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学诗计划|《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2017-12-18 新华网浙江频道 新华网



【第105天】


李商隐身处国运将尽的晚唐,空有一腔抱负却无处施展,胸中抑郁唯有以诗篇排遣,故而为后世留下了很多佳作。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乐游原》,是李商隐久负盛名的咏物佳作,“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诗人笔下的夕阳一改衰败萧瑟之意,美得令人心动。


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晩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诗君授业】


热烈掌声有请我们今天的诗君—蓼蓝


诗君说

如果五言诗可以只写两句,而且还不用押韵,那么这首诗留两句就够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近黄昏”,已包含了“向晚”的意思;至于作者为何心情郁闷,他是驱车还是步行前往,去的是乐游原还是别的景点,在这言简意丰、富含哲理的十个字面前,已经无关紧要了。

 

诗人的职责,在于把读者未曾见过的景象,用生花之笔绘声绘色地呈现出来;但对于人所共有的审美体验,则只需轻轻一点,触动读者脑中的开关即可,不必费力不讨好。夕阳西下,是几乎每个地球人都曾目注心动的画面,往往美到让人窒息。在山间,在旷野,在海边,夕阳有各自的美;身份不同、心境不同、角度不同,一千个观赏者心中也会有一千个夕阳。

 

虽然李商隐是在乐游原上看到的夕阳,但“无限好”三字,不限于一地所见,是提取了“最大公约数”,看似空泛,其实是一把“万能钥匙”。他没有描绘具体的“夕阳西下”的画面,而是把这枚钥匙交给读者,让他们自己打开记忆之门,调取其中的图画。


而“只是近黄昏”,这种类似于“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的无奈,也是观赏者普遍的感慨,可谓人同此心、心同此感。这十个字瞬间唤醒了每个读者心中关于夕阳的审美体验,从而引发强烈的共鸣。

 

李商隐志大才高,朋友圈中也不乏达官显宦,但因卷入“牛李之争”,仕途困顿。他的不少诗被后世诗评家解释为寄托政治寓意和身世之感,这首也不例外。有人说是慨叹“唐祚将沦”,有的说是表达“身世迟暮之感”,纪晓岚说:“百感茫茫,一时交集,谓之悲身世可,谓之忧时事亦可。”诗无达诂,这些说法自有其依据。但如果抽去写实的背景,把它视为基于人类普遍审美体验的一首单纯的哲理诗,或许有更多的读者。


【传道解惑】

诗宝

诗君好,题目中的“乐游原”在哪里呢?

诗君

乐游原,在长安城南,是唐长安城的最高点,地势高平轩敞,为游览胜地。在秦代属宜春苑,西汉初年称“乐游苑”,因“苑”“原”谐音,后传为“乐游原”。

诗宝

那第一句中的“向晚”、“不适”是什么意思啊?

诗君

“向晚”,即傍晚的意思;“不适”,是指不悦, 不快。

诗宝

明白了,那这首诗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呢?

诗君

李商隐是晚唐诗人,他所处的是一个国运将尽、满腔抱负终将空付的时代,怀才不遇、难以施展的抑郁之情在所难免。同时,李商隐因陷入了牛李党争,在官场之中异常失意,这首《乐游原》正是他心境郁闷的真实写照。

诗宝

原来是这样啊,多谢诗君指点!


【领学团斗才】


大师姐:作诗一首。


次红楼菊诗韵十二首之咏菊


井径霜浓晓露侵,

杯前篱畔绕清音。

新词写就低低和,

旧曲翻成细细吟。

涩笔无烦书傲骨,

凝弦有意唱贞心。

贫达尽入时人眼,

醉倚斜阳话古今。

兰师兄:作诗一首。


悼余光中先生


惊悉先生入夜台,

东平树老有余哀。

乡愁九曲今犹是,

总唤游人带月回。

兰师兄:书法一幅。



【每天加两首,更上一层楼】



送僧归金山寺

马戴


金陵山色里,蝉急向秋分。

迥寺横洲岛,归僧渡水云。

夕阳依岸尽,清磬隔潮闻。

遥想禅林下,炉香带月焚。

 

道吾山

谭嗣同


夕阳悬高树,薄暮入青峰。

古寺云依鹤,空潭月照龙。

尘消百尺瀑,心断一声钟。

禅意渺何著,啾啾阶下蛩。


诗友秀秀秀



今天要晒的是学诗九班和一班诗友的作品。


千秋岁·今作

四书五经

 

江边堤外,水浅清寒蔼。

草影乱,阳光采。

花飘零远走,离别松衣带。

空作揖,白云碧落心相载。

 

回忆廊前待,雨下同飞盖。

携手共,今何在。

月边新梦断,积习思难改。

文已就,平心静气书如海。


无题

一晓


潇潇斜雨晚,

门前车马闲。

秋风无消息,

花落独倚阑。


预告


明天我们学习的是《寄全椒山中道士》 。




来源:新华网浙江频道原创出品


诵读:孙越

声音:范雨婷 

编辑:金娅倩 白璐 董静雪


一起来学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