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CC讲坛】钟嘉:这个世界,还有什么可以让我们普通人,去获得发现的成就感?去观鸟吧!

CC讲坛创新传播 CC讲坛
2024-09-09


钟嘉

《中国鸟类观察》主编

中国观鸟组织联合行动平台 荣誉理事长

人民日报海外版高级编辑


观鸟,就是不打扰的观察与辨识野生鸟类,了解它们,记录它们。跟鸟儿同步,一年四季,雨也好,风也罢,高温也好,严寒也罢,鸟们都有智慧去应对。观察的本身,就会让我们走进真正的自然。


4'26''

啥叫“亲近自然”呢?我们说:风和日丽的时候去郊游?


9'49''

我看鸟,我看个热闹、漂亮、好看、集体主义、震撼,行不行?


13'21''

很多小鸟是在观察人类,利用人类的,它琢磨,人有什么好处我能沾。




演讲实录:


这个世界,还有什么可以让我们普通人,去获得发现的成就感?去观鸟吧!


观鸟其实就是去观察辨识野生的鸟类,了解它们,然后记录它们。很有点像收藏,就是一种一种地增加自己见过的野鸟,见得越多就越有成就感。



中国是一个有千百年的养鸟、吃鸟、逮鸟、捕鸟的习俗,所以野生鸟类在中国的命运,曾经特别糟糕,相当的悲惨。但是从1996年起,中国慢慢就有一个观鸟爱好者的群体。有人说我们是“爱鸟人”,其实说到底还是“观鸟人”更准确,这是要跟养鸟的人相区别。



如果你在公园或者什么地方,看到一大群人拿着长焦相机,我们说的那个“大炮”,然后围着在拍一个什么鸟,那个不是观鸟。观鸟爱好者也拿相机,也有长焦镜头,但是这种“人工的”诱拍,或者剪树枝去围着拍一只鸟,他只是顾他那个片子是不是拍得漂亮,而我们这些人也拍照,其实是为了了解鸟类,然后记录鸟类,而且通过鸟类了解自然。



中国现在有多少人看鸟?四年前我们做了一个“鸟人本底调查”,我们自嘲是“鸟人”。个人问卷的标题就是:你是那个万里挑一的中国鸟人吗?当时我们得到的数字大概就是14万,咱们中国14亿人口,14万人就是万里挑一。但在1998年的时候,中国大陆只有几十个人看鸟,就分散在广州,北京,这样几个大城市。


有一句话叫:改变,从观鸟开始。


先说小孩看鸟,从他一开始看鸟,就变得独立性很强,家长就会非常惊叹这孩子的变化,非常耐心地去观察鸟,然后自己去查找资料翻图鉴,综合分析这个鸟是怎么回事,那个鸟是怎么回事,包括画画、作文,都有了新的创意,和大大的进步,而且他其它功课也都不落下,身体还都好了,因为老往野外跑,所以几乎是孩子把家长都给拉下水。


很多年前,我刚刚开始看鸟,我带我儿子一块在北京香山。一个特别小的小水洼,我和儿子就遭遇了一场“饮水大战”。那是一个冬日的中午,大概有七八种鸟来喝水,但是它们不是聚在一起在水坑前喝水,都不大的小鸟,大的二十厘米,小的就是几厘米,而是有的特别霸道,有的就只能等着。有只鸟刚要下去喝水,“hua”前头一只鸟,“shua”冲下去,把它给撵走,整个过程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其实就是一个非常非常严格的先来后到,我先来的,我站在那儿,我先视察,你想来喝吗?不行,我先来的,“shua”下去把你撵走,然后我喝,我喝急了,我还得歇会,我歇的时候你又来,不行,我又把你轰走,最后等我喝饱了,我站那看着,你们喝吧,挨个儿喝。第二个喝的时候,第三个想抢先,不行,把你又轰走,第二个喝完了,第三个才喝,绝对讲秩序。后来我儿子写了一篇作文,结果他们老师大为称赞,哇,这么好的故事。



香港观鸟会的前任会长林超英先生,就有这样的一个概述,他说:多年以来,观鸟为我带来了无限的喜悦,因为观鸟,我亲近了自然,拓展了眼界,多交了朋友,也学习了开放心怀,接受本来如是的世界。


啥叫“亲近自然”呢?我们说:风和日丽的时候去郊游?那不是。像我们观鸟人,刮台风了,来寒流了,别的人都说天气太坏了,太糟糕了。但是我们这些人,往往就会很兴奋,还很期待,等台风一过,最危险那个时刻一过,很多鸟人就会冲出室外,去看看有什么鸟,因为台风或者寒流,迷路了,就跑到我们身边来了,那是绝好的机会。



所以在我们观鸟人的武林秘籍里头,风雨无阻,冬天北上,四季都好,这些都潜移默化地就形成了一种自然观


因为鸟的“家”就是天地之间,它没有什么房子,鸟巢不过是它繁殖的一个场所,一年四季,雨也好、风也好、高温也罢、严寒也罢,鸟都是要在天地间去对付的,它要在这种环境下,来延续它的种群的,而你要去了解它,你要去观察它,你还不就得跟鸟同步吗?刮风下雨你也得去。


有一年冬天,我去湖南洞庭湖,那天正好是来寒流,风雨交加的。我一下看见洞庭湖的那个草滩上,远远近近的,一条一条的白线,长长短短的,而且一直远到天边,看不到地方。我都顾不上伞打了,赶紧举望远镜看,每一条白线,都是一群一群的白色鹭鸟在排队,它们那么整齐的向右看齐,全部都是平行线,是因为风向导致它们一只一只挨在一起,保证每一个成员,都不被风吹翻,不被风吹跑。鸟是迎风而立的,不像我们刮大风了,我们背风站,它要是背风的话,羽毛就会被吹掀起来了,不仅不能保证体温,它也站不住,不能保持平衡。这种集体合作,排队抵御狂风的这种情况,只有我那天看见了,没有任何一个片子拍下来,所以请大家脑补一下吧。



这是长江中下游大湖草滩,风雨交加的时候,谁也没去拍摄,但是你想象一下,在阴云密布 大风狂雨那种情况下,那些白鹭是怎么应对的。


你就会想,对于自然,人类骨子里头是撼动不了的,就比如说四季变化。当然了,人类工程是会带来很多很多利益,也无可厚非,但要知道一定伴随着失去了什么,或者叫此一时,彼一时。所以我们一旦看鸟,就有了一个不同的视角去看自然,至少你能站在自然的角度,站在野生动物, 站在鸟类的角度去探讨一下,这就是一种很根本性的改变了。



一般人开始看鸟,先不会想那么深刻,先都是被鸟的美丽和它的灵动所感染。你去野外第一次看到鸳鸯的时候,你不是在枕套上,被面上看到时候,你就会很惊叹,哇!它真的长得这样子啊,难道不是艺术家设计的吗?可人家自己就是艺术家。在野外看猫头鹰,睁一眼,闭一眼,脖子一下扭270°,还有横着动脖子,像跳新疆舞一样的,你就觉得太好笑了,它干嘛长成这个样子,就叫匪夷所思。



你还会碰到非常非常震撼的,鸟的这种集体主义,成千上万都说少了,最多的时候是上十万只鸟,哗一下起来,铺天盖地,哗一下又落下去,群起群落,人家不会互相踩踏和互相碰撞,它怎么保持没把别的鸟给撞下来的,还都是一起上一起下。还有鸟的迁徙,一年四季,春来秋去,太神奇了,所以就觉得全是问号,它怎么这么大本事。


我们最开始学习看鸟的时候,老师就说:鸟类学,有太多的未知领域,期待人们去探索。看了一年鸟以后,我就写了那么一句:这个世界还有什么,可以让我们普通人,去获得发现的成就感,去观鸟。你一旦看鸟,认真看,好好看,不仅书上写的你能看到,很多很多书上没写的,老师没讲的,也可能进入你的视野,让你成为第一个发现者,而且是有价值的发现。



我看鸟,我看个热闹、漂亮、好看、集体主义、震撼,行不行?不行。看鸟,一定要认出它们叫什么名字,这就和你跟每一个人打交道一样,你要是不知道他叫什么,你都不认识人家,你怎么跟人家交流!



所以你要说看见什么小鸟都说是麻雀,你看,这一大片全是麻雀,但是其实它们各式各样,你要说都是麻雀,小鸟就会说:你才是麻雀,你们全家都是麻雀。因为它每一种,都有区别于一般麻雀的特征,你真的不能视而不见。所以当你去认所有的鸟,各个各个不一样,各个各个叫什么的时候,你会得到一个重要的启示:每一种鸟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昭示它们在这个世界上的特立独行,这就是它们艺术创作的动力。


有一些鸟的羽毛,它就不去变出那种特别显眼的花样,它们用歌声来彰显自己的独特,每一种鸟都有不同的鸣唱,这就是它种群独立的一个强烈信号。



咱北京山上,你能看到一种鸟云南柳莺,你能听到它的鸣唱,一分钟它都不停一下,呛,呛,呛,呛,就跟京剧打鼓点一样的,一口气就不断,听得你累死了,其实它就一点点大,声音特别大,能量非常强。这样的鸣唱有两种意思,一是领地宣誓,还有就是占区求偶,第一是 这块地儿是我的,第二是说:你看我多本事,来找我吧,咱俩搞对象,但是等到繁殖完成了,就变得比较安静。



所以观鸟,你就对生物多样性有了认识,又会带来一个启发:所有经过亿万年的演化,能在地球上存留至今的生物物种,都是非凡的成功者,我还活到今天了,我还有我的种群,了不起!贵为生物圈的一员,不仅成就自己,而且成就他人。地球是一个大的生物圈,缺谁都不行,地球上哪怕只减少一半的物种,或者三分之一,人类那就不是寂寞了,绝对就是灾难了,因为整个食物链,生物圈就断了,人也是野生动物出来的,你还能活得好吗?



地球是一个生物圈,物种间形成了环环相扣的食物链和社会关系,你去看鸟,你就会发现,原来有这样的事,原来它们有它们自己的一套。去观鸟,等于回头看看自己的身世,你看看你自己在地球上,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生态位,告诉你别忘本。所以说:尊重并维护生物多样性,在地球上 尽量完整的存在,一点都不能怀疑,不能犹豫。



很多小鸟是在观察人类,利用人类的,它琢磨,人有什么好处我能沾。比如说麻雀是人类铁粉,你去青藏高原自驾,开几百公里,一只麻雀都没有,草原上是有小鸟,长得像麻雀,但不是麻雀。只要经过一个道班,有那么两栋房子,诶!麻雀就来了,你就能看见麻雀了。这个小鸟就是跟人为伴,从打发现人类,我跟你作伴。



所以实际上我们就说生态文明的标准很简单,看看你身边有没有,有多少野生动物,它还陪着你。北京也一样,城里头麻雀多的是,可是到林子里麻雀都没有,但实际上绝大多数的野生鸟类,远离人类,不跟咱们掺和,它知道,你那地儿不好,麻雀是太皮实了。



还有一种鸟家燕,它干嘛叫家燕呢?它就是跟着人家走的,在民宅的屋檐下,或者是甚至到堂屋的房梁上做巢的,而且家燕极其聪明,嫌贫爱富,谁家日子过得不好,你要是吵架骂人,唉声叹气,家燕肯定不去,都去小康人家。可是你看现在城市楼房,没有屋檐,大门都紧闭,家燕去哪?所以咱们城市就适合人类生活,等于谢绝家燕进城,所以也不能说,为了野生动物,我们一定要怎么怎么样。你既然要这样的环境,你想看鸟上野外去看去。



我们去台湾,有一种叫台湾林鸲的鸟,81.3%的巢,选在距离公路七米之内。你不知道玉山公路通之前,它们在哪,但是玉山公路一通,这个小鸟很快就发现了利好所在,公路附近,鸟类的天敌活动就少了,它正好合适了。


这时候 你肯定就不希望,这么有灵性的小动物受到伤害,但是也有一个改变,观鸟人不再是我来呵护你,我来宠着你的那种心态了,人家本事比你大,你远远看着人家就好了,你每年回来又离开,离开又回来,我就很放,我就很开心。



八年前,我们成立了一个机构,简称朱雀会,实际上是一个全国观鸟组织的联合行动平台。那时候定了一个口号叫:把鸟看(一声)好,然后把鸟看(四声)好。为保护决策提供数据参考,提供积极建议,去发现威胁所在,这都是我们做的事儿,我们要做的事儿。



比如中华秋沙鸭的越冬调查,全国鸟友一起出发,结果就发现这种鸟类的栖息的河流,栖息的水域,几乎都是我们的城市水源地母亲河,甚至是饮用水水源地,所以保护这种旗舰物种 濒危物种,其实就是保护我们的水安全。



我们每年编写《中国鸟类观察年报》,为保护提供决策参考,这就使分散的、业余的、观鸟爱好者,成为了中国的公民科学家。



我是《中国鸟类观察》的主编,那是2004年的4月份,一张A4纸,两面印字,就这么接手了,所以说上了个贼船下不来,到现在十八年了,刊物早就变成全彩刊了,刊物的这些编辑,全部都是义工,来自全国各地,大家志愿服务。



从看(一声)好,到看(四声)好,经过我们这些人的努力,能让鸟过得好一点,其实世界也因此能够好一点,所以是大家携手,划着贼船,我们继续远航。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CC讲坛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