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就是,北京师范大学!

新华网宝藏青年 新华网 2023-09-18

你知道
什么是“木铎”吗?


据文献说

“铎”大约起源于夏商

是一种以金属为框的响器

以木为舌者称为“木铎”

时人以“木铎”期许孔子

又因长年从事教育

此后“木铎”就成了教师的别名



其实
“木铎”还是她的徽识

从1902年起步
她一路栉风沐雨
在风霜雨雪的磨砺中
显得愈发璀璨夺目
          

她就

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

北京师范大学



美不胜收


北师大的同学注意了!
检验你是不是“满级”师大人的
时刻到了!


请听题:

ROUND 1
“新马太”是啥意思?

点击查看谜底

新街口

马甸桥

北太平庄

如果你要是回答
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
那么恭喜你
你和母校应该是不熟


北师大海淀校园
地处北京街口、甸桥、北平庄
地理位置可谓是相当优越

不过吧
除了许多人都很熟悉的海淀校园
北师大还有4个校园


北京校区、珠海校区2个校区
海淀、西城、昌平、育荣、珠海5校园的“顶级配置”
绝对能给你带来
最“奢华”的读书体验

ROUND 2

什么时候会让北师大人

觉得自己有点“低调”?

点击查看谜底


当有人喊

自己学校

“北京一般大学”





毕竟北京师范大学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的英文全称让人不得不选择暂时“低调”一下


“normal”看似“一般”

更是规范和标准

是讲台上的平凡

也是桃李天下的世范

ROUND 3

北师大最“香”的地方是哪儿?


点击查看谜底



食堂

如果你问一个北师大人

北师大的食堂到底有多少?

他可能会这么回答:

不用数

肯定比男生宿舍多
虽然只是个玩笑
但也充分说明了
北师大食堂的数量之多

每到饭点
众多食堂小吃街乌泱泱排满了人
想要从众多强劲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必须做到“快、准、狠”

首先
要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进食堂

手工拉面、麻辣香锅、韩式拌饭、自助火锅、米粉、瓦罐汤……

迅速定位到自己喜欢的食物
并快速穿过人群找到空位



看着别人还在排队
而自己已经吃上了美食
这种人无我有的感觉不就来了

ROUND 4

在北师大最让人难忘的瞬间是什么?

点击查看谜底


在北师大

拼搏过的

那些时光

有人说
当回忆起在师大的生活时
那些充满了汗水与泪水
辛苦与感动的时光
总是那么地深入骨髓
让人念念不忘

它是国庆盛典上
北师大人的高光时刻

是天安门广场上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

热烈的庆祝大会现场。新华社记者 殷刚 摄

是冬奥会场地上
默默奉献的身影


是成都大运会
女足亚洲杯赛场上
奋力拼搏的姿态


是庆祝建校120周年大会上

挥扬起的

“百廿京师、教育兴邦”的旗帜


这林林总总的一切

都构成了师大人心中
最美好的回忆


百廿风华



有人说

想要真正了解北师大

就必须要深入品味她的历史


北师大的百年校史

淬炼出了这所老校

厚重的积淀

也让“红色师范”的底色
在这里深深扎根


北京师范大学的历史

最早可以追溯到

1902年创办的

京师大学堂师范馆


京师大学堂旧址

1908年
学校独立为“京师优级师范学堂”
由此
中国建立起独立完备的
现代师范教育系统

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门

1923年
学校更名为
北京师范大学
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师范大学

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
师大人心系民族命运
救亡图存心怀热血

20世纪20年代
首任校长范源廉撰写校歌

“师道,师道,谁与立?责无旁贷在藐躬……”

把“师道”责任赋予师大师生

北师大旧版校歌

全体北师大人
把教育当作救国的根本
为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碧血丹心
为救国救民视死如归

李大钊、鲁迅、梁启超一代先贤名师

心系国计民生

也曾在北师大

引领思潮、启迪民众


从左至右依次为李大钊、鲁迅、梁启超

如今的北京师范大学
“一体两翼”协同发展

正以崭新的面貌
踏上全新的征程

时节如流
云程千里

北师大“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底色

历久弥新

永远熔铸在

每个北师大人的血液里


何以为师

何以为师?
或许
这是每个师大人在步入校园之前
都必须思考的问题
而不同年代的北师大人

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何以为师?

是不事张扬

不务虚名


在发愤图强的建设时期

史学泰斗陈垣
国语运动先驱黎锦熙
现代数学教育先驱傅种孙

一批大师先贤汇聚于此

为新中国文教事业培养优秀人才


从左至右依次为陈垣、黎锦熙、傅种孙

有“国宝教师”之称的霍懋征

毕业后选择成为一名小学教师

一生坚持把爱献给教育


霍懋征

高原伉俪张廷芳次旺俊美

一生扎根西藏教育事业

让美丽芳华绽放在雪域高原

后排从左至右依次为张廷芳、次旺俊美

何以为师?

是甘当人梯
弦歌不辍

在如火如荼的改革年代

北师大师生大力推动教育事业发展

1985年9月10日
人民教师有了属于自己的节日
这其中
离不开时任王梓坤的努力

新中国首个教师节,学生高举“教师万岁”标语牌

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
史学大家白寿彝
国学大师启功

新生代古地理研究开创者周廷儒
细胞生物学专家汪堃仁

“两弹一星”杰出贡献者黄祖洽
中国计算量子化学奠基人刘若庄

一大批名师巨匠
师大潜心学术、为国育才

从左至右,上:钟敬文、白寿彝、启功、周廷儒;下:汪堃仁、黄祖洽、刘若庄

何以为师?

是一片赤诚

满腔热血


在砥砺奋进的新时代
师大师生不忘初心
把为国为民的担当
牢记于心

“时代楷模”“七一勋章”获得者黄文秀
放弃了大城市的工作机会
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
她将一生都奉献给了脱贫攻坚事业

可年轻的生命

却永远定格在了30岁


这是黄文秀生前的工作照(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三寸粉笔

三尺讲台系国运

一颗丹心

一生秉烛筑民魂


一代代北师大人

用青春乃至生命

践行着对祖国

那份最无悔的承诺



一时一景

见证着岁月绵长

也丈量着师大人

理想和信念的高度



今天

是北京师范大学

121岁的生日


木铎金声,余韵悠长

百廿又一,再铸华章



北京师范大学

生日快乐!

总策划:刘健
总监制:储学军 钱彤
监制:周红军 刘加文
策划:刘洪 姚予疆
监审:牟彦秋 梁甜甜 商亮 赵晓燕
作者:刘怡然 谢图南
摄影:亓玉光、杨以诺等
校对:李桐 严海

新华网·宝藏青年工作室

新华网教育事业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

联合出品


你和北师大有什么故事?

来给我们留言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