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三育人”标兵|马英:深耕细作 润物无声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2024-04-22


深耕细作 润物无声

主动作为 大胆尝试

怀揣着对工作的敬畏和热爱

她用行动践行立德树人

今天来听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党委副书记马英老师的育人故事一一



在2020-2022年度“三育人”标兵、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马英看来,对岗位的珍惜体现在对工作的敬畏和热爱。把每一项经手的工作都做得圆满,让学生因为自己的工作多一些获得感,这些就是“管理育人”的应有之义。


"

每个岗位都值得付出。珍惜岗位,善作有为,是实现个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最好的途径。

"


从2006年硕士毕业任辅导员开始,马英在学生工作战线上已经工作了17年,却依然不曾倦怠。“我是真的喜欢和学生在一起。这份工作充满挑战、充满活力,也成就满满!”在教育学院担任辅导员的13年间,她主动作为,大胆尝试,凝聚导师力量,解决教育和管理难题,十余年坚持书写博客日志与学生交心谈心。守正笃实、久久为功,正如在她后来出版的《闪亮的日子——一名研究生辅导员的工作日志》序言中提到的那样,“这宝贵的十年青春,正是因为有了一届届学生的陪伴和成长,它才更富有价值、充满荣光”



2019年5月,马英来到物理学院担任副书记,负责本科生工作。新的岗位,新的挑战。她深刻把握学院“学生多、课程难,学生学习压力大”的学情特点,在学院的支持下,制定了一揽子措施聚焦主业、狠抓学风。恢复高数月考、监督不及格学生每周上晚自习、分析期中期末成绩形成报告、每年给家长寄出“千封家书”,探索辅导员和班主任“四培三会两报告一评优”的合力育人机制……每一条都做得扎实有序。


"

这宝贵的十年青春,正是因为有了一届届学生的陪伴和成长,它才更富有价值、充满荣光。

"


马英说,和学生在一起,心里才踏实。走近学生才能看清学生的需求和存在的问题,工作才更有目标和方向。在统筹抓好学院本科生工作的基础上,她还积极开辟“实验田”,以面带点、以点促面。联系2012班以来的两年多时间里,她和班里的学生一对一谈心谈话、和班主任辅导员一起精心策划主题班会、张罗着给大三上学期的同学们做出第一本简历册,在跨年的班会上为同学们过集体生日……


马英说,每个家庭培养一个大学生都不容易。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作为老师,要有父母心来待学生。有了父母心,就会拥有更多的力量和办法去解决看似麻烦的问题,少了埋怨,多了期盼。哪个父母不是总想着要为孩子多做一些,再多做一些呢?



学生工作不仅仅是教育人的工作。“带200名学生,学生的整体和个体情况你都要了如指掌;每项工作的安排都要清晰明了;过程性评价更要坚持不懈。这些基础性的工作看似不出彩,但却让学生有强烈的秩序感和归属感,让你的育人工作有了厚实的根基。”在马英看来,要想做好教育工作,首先要把管理工作做扎实。管理工作要有序有效,得做到底数清、思路清、规矩清,要让每一项工作都能经得起检验。


管理工作最忌有疏漏,担任学院副书记以来,马英排查学院学生工作中的5大类30个风险点,带领团队成员一起制定防范举措。因为守住安全稳定底线,是对学生成长和事业发展最大的守护。



"

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是幸运的。

"


马英认为,管理首先不是拿着尺子去量别人,管理首先应该是示范。“你要求团队成员按时到岗、做事不拖拉、多做贡献,你自己却没有时间观念、做事懒散、急功近利,你在团队的管理就缺乏号召力。再比如,你对学生讲,要勤奋认真,有困难找老师。但你的工作却心猿意马、漏洞百出,学生有事时找不到你或者找到你也起不了任何作用,那你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就打了折扣。”马英坦言,要求别人做到的事情,就得自己先去做,先做好。



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地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从来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真真切切地体现在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未来的工作中,马英希望自己能一如既往地以高度的责任感,以钉钉子的精神去履职尽责,永远心怀热望,永远脚踏实地。


心怀热望 脚踏实地

不忘初心 一如既往

以高度的责任感履职

以钉钉子的精神尽责

马英一直在坚持


强烈推荐






▼“三育人”标兵|陈淑云:爱是教育的灵魂▼


爱是教育的灵魂 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

用真情、真心、真诚

滋润学生的心田

为人师者的陈淑云一直在努力


▼2023,在华师邂逅第一场雪▼


在纷飞的雪花中 在这里

许下你的新年心愿

华师人

一定会用努力和拼搏来实现


▷华师2023,开门红!

夏立新同志任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华中师范大学诚邀申报海外优青

“三育人”标兵|王洪涌:“在热爱的道路上一直前行”

“数智赋能未来教育”, F0701年会来了!


华中师大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编辑:蓝凯雅娴

文字:温灿

材料来源: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黄青青

审校:钟文锐

投稿邮箱:huadaguanwei@163.com


一起为华师点亮“分享”+“点赞”+“在看”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