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如何应对?华中师大高端学术论坛给出答卷
6月27日,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北区域旅游研究院、华中师范大学湖北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共同承办的“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创新”高端学术论坛在线成功举行。与会专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新形势下中国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从理论、教育和实践多角度谋划中国旅游业的创新发展之路。
本次论坛开幕式由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彭南生教授主持。华中师范大学校长郝芳华教授,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教授致会议开幕辞。论坛主旨报告由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院长胡静教授主持。
郝芳华指出,今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基于人移动的旅游交通、住宿、景区、旅行社、邮轮等旅游相关行业跌落到零点。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今天,受境内外疫情发展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旅游业的复工复产、产品和服务的转型升级面临许多挑战。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与我校联合主办此次高端学术论坛,旨在加强中国旅游研究学界的交流与合作,探讨当前旅游业转型和发展困局破解路径,推动战略创新、产品创新、运营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创新,引领产业良性发展。疫情期间,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旅游研究团队投身于“学术抗疫”的第一线,向国家各部委和湖北省提交了11份资政建议,其中多份被采纳。我校旅游研究团队将持续发力,努力为疫后区域文旅业的“修复”和“转型发展”贡献华师力量、华师智慧。
戴斌指出,新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为有组织的旅游活动按下暂停键,旅游市场因此受到前所未有的影响,旅游产业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疫情期间,全国没有因为有组织的旅游活动而发生疫情的传播与扩散,没有出现大面积的企业倒闭和员工失业,没有出现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和负面舆情。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文化和旅游系统、旅游战线同志的共同努力下,旅游市场的消费信心正在积聚,产业发展的动能正在积聚。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发展,旅游战线的工作重点正在从防控型复工转向产业振兴,文化和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的基本面预期乐观。在此背景下,华中师范大学联合有关机构共同举办“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创新学术论坛”,具有十分明显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他希望专家学者面向游客、面向产业、面向国家和地方旅游治理体系现代化,加强调查研究,改进学风、文风和工作作风,多出资政建言的优秀成果;希望湖北省、武汉市文化和旅游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华中师范大学在学科建设、领军人才和学术团队建设、数据和文献基础平台建设方面进一步加大对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的投入,建设区域性旅游学术高地。他还提出中国旅游研究院愿意继续加强与华中师范大学的战略合作,在旅游学科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合作和人员交流等方面探索广泛而多元的合作可能。
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南京大学旅游研究所所长张捷教授在题为“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创新”的报告中阐述了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的显著促进作用的宏观态势,着重从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背景、全球化变迁特征、文旅融合发展需求等方面探讨了当今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安徽师范大学副校长陆林教授以“疫情条件下的旅游发展再思考”为题,系统分享了他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武汉行动,后疫情时代武汉旅游新认识,后疫情时代旅游行业新方向三个方面的思考。
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山大学旅游学院院长徐红罡教授作了题为“性别与旅游”的报告,从旅游业现象、旅游知识生产和知识学习等几个方面,说明性别问题在旅游中的重要地位。
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师范大学黄震方教授作了题为“新文科背景下旅游管理类专业本科课程改革与‘金课’建设”的报告,认为回归教学,深化课改,打造“金课”,培养人才是后疫情时代中国旅游发展的关键。
北京世纪唐人文旅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张晓军董事长作了题为“民宿:产业重塑与浴火重生”的报告,从民宿的概念、管理制度、社会价值、要素供给等方面提出了民宿行业需重点研究的问题。
文化和旅游部全国旅游标准化推广基地(武汉)主任、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副院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舒伯阳教授作了题为“新文旅时代的智慧化转型与质量型发展——兼论疫后武汉文旅发展”的报告,发展新文旅需要大智慧,要通过“标准化” +“特色化”,通过科技赋能+跨界融合并以人为本的措施来发展新文旅产业。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副院长、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副院长谢双玉教授以“疫情影响下的武汉城市形象及旅游意愿调查与分析”为题,组织课题组在武汉解封不到一个月后的5月以武汉潜在旅游者为调查对象,通过网络问卷调查收集的2887份问卷数据,分析了潜在旅游者对疫情影响下武汉城市形象的感知和旅游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基于这些分析,从国际和国内两大方面提出了武汉城市形象恢复的对策建议。
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常务副院长龚箭副教授以“疫情与旅游脆弱性、适应力与修复——以湖北为例”为题,运用可持续修复理论,以湖北省为案例地,系统分析了暴露、敏感、适应力、恢复与转化等核心概念,并以湖北的住宿业、景区、旅行社业、长江内河游轮业等为例,提出对策建议。
与会嘉宾纷纷表示,改革开放40余年来,中国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对GDP的和就业的综合贡献均突破了10%,成为名副其实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在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深刻变革和调整中,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背景下,中国旅游业也进入了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注重速度与规模转向注重品质与质量的转型发展新阶段。中国旅游业的转型发展面临许多挑战,新冠肺炎疫情等不确定性因素对旅游业发展也造成了诸多冲击,亟待通过学术创新引领产业良性发展。华中师范大学和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组织本次论坛活动正是响应这一理论与现实需求,对旅游业的疫后恢复和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莅临本次论坛的还有华中师范大学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本次论坛的还有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湖北大学、江汉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等高校及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另外还有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人民网、《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湖北电视台、长江云、腾讯大楚网的媒体朋友们。据悉,本次论坛活动同时在哔哩哔哩和斗鱼直播平台进行了实时转播,吸引校内外近3万人观看。
华中师大宣传部舆情与新媒体中心
文字:党波涛 张祥
审校:龚箭投稿邮箱:huadaguanwei@163.com欢迎大家积极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