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致敬92岁的“法界传奇” 上海最老出庭律师首次视频亮相!

2016-10-10 孙新奇 法律帮帮

 都说世上最美好的事情就是:

我已经长大,你还未老;

我有能力报答,你仍然健康。

对于中国律师业来说,最美好的或许莫过于,92岁的叶传岵律师,和87岁的傅玄杰律师,在开庭途中遇上,相顾一笑。以耄耋之年,行走于法庭之上,这本身就是一种风景。

今天(10月9日)是农历九月九重阳节。律新社采访了四位还在一线快乐执业的老律师,他们中年龄最大的92岁,是上海年纪最大、依然还活跃在诉讼服务一线的律师,最小的也过了花甲。

虽然年龄上相差了30年,可面对律新社的镜头,他们无一不是精神矍铄、才思敏捷,时不时哈哈大笑,声称“我的执业不设时间表”!

律师果然是个可以做一辈子的职业,中国还有一批这样的老律师奋战在法律服务第一线,把我们最真挚的祝福送给这些法治精神守护者们!



  “90后”律师叶传岵

                              上海最老的执业律师:官司打赢了我就高兴!




叶传岵是上海滩的一个传奇。

92岁高龄的他是目前上海执业律师中年龄最长的一位,其父、其子都是律师。律新社昨天见到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时,惊呼不已。他却不当回事地说:“北京还有比我年纪大的律师还在执业呢”。

这种没有拿到第一有点不认输的精神,或许就是叶律师的活力所在。得知律新社要来采访,92岁的叶律师早早就等在小区口,初秋的风呼呼地吹着,老人家丝毫不介意,理了理花白的头发,亲切地问:“还好找吧?”虽然已是耄耋之年,可他看上去面色祥和、两眼炯炯有神,思路敏捷,行走自如,看上去顶多只有70多岁。

来到上海67年了,叶传岵律师还是一口未改的川音,只是偶有个别单词,听得出上海口音。

“最近手上在办一件行政诉讼的案子,很有代表性,下次讲给你们听。”叶传岵对律新社说。

叶传岵1925年4月出生于重庆,父亲叶云阶也是律师。受父亲影响,他于1944年考入四川大学法学院,毕业后不久就考上公务员,分配至上海市人民法院(现上海高院)任审判员。家学传承,如今,叶传岵60周岁的小儿子罗力佳(随母姓)也成为上海一位知名律师,父子俩时不时会为专业交流讨论。

建国初期,法治建设百废待兴。叶传岵回忆,1954年宪法颁布后,新中国的律师制度也慢慢恢复起来,旧政权留下的“黑律师及讼棍”被取缔。受苏联影响,律师事务所不复存在,完全被纳入体制内。

“上世纪50年代的公社辩护人,就是新中国最早的律师。”叶传岵说,“很多后来响当当的人物,像李树棠、李国机、王文正等,都曾做过公社辩护人。”



上海社科院学者陈同的研究显示,至1957年1月,全国各省、市共有670个法律顾问处,有2100名专职律师和兼职律师在从事律师工作。

遗憾的是,当年反右风暴降临,律师队伍旋即被解散。而一直对律师执业心有戚戚然的叶传岵也开始了自己长达22年的右派生涯。

平反后,叶传岵回到法院,不久被派到司法局,着手律师队伍的重建工作。彼时,已经年过半百的他欣慰地感觉到,中国律师即将再出发。

1980年,上海以苏州河为界的两家法律顾问处成立。叶传岵被任命为第二法律顾问处副主任,主管业务。“那时起,我有了专职律师的身份。”叶传岵说。此后,虽然身份在专职律师、兼职律师、特邀律师之间徘徊,但叶传岵始终没有放下初心。

“我早已退休,生活无忧,凭着对律师这份职业的热爱,坚持至今。”2004年,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上海传岵律师事务所成立,叶传岵始终奋战在诉讼的第一线。他手头握了大量的商事、刑事和行政案件,每个月都会有西装笔挺地出现在法庭上。“只要还能动,就要办案子,官司打赢了我就高兴,很多时候他甚至都是公益代理。”



法庭上,叶传岵总是腰背笔直,掷地有声,他在法庭上的直言不讳经常博得同行们的阵阵喝彩。

在叶传岵看来,无论哪个年代,法律职业共同体都有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的目标,就是以事实为依据,追求公平正义的司法。“我们那个年代,浪费的光阴太多了,要追回来。”叶传岵说,十八大之后,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律师执业环境有了明显改善,这是一个极好的发展机会。律师是社会的医生,应该看到社会的弊病,律师必须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法治程度的重要指针。

1999年,叶传岵曾经得过结肠癌,医生说手术后大概还能活3到5年;2012年又遇上心肌梗塞,装了5个支架。这一个个坎儿走过来,老先生迄今身体健康。跟他同时代的人,大多数早已驾鹤西去,唯有他思维敏捷,还在办案。

为了“跟上时代”,叶传岵买了两个手机,每天学习。“必须与时俱进,否则业务不精,何以维护好当事人权益?讲得没有道理,老百姓不会找你,法官也不会听你的,资格再老也没用!”

谈到“养生之道”,他笑笑说:“说出来你都不相信,我生活极其简单,也不运动,也不戒烟,我认为保持一个乐观的精神状态,比什么都强。”关于身后事,他也早有安排:“我已经跟组织上都说过了,我的遗体全部捐赠!” 


 

 “80后”律师傅玄杰:
                                   学法律就是为了当律师




“哈哈哈,我还欠你一份东西呢!”今天上午,见到律新社的小伙伴,傅玄杰律师露出了爽朗的笑声,他还记得今年年初采访时,曾许诺给律新社写一份寄语。今天,87岁的傅玄杰应邀参加上海律协重阳节的活动,见到很多许久不见的老面孔,老人家很是激动。傅玄杰律师依然是傅玄杰律师事务所主任,每天去上班,服务客户,开庭诉讼。已然是上海大律师,已然是桃李遍律界,但他已然坚持做一名一线律师。

从1980年初回到律师队伍至今,37年过去了,“傅玄杰”3个字早已成为上海律师界一张漂亮的名片。“再干两年吧。”傅玄杰计划着再过两年回到自己的书房里去,写他那早已与法律交织纠缠的人生。

傅玄杰民国时的住家与上海律师公会相距仅五六十米。孩童时代,旧律师公会大楼前面的那十几级台阶,他迄今还记得,“跟法院很类似,显得庄严神圣”。

大学毕业后,正巧遇上抗美援朝运动,傅玄杰报名参军到了朝鲜,并开始了他随后长达十年的军旅生活。因为是学法律出身,傅玄杰后来被安排在军法处,参与了军事法庭的很多审判工作。

部队改编后,傅玄杰回到上海。“文革”结束后,傅玄杰先在法院做了一段时间的“复查”工作,查了四五个月,越查他就越感慨,“没有法治真不行”。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孩,蒙冤后被流放青海,傅玄杰复查后给其平反,当年的女孩回到上海,已经是白发苍苍一老妇。“我就反省自己在部队做法官时,是否也有错案?”傅回忆说,他当了十年法官,处长、院长已经做出的决定,只能就照着做,“想到这点,我不愿意回去做法官”。他决定做一名律师。



“我就是冲律师这两个字来的,就像当时我进大学学法律就是冲着这两个字来的一样。”傅玄杰说,对这两个字的热情让他至今毫不厌倦工作。

1980年上半年,傅玄杰到上海市第一法律顾问处(后称上海市第一律师事务所)报到。彼时他已整整五十岁。最珍贵的时光被耽误,但机会没再被错过。

在第一法律顾问处的这些年,傅玄杰和事务所处里的律师们帮助政府部门处理了很多重大的社会事务、经济事务。“那个时候有一种信念就是,我们必须为社会做点事情。也正是在这点点滴滴的积累中,律师地位在公众面前逐步逐步地有了提高。”傅玄杰说。

80年代末90年代初,社会经济体制改革速度不断加快,司法改革的进程也非常迅速,允许律师自己开所。1990年,60岁的傅玄杰已经到了“退休年龄”,但在组织上的挽留下,他又留任了四五年。

1994年,傅玄杰开办了个人所——上海市傅玄杰律师事务所,核心业务是公司法、知识产权、房地产及大型基础设施、金融法及国际商事等。64岁再出发,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勇气。但因为对法律、对律师职业的热爱,傅玄杰乐此不疲。

“你们就像是早上8、9点钟的太阳。”每每看到青年律师,傅玄杰总会发出如是感叹,在他看来,青年律师职业的环境更好了,目标也更明确了,未来将大有可为。他非常看好法律服务业的未来,鼓励年轻法律人,好好夯实专业基础,未来机遇更多。 


来源:律新社


【公众平台】:1、法律帮帮;2、杭州谭经泉律师
【律师电话】:15268150258  微信号:15268150258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