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华师“十佳”!
近日,华中师范大学
“2021年度十佳班主任”揭晓
他们兢兢业业地躬耕于华师这份沃土
用关爱滋润着班级学生成长成才
他们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
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
严爱相济 润己泽人
他们成为了桂子山闪亮的名片
李波:“有一份热,就要发一分光”
数学与统计学学院本科2019级统计专业11班班主任
李波,数学与统计学学院统计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教育大数据、机器学习、应用统计、数学模型。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级科研项目,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SCI收录20余篇。荣获华中师范大学教学创新奖一、二等奖以及 “三育人”先进个人、“我心目中的好导师”、“十佳班主任”、优秀实习指导教师、“科研园丁”等称号。
亦师亦友,筑牢思政之“基”李波老师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将思政育人融入日常工作,“爱生如子”、“对学生的事超级上心”、“刀子嘴、豆腐心”是学生们对李波老师的评价。目前,1911班已有9名预备党员,1人入选湖北省青马工程,班级获得校级“先进班集体”、2019-2020年度校级“优秀团支部”等荣誉。
科研创新,厚植学科之“根”统计学科是一门面向实际,应用性强的学科。身为班主任,李波老师以“过来人”身份将自己的经历转化为经验分享给学生,他鼓励同学们加强专业软件学习,组织大家参观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武汉赛捷思科技有限公司和华中师范大学学生大数据实验室。
指导学生
陈菲:“以身为光,点燃学生人生炬火”
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本科2018级国际政治专业01班班主任
陈菲,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先后主持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曾在中宣部第一期国际新闻评论员培训班接受培训,并在《环球时报》(英文版)、湖北卫视、凤凰卫视、东方卫视等多家媒体担任特约评论员。
于实践中深耕沃土疫情期间,陈菲积极利用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平台,开设《菲常视野》栏目评论国际时事,向学生们讲述国际大事,让学生们开眼看世界,通过指导学生积极撰写时评加强思想引领。截至目前,陈菲已然成为有名的up主,拥有88万粉丝,累计发布头条1.1万条。
于热爱中立言立功于学生而言,陈菲是老师,更是挚友。他参与开展“良师益友学术科研分享会”等学术讲座,鼓励学生进行质性研究,投入科研创新实践。班级中目前已有4名学生发表期刊论文,2个国家级创新创业A级项目,1个B级项目,3个省部级创新创业项目。
冯娟:“做学生的导航员,
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本科2018级旅游管理07班班主任
冯娟,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副教授,曾任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旅游管理系主任,现任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副院长、中国地理学会研学工作组副组长,入选学校第二批“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在近10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多次被评为学院优秀班主任,学生满意度名列前茅。
思想领航,培养学生向上向善冯娟通过定期组织召开学生班会、积极参与学生团日活动以及个别谈心谈话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引领。同时,也通过日常交流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与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鼓励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学业导航,引导学生为梦想奋斗加强学生专业学习指导,特别是在学生课程学习、学业规划、学科竞赛、考研深造以及专业实践等方面。冯娟所带的班级学生在全国高等院校旅游创新策划大赛、全国大学生旅游设计大赛、大学生世界遗产保护提案大赛、乡村旅游征文大赛和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屡获佳绩。
关爱护航,用心守护学生健康成长与学生们开展“一对一”谈心谈话,冯娟通过谈心谈话及时发现问题,并注重引导、关怀和帮扶,协助学生及时获得帮助,顺利渡过难关,对于需要帮扶的学生每周至少谈话或网络交流一次。
李娟:“践行‘三全’育人理念,
让教育有温度”
生命科学学院本科2018级生物科学专业02班班主任
李娟,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生物学课程与教学论、科学教育、教师教育,主讲课程《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获教育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并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近年来承担并参与多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以及教学研究项目,主编教材2部、参编教材多部,发表论文多篇。多次担任国培项目授课专家,现为湖北省科学技术馆专家库成员。
全新育人,助力破茧成蝶李娟经常与辅导员、任课老师交流,了解学生动态情况。她也常与班委讨论、规划班级发展路径。为提高学生参与各项活动的积极性,设置活动参与考评表。注重培育班级干部,对班级干部进行学业、生活、班级管理上的指导,使其发挥榜样力量。
为学生提供教师技能指导
全方位育人,助推个性化发展李娟也会主动找个别同学谈心,了解其思想动态,并通过开展学年小结、组织生活会等班级活动对学生进行深入的思想交流与引导。1802班学生各有特点,她以培养优秀教师为切入点,积极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并力所能及地为学生提供学习生活和科研创新等领域的指导,以实际行动落实“抓共性成长、促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
陈曦:“以笔为刃,
与学生一起勾勒时代画卷”
美术学院
本科2018级美术学(版画)专业01班班主任
陈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造型艺术系版画工作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从事铜版画创作及教学,曾在武汉、北京等地举办个人展览,作品入选全国、省级专业展览30多次,曾多次获得国家级比赛金奖等荣誉。近年来发表多篇论文,出版个人作品集一部。获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银奖奖章”。
做好班级顶层设计班级具有健全的组织结构,陈曦定期开展班会,积极和同学们交流,建立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班级内成员分工明确,氛围浓厚,组织运行有序。
塑造“美育+思政”特色陈曦在班级开展思政三课:以人民为主体的创作课、笔尖上的思政课、行走的思政课。坚持“美育+思政”的特色工作思路,充分发挥美院学子的专业特色与优势,营造“班团一体,用画笔谱写青春绚丽之花”的班级氛围,以“美”的形式弘扬新时代新思想,展现美院学子的个人能力与社会担当。班级成员紧扣时代主题创作出版画说系列——《画说千村风貌》一书,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陈曦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班级志愿活动参与率100%。她还鼓励班级成员积极参与各类师范生活动,培养师范技能,并动员学生参加课外学术活动,班级成员多次获得竞赛奖项。她组织学生参加“国际大学生体育日线上跑挑战赛”,荣获得团体第一名。2019年12月,班级获评校级“最佳师范生集体”。
祝志宏:“从学生出发,为学生服务”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2011级物化交叉班2015级基地二班、2020级基地班班主任
祝志宏,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纳米科技研究所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多功能纳米生物医用材料的设计及其临床医学研究、天然生物材料有机模板在储能器件中的应用。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获得湖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发表SCI收录论文67篇,其中ESI被引论文10篇。
学风为基,积极关注学生学习情况在2006班同学刚进校时,祝志宏就以自身为例给同学们介绍大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的重要性。班级也在大一上学期的期末考试中取得了全员无挂科、平均学分绩84.86的优异成绩。
因材施教,着力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大一学年,祝志宏先后开展“走进实验室,探索物理学”主题班会活动,带领学生参观九号楼的大型实验仪器和纳米科技楼,邀请教授给同学们开展关于引力波的热点报告,满足同学们的求知需求。他积极推进基地班导师制度,组织了“如何选择科研立项导师”主题班会。他经常告诫学生:做一件事不能半途而废,科研工作尤其如此。
循循善诱,全面关爱学生成长发展祝志宏非常注重与辅导员进行沟通和交流,形成“辅导员+班主任”育人合力。积极关注班级同学的思想动态、心理健康和未来职业规划,坚持每学期开展学期总结与展望活动,在班级内部产生了良好的指导、激励和示范作用。
谌仁俊:“科教融合促全方位育人,
以生为本建先进班集体”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本科2016级法学-经济学交叉培养班(08班)
2020级法学-经济学交叉培养班(07班)班主任谌仁俊,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经济系副主任,入选学校桂子青年学者,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多篇重点期刊审稿人。致力于环境经济学和工业生产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多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重点期刊期刊发表论文数篇。荣获湖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和三等奖、湖北发展研究奖二等奖等荣誉。
重视科教结合,努力做好课堂上的授业人谌仁俊在讲授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尝试把关注中国经济问题的前沿研究融入课堂中,激发学生对经济学研究、讲好中国故事的兴趣,开展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思政教育。
注重人文关怀,努力做好生活上的知心人谌仁俊深入了解班级学生情况,并联系有困难的学生进行线上或线下谈话,为他们排忧解难。同时,他积极参与师生破冰之旅、安全教育、建党百年故事分享团日活动和学年总结等日常活动,还主动组织了一系列有特色的班级活动。
2021年,2020级法学-经济学交叉培养班荣获华中师范大学优秀团支部、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先进班集体荣誉,班级多人获得华中师范大学优秀共青团员等各类奖励及奖学金荣誉。
向宗平:“漫漫师者路,春风育桃李”
外国语学院本科2017级07班
2018级07班、2019级07班班主任
向宗平,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曾获湖北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等奖项与荣誉,运营的微信公众号两次获评校年度“十佳自媒体”。担任本科生班主任20余年,持续深耕课堂教学,重视班级团队建设,助力学生多元、长远、持续发展,连续获评学院“十佳班主任”。
深耕教学一线,引导学生提升专业素养向宗平通过“学习通”培养学生“课前提问、课上答疑、课后反思”的学习习惯。鼓励学生参加戏剧创编表演、即兴演讲、校园vlog拍摄等活动。疫情期间,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保证隔离的同学也能参与课堂活动。同学们至今仍记得向老师曾用“人体支架”举着手机一整节课,只为把课堂实况同步给线上的同学,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
注重班团建设,营造班级优良班风学风向宗平秉持“以生为本”理念,积极参加并组织各种形式的班集体活动,注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员带动广大同学,连点成线,铺线成面,与学生携手打造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她不仅在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内容还在与同学的日常相处中进行情感交流与思想引领。她开展了“微型午餐会”,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倾听学生心声、了解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增进与学生的交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与学生交流
刘丽伟:“以生为本,与学生共成长”
教育学院本科2018级学前教育(中澳)05班班主任
刘丽伟,教育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早期教育学院副院长。从事婴幼儿托育、家庭教育、幼小衔接相关研究,在CSSCI和SSCI期刊上发表10余篇学术论文,主持1项国家社科教育学青年课题,参与撰写国家卫健委咨询报告。
青年思想的“好舵手”注重将思想引领工作融入到平常生活之中。刘丽伟经常和班里学生谈心聊天,参加师生午餐会,为学生排忧解难,在思想心理上作积极引导。及时与年级辅导员沟通,积极应对因受新冠疫情影响而面临的学生实习难题,为班级学生主动联系实习单位,帮助学生解决实习问题。
学生发展的“老前辈”注重专业适应性教育,加强了对学生科研、实践的指导。刘丽伟经常将自身的科学研究、教学实践经验分享给学生,为他们的学业发展加油助力。注重班级学生就业指导,通过集体座谈、分类分析的方式帮助学生规划前程。
李佳:“勠力同心,打造卓越班集体”
化学学院本科2012级化学专业01班2017级化学专业01班2018级化学专业卓越班班主任
李佳,化学学院副教授。主持多项省级科研项目,主编教材、专著3部,参编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她坚守教书育人初心,连续担任化学学院三个师范班级班主任,从移动学习共同体的创新视角构建卓越教师班级育人模式。所带班级荣获学校“最佳师范生集体”和“优秀团支部”,主持的湖北省高校班主任精品项目结项时被鉴定为优秀。
知行合一:注重价值引领与专业实践结合李佳每带一个班,就从班级文化、制度、精神建设抓起,整体规划大学期间的班团活动,注重师德养成,强化专业认同与共同体意识。组织学生开展先进师范生集体、红旗团支部及文明宿舍创建工作,促进班级成员交流,培养集体向心力和集体荣誉感。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大赛、全国中小学校本课程设计大赛等比赛,并教育引导学生结合家乡文化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厚植“教育家”情怀,铸牢为家乡教育事业奉献终身的职业理想。
三位一体:打造家校社会协同育人平台李佳鼓励班级同学参与交流交换学习,支持学生到海外高校或教育机构研习,邀请优秀毕业生进行经验分享,并聘请经验丰富的校外导师作为助学者,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开展教育见习等专项实践活动。她利用各级学术会议、教学竞赛、教研活动、名师工作室等平台提供学习交流机会,助力专业成长。通过家访、社交媒体建立家校育人共同体,帮助学生解决学业困难、生活困境和心理困惑。
“智能”融合:借力“互联网+”开展班级建设李佳借力“互联网+”开展班级建设,把握教育时机,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主题班会、读书分享会、辩论会等形式多样的班团活动。借助社交媒体建立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加强同学间的思想交流。她指导班级围绕化学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学习需求,开设微信公众号,发挥班级社会服务功能,形成跨校、跨区域的移动学习共同体。
山民们看完这些有什么想对老师们说的吗?山民们的老师又有哪些令你感动的瞬间呢?快来留言区表达自己对老师的爱吧
小诗也为大家准备了礼物大家快来参与吧~
小诗福利
1、关注华中师范大学公众号,转发本条推送到朋友圈并保留至开奖。
2、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抽奖页面参与抽奖。
3、抽奖系统将从中随机抽取30位幸运儿,获得华小诗二十四节气笔记本一份。开奖时间为2022年5月20日22:00,中奖者需在抽奖结果公布后24小时内将获奖截图和朋友圈推送转发截图发送到本公众号消息框认证获奖资格,逾期视为放弃领奖资格。
二、点赞评论
在本条推送下方留言,截至2022年5月20日22:00,精选留言点赞前20的朋友同样可以获得“2022年华师限定春日来信”明信片一套。中奖者需在结果公布后24小时内将留言截图发送至本公众号消息框认证获奖资格,逾期视为放弃领奖资格。
三、奖品领取
本次活动奖品领取分为自取和邮寄两种方式。自取:获得资格认证后,本公众号将会回复具体领取时间和地点,请在指定时间到指定地点领取奖品,逾期视为放弃领奖资格。邮寄:获奖资格认证后,按照要求发送邮寄信息,奖品邮寄需自行承担运费。
深耕教坛数十载 春风化雨育桃李目前我校共有640名班主任他们日夜坚守在在育人一线
坚持立德树人 秉承育才初心将“爱与奉献”的精神在桂子山上传承让我们为“十佳班主任”点赞!为华大师者风范点赞!
强烈推荐
华中师大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编辑:马晓静 余洋洋 汪英姿 金博(实习) 查秋玥(实习)材料来源:党委学生工作部封面制图:金博(实习)责任编辑:毛国樨审校:钟文锐投稿邮箱:huadaguanwei@163.com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