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滑板进入新一届奥运会有什么机会,它在中国现状可不太乐观

金承舟 懒熊体育 2020-09-09

2020年,滑板项目正式进入了东京奥运会。不过,纵观国内滑板产业,却很难称得上“成熟”二字。培训、场地、以及滑手现状等等,都不乐观。征战奥运,中国滑板人准备好了吗?



十多年前,还在上小学的洪元元或许不会想到,自己某一天放学后看到别人玩滑板的瞬间,会让自己从此以后就与滑板密不可分。


作为一名滑板的骨灰级爱好者,他早在2005年就开了自己的第一家滑板店,当时,他初中尚未毕业。如今位于上海常熟路的聚点滑板,已经是他开的第三家滑板店了。


与其他冷门运动不同,滑板这项运动,大多数人都曾有过接触,无论是在街边还是商业秀上,经常看到滑板表演。滑板爱好者身上的特质也都很明显,他们普遍钟爱西方文化,喜欢泡吧,身上也都有纹身,向往自由自在没有拘束的生活。


“滑手都是一群很调皮的人,都很贪玩,很懒散,经常迟到,都只对滑板认真,我认识的大多数玩滑板的都这样。”香港的滑板爱好者香蕉曾这样对《Vice》的镜头表示。


但是,纵观国内滑板产业,却很难称得上“成熟”二字。除了低端的滑板器材销售外,顶级赛事的稀缺、职业滑手的困境、空白的培训体系以及越来越少的滑板公园,都体现着这项运动的尴尬。


一个对滑板的利好是,如今他已经成为了一个奥运会项目。2016年8月3日的国际奥委会决议上,滑板被正式确立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五个新项目之一。


在今年的体博会上休闲运动馆中,以滑板为代表的极限运动用品生产商占据了十几个展位,诸如沸点之类的滑板品牌吸引了不少观众的驻足。


这项看上去很酷的运动,能否借助奥运项目这股东风,催动国内滑板产业的成熟?


装备打开了市场


懒熊体育走访发现,目前在国内市场上流通的标准滑板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由厂家直销的低端滑板,大多以淘宝、天猫等电商平台销售,其中也包括了一些玩具板;二是更高端的国外进口品牌的滑板,他们在国内会有一到两个代理商,一块整板的售价要在500元以上,这种在线下滑板店销售居多;三是位于两者之间的国产滑板品牌,诸如沸点等,线上和线下的销售比例差不多。


在天猫搜索滑板,销量最高的是一款称由动作演员陈国坤代言的滑板,其月成交额高达3.3万笔,售价仅为69元,还附赠一些贴图纸。商品的综合评分为4.8,大多数买家都表示“质量不错”、“实惠”、“滑板非常好”。


▲ 天猫上售价100元左右的滑板销量最高。


但这一现象,在诸多滑板的从业人士看来,却并非好事。


“他们有的时候甚至连滑板上的支架都会装反。”洪元元无奈地说,“他们并不懂滑板这项运动,只是把这个当作一个赚钱的工具而已。”


举例来说,一个专业的滑板,其支架的高度都是经过专业的测算,以便滑手在滑行时能够完成技术动作。“如果一个小孩子用的是低端滑板,就很容易受伤,这回降低他和家长对滑板的热情。”洪元元说。


洪元元告诉懒熊体育,最近几年,在国内有销售渠道的国外品牌已经越来越多了。“我开第一家店的时候,国内通过正规渠道基本上进不到国外专业的滑板,我们只能去进工厂的尾单货来卖。”


而这三者之间,最为尴尬的当属国内的滑板品牌。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专业滑板是一个高度标准化的产物,基本上由五样零配件构成:板面、砂纸、支架、轮子和轴承。而每一个零配件,都由掌握独特秘方而专门生产的工厂所供。


因此,滑板品牌就从零配件工厂直接进货,再由贸易商或者组装厂进行组装销往全球,成了滑板品牌的主要生产销售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品牌商只负责生产和销售渠道的构建,以及产品本身的市场推广。同时,滑板店也可以直接从零配件的生产厂家进货,再在滑板店内完成组装,跳过了品牌商这个过程。


对于国外的品牌来说,他们拥有成熟的销售渠道和品牌效应,因此可以筛选供应商,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也形成了一个生产销售的闭环,从而培养用户群体。


然而,国内的品牌想要做到这一点却并不容易。由于大多数的零配件生产厂家都对订单量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国内新晋品牌很难找到合适的供货渠道,也就更难建立销售渠道。更何况,滑板是个高度标准化的产品,创业公司能发挥的空间少之又少。


不过,如今这种情况开始有所好转。随着实体经济的下滑,一些滑板工厂也开始愿意接一些小作坊的订单,后者则通过自己的人脉在线下的滑板店零散销售。


如今,总部位于广州的沸点是当下国内较有知名度的滑板生产公司,旗下有十几个滑板品牌。他们在生产滑板的同时,也会开展签约滑手、拍摄宣传片等业务,致力着滑板文化的推广。而类似的国产品牌屈指可数。


同样尴尬的,还有线下滑板店的地位。受限于滑板运动在国内不景气,外加网络电商的冲击,以及日益上涨的店面租金,大多数线下滑板店已经举步维艰。


玩了十几年滑板的Sam,在上海奉贤开设了一家滑板店,如今已经运营三年多了。他告诉懒熊体育,目前他一年能卖掉的滑板数量在200块左右,以国产滑板为主,价格在300元左右。销量和收入与一般的淘宝店相去甚远,店铺坪效上也远不如卖服饰等日用品。


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滑板并非高频消耗品。尤其是线下滑板店所销售的大多数是专业滑板,普通爱好者往往需要2-3年才需要换一块。


洪元元告诉懒熊体育,当下的滑板店,大部分没有开在客流密集的商业区,相对来说比较偏远,租金也不高。对于他们来说,主要维护的是固定的客户群体。


尽管如此,这也不能支撑一家滑板店实现盈利。目前大部分的滑板店店主,基本都有另外的工作,而将运营滑板店作为一项闲暇时间的爱好。


一个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不再只卖滑板。如今不少滑板店开始对滑板的周边商品持开放态度,就比如长板、滑板服饰等。


在以前,滑板店出售长板会不受有些滑板用户的欢迎。“在长板刚进入中国的早期,滑板店销售长板会让一些滑板玩家觉得破坏了纯粹的滑板的文化,会有抵触心理,玩长板的和玩传统滑板的会自然的分成两撮人。”STARY电动滑板创始人Rex说。


目前来看,也越来越多滑板店开始对长板持有开放态度。“长板的利润会比较高,一块国产长板就要1000块左右,而且长板也更受女生的欢迎。”同为滑板店店主的Sam说。


此外,由于没有很好的进货渠道,滑板店也很难进到高销量的滑板服饰。


不过,洪元元认为,线下滑板店的作用远非电商所能取代。


一方面是用户体验。“就组装这个环节,我们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实现灵活搭配。”洪元元说。


而更重要的是,线下的滑板店是滑板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载体。对于中国的小白用户来说,滑板店的装修风格、店内陈列以及定期举办的爱好者的集会,是展现滑板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通过滑板店的装饰,他们能够更明白滑板是一项怎么样的运动。”洪元元表示。



▲ 洪元元为了聚点滑板的陈列花了不少心思。


培训、场馆、赛事,缺失的产业链环节


伴随着滑板装备销售的火热的同时,缺失滑板产业链的其他环节缺失。


培训


在懒熊体育所接触的滑板爱好者中,都表示目前国内正规化的培训机构是少之又少。AoshX创始人陆智伟甚至向懒熊体育称,国内目前的滑板青少年培训机构,不超过十家。


自90年代滑板运动传入国内之后,大多数的滑板爱好者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来学习技巧,一是观看网上的视频,二是找到线下的一线松散的滑板俱乐部,和朋友们一起练,而国内一直没有成规模体系化的滑板培训机构出现。


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滑板教练的缺失。“爱好滑板的人普遍都向往自由,不大喜欢一板一眼地教人滑板。”聚极地创始人虞昊说。


同时,还有市场需求的问题。“老一代的家长很多都对滑板有点偏见,不愿意会送孩子去学滑板这项运动。”车舞说。


所以,意识缺失+市场需求不足,滑板的培训机构寥寥无几。尽管有些滑板店有时也会传授滑板技巧,却没有把这个当作一项核心业务来开展。


不过,如今也有一些从业者开始意识到,培训在整个滑板产业中的重要性。之前从事过轮滑培训的虞昊,其聚集地项目就开始切入做滑板培训。其旗下的滑板俱乐部队长编写了国内第一批滑板教材,目前也供部分高等院校使用。而诸如Sam、洪元元之类的滑板店主,如今也在自己的店内开设了一些定点定时的滑板课程的培训。


在陆智伟看来,目前最当务之急的,还是要先建立个滑板教练员的标准,而这也在当前他们与国家体育总局合作在做的事。


场馆


不容乐观的还有国内的滑板场。


滑板爱好者车舞告诉懒熊体育,目前国内的滑板公园开始明显减少,有的因为市政改造而被拆除,有的则被改建成了其他坪效更高的场地,如足球场等。


而留下的大多数滑板公园,要么因为运营不善,道具陈旧落后而成了废弃场,要么虽然还在运营,但客流寥寥。大多数还在运营的滑板公园,非周末时段的客流人次仅为10人左右,周末则在100人左右。


一个问题是,对于滑板爱好者,是否真的对滑板公园有需求?毕竟在路边、小区和广场等空阔地带也能玩滑板。


在虞昊看来,其实滑板爱好者内心对于滑板公园还是很向往的,问题是出在滑板公园的运营和建设上。


就以SMP滑板公园为例,该滑板公园建成于2007年,耗资4000多万,面积达13000平方米。但在陆智伟看来,这个滑板公园的很多设施对于爱好者来说实在太难。“SMP的碗池区域,大部分道具深度都在3米左右,遵循循序渐进的练习原理,新手是无法在此练习的。”他说。


▲ SMP滑板公园的有些设施并不适合中国的滑板爱好者。


“很多滑板场都是政府或者地产商的面子工程。”洪元元说,“建设的时候不是从让更多的滑板爱好者参与的角度出发的。”


所以,滑板公园的改造势在必行。陆智伟就打算投入100万元,对SMP进行改造。“政府答应我们在滑板基础建设这块投入巨大的资金。第一批会在全国先建30个滑板场。”陆智伟如此透露。


“需要的是很多入门级的滑板场,能够让大家体验到快乐,而不是竞技。”洪元元说。


当下国内滑板公园的收入来源大多分为三部分,一是针对C端的日常销售,如门票、饮料消费等;二是向B端提供场地,承接一些赛事活动;三就是线下广告。此外还有一些开始尝试培训业务的公司,将地点选在了滑板公园。但就光靠这些,实现盈利还是非常困难。


赛事


而作为一项体育运动的核心环节,滑板赛事在国内也很稀缺。


一项在全球范围内较为知名的赛事是X-game。这项赛事起源于美国,21世纪初其亚洲站赛事进入了中国,连续举办了超过近十年的时间。


但在2012年,由于赛事版权方对亚洲站的版权费用一直在提高,但观众数没有明显提升,同时连续赞助这项赛事8年的起亚也在此时也停止赞助,这项赛事也就终止。


作为赛事来说,核心资源就是观众。而吸引观众的关键点则在于赛事的观赏性。对于滑板运动来说,其是否具有观赏性,似乎尚存疑虑。


“我带过很多姑娘去看滑板比赛,她们都觉得没啥好看的。”Rex无奈地表示。


一方面是由于滑板属于高难度动作,选手在比赛时存在着一定的失误率。“如果一个选手做了十次动作失误了八次,内行会觉得他成功了两次很厉害,外行就觉得他怎么一直在失误。”Rex说。


而另一方面,滑板不如跑步、跳高这类项目,大众缺乏规则的普及。“像跳水等比赛,普通大众其实也是需要复杂的现场解说才能看懂‘门道’。”Rex补充说。


在陆智伟看来,核心问题在于滑板没有规则。“滑板有上万个组合动作,一天做不完的,关键要让人看懂这个东西。”如今,他们也在与国家体育总局合作,起草滑板比赛中的标准规则。


这也是陆智伟认为,X-game赛事没能在中国立足的原因。“主办方没有去考虑过如何让大众或者说爱好者看懂极限运动。”陆智伟说,“只是停留在博人眼球的程度上,观众没有参与感。”


AoshX从去年起举办了CSP赛事,涉足了广州、杭州等8个城市,今年又新增了包头、贵阳和台湾。陆智伟称,他们渴望通过举办这项赛事,让更多的滑板爱好者参与进来。


目前,除了CSP赛事之外,国内的滑板赛事主要还分为两类,一是由一些赞助商品牌所举办的商业比赛,另一些则是将滑板运动包含在内的极限运动赛事。


滑手和滑板文化的生存状况


除了培训、场馆、赛事等产业链中必要的环节,滑手这一群体也值得关注。


目前国内大部分的职业滑手的收入,主要分为承接广告、商演和赛事奖金两部分。一般滑手承接广告的费用在一天3000-4000元左右,而赛事奖金最高也只是万元级别。


而一些优秀的滑手,还能得到某些赞助商的签约,获得实物赞助或者现金支持。不过这类人很少。“能够得到赞助商支持的滑手不到30%,其中能得到赞助商现金支持的不到30人。”曾有25年职业滑手经历,现同为AoshX创始人的蒋晓斌说。


由此可见,国内职业滑手的生存状况,也并不是十分理想。


这背后,滑手缺少商业曝光是一大原因,他们在滑板圈外鲜有耳闻。诸如车霖、刘佳明、王国华、李祉兴等人都是品牌签约滑手,但除了车霖外其余三人皆没有百度词条,微博粉丝也是车霖的最多,接近6万。


▲ 被誉为中国滑板第一人的车霖,微博粉丝也就6万而已。


“主要是背后没有经纪人在包装。”Rex说,“像前段时间在微博挺火的韩国长腿女孩玩长板,就能看出背后有经纪人的影子,所以能被大家看到。”


而一些赞助商尽管签约了滑手,却很少发挥其商业价值,只是要求其在商演以及参赛时身着他们的品牌。“赞助商都没想好怎么来用这些滑手,签下来感觉就是为了占个坑。”蒋晓斌说。


如何充分挖掘滑手的商业价值,也是行业内的难题之一。


如果要培养更多的职业滑手,一个必须的条件是拥有充足的滑板爱好者人群。一个争议是,当今的滑板爱好者究竟在增多还是降低?


正方的证据是日益提升的淘宝滑板销量。尽管这类低端滑板厂商并没有得到业内人士的认可,但不可否认他们对这项运动的推广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还有个证据是大品牌对滑板市场的重视程度。诸如Nike、New Balance等运动潮流品牌推出了越来越多的滑板鞋系列,从侧面也印证了市场上的这块人群似乎在增加。


不过,不得不承认的是,如今在街上看到玩滑板的群体在减少。


“以前5公里画一个圈,能遇上好几波玩滑板的人。”Rex说,“现在明显减少了。”


毫无疑问的是,现在年轻人越来越多样化的娱乐方式,正分散着他们玩滑板的时间。“有些人可能买了块滑板,但一年就拿出来滑一次。”车舞说。


同时,滑板人群变得越来越分散。更多的爱好者会选择独自一人在小区等封闭区域内联系滑板,频次也比以前降低不少。


“以前我们在QQ群组织一次市中心的滑板活动,无论是家住南翔的还是莘庄的,都会来参加。”洪元元说,“但是现在就不会了。”


外围的滑板爱好者在变多,核心的滑板爱好者在减少,或者是对这一现象最好的解释。


还有个值得玩味的是滑板与其他街头运动的关系。受访的滑板从业者都向懒熊体育表示,街头运动中存在着一种“鄙视链”的关系,“玩滑板的很多都看不上玩轮滑的。”车舞说。


但是从本质上来说,街头文化都是相同的,传递的都是自由、个性化的生活方式。所以,也有人将目光瞄准了整个街头运动的市场。


虞昊就是其中之一。他所创立的聚极地,如今靠聚集了一群轮滑、滑板等的街头运动的爱好者,成立了一只街头运动的俱乐部。他计划通过这个俱乐部,带动培训、销售、商演等一系列业务,同时培养市场。


“我们想建立街头运动的生活社区。”虞昊说,“大家能在一起互相影响,消除隔阂。”


(应受访者要求,车舞为化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