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歌,献给您!
“我有一个梦
叫'禾下乘凉梦'
我们的水稻
有高粱那么高
穗子有扫帚那么长”
两年前 我校音乐学院教师许曾
曾有幸作曲《禾下乘凉梦》
如今“热干面乐队”邀请各界音乐人
再度演绎这首歌
以一首新版的《禾下乘凉梦》
缅怀袁隆平院士
2023年5月22日,是袁隆平院士逝世两周年。
2021年5月22日13点07分,“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沙与世长辞,享年91岁。生前,袁老曾写下《我有一个梦》。在他逝世的第二天,武汉“热干面乐队”联合花季合唱团,将袁老的“梦”唱成了一首歌。
热干面乐队创始人肖俊华说:“起因是隆平水稻博物馆在制作纪录片时看中了我们的歌,我们便免费授权给了他们,还收到了博物馆的感谢信,恰逢袁老逝世两周年,我们便突发奇想,决定邀请湖北省歌舞剧院、武汉音乐学院、邮政文工团、武汉知名歌手等各界音乐人重录一版,从昨天下午开始录,通宵剪出来,献给袁老。”
说起这段因音乐相识的缘分,隆平水稻博物馆的副馆长王伊伊也觉得妙不可言,“当时选这首歌的时候就觉得,无论从旋律、歌词、情感都特别贴合我们缅怀袁老的主题”。
两年前,也是在同样的一个午后,我校音乐学院教师许曾突然接到肖俊华的邀请,“22号下午就开始创作,乐队晚上通宵录制,第二天早上花季合唱团也加入录音,光谷十二小的音乐老师朱海博制作视频,大家在我的工作室里,边创作、边编曲、边剪视频、边录音,齐心协力10个小时就把歌做出来了,因为大家都想用自己的心意悼念袁老。”
许曾说,原版是小合唱,新版是多人独唱的形式,更注重主线条单旋律,但不想把编曲弄复杂,就通过钢琴和木吉他,传递简单、纯真、真挚的感情。
参与的音乐人各有各的行程,在收到邀约后结束手头的事就赶来了。“再忙也要来,我是50年代生人,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吃糠咽菜的那种苦,所以袁隆平院士为我们国家做的贡献,把口粮、饭碗牢牢抓在自己手上的意义,我的感受是非常深的,所以华子问我有没有兴趣时,我说这不是有没有兴趣,我是一定有这个责任要来,其它年轻的同志也是一样,只要有这个机会都会从四面八方赶过来。”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后辈之人,永怀感念
今天的华师人也以自己的方式
表达对老人的敬意和缅怀
5月15日下午
由团省委、省青联、
省学联、省少工委联合主办的
“永久奋斗的青春”主题话剧团课示范宣讲
来自我校大学生艺术团
音乐学院的师生代表20余人
参与节目《禾下乘凉梦》的编创和表演工作
精彩的舞台表现
赢得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和一致好评
一稻济世,万家粮足
国士无双,先生千古
袁隆平与华师的不解之缘
早在多年前就已经悄然播种
1946年8月,16岁的袁隆平来到汉口博学中学读高中。博学中学是汉口博学书院的中学部。博学书院由英国伦敦会于1899年创办,是我国最早的西式学校之一,设大学部、中学部(中学部后改为博学中学)、师范部和经学部四部,1924年并入华中大学,而华中大学为我校前身之一。
因此,可以说,袁隆平从少年时期便与我校结下不解之缘。
汉口博学书院
1974年冬天,袁隆平院士与大学刚毕业的李行润(我校生物系教师)在海南进行水稻杂交试验时相识,从那时起,二人便开始保持良好的师生情谊。
上世纪八十年代,李行润教授在进行水稻研究项目申报和攻关时,受到了袁隆平院士极大的关怀和帮助:一方面,帮助两系不育系水稻研究列入863计划,使得研究经费有了保障;另一方面,在李行润教授提出“双保险”理论不被同行专家认可时,袁隆平院士对研究方向给予了鼓励和支持,“就照这个思路,往下做下去。”
每每谈到此事,李行润教授都动情地说:“袁老师的这句话给了我莫大的鼓励和信心,能在那种时候得到权威的肯定和鼓励,让我十分受鼓舞。”
袁隆平院士与李行润教授(右)亲切交谈
1988年,我校李行润教授研究培育的两系不育系水稻通过了鉴定。在这次鉴定会后,袁隆平院士受聘为我校客座教授。这是袁隆平院士第一次接受大学的聘书。此后,袁隆平院士和华师的水稻情更深厚了。
时任副校长邓宗琦(中)、李行润教授(右)举杯欢庆袁隆平院士
受聘为我校客座教授
二十一世纪初,两系法杂交稻育种经过十多年全国协作攻关,已进入产业化开发阶段。但是,作为关键技术的光温敏核不育系的育性不稳定问题一直没有彻底解决,特别是在长江流域,两系杂交稻大面积应用始终存在风险。为解决这一难题,我校科研人员做了不懈的努力,在此过程中,袁隆平院士也不断给予支持和帮助。
袁隆平院士在南湖试验田与时任副校长蔡旭(左一)、
李行润教授(右一)等交谈
2003年9月5日上午,我校“籼型水稻双保险光敏核不育系4112s”技术鉴定会隆重召开,袁隆平院士亲自主持,并在会后和专家组成员一起到南湖校区考察了制种现场和以4112s配组的超级杂交稻示范基地,现场采样进行材料鉴定。最后,专家组成员一致认为:4112s的选育技术路线正确,选育方法有创新,该成果是两系法杂交稻育种的新突破,达到国内外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
袁隆平院士在我校南湖水稻实验基地进行技术指导
当天下午,袁隆平院士学术报告会暨特聘教授受聘仪式在科学会堂举行,马敏校长(时任)为袁隆平院士颁发“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证书”。
袁隆平院士表示,受聘为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对他来说是一个极大荣誉,希望以后能够与学校密切合作,为学校的教学研究尽绵薄之力。
袁隆平院士学术报告会暨特聘教授授聘仪式
把中国人的饭碗
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是先生用一生去追求的中国梦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
先生之风,将继续吹拂桂子山
华师人心中报国的种子
将继续在这片土地上深深扎根
在传承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华大历程||校史上的今天 武汉文化科技创新研究院揭牌▼
强烈推荐
从2003年到2023年
二十年 是一次跨越里程的幅度二十年与一百二十年记录着Tiankong与华师的风雨兼程今年的Tiankong与华师一起立足新起点 迈向新征程Tiankong 20岁生日快乐!▼今天,你和ta表白了吗?▼
相逢此刻
把爱在华师写进诗的结尾
120年校庆在即 生逢此时
对于每一个山民来说
能够伴随华师一起成长
并见证华师的120校庆
都是一件十分幸运的事
忠诚博雅 朴实刚毅
刻在每一个华师人心中
在将来 华师会更好!
这是520限定浪漫
也是华师与你的来日方长
祝大家爱在今朝 爱在华师!
华中师大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部分材料来源于
长江云新闻微信公众号
华大青年公众号以及往期推送
责任编辑:毛国樨审校:钟文锐投稿邮箱:huadaguanwei@163.com一起为华师点亮“分享”+“点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