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明末大格局,你以为只有后金在打明朝的主意吗?

2017-11-19 历史真相大揭秘
点击标题下「历史真相大揭秘」可快速关注


探究揭秘历史真相,

揭开历史人物的真实面目,

解密尘封已久的历史档案,

让您了解不一样的历史。


▌摘自华夏版五卷本《中国通史》,卜宪群总撰稿、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撰稿,华夏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16 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使得欧洲国家的势力在刀与火的伴随下得以在世界各地延伸。

 

人类历史进入了联系更为紧密、相互影响更为直接的时代。这样,明帝国作为当时亚洲最为庞大的帝国之一,也成为欧洲殖民者觊觎的重要目标。


而在明帝国内部,也在酝酿着犹如“地火”一样的社会力量,一旦出现突发事件的诱导,就将会出现巨大的社会动乱,对原有的统治秩序给予毁灭性的打击。


(图)明代后期的西方航船开往东南亚


早在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 年),在明代文献中被称为“佛郎机”的葡萄牙人就盘踞在我国澳门。


明天启二年(1622 年),荷兰则侵占了澎湖以及附近的岛屿,两年后又侵占了台湾。而明天启六年(1626 年),西班牙则侵占了台湾南部的基隆和淡水两个地区。


明崇祯十六年(1643 年),沙俄第一次侵入我国东北黑龙江流域。这些殖民者抢夺财货、侵占资源、掠卖人口,中国沿海一带有众多人民被贩运到南洋和欧洲做奴隶,欧洲开始了其近代化的历程。


同时,从 16 世纪中叶起,葡萄牙传教士就通过菲律宾、马六甲等地前往中国沿海进行传播宗教的活动。西方传教士的到来,既有传教的目的,又带来了当时正在西方兴起的各种


科学知识,在工程、机械、天文、火炮等方面对中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这些传教士中,影响最大的则是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他在与以徐光启为代表的中国士大夫交往的过程中,对东西方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明朝末年,东西方文明发生了第一次比较大规模的接触。明朝末年农民军崛起,关外满洲政权不断扩张,内外两重压力对明朝政权产生了非常大的冲击,所以,进行军事改革,是明朝政府非常迫切的需求。从利玛窦开始,大量的西方传教士开始介入这些事情。当然,利玛窦没有直接参与军事方面的事情,但是他把一些科技方面的知识慢慢引入了中国。


自 16 世纪晚期开始,明王朝周边特别是东北地区,各民族政权和国家都紧锣密鼓地构建自己的政治实体或势力范围。

 

(图)皇太极调兵用的满文信牌


建州女真的首领努尔哈赤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 年)起兵,开始其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经过几十年的征伐,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个部落,成为明朝辽东地区最强的统治势力。努尔哈赤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 年)建立了大金政权(史称“后金”),开始积极拓展其对外关系,一方面不停地向明朝的辽东地区挺进,劫掠人口与财物,消耗明朝的军力、财力;另一方面对蒙古采取联合措施,对明朝的重要藩属国朝鲜进行征讨,禁止其配合明朝对后金的军事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后金基本上达到了稳定后方,放手对明朝进行劫掠的目标。


17 世纪,蒙古分为漠南、漠北和漠西三大部,处于分裂的状态。其中以漠南蒙古的察哈尔部势力最为强大,成为明朝与后金军事结盟的主要对象。


明朝政府长期大力支持察哈尔部的林丹汗,增加每年赏赐的岁币,并把赐给蒙古其他各部的岁币剥夺,转而赐予林丹汗,达到双方共同抵御后金的政治目标。在努尔哈赤正式建立后金政权、大力征伐明朝辽东地区的各防御城市之际,林丹汗还致书努尔哈赤,警告其不要攻打明朝,否则“四十万蒙古”将向他“问安”。但是,林丹汗为人残暴,对蒙古其他各部进行掠夺欺压,导致蒙古其他各部逐渐倒向后金。


后金的皇太极继位后,先后发动了几次对林丹汗的西征。逃亡到青海的林丹汗于明崇祯七年、后金天聪八年(1634 年)病死。第二年,皇太极派遣多尔衮再次西征,进入河套地区,消灭察哈尔部的残部,俘虏了林丹汗的正妃和儿子,得到了蒙古各部垂涎三尺的元朝传国玉玺。两年后,漠南蒙古各部在后金的盛京参加大会,尊奉皇太极为可汗,漠南蒙古成为后金的附庸。此后,皇太极继续联络蒙古各部,并建立了臣属关系。这样,蒙古与明朝脱离关系,蒙古骑兵成为清朝攻击明朝的先导。


(图)明末时期的朝鲜


明末时期的朝鲜,处于李氏王朝统治下,明万历二十年至二十五年(1592—1597 年)间,经历了著名的壬辰卫国战争,日本关白丰臣秀吉发兵全面入侵朝鲜,不到四个月,朝鲜国土大部沦丧,国王宣祖出奔义州,朝鲜紧急向明朝求援。历史上,朝鲜与明朝有着密切的藩属关系,因而明朝两度派兵援朝,明、朝军队配合作战,经过七年的战争,终于取得了战事上的胜利,将日本侵略军赶出了朝鲜半岛,丰臣秀吉忧病而死。朝鲜李氏王朝通过不断派出朝贡与通报消息的“燕行使”与明朝保持着战略上的联系。在明、金对峙时期,明朝毛文龙部驻扎在靠近朝鲜半岛的皮岛,给予后金以很大的牵制。但随着政治力量的变化,明、朝


之间“互为掎角”的关系也难以维系。后金于明天启七年、后金天聪元年(1627 年)发兵攻破朝鲜,通过《江都合约》,约为兄弟之国,迫使朝鲜断绝与明朝的关系。而在明崇祯九年、清崇德元年(1636 年),已经改元为“清”的满洲政权,再次发兵攻入朝鲜,将朝鲜变成自己的臣属国,彻底改变了明、朝的战略关系。

 

(图)明代铁炮


日本在 17 世纪前处于割据战国时代,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丰臣秀吉统一了日本,成为关白。为了解决日本国内各阶层的矛盾,丰臣秀吉制定了野心勃勃的侵略计划,意图假道朝鲜,进攻明朝,从而达到一统东亚的目的。由于朝鲜的拒绝,发生了著名的明万历二十年至二十五年的侵朝之战,在明朝的支援下,日本战败,退出朝鲜。丰臣秀吉死后,日本进入了江户幕府时代,直到 19世纪中叶后,日本的政治体制才再次发生变化。


随着地理大发现,葡萄牙人出现在东南亚地区。早在明朝正德、嘉靖时期,葡萄牙商船就曾多次与中国沿海官员接触,并要求入贡。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 年),葡萄牙人占据了澳门,大量葡萄牙传教士以此为据点开始了解中国的文化和宗教习俗。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 年),后金攻陷抚顺,明朝十万援军又被打败。明朝在与后金的战争中渐处下风。


万历四十七年(1619 年),大学士徐光启受命练兵,开始考虑招募葡萄牙火炮手和购买西式火炮赴辽东抵御后金。徐光启曾经跟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学习西学,他对西方的天文、历算、火炮之学有很深的了解。明朝由此先后三次派人赴澳门招募葡萄牙士兵和传教士作为教官进入明朝军队,以公沙的西劳为代表的一批火炮教官,先后战死在辽东防御战中。明朝政府曾多次下诏抚恤与褒奖这些葡萄牙士兵的家属。葡萄牙因此与明、清两朝产生了长远的联系。


17 世纪初的明王朝周边烽烟四起。各种力量也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发生着急剧的变化。但是由于明朝中央政府的腐败无能,在后金势力迅速崛起的过程中,东北亚地区的局势显示出对明朝非常不利的变化。正是缺乏对这种变动中的挑战的有效应对策略,导致了明朝的最后失败和清朝铁骑的入主中原。



想了解其他八卦奇谈,不妨关注微信公众号

“历史真相大揭秘”(ID:dajiemi000)

回复数字,或许有你想要的哦~


咨询客服请添加加微信:V18434377888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