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时空错位,邂逅那年华师……
拂过露天电影场的这阵晚风
似乎曾拥抱过你的脸颊
落在我左肩上的这朵桂花
似乎曾被你收藏在最爱的那本书里
当华师的时空错位了
我们会邂逅哪些往事?
和小诗一起在穿梭时光
感受流年轮转
再回首 望明天
岁月流转 时代变迁
校门更加现代
华师以更昂扬的姿态伫立在桂子山上
华大正葱茏 博雅为我宗
珍藏代代华师人的青春
色彩更加丰富 仪式同样庄严
未来 从这里起航
当八十年代的黑白照片
遇上色彩鲜明的全景航拍
华师人初入学时脸庞透出同样的青涩
而炽热的求知目光
跨越时空 恒久交汇
从昙华林到桂子山
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公共图书馆
文华公书林有着一段光荣曲折的历史
在今天的桂子山上绽放新的生命
泛黄的图片无法掩盖智慧的光芒
如今这个充满设计感的“L”型建筑
是桂子山之巅的知识殿堂
近40000平米的馆藏面积
让华师学子的求知梦有了动力
从只有简单桌椅的小课室
到现代化、高科技的智慧教室
华师对教育新模式的探索从未停歇
百年校史沉淀出沉稳气质
现代科技彰显了广阔前景
而师德之高尚和求学之专注
始终未改
仪器在升级 技术在更新
奥秘也在代代华师人的执着探索中逐渐揭晓
前人的不懈追求为后人的科研热情
铺了一条不再泥泞的道路
一个个国家级实验室就是最好的证明
所有艰苦都值得
所有付出都纯粹
这是湖北省最早的逸夫楼
亦是全国高校首批逸夫楼
朴实庄重 大气沉稳
绿树掩映下的朱红墙壁印证了岁月的痕迹
但它浓厚的学术氛围未被光阴磨灭
反而在沉淀中让人愈发着迷
这里是新文化运动事业的阵地
是恽代英先生革命理想的成果
是乱世中对真理的纯粹追求
正如它的名字
“利群助人,服务群众”
它的光辉永远照亮华师人前行的道路
四季交替 初心未变
“华师绿”和“中国红”交相映衬
一号楼由一名雪鬓霜鬟的老者
蜕变成一个充满活力的青年
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它独有的魅力
与时俱进的脚步是它永葆青春的秘诀
绿瓦红柱已不只是普通的建筑构造
更是华师的文化标识
“黄河在咆哮!”
我听到了抗战学子对民族兴亡的呐喊
看到了校友光未然在窑洞中的创作身影
时代变迁
合唱的声音永远年轻
这是当代青年对历史的铭记 对文化的传承
时光跨越八十年
《黄河大合唱》是永不泯灭的爱国符号
1985年
教师们拥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节日
华师拥有了全新的名字
——华中师范大学
教师节对于华师的意义不言而喻
一年一庆祝 一次一铭记
四季更迭
那份使命感愈加浓烈
这里见证了黑白电影的浪漫
也记录了白露未晞时的朗朗书声
这里更是各类大赛晚会的最佳舞台
林荫下 石阶上
电影 看的是情怀
表演 看的是氛围
七十载的坚持
累积成一代代华师人的独家记忆
音乐是不朽的语言
如今的华师音乐厅
装潢专业 设施齐全
大合奏场面更是让无数人陶醉
在享受此等视听盛宴时
你是否会听到悠长的歌声穿越数十年而来
只有钢琴伴奏 但却嘹亮动听
他们眼中的光没有因为条件的简陋而黯淡
闪烁着对音乐的无限热忱
合影变长了 色彩斑斓了
毕业照不只是简单的留念
还将华师的成长也定格在相册中
华师成为更多人的梦想彼岸
华师也将因不断涌入的新鲜血液
焕发新的光彩
风风雨雨 朝朝暮暮
全都凝聚在一张合影里
我们的故事 未完待续
上扬的嘴角 自信的步伐
炯炯有神的目光
这是华师学子独特的气质
我们行走在不同的时空
眼里的神采却那么相似
忠诚博雅 朴实刚毅的华师精神
在一届届CCNUers身上薪火相传
栉风沐雨 砥砺前行
华师与中华民族风雨同舟
与伟大祖国沧桑与共
百年求索路 桃李映苍穹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华师将以优异的成绩
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
▷权威发布 | 华中师范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方案
▷砥砺奋进新征程 凝心聚力开新局!华中师大学习贯彻“两会”精神
华中师大宣传部舆情与新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刘绮菲 余洋洋 刘肖涵
制图:周一凡 欧阳宇
审校:刘志强
投稿邮箱:huadaguanwei@163.com
欢迎大家积极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