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管清友:贸易摩擦将打持久战,资本市场改革迫在眉睫

2018-04-13 思客 新华网思客



发现思想力 成就影响力

 

4月11日,由新华网思客、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新华网海南分公司承办的博鳌亚洲论坛思客会举行,本次论坛聚焦“实体经济与金融力量”。


会上,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首席金融学家管清友做了主题演讲。他认为应对中美贸易摩擦,两国之间应该积极加强沟通。就国内而言,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刻不容缓,需要发挥智库作用,为改革建言献策。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首席金融学家管清友在博鳌思客会发表主旨演讲。 新华网郭建伟 摄

以下是演讲实录,由思客整理:


中美贸易摩擦是一场持久战


今天我想分享的观点是中美贸易摩擦凸显出资本市场改革的紧迫性。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第一,中美之间谈判难度加剧,贸易摩擦将是一场持久战;第二,资本市场改革紧迫;第三,发挥智库作用。


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到,中美这场贸易摩擦可能是一个持久战,它和以往90年代以来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不一样,因为阶段变了,现在中美不仅在中低水平的产业上缩小差距,在高新技术领域也在缩小差距。实际上中国和美国的关系,已经出现了质变。


中美两国之间在这次贸易摩擦上的沟通是非常不畅的。很多人研究美国和日本之间的贸易摩擦,发现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两国之间的文化背景不同,最后导致沟通不畅,没法理解。


我们踢球不能老在自己的半场踢,得把球踢出去。包括“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博鳌亚洲论坛都是设置议题非常好的平台。所以在这场谈判过程中,我认为是谈谈打打、打打谈谈,持续周期会比较长,那议题设置的方式和平台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今天我们很难以之前的中美谈判方式与美国沟通,难度加大。为什么谈判这么难呢?因为中美之间除了外交、战略关系上出现一些质的变化,在经济上也出现了质的变化,而核心问题在于依托比较优势形成的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原来中国生产中低端产品,美国生产中高端产品,互不相扰。现在中国变成一个全能选手,我们的产业基础如此雄厚,工程技术人员规模如此庞大,工业基础如此全面,有可能威胁到美国的核心优势。


当中美开始缩小在高新技术领域差距的时候,两国之间的摩擦是不可避免的,这一点美国的精英阶层都看得很清楚。所以我认为这是一个持久战。


管清友参加圆桌论坛。  新华社记者邢广利 摄


贸易战凸显出资本市场改革的紧迫性


第二,涉及到资本市场改革紧迫性的问题。未来十年是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窗口,是我们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企业做强做大的一个重要阶段。我们已经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的宏伟规划,核心在于制造业,但是实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力量的助推。想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金融的力量非常重要。


在这十年我们要完成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转变,完成大量企业境外上市向境内市场转变,完成监管机构大的框架改革,完成发行制度、交易制度的改革,也就是说这十年是窗口,我们可能需要快刀斩乱麻,尽快完成这个转变,以便给“中国制造2025”的实现提供金融力量。


最近几个举措,比如说独角兽回归,市场上也有非常多的评价,但这种运动式的回归很可能隐藏风险,现在看不足以解决所谓大量的中国企业在境内上市的问题。


同时我们的监管还面临着多头监管。尽管现在已经形成了大监管的格局,但是在很多具体业务上还面临着多头管理、监管缝隙过大的问题。什么叫监管缝隙?就是监管层自由裁量的余地太大,法治化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加强金融监管是金融市场改革中的应有之义,也是争取这个窗口需要加快推进的重要方面。


博鳌思客会圆桌论坛 新华社记者邢广利 摄


建言献策,未来智库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三,关于智库的作用。智库作用大家谈了很多,最重要的是沟通交流,官方的智库能够建言献策,民间的智库能够提供沟通交流的平台,所以智库在未来中美贸易摩擦、资本市场改革等领域其实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国实践和中国智慧


最后再谈谈中国实践和中国智慧。这几年我自己的亲身研究和投资经验,给我一个非常深的感受,那就是中国的实践以及中国文化传统所造就的中国特色确实非常多,我们不能生搬硬套,无论是西方的教科书还是东方的教科书,我们有太多的由于文化传统和国情造就的鲜明特征。


为什么融资结构从间接融资转变到直接融资如此之难?因为我们的整个金融体系就是以银行为主体,银行又以国有银行为主体。那为什么中国能够相对容易地对抗金融危机?因为我们有大量的金融骨干企业。因为我们的国有机构、国有企业还比较庞大,国有企业在防范风险方面有天然的优势。


我觉得需要我们很好地总结中国实践和中国智慧,需要提供很多中国案例、中国实践,为世界作出贡献,为具体每个领域的改革,包括实体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力量这些具体领域的改革提供务实的建议。


版权声明:本文为新华网思客独家稿件,转载须注明来源为新华网思客。授权合作请联系sike@news.cn


编辑:辛晓彤,马宇聪


戳原文,发现更多精彩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