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致敬最可爱的人!
付义,又名付华鑫,1932年3月出生于四川省资中县,1949年12月考入解放军陆军干部学校,1950年1月1日参军入伍,1951年3月23日作为第二批入朝战士进入朝鲜,所属部队为某团三营机炮连,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参加了第五次战役中的角圪峰阻击战,及上甘岭战役。在195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退伍,曾立三等功。
抗美援朝期间,付老一直执行采集和支前工作。战斗打响后,付老总是在枪林弹雨中采集战况整理记档,并组织运送弹药、送饭送水、转移伤员。
“顷刻敌炮袭山沟,声大烟浓炸点密。物资炸烂马炸翻,石块碎土飞如雨。”付老这样形容“角圪峰遇险”。角圪峰阻击战一共打了七天七夜,也伴随了七天的连绵雨水。付老的支前站设在峰后的大山沟,阻击战开始五天后,为补充给养,付老组织炊事员寻找打死的骡马,煮骡马肉送往前线。不料,煮肉产生的炊烟暴露了位置,美军战机发现后从山头俯冲下来,接着一个炮弹落在了炊事员面前的锅上,炊事员当场牺牲,一名军械员在洗脸时牺牲,付老和一位战友利用身旁的大石块作掩体,幸运地躲过一劫。付老说:“敌机飞走后,我才发现不少战友都倒下了,十二人的支前站最后就只有五个人活了下来。”
1952年10月底,付老参加了上甘岭战役。谈到这场战役时,付老接连说了多个“惨”字。在他前年写的《上甘岭》这首诗中这样描述:飞机砲火轮番炸,弹片覆山峰无迹。敌人白天佔阵地,夜晚夺回狠杀敌。阵地草木无踪影,尽见坦克和尸体。战役打了三个月,美军损失惨重,我军寸土未失。
当被问及在战场上怕不怕时,付老笑道直言,刚开始有点怕,一两天后就习惯了。付老还说,朝鲜战场艰苦危险,战士干部挨饿受冻,随时都可能牺牲,但大家的士气十分高昂,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刚刚解放、翻身,美军又打来,要守护好来之不易的好日子;二是老前辈抛头颅洒热血,现在应该我们上,要学习英雄;三是一定要打赢获胜,风风光光回家见乡亲,要对得起祖宗。付老激动地说:“在朝鲜两年多,只看到听到志愿军的英勇,没见到听到一个贪生怕死的战士!”
1979年,付老退伍转业到湖北省供销学校,任校党委委员兼政治办公室主任,参与学校的规章制度、机构建设,后来又改职调研员,工作踏实,认真负责,1993年9月退休。1997年左右,付老曾任职的供销学校与我校合并。
付老现在仍保持着写写诗词的习惯,并在2019年将所写诗词整理成册,完成《华鑫诗词》。在八十抒怀的诗中他写道:回眸一生心无愧,对党对国家忠诚。付老说,他这一生无愧于党,无愧于己。
无愧于党 无愧于己
舍生忘死 坚定步伐
工作踏实 认真负责
把和平带给了祖国
把温暖带给了华师
周德全,生于1933年,1950年参军,1954年6月入党。初见周德全,这位年届88岁高龄的老前辈精神矍铄。这位抗美援朝战场上的忠实女兵曾在2020年接受过中央电视台和楚天都市报专访。
据周德全回忆,1950年,满街的“解放全中国”的横幅标语,激发了她参军的热情。刚满16岁的她毅然决然当兵入伍。参军半年,抗美援朝动员便开始了。1951年,经过层层选拔的周德全作为第二批志愿军进入朝鲜,“当自己真正到了战场上,心里想到的是:我要是不幸牺牲,我就是个烈士。我要是有幸能够活着回来,我也算个幸存者和英雄。为了保卫祖国,我什么都不怕。”就这样,青春年少的周德全扛着比自己还要高的步枪,背着干粮,每天行军几十公里奔赴朝鲜战场前线。
跟随大部队行军到了三八线前沿阵地,周德全在十五军后勤医疗队工作服务了半年。那时前线战事吃紧,20多天下来,她就参与了几十台手术。其中,最让周德全印象深刻的是友邻部队十二军的一位连指导员。他被送来的时候,双下肢贯穿伤,半边脸都看不清楚。因为伤势严重,他必须转到后方进行治疗。临行前,这位指导员紧紧握着周德全的手,交给她一个小黑包,并告说她这包里装的是全连的党费,请她务必转交给组织。后来周德全转交给了十五军后勤部长尤继贤。没过几天,敌机轰炸周德全所在部队的驻地,当时周德全在手术台边忙着,和她一起参军的同学郭蔷和吴琳在外面运送伤员,突然一颗炸弹就落在防空洞边上,还不到18岁的郭蔷和吴琳不幸牺牲,永远长眠于异国他乡。
周德全还特别讲道,上甘岭战役前夕,接到军部首长的指示,她与其他同志组成了一个15人的慰问团赴前沿阵地慰问。刚好去的就是邱少云当时所在的连队,因为得知邱少云与自己是四川老乡,还说了说话。慰问人员在坑道里与指战员们吃在一起,那一餐吃是白菜炖豆腐,战士们笑称“这像是在过年”……不久之后,周德全得知邱少云同志壮烈牺牲,被追记特等功。
也是在那次完成慰问任务返回军部的路上,周德全负伤了,左手被敌机扔下的炸弹飞起的弹片击伤,无名指留下终身残疾。讲到这里,周德全动情地说,正是有那些革命烈士舍生忘死,有全体“最可爱的人”的英勇奋战,中国才能够战胜军事实力远强于我们的美国,才能够换来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希望今天的人们一定要发扬光大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中国人民志愿军,过去,现在和将来,永远是“最可爱的人”。
进入华师工作后,周德全成为一名优秀的党务工作者,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喜欢找她谈心。每到中午下班后,本想吃完饭午休一会儿的周德全,都会被端着饭碗来找她谈心的同学围住。
前一阵子,学校邀请七十、八十岁的离退休教职工回到学校,为大家集体过生日,让周德全觉得“十分温暖”。在华师工作以及退休后的这些年,周德全都能深切地感受到华师的良好风气,好学、向上、温馨、关怀是她心目中抹不去的华师印象。
少时参军 顶天立地
英雄在人间 希望便在人间
把故事讲给华师 把精神传遍世界
肖贻惠,1936年出生,1950年参军,曾参与抗美援朝,后进入华中师范大学成为一名工程师;曾参与华师北区家属区、六号楼、逸夫化学楼、科学会堂等楼栋的基建任务;曾担任华中师范学院(现华中师范大学)基建处副处长(55岁退休)。
“我现在还是会去菜市场买菜,最开心的是还能为下班的子女做一顿饭。”肖贻惠的老年生活依然多姿多彩,这位睿智的老人总是能在不同的年龄段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1950年,南下部队七军十九师在当时肖贻惠就读的初中招了8名战士,肖贻惠便是其中之一。参与集训三个月后,14岁的肖贻惠正式参军。
1951年3月,年仅15岁的肖贻惠成为中国铁道兵8505部队的一名铁道兵,前往朝鲜参加抗美援朝,主要负责鸭绿江至平壤地区路段的铁路抢修工作。肖贻惠当时所在的部队大都是十多岁的少年,尚且稚嫩的年纪,这些少年们便早早地承担起了保家卫国的责任和使命。
“现在看见压缩饼干就会难受”,回忆起抗美援朝期间的事情,老人笑着说道。在那个战争年代,食物往往是供不应求的,“一个月见不到青菜”“捧着地上的雪水吃压缩饼干”“有一个冷馒头吃也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来到前线的第一年,一切都特别困难。铁道兵的主要任务是确保钢铁运输线的畅通,让运送物资或者战士的火车可以及时通过。在铁路的旁边,一边是小石子,一边是枕木,年龄小的兵负责挑石子,年龄稍大的则要抬枕木,“只要铁路被轰炸了,所有人都排着长队急忙上前去抢修,”说到这段经历,老人仍然十分动容,“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我们一直抢修了两天一夜没有停止。”
在参与抗美援朝的这段日子里,环境恶劣、生活物资匮乏、每天的任务单一且充满危险,但肖贻惠和她的战友们都走过了那段艰苦的日子,带着荣光,带着下一代人的希望,带着战士们的精神,一直走到现在。
肖贻惠对当代青年寄予厚望:“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希望青年人能够树立坚定的志向,相信党和国家的领导,勇立时代的潮头。”
15岁赴朝作战
稚嫩的身躯早早地担负重任
铁路抢修 保障人员物资的⽣命线畅通
不喊累 不叫苦
肖贻惠告诉我们什么叫青年担当
工程基建 为华师建设添力
肖贻慧用实干书写人生画卷
杨惠娴,1935年5月出生,1950年3月入伍,1951年从湖北军区医药专科学校毕业;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年转业后进入华中师范学院(现华中师范大学)校医院工作。
1951年2月,杨惠娴从就读的湖北军区医药专科学校毕业。1953年,作为志愿军后勤部队的一员,她与志愿军一起在河南洛阳集结,治疗照顾从朝鲜战场转移下来的伤员。因条件所限,当时所谓的医院都是借用的普通民房,有一次,当地刮起大风,住着伤员的房子眼看就要倒塌,杨惠娴不顾自己安危,多次冲进屋内将伤员背出屋外。
“面对每一个伤员,我们都感同身受。”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在当时抗生素缺少的情况下,伤员们大多数都是忍着伤痛进行治疗,看到伤员们痛苦的样子,杨惠娴也会流下泪水,有时大家会一起唱起《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听到“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熟悉的旋律,鼓舞着身边每一个人。
1959年,杨惠娴从部队转业来到华中师范学院(华师前身),在校医院里工作。在工作中,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对党忠诚的政治本色,每天上班都是提前到岗,转业费和平时的工资都用于资助接济周围比较困难的同事。
一心忠诚、一心为民,杨惠娴无论是在抗美援朝期间救治伤员,还是转业后进入华师校医院,都始终如一保持着对党忠诚,团结友爱,吃苦耐劳。
杨惠娴老师爱人(熊应煌)与同学亲切交谈
作为医护⼈员
在战场的杨惠娴
总是最先直面伤痛与死亡
与死神争抢时间
无论是朝鲜战场上
还是华师校医院
杨惠娴都尽心尽职
发挥医者本色
致敬每一位最可爱的人
和平来之不易
和平必须捍卫
今天,我们接过接力棒
努力为祖国的繁荣富强
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华中师大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文案:王冰雨 余洋洋
陈钇桔(实习) 周艳芳(实习)
编辑:王冰雨 杜皓然(实习)
采访:郝日虹 刘志强 司小平
罗佳雨 瞿文君 易楚翘 王冰雨
图片:陈希昌 韩小雪 宁宇辰 马娇 徐浦畅
责任编辑:刘志强审校:梁伟
投稿邮箱:huadaguanwei@163.com
一起为华师点亮“分享”+“点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