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中国的厕所文化到未来的虚拟世界|CC讲坛第21期演讲回顾

2017-09-18 李静 CC讲坛

CC讲坛第21期演讲于2017年9月16日在北京东方梅地亚完美落幕。六位讲者,六个话题,300个现场观众,24万网络直播观众,共同享受了一场思想跨界盛宴。


 这些桥连起来就是我们共同的命运

王赛

罗德学者

“益桥中国”创始人   


他9岁跟随父母移民加拿大,从小面对文化和生活习惯的差异,父母选择用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面对新环境,而不是只待在自己的舒适区,这些都积极影响着他,那时他第一次有了“桥”的概念,搭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他走进20多个国家去思考一个世界公民的含义,他获得了牛津大学的罗德奖学金,去思考该为这个世界担当什么。

回乡寻根,让心回家,他觉得让心回家最好的方式就是服务他人。他回到中国为进京务工人员提供法律援助,去云南参加美丽中国的支教项目,他就想把世界上最精彩的东西带回到自己的家乡。后来他发现公益组织人才瓶颈的问题,他三度推迟入学哈佛法学院,在中国建立“益桥”,就是想搭建一座桥,把想改变世界的和正在改变世界的人连接起来,走进公益。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利用自己的能力不断搭桥,那么这些桥连起来就是我们共同的命运。


 蚯蚓改善土壤:这够我干一辈子了

苏剑程

星农夫生态科技CEO

2017“社创之星”年度总冠军 


“我是被台风吹来的,是用生命在演讲”,与台风擦肩而过的苏剑程上台调侃道。他是2017年度的社创之星,利用各种农业废弃物如秸秆、树叶养蚯蚓,而且和高校食堂合作,将厨余垃圾利用起来喂给蚯蚓。蚯蚓全身是宝,蚯蚓粪更是有机肥之王。

海南的一次台风导致海水倒灌,致使土地盐碱化,后来发现,蚯蚓粪可以有效改善盐碱地。他联合当地农户不断探索,现在已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他的眼里不再只是海南的盐碱地,而是全国5亿多亩的盐碱地,而且蚯蚓还可以改善土壤的重金属污染问题,“这些事情真的可以让我干一辈子的了!”


   我是语言天才,其实我什么都懂

任婕

美国布朗大学教师

认知科学博士


语言学习是从胎儿就开始了,孩子刚出生后24小时就能够区分妈妈和陌生人的声音。而且,婴儿刚生下来更喜欢听在胎儿时期听到的故事,这对准妈妈做胎教有启示哦。另外,妈妈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全才,什么能力都不想让他失去,但是你知道吗?正是因为“失去”才会“获得”,如果孩子一生下来就同时学习两种或多种语言,语言发展较单语者滞后,而且会对婴儿造成语言使用的混乱,父母要权衡好利与弊!

最后一点,就是不要给孩子说儿语,比如“吃饭饭、睡觉觉”,婴儿已经具备了大人的语言能力,就像你跟老板请假说:“老板,我身体不舒服,我要请假回家睡觉觉!”不是很奇怪吗?


   如果拉不好,怎么吃得好呢?

钱军

昱庭公益基金会发起人

国际公益学院厕所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在一个饮食文化大国,我们除了用各种美食满足自己的口食之欲外,在“拉撒”问题上又关注了多少呢?国际公益学院厕所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钱军创立了昱庭公益基金会,他们的宗旨是:为改善人类的如厕环境而“粪斗”。改变如厕环境,真的不是建一个厕所那么简单,最关键的是改变人的思维观念。比如中国最好的大学厕所里都没有厕纸,是缺钱的问题吗?厕所还是一个五谷轮回之所,在传统的农耕文化中人类很好地做到了粪便还田,可持续发展。那么我们现在呢?粪便用水一冲就走了,冲到了大江大河里,造成富营养化。

厕所文化是一个大问题,如何使厕所更人性化?如何更环保的处理粪便?这些都需要专门人才做研究,所以钱老师呼吁在清华大学建立一个厕所学院。如果清华大学建立了厕所学院,你去读吗?那如果改名为“可持续发展学院”呢?


   以前哲学家才思考的问题,现在我们每个人都要思考了

翟振明

中山大学人机互联实验室主任

哲学教授


AlphaGo的胜利让很多人担心:机器是不是要打败人类了?中山大学人机互联实验室主任翟振明说,这不是机器的胜利,机器没想过要赢人类,是机器背后的科学家联手打败了李世石和柯洁。

所以真正可怕的不是人工智能,而是未来虚拟现实和物联网整合在一起以后,我们都集体移民到虚拟世界里面,甚至每个人可以有好几个替身,那时再面对人权,法律,伦理等问题,人类会懵圈吗?这在以前是哲学家才会思考的问题,但是现在,我们每个人都要好好想想了。


   硬是把写生项目走成了慈善项目

张明弘

首都师范大学现代水墨研究所研究员 


一次野长城写生经历,让水墨画家张明弘决定沿着长城走一遭,去寻找中国文化的根脉。2014年,他从长城东起点丹东虎山出发,历时36月有余,才走了近三分之二的路程,采访了一百五十多个古村落,收集了14000G的数据资料。长城文化在他看来有两条历史悠久的线,一条明线,就是那众所周知的长城;一条暗线,是蕴含着人文地理建筑等文化的古村落。

同时,中国最大的贫困带就在长城两侧,沿途他们看见精美却破损的壁画,看见缺医少药的老人,看见修残了的长城……看不见则已,看见了怎能不管?于是,他们硬是把一个长城写生项目走成了慈善项目,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保护传统建筑,救助老人。只有记得传统,保持敬畏之心,知道我们从哪里来的,才能知道我们将要往哪里去……

 

识别二维码回看演讲


缺席的“天眼”故事

9月15日晚上,FAST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南仁东老师因病逝世。因此,原定于本期演讲的FAST调试组组长姜鹏老师将演讲推迟至第22期。11月12日,北京东方梅地亚,我们再来聆听凝聚中国一批科学家23年心血的“天眼”故事。

查看阅读原文,可观看演讲回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