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大合唱》背后的故事你一定要知道!
不久前,一场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美建交40周年以及中国抗日经典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诞生80周年的音乐会,在美国纽约林肯中心上演。压轴节目就是《黄河大合唱》。特殊的是,站在最后一排演唱的都是美国人。这个消息被央视报道后登上微博热搜。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这些唱《黄河大合唱》的美国人是美国联合之星合唱团的成员。他们都是业余歌手,职业各异,有医生、牧师、教师、水管工等。
通过《黄河大合唱》,他们对二战期间,中美两国并肩抗击日本侵略的历史,也有了更深的了解。合唱中,合唱团成员不仅了解了中国的历史,更感受到了中华儿女对祖国的深情。
一曲大合唱,顶十万毛瑟枪
华中师范大学《青春为祖国歌唱》
这是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的标题!
文中这样写道:
80年前的春天,在抗日战争最焦灼、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危难关头,就是在这样一间简陋的窑洞里,作曲家冼星海抱病写作六天六夜,完成《黄河大合唱》的全部谱曲。
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的民族交响史诗《黄河大合唱》,以黄河为中华民族象征,从延安窑洞传遍全国,激励了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奋起抗争、保卫祖国,在抗战烽火中被评价为“一曲大合唱,可顶十万毛瑟枪”。硝烟散去,《黄河大合唱》依然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符号,具有鼓舞斗志、凝聚人心的力量。
黄河大合唱作者——校友光未然(左一)
光未然(1913年11月1日—2002年1月28日),原名张光年,湖北省光化县人,中共党员,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光未然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并被选为第三、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30年代起光未然开始从事进步的戏剧活动和文学活动。1931年入武昌中华大学中文系。1933年参加秋声剧社任社长。1935年退学到武昌安徽中学任教,这时在报刊上发表文艺论文,组织拓荒剧团,创作了一些较有影响的独幕剧。
其中《阿银姑娘》序曲歌词《五月的鲜花》歌颂抗日志士,表现民族觉醒,流传甚广。1935年在武汉发表歌颂抗日志士、反对卖国投降的歌词《五月的鲜花》,歌中唱道: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
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
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
他们曾顽强地抗战不歇
……
由阎述诗谱曲后,以其深怀忧患与悲愤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在抗日救亡活动中广泛传唱。
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后,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队第三队奔赴吕梁山抗日根据地,从壶口附近东渡黄河时,目睹了船夫们搏击惊涛骇浪的壮景。初次横渡黄河的年轻诗人被这场人与自然的生死搏斗深深震撼。
到达吕梁后,光未然率领演剧三队立即投入宣传演出工作,把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和激励人心的文艺作品传递给老百姓。同时,日军侵略造成的满目疮痍、民不聊生无时无刻不在刺痛着他的心,对侵略者的愤恨、对同胞的同情,化作胸中的一腔热血。
1939年1月,在一次慰问演出归来途中,光未然不幸坠马摔伤。赴延安治疗养伤的途中,他再次渡过黄河,躺在担架上,诗意翻涌。
此时,与光未然有过两次合作的冼星海,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担任音乐系主任。1935年,冼星海从巴黎音乐学院毕业回国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救国军歌》《在太行山上》等大量战斗性的爱国歌曲。
1939年2月26日,冼星海前去医院探望光未然。在病房中,两位好友一拍即合,有了再次合作创作大型音乐作品的念头。
病床之上,光未然口述,演剧三队的胡志涛协助笔录。5天后,长达四百多行的《黄河大合唱》歌词诞生。3月11日,正值农历正月十四夜晚,冼星海应邀参加演剧三队在西北旅社的窑洞里举行歌词朗诵会。在一盏昏暗的油灯旁,25岁的年轻诗人一气呵成,朗诵完四百多行的诗句。诗人的激情感染了窑洞里的每一个人,在朗诵声戛然而止的瞬间,冼星海突然站起来,上前一把抓住歌词,激动地说:“我有把握把它写好!”
六个昼夜过去了,冼星海呕心沥血,终于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全部曲谱。
1939年4月13日,《黄河大合唱》在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作曲家李焕之在文章中回忆当时的场景:在物质条件极缺乏的边区,除了三四把小提琴外,就是二胡、三弦、笛子、六弦琴和打击乐器。没有谱架,就用木板搭起一个。没有低音乐器,就用汽油铁桶改造成低音二胡。还有用大号搪瓷缸装着20多把勺子制成的新型“乐器”,发出“哗啦哗啦”之声,与管弦、锣鼓配合着合唱,烘托出黄河万马奔腾之势。这场乐器简陋却满怀激情的演出,赢得了观众狂热而持久的掌声。
《黄河大合唱》由《序曲》《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和《怒吼吧!黄河》组成,以黄河为背景,以磅礴的气势展现了抗战时期中国人民英勇投身民族解放事业的精神,谱写了一曲波澜壮阔的抗日战歌。
郭沫若曾评价,《黄河大合唱》是抗战中所产生的最成功的一首新型歌曲。音节雄壮而多变化,使原有富于情感的词句,就像风暴中的浪涛一样震撼人心。
时间跨越80年,《黄河大合唱》的魅力未曾褪色。“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听到这段激昂雄壮的乐曲声,人们不仅会随声和唱,心中的爱国情绪也会如河水般奔涌。
1923年,严良堃出生于武昌一个普通的市民家庭。1938年4月,冼星海来汉,严良堃与他密切相处半年。冼星海教大家识乐理、打谱子、唱歌,参加学习的严良堃深受教益。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前3天,严良堃来到重庆,跟在周恩来、田汉和洪深身边,经常到周边的城镇乡野做宣传。
他在接受采访时曾笑称自己是《黄河大合唱》“专业户”。1940年,17岁的严良堃指挥“孩子剧团”演出了《黄河大合唱》,之后近80载,已指挥了上千场。他曾在美国纽约林肯纪念堂指挥300多名华人演唱《黄河大合唱》,他两次赴台湾演出《黄河大合唱》,他在广州指挥了我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黄河大合唱》,15000人参加演出……
严良堃生前曾在接受采访时回忆,《黄河大合唱》产生于1939年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开始是光未然过黄河的时候有所感触,写了个长诗叫《黄河吟》。到了延安后就碰到冼星海了,两人一拍即合,仅用6天时间,鼓舞几代人心的《黄河大合唱》就此诞生。其实,《黄河》首演是1939年4月13日,第一次演出大概有二三十人,之后队伍越来越大,毛主席也来听了。冼星海在日记中讲:今天是个空前的音乐会,毛主席还叫了三声好。
2015年8月24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交响合唱音乐会在北京音乐厅举行,已是92岁高龄的严良堃再次登台指挥了《黄河大合唱》。而作为《黄河大合唱》的权威指挥和主要诠释者,面对赞扬,他总是谦虚地表示:“这并不是我个人的成就,而是《黄河大合唱》中所蕴含的那种民族气魄、爱国精神和音乐强烈的感染力,使人民感动了。”
首届“TianKong杯”合唱比赛中2015级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演唱《保卫黄河》
2014年Tiankong合唱团音乐会在北京新清华学堂音乐厅举办,严良堃高度赞赏演出
1999年《黄河大合唱》大型音乐会在我校举行
1999年12月28日,华师校园里到处飘荡着《黄河大合唱》的旋律。万名师生纵情歌唱中华民族的不朽之作《黄河大合唱》。由一个学校的万名师生完成难度如此之大的中国经典声乐套曲,这还是第一次。20世纪的90年代后半期,《黄河大合唱》大型音乐会在高等院校举办过三次。第一次是在北京,第二次是在广州,第三次就是在武汉了。
黄河大合唱现场及作者——校友光未然
演出当天,桂子山上张灯结彩,树上、墙壁上边成串的彩灯把夜色中的华中师范大学装扮得流光溢彩。那长长的红地毯更把大家的目光带到了激动人心的地方——《黄河大合唱》的表演现场。舞台上280人的合唱队,舞台下身着统一服装的近万名演唱者与舞台上寓意黄河之水的黄色布景交相呼应,还有在演出场地外的一万多名师生一起构成了一幅迎接新世纪的壮丽画卷。
演出气热恢宏,八个乐章一气呵成。每一位参与者的真情投入使这部作品变得更加生动。
俄语系的退休老教授熊培粹、刘薇说:
我们唱这个歌有半个多世纪了,经历过抗日烽火,也就懂得其中真正的含义。世纪之交再演唱这首歌曲具有现实意义,对年轻人是一种教育,艺术的感染力恐怕比任何形式都好。
一位音乐系学生说:
我们虽然穿着单薄的演出服站在台上,可手心直昌汗一点都不冷,我们有种使命感。今天的演出使我们对这个作品真正理解了。这次活动使我比听任何一次报告或学习作用都大,都更热爱我们的祖国了。
几位担任独唱、对唱和朗诵的演员说:
通过演出《黄河大合唱》这一方式,万人同时表达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真令人热血沸腾。”担任指挥之一的国家一级演员王秀峰说:“《黄河大合唱》是一部站在民族高度的大抒情作品。通过排练,同学们一步步地接近、体会了这种感情,不容易。
组织这样一个大型的活动,演出这样一个大型作品,凝聚了许多人的心血。演出艺术顾问、著名指挥家严良不谈条件,不提要求,凭着对艺术的执著,为华师的演员们排练、讲座,把好了《黄河大合唱》的艺术关。演出指挥之一的音乐系主任田晓宝,到每一个系、演出单位去辅导。学校每一位工作人员、每一位教师都为演出开绿灯。为了舞台效果,武汉市仅有的两台激光灯从汉口被紧急运来。武汉电信系统还特意开辟了一个线路,为的是全球的观众能从互联网上看到这一演出盛况。
时任校长路刚风趣地说:
天气预报表明28日天气恶劣,上午的风也的确不小。可越临近演出,天气越好,我看是老天爷都被感动了。这么多的人一致要唱好《黄河大合唱》,要做好这件事,老天爷也会退却的。”他还说;“这次活动所达到的效果大大超出了我们原来的预想。学校师生间团结得那么紧密。师生们由不知道《黄水谣》、《河边对口曲》到演唱四声部合唱,这就是一种素质教育。我们学校将把演唱《黄河大合唱》做为一种传统保留下去,让每个华师人都会唱《黄河大合唱》。
2019年《华师故事》现场
今年,为纪念《黄河大合唱》诞生80周年,华师故事展映会第一个故事就是严辉讲述的《张光年:黄河大合唱》。激昂慷慨的《黄河大合唱》澎湃着民族诗人光未然的爱国主义情怀,时至今日,依然震撼每一位中国人的心灵。红色基因济世情,民族危难时,赤子丹心,立志报国,是华师人的“初心”。
老年人集体祝寿庆典暨建国70周年合唱
9月26日,华中师范大学老年人集体祝寿庆典暨离退休教职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合唱在佑铭体育馆隆重举行,千名70岁以上老人大合唱祝福伟大祖国生日快乐。《黄河大合唱》是其中的一个曲目。站在合唱的舞台上,千名老人唱出了感恩祖国母亲、致敬祖国母亲的心声;唱出了跨越半个世纪对艰苦的童年、热血的青壮年、幸福的晚年生活的心声。
11月2日,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主办的“一部现代经典的诞生——纪念《黄河大合唱》创作八十周年”主题研讨会在利群书社举行。专家学者从历史、文学、音乐等多个层面分析了这部作品成为传唱至今的经典的原因,并探讨了它对于当下艺术创作的启示和意义。文艺评论家、武汉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於可训,《黄河大合唱》词作者光未然之子张安东先生,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黄炜教授以及文学院相关负责人出席。近百名文学爱好者到场聆听。
研讨会现场还播放了诗人光未然1956年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亲自吟诵的《黄河大合唱》第三章——《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片段,彰显了诗人深厚的艺术修养;张安东现场朗诵了《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完整版,充沛的情感赢得了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黄河大合唱》的旋律在桂子山一直回响……
华中师大宣传部舆情与新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王姝萱 叶小蕤
文字整理:党波涛
图片:华大记者团·摄影组 陈希昌 丁怡璇 富周轶 莫琳琳
部分图片: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公众号 华大音院 华大在线往期推送
审校:党波涛
投稿邮箱:huadaguanwei@163.com
欢迎大家积极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