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阿三的由来
你所不知道的锡克教故事
锡克教兴起于十六世纪的印度北方,由第一代上师那纳克(Guru Nanak)开始,历经十代上师、一百多年的努力,成为印度新的重要宗教。其中第十任上师戈宾德‧辛格(Guru Gobind Singh)规定自他以后由锡克教《圣典》(古鲁.格兰特‧萨哈布 Guru Granth Sahib) 取代上师,成为锡克教的最高权威。此外,他也宣布男锡克教徒必须在身上配戴「5K」,以彰显锡克教的特质。
「5K」分别是「配短剑(kirpan)」,表现追求真理的信念;「穿短衫(Kacchera)」,可以与印度教的长衫做区隔,并且随时准备战斗或防御;「戴钢镯(kara)」,象征教友团结;「带木梳(kanga)」,保持洁净;「蓄胡发(kesh)」,男人从出生就必须留发,代表对神创造人的崇敬。这「5K」有将锡克教的道德精神与军事相结合的意味。由于锡克教创始人那纳克徒来自种姓制度的剎帝力阶级,留着贵族与武士血液的他们,多半尚武并忠诚。
尤其「蓄胡发」是锡克教成年男性的正字标记,他们必须用头巾将长发包裹起来,在公共场所摘下头巾是耻辱的行为。也因为头巾的形象太过鲜明,所以身形高大威猛的锡克教徒就成为一般人对印度人的第一印象。而头巾与他们的长发是最天然保护头部的屏障,因此印度法律规定锡克教徒不需要戴安全帽。
十七世纪,第十任上师戈宾德.辛格(Guru Gobind Singh)多次与蒙兀儿帝国对抗,逐渐扩张在旁遮普的锡克教势力,并且宣布不再继承古鲁的传统,将行政大权交由「卡尔沙」。「卡尔沙」是一种类似锡克教的团契组职,经由戈宾德‧辛格强化其军事力量,逐渐具备作战能力。
到了十八世纪,锡克教徒的领袖兰吉辛格(Ranjit Singh)建立了强盛的锡克帝国(1799-1849),与蒙兀儿帝国分庭抗礼,并且在「阿姆利则协定」(Amritsar)中与英国划定国界。但随着兰吉辛格(Ranjit Singh)的去世,国势走下坡,英国人再度入侵,锡克帝国不敌英国侵略,最终投降。
此后,许多骁勇善战的锡克教徒开始成为大英帝国印度军队中的主力,随着帝国主义的扩张,在日不落国统治范围内看见包头巾的锡克教徒,是很多人对印度人的第一印象。
阿姆利则的金庙
锡克教徒的圣殿全名是哈曼迪尔寺(Harmandir Sahib,别名金庙),意即「除去所有灵性生活的障碍」。这间圣殿是由第四世拉木达斯(Guru Ram Das)所建,第五任古鲁阿尔琼(Guru Arjun)开始将这里设为信仰中心,最后锡克王国的兰吉辛格派人将其表面铺上一层金箔,「金庙」的昵称由此而来。
锡克教徒的圣殿哈曼迪尔寺
目前这座寺庙每日接待超过万人,来到此地的人可以在膳堂免费享用食物。大家不论身分尊卑一律席地就坐、吃同样的食物,企图破除印度教固有的种姓制度。寺庙欢迎教徒及非教徒自愿到庙里担任义工煮食、分发食物或清洗,食材也都是依靠教徒的捐献。锡克庙欢迎来自四面八方的人,当初为了宣扬这种精神,在建庙的过程中特别邀请其他宗教的人来参与奠基仪式。
在湖面上的金庙呈现上下倒影,不论白天或黑夜都散发着璀璨光芒。锡克教强调必须要经过「摩耶之海」才能得到上帝(古鲁)之爱,而想跨越「摩耶之海」必须搭上古鲁准备的船只,只有经过「施浸礼」的信徒才能上船,用剑沾水洒身完成仪式。而金庙旁的人工湖面大约就象征「摩耶之海」之意吧!
拜萨哈节与阿姆利则惨案
印度可以说是三百六十五天,天天都有节庆的国家。在印度 80% 的人都信仰印度教,其千变万化的神让印度成为众神的国度,著名节庆从排灯节、十胜节、九夜节到洒红节等,轮番热闹上阵。
但是说起锡克教有什么特别的节日,恐怕大部分的人就不知道了。锡克教的主要节日,是该教第一代到第十代祖师的诞辰日,及第五、第九代祖师的殉教日,称为拜萨哈节(Baisakhi)。
拜萨哈节是旁遮普日历第二个月的第一天,4 月 13 日或 14 日。此节日是为了纪念第十代祖师哥宾德.辛格,他为了捍卫锡克教开展武装斗争,成立卡尔沙军队。而这个时间也是旁遮普农民在收成完旁遮普主要冬季作物小麦后,最好的庆祝时机。
不过,1919 年,在这个众人欢庆的拜萨哈节当日曾经发生了英国人屠杀锡克教徒的「阿姆利则惨案」。虽然骁勇善战的锡克教徒在一次大战期间曾协助英军作战,但仍有不少英国人时时担心锡克教徒会起身对抗英国势力。1919 的拜萨哈节,有大批锡克教徒预计前往阿姆利则的扎连瓦拉园集会,英国的雷金纳德.戴尔将军认为这将对治安不利,下令取消集会。但大批教徒不管取消令,加上拜萨哈节吸引非教徒的人也前来观看,戴尔将军遂派遣数十名来自尼泊尔的军人向在场群众以机关枪扫射,造成数百人死亡。
英国人将惶惶不安的心情化作实际行动,在保守人士的眼中这是一次「正确」的行为,但这场屠杀却是构成英国终结对印度统治的关键事件,戴尔将军本人则是在数十年后于英国被激进的锡克教徒暗杀。
马来西亚的锡克教徒
目前全世界的锡克教徒人数将近三千万,其中印度有 2% 人口是锡克教徒,而新马一带有许多印度裔人口,因此东南亚的锡克教徒也不容小觑。
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末这一百年左右的时间,有不少从印度迁徙至马来西亚的锡克教徒。最早是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的锡克教徒因为抗英或其他问题而成为犯人,于是被英国人「发配边疆」,来到当时也同为英国殖民地的马来亚。他们服刑期间从事劳力建设工作,刑期满了之后有些人被送回印度,有些则留在马来亚生活。
第二阶段大规模锡克教徒移民到马来亚,则是因为英国人惯用非当地人来统治当地人。他们认为印度锡克教徒与马来亚当地的华人、马来人或是从事橡胶园园丘工作的劳力印度移民不同,[1] 可以更客观地协助管理。因此,大量锡克教徒开始担任保安、警卫等工作,这样的情况同样可见于当时的上海租界或香港的英国殖民管辖范围。
此后,拥有尚武及高大形象的锡克教徒成为部分马来酋长聘请的专属保安,有效管理马来人与华人之间因为开矿而产生的摩擦。十九世纪末,著名的霹雳州矿区成立了「霹雳武装警察」(PAP)。此后在以下这些地区,都可以看见锡克教徒担任警察或保安的工作:过去的马来联邦(雪兰莪、森美兰、彭亨、霹雳)等地、英国直辖的「海峡殖民地」(槟城、马六甲、新加坡)、位在东马,属于英国白人统治的砂拉越布洛克王朝、受到北婆罗洲渣打公司控制的沙巴。
也因此,同样身为印度人,但锡克教徒在马来西亚印度人的地位是稍高一些,较多华人愿意与他们交好。
目前马来西亚大概有 120 间左右的锡克庙,这是他们保留信仰及与信徒互相交流沟通的场所。在充满印度教寺庙的马来西亚,许多人不曾留意阿姆利则金庙那样辉煌大气的锡克庙,但它仍是维系海外锡克徒的重要场所。你是不是也曾忽略过这群人口不多,但对马来西亚发展历史有重要地位的锡克教徒呢?
马来西亚的锡克庙
锡克教徒与「印度阿三」有什么关联
锡克教的形象是不少人对印度人的刻板印象之一,因为「印度阿三」这个名词最早就与锡克教徒有关。
二十世纪初期,上海英国租界有许多印度籍士兵担任守卫工作。在当时的上海与香港,大饭店、高级舞厅及权贵人家喜欢在门口请两位锡克教徒担任门房,这成为一种富贵时尚的表现。
而据说印度人喜欢在开口前加一句「I say⋯⋯」来向中国人炫耀他们会讲英文,中国人听久了就在前面加个习惯的「阿」字来称呼这些绕英文的印度人,久而久之「阿 say」就变成谐音「阿三」。
另外,不管是在上海租界或是香港,这些当时的英国殖民地的人都会称呼警察或长官为「sir」。而穿着制服的印度人因为常常要向长官敬礼,中国人便在「sir」之前加了「阿」字来称呼印度人的行为。「阿 sir」叫惯了之后,大家看见锡克教装束的印度人就统称「阿 sir」,叫着叫着就变成谐音「阿三」了。
不管是阿三还是阿四,其实这种称呼都有贬低的涵义在里面,就像当初中国人叫日本人是鬼子一样。所以下次别再把印度跟阿三连在一起叫啦!因为这是上个世纪流行,但现在已经不时兴的词汇了。
转自:有种乐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