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个世界上唯一用纸造房子的日本人,拿中国人的榫卯,造出了惊艳全世界的房子

有束光 CC讲坛 2020-01-18


傍晚6点,夜幕降临,灯光亮起,

人们惊异地发现,

在瑞士街头,

出现了一座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中国建筑。


你若走入其中,

便会发现,

7层一万多平的大楼,

没有用一颗螺丝,一滴胶水,

靠着中国的榫卯结构,

它就这样,在欧洲稳稳地站住了。



而令人出乎意料的是,

造这建筑的,

不是哪个中国匠人,

而是一个日本人



建筑师——坂茂先生,那个世界上唯一一个用纸造房子的家


“我的目标不是把房子建起来,而是把它拆掉。”在他的建筑里,几乎都是最脆弱的材料,纸,竹子,木头……



 “我当建筑师后经常对自己的职业失望,我觉得现在的建筑师迷失了方向,人们为权贵,为彰显财富造房子,肆意挥霍着钢筋水泥,而这些材料在使用了几年之后,就会被拆掉,变成一大堆工业废物。”


在日本传统的木质结构房子里长大的坂茂,自然而然地认为“把东西丢掉是一种浪费”,纸,竹子,木头看起来很脆弱,但其实只要使用得到,有不可预估的潜力。


坂茂设计的新西兰纸板大教堂:由98根圆形纸管做梁柱,用特殊加工的纸管做墙面和屋顶,可同时容纳700人集会,设计使用年限长达50年。


1995 年,坂茂为阪神地震灾民搭建的纸木宅:便宜而又牢固的纸筒,成了灾民最好的庇护所。


汉诺威博览会日本馆,2000:完全采用再生纸打造,经历烈日暴晒和刮风下雨也不曾漏雨……有意思的是,最终日本馆在拆卸后运回了日本,并制成小学生的练习本再次循环使用。


奇怪吧,在钢筋混泥土都不会存在太久的今天,坂茂先生的一些纸建筑竟然成了“永恒”。大概是抱着这样信念造出来的房子,真正被使用的人所喜欢吧。



所以当瑞士Tamedia董事会主席找到坂茂造新的办公大楼,自然地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可以在里面工作得很舒服,造起来也很便宜,还能存在很久。”


坂茂略微顿了顿“在瑞士,用什么造最合适呢?”,从欧洲的森林想到了在日本从小住到大的木头房子,想起了日本古老庙宇。


“啊,可以用榫卯结构。”坂茂先生脸上露出了笑容。



不得不提的是,由日本的工匠们一代代传承改进,被称为“河合继手”的榫卯结构,其实它最早是出自中国的。那是中国古建筑的精髓


这是一种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不用一颗钉子就能造出坚固的房屋。



这样的房子可以存在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在人类建造史上堪称奇迹用这种结构做成的红木桌子,异常牢固,司马外婆家里还有这样的,几十年用下来都不变形~



历史过去了千年,中国建筑师慢慢抛弃了这一传统却单一的技艺,用水泥,塑料,金属的造起了绮丽的建筑。


而这位日本大叔却继承了这一传统,他坚持道:“虽然,现在的人们已经很少再使用它,但相比钢筋水泥,木头材料可以循环使用,盖起来噪音小,不会污染环境,它们有着那么多不能取代的优势啊。”



可用榫卯做这么大的建筑……坂茂先生笑笑“其实也并不很复杂呢”。


“在柱子两侧安装了两根这样大的横梁,就像一个三明治。另外用一根长横梁又同时穿过这三部分。由于横梁是椭圆形的,所以它不会转动,这是一种全新的理念。”

坂茂先生将传统圆形柱子改良成椭圆形,会更稳定。


选择木头,还因为坂茂先生对于办公楼的一个执念。


“一般情况下,办公楼里会有一种比较冷的气氛,但我想创造一种像在家里一样的气氛,让人更加轻松。”



然后,依着描画的图纸,坂茂先生开始带着一帮工人在瑞士街头爬上爬下,如果那时间你路过市中心,会看到那么大的木头柱子,在空中被吊着上上下下,一群工人抡着大锤子,叮叮咚咚



而木头块下边,

必定站着个穿一身黑的大叔,

时不时抬起略微谢顶的脑袋,

向上瞅瞅,

脸上有着不可名状的专注。



“就用这样的结构,

一层扣一层。”

两个月的时间,

用了2000平的云杉木,

坂茂让这个建筑立了起来。




再覆盖上玻璃外罩,

新的大楼出现了。

玻璃的通透减去了木头的沉重感,

整个看上去很是轻盈


大厅入口,

因为打着暖光的木头横梁,

白色的天花板好像不再冷漠



办公区里,

即使摆放的桌椅依然是传统的样子,

可抬头看到彩虹般的弧线

心情也会变好的吧。



过道里分外明亮,

坂茂先生摆上了他的纸卷座椅,

和原木色的建筑融为一体,



在楼上几层,

过道的另一边,

几个职员赖洋洋地窝在沙发里,

愉快地交谈着什么



而沙发一侧的玻璃窗,

可以随时升降。



特意设计的台阶和带升降窗的会面空间,只是因为坂茂先生觉得:


“在这里,人们可以打开窗子,一下儿就好像处于室外一样,河流近在咫尺,还能呼吸新鲜空气。希望工作的人可以走出封闭的空调房间,到那里放松一下。”


大家会问,这样全木头的建筑,不会着火吗?“其实木头这种材料并不易燃。当然,细小的木头非常容易燃烧起来,但要想点燃粗厚的木材可不那么容易。木头表面一旦碳化就会形成保护层,保护内部组织。要知道,木炭经常被用来防火。”


为了建造Tamedia大楼,坂茂先生首先对房屋架构中所要使用的木材进行了必要厚度的计算。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又多加了4厘米,以备万一发生火灾时,来保护木材内层。


原来大家的疑问,坂茂先生早已细细想了一遍。


坂茂,Shigeru Ban,1957年生于日本东京,中学时立志成为一名建筑师,后考入日本东京艺术大学,1977年去美国深造建筑,1986年,因为经费不足的原因第一次尝试用纸筒做展厅,然后,竹子,木头……


那些看似脆弱的材料,却有着不可思议的强度,有着钢筋混泥土不可比拟的对世界的善意,为坂茂打开了一扇扇全新的大门。


2013年7月,这栋全榫卯的Tamedia大楼正式投入使用。几个月后,坂茂登上了有着建筑诺贝尔奖之称普利兹克奖颁奖台。


“我对赚钱不感兴趣,只要我的建筑能使人开心,我便开心。”



57岁的坂茂穿着一套最寻常不过的黑衣服,站在领奖台上,说起话是软软的,很和善的样子,就像任何时候一样


“很多人说,用脆弱材料建的建筑不能永恒。可其实只要人们喜欢,它就可以变成永恒的。即使是一个混泥土建筑,如果它是为了赚钱而建的,那也可以在瞬间烟消云散。”


建筑,是为有需要的人建的,

建筑,要用贴近人性、

趋向自然的精神来打造,

建筑,

有责任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一点。

——Shigeru Ban


坂茂用纸、木头创造出了建筑界的惊世之作

那些看似脆弱的材料,却有着不可思议的强度

有着钢筋混泥土不可比拟的

对世界的善意


日本人坂茂将纸这一非传统建筑材料引入建筑,是对建筑材料方面的创新应用,完成了由混凝土-钢-塑料-纸这样的一条材料进化过程,具有革命性。因此其作品的呈现就更加当代,更加的极致,这与日本目前所处的消费驱动的后工业社会环境是密不可分的。朱竞翔认为,中国目前还基本上处于工业化时期,一些基本的建筑系统原则还没有被建立。这种背景下,探讨多重材料使用的可行性是十分必要的。就中国目前的制造水平,建筑行为很少能用单一材料完成。优先考虑材料之间的配合、材料之间的关系,是提升建筑系统性能的关键。建筑高度的集成,建筑自然就能更“轻”,而轻的同时建筑基本的安全、舒适、环境压力等问题也同样不能被忽视。—朱竞翔


朱竞翔

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全职终身教授,2012华尔街日报中文版》 “创新人物奖得主。

在城市的有限空间内,他的团队用16个小时搭建起了一个国际低碳会议中心,在使用两年后仅10小时便可完全拆除,所有材料均可再次利用。他的团队研发出了六种新型建筑系统,并在海内外广泛成功应用。在他眼中,轻型建筑如同“灌木”,在钢铁水泥的“树林”中,需要前者的加入,城市才会获得“物种”乃至“生态”上的多样性。


【CC讲坛】朱竞翔当轻建筑遇到城市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g1407c3yg6l&width=500&height=375&auto=0


点击蓝字标题,查看往期精彩回顾


青年专场|遇见未来—青年讲者招募中

C C 现场|两周年北大演讲活动现场回顾

社会创新|如何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美?

家庭教育|孩子这些不敢说出口的心里话,你都知道吗?

科技创新|为什么阿里巴巴CTO王坚演讲要比马云有意思?

艺术展览|民间未来,全世界的未来?—威尼斯双年展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演讲视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