常常绕不开“1996台海危机”、“1999南联盟大使馆被炸”、“2001年南海撞机”这一连串历史节点。这几次刻骨铭心的事件背后,是中国曾经的忍辱负重。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装备发展,在21世纪后进入快车道。国产的反舰导弹、新式舰船、北斗导航、隐身飞机、预警机等先进装备,正是在这一系列屈辱事件的鞭策下,向井喷一样涌现。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大国蓄力到达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这一连串发生在世纪交替的事件,也推动了中国国家危机管理能力的提升。如今再面对“台独分子”跳梁小丑一样的表演时,我们可以有更丰富和从容的应对方式。

 

96年对“台独分子”的有力震慑,为新世纪的经济发展争取了充裕的时间。从90年代开始,大陆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而台湾经济增速却在1995年之后开始放缓。进入21世纪后,台湾省GDP国内占比直线下滑,不断被大陆的各省市超越。尤其是经过东南亚金融风暴后,“台湾经济的前途在大陆”已经成为岛内工商界的一致共识。

 

经济实力的增强,带来了国家战略执行上的自信。强大的国力后盾,为和平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日对蔡英文当局“触犯红线必定出手”的警告,可以看出绝非虚言,对此香港媒体评论认为:这表明“大陆成竹在胸、自信已牢牢掌握两岸关系的主导权,‘时和势都在我’”。

 

两岸统一已是历史必然,大势所趋。剩下的只是如何把活做细,静待一个最佳时机的问题。1989年在威尼斯电影节获奖的台湾电影《悲情城市》中,有一句台词:“我们本岛人最可怜,众人骑,众人吃,无人疼”,恰好反映了台湾民众长期“孤悬海外”,沦落为“亚细亚孤儿”的悲凉之感。从心理上赢得岛内民众的拥戴和认同,比从武力上征服台湾更为重要。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如今我们再来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的大国方略,一边是经济建设上的忍辱负重、砥砺前行,另一边是国际格局中的风云博弈、突出重围。而其中每一个节点的细节处理,都关系着战略执行的成败,值得我们深刻研究,总结得失。

 

虽然那些让我们刻骨铭心的故事,最终会沉入历史的长河里,但那些磨砺我们成熟,催促我们奋进的经历,却是永远值得我们珍藏的宝贵财富。纵有千难万阻,祖国的统一与复兴,也是任何人不可以阻挡的趋势。


 

参考文献:

[1] 赵景文《台湾命运》,2010

[2] 陈孔立《台湾历史纲要》,2008

[3] 邓福友《透析台独》,2008

[4] 茅家琦\徐梁伯\马振犊\严安林等著《中国国民党史》,2005

[5] 《毛泽东文集》第8卷,1999

[6] 基辛格著,陈瑶华等译《白宫岁月》第4册,2003

[7] 陶文钊《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集》,2004

[8] 王建民《台湾军力》,2000

[9] 王平《台积电登陆设厂为何慢了一年?》,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


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转载请联系主编授权(ID:taizhubian)


郭台铭向前一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