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回顾|刘欣蓉:为了社区的共同愿景,台北芝山岩

2018-01-05 刘欣蓉 乡愁经济


由泉州古城保护发展工作协调组办公室、鲤城区人民政府主办,泉州文旅集团-古城发展公司协办,乡愁经济学堂承办的“美丽古城 家园共造”社区营造初阶培训,于2017年9月16、17日举办。初阶培训从时空尺度、发展模式、街区尺度的行动三个维度展开,邀请了夏铸九、黄永松、李永萍、梁忆南、龙元、郑荣发、刘欣蓉、张亮、吴楠、林德福十位不同领域的讲师授课。《乡愁经济》特将讲师授课内容整理成文,以供广大读者分享。



为了社区的共同愿景,台北芝山岩

芝山岩社区居民共同为社区中心“猫头鹰之家”制作横幅。图片来源:刘欣蓉


1. 为了守护居住权益

芝山岩是台北北面一座不大的山丘,数万年前,随着台北湖起落过程中的沉淀,人类活动的遗迹都沉淀在这个40公尺高的小山丘上因此芝山岩对于台湾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是台湾重要生命轴带的见证者。

芝山岩的社区发展经历了很长的时间,从1990年代开始我们做前期的参与式社区规划,直到现在,仍然不断的面临新的变化和发展。作为专业者,在其职业生涯中能主要参与两到三个社区,已经十分不易,因为社区发展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在这次分享中,我主要想介绍芝山岩社区前半段的过程,就是用讲故事的方式介绍我们在社区工作中的一些做法。

我在1995年的时候搬进了芝山岩社区。在我参与芝山岩社区的工作之前,这里就已经经历了一些重大事件。随着1980年代台北向北面发展建设,规划中有一条22米宽的都市计划道路围绕着芝山岩周边的大片住宅区通向台北市。在90年代,发生了一件代表性的事件,居民住宅区中的一处老宅被拆除, 预备要设立一家加油站,预计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未來那条道路过往通行的大型柴油卡车。加油站的建设完全合乎法规,但居民认为,这样一座位于居住区中的大型加油站,对整个社区的环境将有极为不利的影响,而自发组织“自救会”,开始一系列保护环境和居住权益的抗争,从而演变为一场社区运动。我作为新居民也参与到抗争中去。

社区反加油站抗争持续了很长时间,并经历了台北市长的换届选举,最终虽然无法阻止加油站的设立但却积极争取到台北市当时正推动的《地区环境改造计划》提案。这个计划是针对全台北市的市民任何社区都可以提出地区环境改造构想。当时除了反加油站抗争所在的芝山岩社区,周边的几个社区也都有各自有其各自的环境保护诉求。那个年代台北的社区环境意识相当盛行,因此里长也提出,不要仅把目标局限在加油站所在的区域,应该把整个芝山岩周边地区都纳入进来,让大家都能对居住权益提出他们的诉求和改善想法,共同提出地区环境改造的规划方案。经过好几轮非常开放的会议,与里长、居民一起,我们找到了芝山岩社区的系列问题,制定了几个点的设计方案,包括通学、通勤的街道环境改善,以及社区活动中心的建设等项目。

上世纪50年代的台北市芝山岩地区。图片来源:刘欣蓉


台北市芝山岩地区都市计划。图片来源:刘欣蓉


台北市芝山岩社区反加油站抗争。图片来源:刘欣蓉


1998年台北市芝山岩社区参与式规划过程。图片来源:刘欣蓉


2. 让居民参与到规划中来,激发居民的设计想象力

在芝山岩地区,除了芝山岩这座小山丘本身,城市开敞的绿化空间十分有限,很多居民希望能够更方便的使用河岸边堤防的户外空间。我们的规划构想是创造更多的步行空间联系住区和绿地,让北侧居民能够更方便地到达南侧河岸。原规划中有一条宽22米预计作为大卡车加油服务的机动车道,在反加油站主张中,我们希望把这条道路用地透过设计方案, 改为时段性的社区活动广场。

台北市芝山岩社区参与式规划提案。图片来源:刘欣蓉


为了实现这样的规划,我们利用元宵节传统节庆、游街的机会,策划了一场活动——在元宵节游街中,让居民体会步行空间缺乏的问题;以及通过将过宽的机动车道布置为元宵灯会的活动场地,让人们能够想象这里作为社区广场的公共空间潜力。

我们得到的经验是:在参与式规划的整个过程中,在各种形式与居民和社区的互动过程中,作为规划师,即空间设计的专业者,与居民沟通最大的挑战是,如何激发居民对环境空间的想象力。不断沟通的努力即是让各自对社区美好愿景的想象趋向一致。

因此设计师要做到很多超出以前纸上工作的内容,如策划活动、做宣传海报,以及组织活动、规划活动场地、准备设备等。以元宵节活动为例,我们为不同社区设计标志旗子;给步行距离遥远的儿童和家长准备中继站,设置盖图章等小游戏环节,吸引他们愿意克服路途遥远来到活动场地等。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们有机会在现场告诉居民我们办这次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居民直观意识到当时台北市步行空间缺乏的种种问题,以及公共空间能够被很好利用的种种潜力。最终,通过这些提案也敦促台北市政府给予芝山岩社区提供财政支持,来对步行空间进行整理。

1998年台北市芝山岩社区元宵灯会活动海报。图片来源:刘欣蓉


1998年台北市芝山岩社区元宵灯会活动场地。图片来源:刘欣蓉


3. 社区中心——猫头鹰之家

芝山岩社区中的公园用地上,有处被征收而近乎闲置的房屋,我们在规划过程中,希望给它更积极的角色,便有了社区中心的提案。在社区中心的项目提案中,团队通过绘制表现图、制作模型等方式向居民描述这栋二层楼高住房作为社区中心的改造方向——即将院子打开,将建筑作为周边公园环境的一个部分。在设计过程中,居民也共同参与,提出他们希望社区中心的室内功能。这个项目的改造费用,获得了政府的经费补助。

台北市芝山岩社区中心的建筑原貌。图片来源:刘欣蓉


台北市芝山岩社区中心改造的提案模型。图片来源:刘欣蓉


台北市芝山岩社区中心改造方案示意图。图片来源:刘欣蓉


台北市芝山岩社区中心改造后实景。图片来源:刘欣蓉


台北市芝山岩社区中心“猫头鹰之家”实景。图片来源:刘欣蓉


上世纪90年代的台湾,社区建设经费十分薄弱,人们很难想象一个非商业盈利的空间能够获得经费予以改造。因此在社区中心即将开幕的时候,社区工作者们希望通过开幕式向大家展示,社区中心的空间是一个真正为所有人开放的公共空间。

我们共同策划了社区中心的开幕活动。借鉴日本参与式工作坊的经验,我们组织居民使用家里的剩余布料,共同创作社区中心开幕用的布幕,这比传统红底白字横幅要有趣很多,并且能够最大化包容居民的参与,很多透过大玻璃窗看到幕布制作过程的居民,也纷纷拿出自家的布料,主动参与进来。

社区中心所在的那片社区,之前曾有过居民自发的,保护居住权益的组织,当时社区组织在调研、制作海报时,用到一个猫头鹰的形象,意指家园的保护者。因此居民制作社区中心开幕幕布时,也沿用了之前社区工作中使用的猫头鹰的形象。社区活动中心也取名“猫头鹰之家”。工作坊使得参与其中的居民彼此变的熟悉和融洽,同时,大家还一起为社区中心拟定了使用公约,在开幕时一起宣读,来表达大家对于社区中心扮演良好公共空间、并作为居民们生活家园守护者的期望。我们还特地琢磨社区中心的开幕时间,定在民国8888号早上88分,是我们对芝山岩社区安居乐业的吉祥寓意。改造后的社区中心十分舒适,很受当地居民的欢迎,后续有很多社区活动在这里举办,充满生机。

1999年台北市芝山岩社区居民为社区中心“猫头鹰之家”的开幕制作横幅。图片来源:刘欣蓉


“猫头鹰之家”横幅。图片来源:刘欣蓉


“猫头鹰之家”开幕式中,芝山岩社区居民共同宣读社区中心使用公约。图片来源:刘欣蓉


4. 台北市第一座空中步行便道

与此同时,为了跨越那条22米宽的机动车道,更好地引导人们来到河边。我们规划设计了当时台北第一座纯步行使用的空中便道,让这个地区变得更加便利和有魅力。

台北市芝山岩社区空中步行便道。图片来源:刘欣蓉


台北市芝山岩社区空中步行便道。图片来源:刘欣蓉


5. 社区青少年参与的公共意识培养

同时期,在芝山岩以北的区域,也遇到和南部区域类似的矛盾议题,因为社区中绿化空间本就缺乏,而当时政府有将规划中的公园绿地改作棒球场的计划,居民们十分不满,他们希望保留本就不多的公园绿地,把公共空间还给居民。在这一批主动提案表达意见的居民中,有很多是80年代由台湾南部搬来台北的新住民,他们希望通过发声,让居住的环境得到改善,更符合他们对台北美好生活的想象。因此我们进行了多场工作坊,来把脉环境、凝聚社区共识、形成方案。

芝山岩社区工作坊,大型会议形式。图片来源:刘欣蓉


芝山岩社区工作坊,小范围交流。图片来源:刘欣蓉


在多种多样的工作坊中,有一类工作坊是我们专为社区青少年设计的。社区工作坊,积极活跃的社区能人容易争得话语权,社区中的弱势者则很少发出声音。我们刻意给青少年话语权,让他们扮演“社区大侠”的角色,去发现社区的问题,当时小朋友的家长很多会不放心,希望能够陪同,而我们则会建议有大一些的学生们带队,家长退后作为后勤,给小朋友们以自主性。小朋友们按照年龄分组,走到社区内的各个地方,通过拍立得即时成像的方法,把他们认为有趣的或者不喜欢的地方记录下来。回到活动场地集合时,每位小朋友都要上台做一个短暂分享。这对于青少年公民意识的养成十分重要,同时也从小培养青少年去理解公共环境与他们自身的关系,以及学习如何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以及对其进行表达。

芝山岩工作坊,青少年参与规划。图片来源:刘欣蓉


6. 挫折是最好的老师:社区成员的复杂性

然而,芝山岩社区的参与式规划也在过程中经历过挫折。其中一例是关于学校周边人行步道的空间改善。我们吸取部分居民意见,希望对学生步行空间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进行优化。起初,改造获得很多居民支持,还作为优秀案例登上了报纸。不料,在一街角处的改造上遇到了问题。

我们关于这个街角位置的设计本意是,在这个小学生上学途中必经的位置,通过增设停车湾以减小车行道弯角和缩短斑马线的方式对路型做一些改变,从而让学生过马路更安全方便。当时该项目已获政府预算支持,且施工单位已经在现场开工,未想到突然遭到了很多居民的激烈反对。尽管改造方案早已公示过,也举办过说明会,但参与说明会的居民毕竟不全面。抗议者认为他们对改造不知情,而且街角改造方案会使得他们的助动车拐弯时更容易摔倒。在受到激烈抗议之后,政府决定取消这个改造项目,把街角重新整理回原样。

芝山岩社区通学步行道改善计划的媒体报导。图片来源:刘欣蓉


芝山岩社区通学步道改善计划中,遭遇居民反对的街角。图片来源:刘欣蓉


芝山岩社区通学步道改善计划中,遭反对的街角改造方案。图片来源:刘欣蓉


这个事件当时让我有些困惑,也促使我们反思,我们发现:此前积极参与并支持街道环境整理的那些居民,以芝山岩地区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后期兴起的中高档住区里的新居民为主。而街角改造项目中的反对者,则大多是在当地居住时间较久的老住民,他们有他们的人际网络。在参与式规划中,我们从积极参与的新居民那里听到的,很多是他们对欧美生活方式的向往——这往往也符合规划设计专业者对于理想居住环境的设计目标。但在这个过程中,原住民的声音或多或少被忽视了。我们的规划设计提案,乃至于代表新生一代的民选里长,都在工作中或多或少破坏了本已奉行了几十年的属于老住民之间的约定俗成的规矩。

在一个社区里,尤其是在有大量老居民的社区里,存在一个看不见的人的网络。我将其比喻为“地质”。地质是错综复杂和扭曲的。当我们截取一个断面,认为看到了地质的状态,然而,那些没有被剖切到的断面位置,可能还有更多被隐藏的看不见的网络。这些在街区改造计划开始之前便居住在那里的老居民,他们感觉自己的利益和诉求在环境改造过程之中被压抑甚至是歧视了。因此,也许其实并不是针对某一个具体项目,而是在那样的环境改造背景下,新旧居民之间隐藏的矛盾、张力,以一个事件作为导火索集中爆发出来。由此可以反思:在进行社区工作的时候,工作者不能只看到眼前的人的状态,而要发现表象之下,人与人之间更多的关系,及其背后是否存在着一个什么样的历史过程。这个历史的关系,实际上是和这个城镇的整体发展联系在一起的。


7. 持续发展的社区

很遗憾的是,由于居民不满情绪和彼此矛盾的爆发,那些之前很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的居民,以及那些希望通过社区参与来实现作为一个新台北人生活“梦想”的居民,也受到了很大的挫折,而大家也似乎没有找到,为什么这些事情就一定行不通的原因。一些居民写了一封退出活动的告别信,“因为有一些人不愿意做梦,所以梦就醒了。”于是便没有再继续参与社区环境改善的工作。

芝山游廊告别书。图片来源:刘欣蓉


但也有很多持续运营下来的好案例,起到了居民间消除彼此隔阂的作用。我们当时在思考,一个社区的公共空间,怎么样才能真正的为社区的居民所用。在社区活动中心开幕之后,我们邀请了学自东南亚民众剧场的差事剧团, 通过剧团对社区妇女十几次工作访的传授,不论是老居民还是新居民,他们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他们各自的故事。最终大家打破隔阂,一起用他们的生命经验共创了一部集结了这群女性生命经历的戏剧,并通过成果展将其完满的表现了出来。

芝山岩社区中心舞蹈剧工作坊。图片来源:刘欣蓉


芝山岩社区民众喜剧工作坊成果展。图片来源:刘欣蓉


社区的发展变化是持续和动态的,在有些地方受到挫折,又在有些项目中获得新的机遇。至此我们介绍的都是芝山岩社区1990年代的社区发展故事,2000年之后随着大规模都市更新的到来,芝山岩又遇到了更多的挑战,有了更多的激烈的矛盾冲突和博弈,我们很多当时参与了芝山岩早期社区发展的人士又重新集结了起来。所以社区发展的故事还在继续上演。


整理人后记

刘欣蓉老师在演讲中向我们展示了社区参与式设计过程中很多具体而细节的工作。一些看起来是微小的整治,其工作的难度却丝毫没有变的简单,相反因为涉及到社区中的诸多利益相关方,从而变的充满复杂性。

为了与社区中的居民取得一致的目标,激发出共同的想象力,专业者需要通过各种方式的沟通取得互信和理解。而且不仅需要听取已经发出声音的居民,更要理解社区中所存在的网络、理解各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关系。即使是这样,社区的发展也是一个动态过程,并不总一帆风顺。刘老师所介绍的案例中,即使有激发出矛盾,经过反思也是在沟通与理解的环节中存在缺憾。矛盾必然存在,如同有波峰和波谷,但唯有让社区中的人参与进来,才可以有持续发展的契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投稿/contribution@xiangchoujingji.com

联系电话/86 21 59573932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