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大卫 | 最低限度的祈祷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猫妙妙 Author 写诗的大卫
大家好,我是诗人大卫,今天是三月的第七天,阳光就光临了一小会儿,而且还是趁我喝茶时间,下午天气变凉快了,人走在风里,像走在梦里,说到梦,在这里扯个两块钱的,我很少有梦,如果哪天有梦了,基本上是噩梦,醒来后的半小时会不知所措,也会清楚记得梦里所有细节,但,如果接下来再睡个回笼觉,肯定醒来什么都不记得,正如老白那一首非常厉害的诗。
花非花 白居易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这诗写得妙不可言,把那种不可捉摸的感觉,准确表达出来了,由此,我还想到苏老头那首: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如果说老白那首有禅机,那么,老苏这首就充满了哲理。
有些诗,18岁时读和48岁时读,感觉是截然不同的,文字经过沧桑才更显魅力,一般来说,乱世出英雄,其实,乱世也出诗人,哪怕是一个普通人,也能写出催人泪下的句子。
这次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网上一片反战声音,对于战争,除了发动战争的政客,没有一个人喜欢的。目前为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的创伤最大,有些人的心灵到现在还没有修复。在我读过的所有反战诗歌中,最触及灵魂的,不是名家,不是专业诗人,而是一个孩子说出的话,这是一个纳粹即将要屠杀的孩子。全诗很短——
刽子手…… [苏联] P·鲍罗杜林 充满了绝望神情的眼睛。 孩子在坑里恳求怜悯: “叔叔啊, 别埋得太深, 要不妈妈会找不到我们。” (王守仁 译)
这是苏联诗人反战诗歌,通过一个孩子的视角来控诉战争,请大家注意,这首诗中的孩子对于法西斯士兵的央求并不是为了留下性命——孩子不怕死,他怕什么呢?怕纳粹把他枪杀之后,埋得太深,母亲找不到自己。
这是多么懂事而又多么绝望的孩子,留给世界的最后一句话,竟然是给刽子手的,而唯一的要求竟然是不为难妈妈,他知道母亲会疯了一样地找自己,他只是想让这个世界满足一下他最后的愿望,他可以去死,但,别给妈妈添太大的麻烦……
这首诗没有提到爸爸,或许爸爸在前线,或者爸爸已战死,或者爸爸也被刽子手埋了,只是他不知。
这首诗我每次读,心里都受不了。这首诗也从侧面说明,战争是无差别残杀,不是军人战死,而是儿童,妇女,老弱病残皆有可能被侵略者杀害。
此诗的作者,为苏联的P·鲍罗杜林,现在读这个,再看继承苏联衣钵的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不知鲍罗杜林如果有幸活到今天,他该怎么看?当初反战者,今日屠杀者,历史之不靠谱,不过如此。估计苏联作家,也是非常纠结的。
其实,不仅苏联作家,中国作家面对今日之情状,也会目瞪口呆的,那些耳熟能详的名字,不管是普希金,列夫托尔斯泰,还是阿赫马托娃都曾深深影响中国,从文字到灵魂,我们的大学教育,更是把俄罗斯文学,列为与欧美文学同等重要的地位,在朋友圈,曾经看到一个对苏联作家定位的比喻,煞是形象,不妨了解一下——
一位文学教授给学生介绍俄国文学时,将教室的窗帘全部拉上,关上灯,教室漆黑一片。教授在黑暗中点起一支蜡烛,黑暗中有了一丝光亮,“这是普希金”,他对学生们说。
教授又点起一支蜡烛,“这是果戈里”。
教授走到教室门口,打开灯:“这是契诃夫。”
他又走到窗边,猛的打拉开窗帘,耀眼的日光洒满教室。教授说:“这就是托尔斯泰。”
然而故事并没有结束,再后来,教室窗帘被拉上,灯也熄灭了,漆黑一片中,只有一个微弱的烛光摇曳,教授说:“这就是索尔仁尼琴,因为一句真话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
上文提到的索尔仁尼琴,是普京非常敬重的人,他的巨著《红轮》更是有可能成为禁书的代名词,在吾国出版也是费尽周折,到现在也没有出全,索尔仁尼琴全集面世,这种可能性越来越渺茫了。
我写文章,容易跑题,请原谅一个诗人的天马行空,喜欢不按常理出牌。刚才提到那首反战诗,其实,我还想表达一个意思,就是战争中最大的受害者是孩子,这些孩子的童年在枪林弹雨中长大,眼睁睁看着心爱的人,心爱的玩具,心爱的宠物被炸得灰飞烟灭,你说这样的孩子长大了,对社会会有责任感吗?
战火点燃了一个国家,但是灰烬却永远留在孩子心里,所以,在战火中,怎样拯救孩子就显得尤其重要,我甚至认为战争结束的标志,不是政客们宣告停火,而是孩子的内心的创伤,有没有被平复?
昨天晚上看到一条新闻,说的是乌克兰11岁男童独自跨越边境,远走近800公里,来到斯洛伐克共和国,该国内政部6日在脸书贴文,赞誉一名来自乌克兰城市札波罗结(Zaporozhye)的11岁男孩为“当晚最棒的英雄”。因为男孩的父母留在乌克兰奋战,他独自跨越边境,逃到斯洛伐克。
“当晚最棒的英雄”这个称号太有意思了,你能想象到在战争阴云笼罩下,一个小男孩拎着1个塑料袋、护照,手背抄写电话号码,来到陌生的国度吗?据斯洛伐克共和国内政部描述,男孩脸上看不出惊慌害怕,微笑神情透露出无畏与决心,不愧是“真正的英雄”,也赢得所有人的心。
这不是冒险,这是奇迹。同样也给乌克兰更多孩子以启示,那就是尽可能地展开自救,不给大人添麻烦,不给祖国添麻烦,战争不能把一个孩子吓瘫,不能让一个孩子屈服,这样的孩子,仿佛是为尼采那句话“凡不能打倒你的,将会使你更加强大”而量身定做的。春天来了,乌克兰可以一秒钟改个名,比如乌克绿——绿油油的绿,春风又绿乌克兰的绿。
这个孩子让我感动,也给中国儿童作了榜样,一个国家站起来了,应该是从孩子做起,孩子站得有多直,国家就有多直,孩子站得有多高,国家就有多高。孩子在,国家在,希望在,春天在……
乌克兰儿童好声音《不属于你的战争》
对待孩子的态度,也能体现一个国家的文明,上午看到一张照片,波兰火车站,婴儿车排成一排。
这些都是波兰民众自发放在这儿备用的,她们知道从乌克兰逃难的,离开家园时是紧张而匆忙的,可能没有来得及给婴儿准备婴儿车,现在到了波兰,最需要这个……这全是自发捐献,素不相识的人,因为战争而紧紧联系在一起,他们之间一辈子可能都见不到面,但两个国家的人民,却把摇篮般的爱给了孩子,战火之猛烈,让整个地球都晃荡,但,只要有这些婴儿车在,摇篮就在,温暖与爱就在。
整个世界对孩子的亏欠,婴儿车做了最大限度的补偿,这个世界让人纠结之处就在于,既有不长眼的炮弹,也有长了良心的婴儿车。作为一个诗人,我坚信,婴儿车一定会战胜枪与炮,因为只要有摇篮在,母爱就在,推动摇篮的手,也是推动世界的手。
今天还有一个小视频,看了挺有感触的,一对乌克兰男女,是预备役兵的样子,他们在上前线之前,选择结婚,女的没有婚纱,男的没有西装革履,他们的穿着就是生活中常见的样子,如果不是围了一圈人,他们在亲友祝福里,走向婚姻殿堂。手挽着手,肩并着肩。自二战之后,我都没有见过这样的婚礼,今天,几千公里之外的乌克兰,这对我不认识的男女,火线结婚,他们的蜜月,是硝烟,是战火,甚至,可能是血与死亡。但是,他们在此时选择把自己交给对方,这说明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要知道,在战争中,随时可能成为寡妇——这个乌克兰女子,她把自己的命运交给未知,这说明任何时候,战争都不能阻挡爱情。人类之所以没有被摧毁,是因为爱比枪炮更无敌。
这对火线结婚的男女,以及安全走出战火的11岁男孩,都让我相信,这个世界再艰难,再危险,还是值得过的,总有一些东西,是无法摧毁,也不可能被摧毁的,历史也一次次证明,活着,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艰难。
为什么会有如上感慨呢,因为这些天来,我感觉到活着的痛苦,这种痛苦来自清醒而非麻木,不论朋友圈还是现实生活,只要一谈到乌克兰与普京,就是撕烈的。我昨天偶尔看了下一条官方微信,发现几乎是一边倒的留言,对于普京的支持,我不强烈反对,因为毕竟伏尔泰那句话已植根我心,遇到一些不同观点,我也常以这句话阿Q自己:虽然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利。我对一些官媒是深深失望的,那些留言,一看就是选择性的。让我不是失望而是绝望,位卑未敢忘忧囯,但我种种努力,现在看来都是自作多情,我近日的难处,全被阿伦特说中了——
想逃避严酷的现在,怀旧地躲进原封不动的过去,或者在遗忘中预先奔进一个更好未来的一切努力终将流于徒劳。
这些天,我对很多事选择了闭嘴,大家也看出来了,我的公众号也越来越风花雪月了,其实,这样也好,做不了阿伦特,偶尔是可以做一做村上春树的。比如他的这一句,我竟然无法反对——我这半辈子, 没有什么优越感。光是让自己活下去,做一个正常的人,不趋炎,不附势,不蝇营苟且,就竭尽全力了!
一名乌克兰士兵抱着刚出生的婴儿穿过城市的废墟
是的,降低生活要求,甚至有限的和平里,找到转瞬即逝的欢喜。作为一个诗人,不能结束战争,不能扣动扳机,那就默默祈祷吧,降低期待与欲求,也会有自欺欺人的美好,比如今天我就可以这样说:战火可以烧,但请尽可能地保护女人和孩子,把炮弹溶化,那些弹壳拿来做婴儿车吧。
这,不知算不算一个诗人,最低限度的祈祷?
20220307
作为一个徐州人,我没有护短
我太爱这片土地了,所以不能把她让给我所鄙视的人
以下来自一个徐州诗人浅薄而有畏的批判
链接已做好,点击即可免费阅读
好多文章已和谐,下面是幸存的
生活苦逼,来二两诗意
天天坚持原创
喜欢的请三连
转发是最高赞赏
无需加好友
扫码直接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