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古为新!华师这个论坛,研讨了一个重要课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
如何发掘传统中可以为我们今天所用的资源?
如何对传统进行现代性转化与融合?
近日,多所高校学者、期刊专家
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
齐聚桂子山
共同研讨
中国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传统
7月9日,由我校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文学院与湖北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联合举办的中国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传统学术论坛在逸夫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学者以及文艺研究、学术月刊、清华大学学报、新华文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多家期刊的专家,围绕现代文学传统与古代文学传统的关系、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白话与文言、新诗研究对传统的理解、当代学人与古代文学传统等话题,进行研讨交流。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举行。
副校长彭南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表示,思索传统文化对于现代文化的意义,认识中国古典文学与五四以来新文学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古典传统与五四传统在今天的意义,都是学术界应该关注的重要命题。在文化的延续与发展过程中,传统不是被动地、静止地存在于历史,而是作为一种主动的力量无时无刻不在进入时代话语,参与当下语言和思想的构建。对于传统的继承不是复古、回到过去,而是发掘传统中可以为我们今天所用的资源,与古为新,对传统进行现代性转化与融合。
北京大学中文系陈晓明教授关注现代如何想象传统,尤其是如何改写、重写传统。以施蛰存改写的《石秀》与鲁迅改编自传统神话的小说《铸剑》为例,他指出这两部作品对传统的想象与态度契合了五四一代对传统的态度。现代文学借助传统作为自身重建艺术的出发点,进行了“传统”的“现代”重构。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张洁宇教授——新诗能向古典诗歌学些什么?也谈郑敏晚年强调“传统”的逻辑与意义郑敏的《新诗能向古典诗歌学些什么》这篇文章为的是打破新诗现代性的迷思,经由传统去反思现代,从关注“文学”的继承到关注“哲学”的继承。文章强调的是从中国古典文学的角度应对现代问题,并非以文学史的标准评判优劣,而是从诗歌的角度评估古典文学的优势,从激活中国古典“文史哲”的思路来提出一条超越西方哲学的中国道路。
复旦大学中文系郜元宝教授——中国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传统漫谈关于这个问题目前存在三种研究取向:1.现代的古体文学创作;2.现代文学主流如何继承古代文学;3.现代文学创作界的群体性差异及其背后的规律。其中,第三种研究更具有动态性,既有从文言转向白话创作的作家,也有从白话回归古意的现代文学作家。单是从现代文学中寻找古代文学的遗传因子是不够的,应加强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的对话。
武汉大学文学院方长安教授——传统文学视野中的新诗 什么是古代文学传统?不仅是理论阐释、概念辨析,而是历史事实的清理问题。重点在于研究现代作家如何理解、论述、总结古代文学,如何在此基础上构建自身文学传统。例如,胡适的白话文学史,就展示了如何构建古代文化传统,将古代文学为己所用的学术尝试。
武汉大学文学院樊星教授——发现经典的另一面从古为“今”用到古为“己”用,很多作家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理解经典的,因此经典具有复杂性。大学教育宣传经典的文学成就,而经典对个体的人生启迪不尽相同,因此是古为己用。发现经典的复杂性,进行个性化阐释,完成人生境界的提升,达到对文学、人生、传统经典的超越,这是当代与经典对话的一个出发点。
武汉大学文学院金宏宇教授——文学的“长尾”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纯文学构成了文学的主体;传记文学、报告文学、杂文、序跋、书信、回忆录等杂文学构成了文学的“尾部”。杂文学的本体特征是被虚构性、实用性、批评性,与纯文学的目的各有不同。从作品的总销量上,现当代文学的杂文学足以和经典文学比肩。从作品的影响力上讲,文学“长尾”可以满足纯文学之外的人们对自身生活的想象。
武汉大学文学院陈国恩教授——对古代文学传统的审美继承问题如何继承古代文学传统?没有方案,只有态度。这个态度就是主体的自由、观众创造的实践。审美继承就是充分尊重主体的权利和自由,个人个性、审美倾向的自由发挥,内心的惬意和自在。唯有担当历史的责任和使命感,在自身的审美实践中,继承历史河流中的由文学趣味共同构成的文学传统。
首都师范大学张桃洲教授——诗教的古与今古代诗歌教育更加重视诗歌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位置,诗歌的状态、气质,与社会文化整体的共振,强调诗歌的教化功能,诗歌是参与社会文化生活的媒介。现代诗歌教育中,着眼于诗歌文类本身,与古代诗教南辕北辙。现代诗歌教育的局限性源于,诗歌自身文类的变化,传播方式的变化,诗歌与人类存在方式、社会发展的关系的变化,诗歌与当下教育方式的关系的变化等。
强烈推荐
2022
愿广大学子
能够顺利报考、成功录取
愿心系华师的你
在夏末秋初的清爽中
与桂子山相遇
续写未来的故事
▼华中师范大学2022年毕业微电影《从每一次开始》正式发布!▼
有好多每一次也是我舍不得的最后一次华中师范大学2022年毕业微电影《从每一次开始》正式发布
让我们在挥手告别的这个盛夏再次走进与华师的青春记忆
华中师大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编辑:杨盈盈文字:张皓 薛雅心
图片:伦健聪 崔思晨责任编辑:曹世生审校:钟文锐投稿邮箱:huadaguanwei@163.com
一起为华师点亮“分享”+“点赞”+“在看”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