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真的,我最喜欢华师桂花!”

和桂花有故事的 华中师范大学 2022-11-17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这是古人对桂花的赞誉

而在当今

上至七八十年代的老一辈华师人

下至零零后的新生代山民

桂花在他们的心目中

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桂子山原本是一座荒山秃岭

经过一代又一代华师人的不懈努力

桂子山由荒变绿

满园桂花香,引得人才来

“忠诚博雅、朴实刚毅”

在华师人之间永流传


章开沅先生(左)与姚水印(右)师傅合影。姚水印师傅为代表的绿化组几十年勤奋工作努力创新,为华师建设立下汗马功劳


从瘠土裸露到林木森森

一代代华师人洒下汗水

是开拓者、创造者

以辛勤劳作

铸就桂子山美学诠释



几十年来

桂花

已经成为了华师校史

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022年3月11日,学校在南湖综合楼前举行“添绿南湖畔 喜迎双甲子”义务植树活动


回望当年种下桂花

为华师添绿的每一个人

他们默默奉献的精神

也与华师精神紧密相连



桂花·结缘


后勤保障部绿化组的付学东师傅,在华师栽植桂花树,已经度过了整整四十载春秋。而绿化组里的园林工人师傅们,也大多在岗位上坚守了十余年甚至几十年。与此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断加入到这个队伍,合力将校园绿化做得更好,为“风雅桂子山”而努力。


当年的桂园,建于2005年,面积800平方米,栽种数量230株


桂子山大范围栽种桂花树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来从成都引进了十多个品种的桂花,涵盖四大桂花品种,总计树木达一万多棵。到现在,从桂子山到南湖,一万三千多株桂花,淡雅清香飘满园,早已成为桂子山的象征。


因地制宜,是桂花选择了桂子山,也是桂子山选择了桂花;是纬度、气候适宜,也是桂花的高度、形态符合华师“园林式学校”的整体规划布局。桂花树越种越多,而桂花那清新淡雅的气质也走进了一代代华师人的心中和记忆里。



四十多年前,刚搬迁的学校绿化环境受制于当时的大环境,黄沙漫天,杂草遍地,难觅青绿。华师人,以坚韧不拔的品格,从无到有,一点一滴地改变了学校的绿化基础和土壤条件。让华师越来越美,终成“桂苑”


在绿化组的师傅们眼中,华师的桂花就是最好的。



华师的每一棵桂花树里,都蕴藉着他们一生的心血,是汗水与智慧,也是巧思与技艺。一处处校园桂花景,便是华师绿化魂。


桂子山上的绿植,不仅仅依赖于几十位绿化组师傅的辛勤努力,也更是一代代桂子山民们共同奋斗的结果。桂子山上很多的树都是学生和工人们一起栽种的,一棵棵华师树,汇聚出了华师人共同的记忆。



就这样

从一座荒山秃岭、杂草丛生的猪头山

到如今碧草绵延、桂香灵动的桂子山

老一辈华师人与桂花结下了不解之缘

接下来

看桂花与山民们又擦出过怎样的火花



桂花·记忆


来自华师2009届经济管理学院的校友王沛,从小就住在华师校园,在桂子山上长大,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桂子山民”。虽然已从华师毕业多年,但她现在还是会经常回桂子山上看一看,感受那阵记忆里的芬芳。



回忆起小时候,每到桂花开时,奶奶都会去桂花树下捡那些落下的桂花,回来搓洗晒干,做一罐满满的桂花糖。这也成为了王沛童年最温馨的一段记忆。


桂子山自80年代开始引进桂花树,2003年再次开始大面积种植,可以说桂子山上的桂花树是伴着她长大的。见证桂花的成长,王沛这样说道:“以前,印象中只有牡丹园那一块有大片的桂花林;现在华师的每个角落都种植了桂花,比以前多多了,而且品种也不一样。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不愧为‘桂子山’,走到哪里都可以闻到桂花香,芳香四溢,让人觉得心旷神怡


王沛自己制作的桂花瓶


谈到桂花的精神气质,王沛的理解是:桂花清新脱俗、芬香宜人,同时也象征着收获,承载着一种美好的寓意。而华师的校园正是以满山的桂花闻名,金秋时节丹桂香飘满园,形成了华师独有的一个特色。年复一年,每年都会有一大批新学子进入到华师校园,在桂香中书写自己四年的青春故事。同时华师作为一所百年学府,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博大的人文情怀深深感染着每一位华师人,让一代又一代学子将“忠诚博雅,朴实刚毅”的华师精神一脉相传。


每一位华师人,无论走到哪里,都是“桂子山之子”,内心也总会飘荡着桂花的一缕芬芳。毕业良久,依然感念母校,盼望有一天再次回到魂牵梦绕的桂子山。那抹桂花的馨香会一直留在心中,久久难忘。



时光的齿轮扭转

一瓣瓣的桂花飘遍了桂子山

陪伴了一代又一代桂子山山民

让我们走进如今的华师学子

听听他们与桂花的结缘故事



桂花·新生


来自文学院2021级的蒋静,时常感叹,自己与桂花的相遇真的是一种缘分。每当清晨的第一缕风送来宿舍门前桂花的清香,美好的一天就此开始,也牵起许多思绪,剥开许多回忆。


元宝山宿舍的桂花


想起了老家窗前的那棵桂树,想起了最爱的奶奶做的桂花饭,想起曾经多少个往年今日,是这样的桂香入梦,伴她入眠。关于家乡,蒋静这样分享道:“说起来真的是缘分,老家那一块儿有个很好听的土名叫‘桂花湾’,不是个正式的名称,甚至没有出现在任何文字记载中,仅仅流传于老人家们的口中。据说,湾里的哪一处曾有一棵百年的桂树,来十个人都抱不住,那花开的时候,香能飘十里哩……”


蒋静家乡的桂花树


对蒋静来说,在桂花湾长大的她,窗前的那一树桂香知晓她所有的梦中心事;如今在桂子山求学,这一路桂香亦知晓她所有的归乡情浓。


华师飘远的桂香,是多年岁月的沉淀,是前人栽树,后人闻香。当年种下的是树苗,更是传承、是希望;如今收获的是一山碧绿、一季清香,更是每一个金秋时节里给予华师人最好的礼物,将那份初心与使命传承下去。当谈到对未来的期望,蒋静说道:“桂花当然不会一直开,但那份传承永续,希望不灭。让我们相约华师双甲子,共赏来年百廿桂香。




桂花·情


桂花串起了共同的思绪

跨越了空间 超越了时间

留存在每一位与桂子山情感交互的人们心中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心中的桂花情







新入大学,首次在桂子山闻到花香,沁人心脾。
——吉祥龙
每次闻到桂花香都会想到妈妈,这是妈妈最喜欢的花香。
——风中劲草


来华师一个多月了,想念家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与对大学学习的迷茫之感有时令我很焦虑。但每当我去教学楼的路上时,桂花的香气扑鼻而来,这香气总能给我一丝治愈的力量,让我感到温暖。

——润奔奔


桂花于我就是我在华师生活的标志记忆,是每一年秋来念夏的特殊节点,是漫山去寻找的橙红浅黄色,是往后提起桂子山时会先说的“在桂花开时”。

——暴躁烤鱿鱼


温暖的阳光配上午后一点桂花的清香——如果可以,我愿意永远停留在这个秋天的下午,享受属于桂子山的、像猫一样慵懒的时光。

——潇湘夜雨


小时候和姥姥姥爷在门前的桂树下捡拾桂花,是我童年最难忘的一段回忆。还记得姥爷告诉我桂花是四瓣的,因而每次捡到五瓣、六瓣的桂花,都让我惊喜不已。姥爷教会我去探索发现这个世界不一样的美好,在桂子山再嗅桂香时,总让我再一次回味那段记忆的温馨。

——链接接接









22年毕业生,昨天晚上睡觉还在想,这个时候桂子山上的桂花应该已经开了吧!——Marcus
最爱华师的桂花,无论在哪儿,桂花盛开时,总能想起华师。
——ZYS
又到了桂花开放的季节,又到了想念桂子山的季节。南湖浪涌,桂香灵动,让人魂牵梦绕。之前回了一趟华师真的是心灵治愈之旅,现在想起来依然觉得可以收获很多力量。惦念桂子山上遇到的师友,思念珞喻路152号。——Sakurai
毕业后,闻见桂花香便会怀念起在桂子山上度过的四年青春。——若水










今年是女儿开启华师生活的第一年。希望她在桂子山的熏陶下,与花齐香。

——哲学


十七年前,本意携妞看武大樱花,却错过花期,偶入华师巧遇桂花开,桂花香气弥满园。十七年后妞入华师读书,想再次邂逅华师桂花,疫情相隔,但心中的桂花香依在。

——快乐的家


孩子已经去华师一年多了,这一段时常提起华师的桂花,提起她经过的桂花树,提起那满园的桂花香。希望来年能到华师和她共赏桂子山上桂花香。

——青瓷


金秋时节,女儿传来了寝室楼下桂花开放的照片,激动地问我家乡的桂花是否也开了。我望了望楼下那一排桂花树,绿叶簇拥着的粒粒小黄花,想起前年的今日,女儿还在家,还可以一起赏花;如今,女儿长大了,独自一人在外求学,我虽不在身边,但是有华师的桂花陪伴着她,就像我的爱、我的思念一样,穿越千里,一直陪着她。

——姑苏有钟声





今年年初的南湖

迎来了一批年轻的桂花

它们也将与“先辈们”一起

共同点缀桂子山上与南湖之滨



添绿南湖畔 植树桂子山

草木蔓发 春山可望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经百廿年华 谱时代新章


华师桂 华师人 华师精神在代代传承中交互融合 成为共同的精神内核
那年那桂那些事此地此景此番情让我们在迈向新征程的道路上
共同书写桂子山新篇章


强烈推荐






▼2022,就报华中师范大学!▼


愿广大学子能够成功上岸

愿心系华师的你

与桂子山相遇

续写未来的故事


▼赞!美!全国30人获评,2名华师人上榜▼

我校音乐学院教授赵雨薇

和我校校友、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黄华丽

细心耕耘将艺术的种子播撒

无私奉献将华师的精神发扬

荣获“学雷锋文艺志愿服务最美文艺志愿者”荣誉称号

全国只有30名艺术家获此殊荣


服务“双碳”战略,华师这一建设项目获批!华师校长思政课来了,聚焦这一前沿话题!

▷20年,新起点!华中师大化学学院校友会成立!


华中师大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编辑:李彦洁 杜皓然 陈钇桔

庄思莹(实习) 钟钧灏(实习)

采访:艾婷 陈钇桔 杜皓然 李彦洁

庄思莹(实习) 钟钧灏(实习)

图片:王宝洲 周溪 李启星

万怡涵 徐浦畅 宁宇辰 肖扬 周珂伊

部分材料来源于《风雅桂子山》

部分图片来源于受访者、往期推送

责任编辑:毛国樨
审校:钟文锐投稿邮箱:huadaguanwei@163.com

一起为华师点亮“分享”+“点赞”+“在看”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