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锋评诗] 我是一个被漠视的诗人

2017-01-10 李锋 摄影与诗歌



[李锋评诗] 我是一个被漠视的诗人


桔子在落

     诗 / 那勺

 

桔子落了一个又一个

桔子树的主人在秋天去世了

 

黄月亮悬在半空

人间靠沉默生活

 

桔子落下来,阳间

阴间,树上和树下。桔子看着桔子

越来越多的霜在低洼处凝结

 

你和我,走到树下捡地上的桔子

夜鸟在屋后山鸣叫

我们面对面,互相看不见

 

桔子还在落。独轮车靠在土砖上

 

这首诗真写得深沉,好在它的深沉不是概念的,而是形象的,含蓄而优美。黄月亮就像挂在天上的桔子,幸好诗人没有这样笨拙的写,而是仅仅写出“黄月亮”便让读者类比着想到了桔子,所以高明。桔子挂在树上也会落到地上,熟落的情景正是对死亡的喻指。“桔子看着桔子”,便是生者对逝者的凝望和怀想。在恍惚中重现了生者逝者一同捡拾桔子的生活画面,回到清醒,到底是生死相隔不相见。结尾尤其好,目光落处,一个富有怀念意味的定格镜头,独轮车必是逝者生前常用物什,睹物思人是触发,反过来,为怀人而凝视某物则更具深意。

 

诗人简介:那勺,安徽怀宁人,70后;著有诗集《无关喻体》。

 

 

不一定

     诗 / 张二棍

 

我看见它的时候

它围着我的住处转来转去

寻找着那些菜叶子,和食物的碎屑

它已经不飞了,很凄凉。它的翅膀

坏了。为了活着,一只鸟不一定

非要飞。我见过很多被伤害过的

狗啊猫啊。都是这样的

拖着残躯四处

爬着,蠕动着,忍受着

不一定非要飞,非要走

甚至不一定非要呼吸,心跳

那年冬天,那个流浪汉敞开

黑乎乎的胸膛,让我摸摸他的心

还跳不跳。他说,也不一定

非要摸我的

你也可以,摸摸自己的

 

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主旨明晰,具备多方面的经典性品质。我想指出的是它技术上的圆熟。这首诗通过递进式的层层跳转写得十分饱满,从动物到人世,从他人到自身,从肉身到心灵,天上地下,旁观自省,无所不及。它有着非常贴地的悲悯叙述,有着非常妥帖的详略安排,更有一个机智犀利能唤起读者自警的结尾。

 

诗人简介:张二棍,1982年生,晋人。写诗若干年,有诗若干首。

 

 

爸爸在月亮里

      诗 / 东岳

 

中秋节将至

这就意味着

月饼在前面等我

中秋节的月亮

在前面等我

 

我的爸爸在月亮里

木棉树下

认真修指甲

 

这是一首我读了难以忘怀的诗作。东岳曾在《婚礼》一诗中写过一把空椅子,在如此喜庆热闹的氛围下,写出父亲已不在人世的强烈的缺失感,表达极为含蓄,一切都是暗示性的,并无心打破无觉者的无觉。而在眼前这首诗里,东岳则从正面给出了一个鲜明的父亲形象,填补了空缺,给我的印象更加深刻。正面的书写其实更需要功力,不能靠技巧支撑。望月思人,是我们古老的诗歌传统了,写出新意颇为不易,而东岳却做到了。传统的此类诗多写月圆人不圆,独在外地不能和家人团聚的况味,而此诗所写却不是两地相隔,而是更加无望的生死相隔,其情思更加深沉绵远。“我的爸爸在月亮里”,此一句现实与超现实兼备,死亡让父亲的形象升至天上,而作为记忆里的画面,可以看成是爸爸在月光里。而真正让我感动的是最后一句,因为感同身受,我也有一个认真修指甲的爸爸。爸爸是军人出身,从来都把修剪指甲当做一件非常认真专注的事来做,带着讲究卫生的文明意识和自我欣赏的闲适美感。他总是将指甲剪得很秃,不留余地,然后逐个打磨平滑。孩子时期的我曾多次痴迷地旁观爸爸做这件事,带着敬佩,至少我自己不习惯剪那么秃,觉得不舒服,但我又信服爸爸的理由:这才卫生。这首诗让我相信,一个典型的细节足以支撑起一首好诗。

 

▎诗人简介:东岳,诗人,法官。原名杨安坤,男,1971年12月16日出生,汉族,现居山东无棣。著有诗集《烟疤》《你有权保持沉默》《60首诗》《现场》(中韩双语)4部。

 

 

我是一个被漠视的诗人

     诗 / 白立

 

我是一个诗人

可我写的诗是什么

没人关心,无人知道

人们称我为诗人

但抛弃我的诗

就像抛弃应有的记忆

我耗尽了自己的一腔热血

写诗,却湮灭在层层的

被人遗忘里

像阴影,再被狂爱纠缠到窒息

 

我写的诗虽然没多少人知道

但却存在着

像水蒸气,蒸发着

进入轻蔑和喧哗的一片虚空

进入清醒的梦幻里

没有丝毫生命的意义

似乎也没有任何乐趣

只有巨大的我生命的尊爱

一钱不值

像是狗屁

 

即使我最亲密的爱人

也不关心

甚至不如说

比其他人还要

漠然视之

 

2011.5

 

 “人们称我为诗人/但抛弃我的诗”——没有比这更荒诞也更真实的事情了。这首诗非常切身地写出了诗人在国内当下的处境。诗人,这一称呼在国人嘴里更多的不是尊敬,而是讽刺嘲笑和蔑视。在这样恶劣的大环境下坚持作一个真诗人尤其难能可贵。此诗见血见肉地写出了这种人我态度的对比,强烈的反差见出此诗的力度。而最沉痛的还不是无关的旁人的漠视,而是来自“最亲密的爱人”的漠视,前者或许出于礼貌表现得不那么直接和经常,后者却反而因为近在身边而时时有难以回避的锋利。总之,这是一首生命成本投入巨大的诗作,分量沉重,尤其难得的是他并非在自我保护完好之后对社会现象予以回击,而是在一种沉痛自揭的基础上全面客观得暴露了生存的真相。诗人的态度是伤感的、痛苦的,又是清醒自守的,绝非简单粗暴但求痛快的反抗。但痛快的反抗也是需要的,此时我想起了伊沙的《不肖子孙》,全诗仅有两行,引来如下:“举头望明月/低头唾诗人”。

 

▎诗人简介:白立,1963年出生,《秦岭文学》执行主编。出版散文集《为了梦中的椰子树》,诗集《西部之恋——白立抒情诗百首》《一个被漠视的诗人》《诗歌的普及》《过气的偶像》(韩文)等。

 

 

半张床

     诗/李文武

 

她离开了

她的物品

也一起消失

偶尔从角落跑出来的

亦顺手处理

可双人床

是一个问题

即使我狠心把床丢掉

我也没得钱

买张新的

为了表明我的态度

只好睡自己的半张

 

这首诗语近调侃,实则沉痛。相爱之人的分离所带来的伤痛甚至波及无知之物。他睡在半张床上就是还睡在分手之痛上。这种有意的区分,所表明的态度,绝非敌对般地划清界限,而是不在如在的另类深情。包括对她的东西的顺手处理,也是对睹物思人的故意回避,貌似无情,实则证明其内心尚未平复为一种麻木。如果是对什么都已无所谓无感觉,那么这个人才真正是彻彻底底退出了他的生活,这才是最可悲哀的往事如烟。这首诗让我看出李文武真是一个重情之人,让我感动。

 

▎诗人简介:李文武,曾用笔名星灭。1975年生,四川遂宁人,现居重庆。入选多个诗歌选本,有诗集《诗人与他的妻子》。《广场诗刊》发起人之一。

 

 

赏孤

     诗/仲诗文

 

高山破庙

低坛小庙

山野游魂

河边孤魂

有人烧香的

无人谨敬的

 

来吃饭了

来领赏了

 

吊喉的,抹颈的

着刀的,无头的

夭折的,跳河的

冤死的,横死的

无后的,无主的

 

来吃饭了

来领赏了

 

领钱吃饱后,要滚得远远的

不准到家里来

不准逗小孩与老人

在危险的时候,要保佑

在困难的时候,要保佑

不然,用粪泼你们,用尿泼你们

领了就走

明年这个时候再来

一分钱也不会少

你们快走

走得远远的

 

年三十晚,第一次赏孤

父亲交待我一定要在

有水的地方或大马路上

他说将来

我不在了

你要用起来

 

(注:赏孤意为给孤魂野鬼烧纸钱)

 

你当然可以将这种赏孤仪式斥为迷信,而我却被这种虔敬认真的民间文化传承所感动,不由地感叹“礼失而求诸野”的古话真非空谈。从这个赏孤的话语里透出的信念是人比鬼大,人坦荡无畏,在召唤与驱赶中对孤魂野鬼恩威并施,体现出我们这个民族悠久的敬死重生的文化品格。在声声召唤里有一种庄严的博施到无遗漏的大悲悯,而对死亡形式的逐一指陈也同时展现出人世的大悲苦,也正是这悲苦之深重彰显出悲悯之广大。而人到底是深爱着这残破的人世,驱赶与祈佑也都只为了活人更好的活下去。此诗诗意空间之所以坚实开阔,正在于它从悲悯直接转到了威吓,而两种相反的态度却并不相互消解,而是具有同样的真实性,这便形成了诗歌的巨大张力。

 

诗人简介:仲诗文,男,70后,四川苍溪人,现居广东惠州。

 

 

送行

      诗/李全文

 

火车来了

又走了,送行的人

隔着玻璃,每天发生的

每天又发生了

  

一双目光

擦伤另一双目光

一个背影

抵痛

另一个背影

  

站台依旧冰凉

它只负责制造风尘

把那么多的人

放进去

  

我注意到李全文的诗作多写整体氛围,用一二细节打消掉笼统不实之感,尽管打磨得很光滑,但总缺了具体个人的真切感受,带给我的新鲜度便差了一道。这首《送行》也是总体言之,并非写自己的一次具体的送行情形,而是为所有人代言,幸而中间一段写得好,目光交接中有“擦伤”,背身分飞时有“抵痛”,用妙语写出了情感的深度,对读者便有了一种内心的触动。

 

▎诗人简介:李全文,男,1973年6月生于宜川县秋林镇瓦险村,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延安市作协理事。先后岀版诗集《面河而歌》,《甘泉在我心中流》两部。 

 

▎评家简介:李锋,男,1985年生于河南濮阳,现居郑州。2009年毕业于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平日大量阅读中国当代诗歌,是一名有自己独到眼光的诗歌编选者与评论人。现主持微信公众号:李锋评诗。


[李锋诗评]:一只杯子在深夜突然碎裂 | 张然口语诗10首

[李锋评诗]那儿有声音——懒懒诗选评

[李锋评诗]一个死刑犯的最后陈述——东岳“法院系列”诗选


☆ ☆ ☆ ☆ ☆

文艺是你内心的生活态度

摄影·诗歌·艺术·电影·音乐 | 微信·zzw-1028


扫描或长按二维码扫码关注

主  编: 黎明的酒杯

本期作者:李锋、题图摄影:黎明的酒杯

2017.01.08

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上期 “李锋评诗——一天的欢愉有如一生

本文发表诗歌和诗评均取得授权,版权归作者所有。公号和网站转载请联系“摄影与诗歌”,喜欢的朋友,请直接分享朋友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