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论照片的结构(Structure)

2017-03-23 胡涂 摄影与诗歌


斯蒂芬•肖尔(Stephen Shore)在他的《形式与力量》(Form and Pressure)一文里详细谈到了照片的结构问题,不知道为什么,国内没有人研究过这个问题。本文做个抛砖引玉之举吧。


论照片的结构(Structure)

文:胡涂


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我想到的是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1872-1944)。

如果要说说蒙德里安,又不得不提到莫奈(Claude Monet,1840-1926)。这中间的逻辑关系让我着迷。

一直说,摄影是一种“观看”,其实绘画也是一种“观看”。画家们早已对“观看”之道深入研究了几个世纪。而摄影术的诞生(1839年),彻底改变了画家们“观看”的方式。这种改变是绘画诞生以后从未有过的,因此非常具有颠覆性。试比较印象派诞生前后的绘画(注意他们的创作时间):


大卫(Jacques-Louis David,1748—1825):Oath of the Horatii (1786年)


安格尔(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1780—1867):Mme. Moitessier(1856年)


莫奈(Claude Monet,1840-1926):Impression, Sunrise (1872年)


毕沙罗(Camille Pissarro,1830 -1903):Washerwoman(1880年)


有人以为,这只不过是从“画得像照片”,转变到“画得不像照片”——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因为几十年后,到蒙德里安手里,观众从画布上已经看不到哪怕一丁点现实世界的影子。这中间发生了什么?


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1872-1944):Tableau(1921年)


事情还是跟摄影有关。摄影具有精确描绘现实世界的能力,这种能力大大超越了画家的技能——在这种状况下,绘画再去描绘世界还有什么“竞争力”?绘画于是开始寻找完全属于自己的世界,也即探索自身,为艺术而艺术的现代派绘画从此兴起。现代派绘画的特点就是形式主义(非常具有结构性),在绘画语言上进行各种探索。画家们对颜色、线条的兴趣大大超过了对现实世界的兴趣。莫奈说:

“不要把眼前所见的景物当做树、房子、原野或任何东西,可以尝试用不一样的方式思考:眼之所见可能是一个蓝色正方形,也可能是一个粉红色长方形,只需考虑其色与形,直至眼前所见的画面,成为你独一无二的、纯粹的印象。”


画家们对世界的“观看”发展到了“花非花、雾非雾”的程度,以致现代艺术大师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画出来的女人是这样子的了:


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Girl_with_a_Mandolin(1910年)


现代主义理念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一直统治着西方艺术界,这种理念势必影响到“妄图”在艺术上获得“独立地位”的摄影。我们可以明显地从直接摄影(straight photography)的提出者美国摄影家保罗•斯特兰德(Paul Strand,1890 –1976)作品上发现端倪。


保罗•斯特兰德(Paul Strand,1890 –1976)作品


紧随其后,生于匈牙利的美国摄影家安德烈•柯特兹(André Kertész,1894-1985)也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


安德烈•柯特兹(André Kertész,1894-1985)作品


而到法国摄影大师亨利•卡蒂埃-布勒松(Henri Cartier-Bresson,1908-2004)手中,已经发展出一整套理论,那就是“决定性瞬间”。他在《思想的眼睛——布列松论摄影》一书首页中说:

“我的兴趣,从来不在于‛摄影'本身,而是它所呈现的一种可能性——通过忘记自己——来记录拍摄对象于若干分之一秒内的情绪和画面的形式之美,换句话说,就是画面唤起的几何结构的美感。”


亨利•卡蒂埃-布勒松(Henri Cartier-Bresson,1908-2004)作品


我们可以从布列松这句话中看到摄影大师第一次从“结构”角度谈到摄影。十多年后,美国六十年代最著名的摄影家之一李•弗里德兰德(Lee Friedlander,1934— )通过他的作品把照片的结构性发挥到了一个高峰。我们甚至可以这么说,李•弗里德兰德通过他的结构性摄影语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并对此后的街头摄影带来了巨大影响。


李•弗里德兰德(Lee Friedlander ,1934—)作品


此后不久,美国新彩色摄影和新地形学大师斯蒂芬•肖尔(Stephen Shore,1947年-)开始他那著名的《非同寻常之地》(《Uncommon Places》的拍摄。在拍摄一座加油站时,斯蒂芬 •肖尔记忆深刻地在他的署名文章《形式与力量》(Form and Pressure,刊登在《光圈》杂志2011年冬季号)中写道:


Stephen Shore:Beverly Boulevard and La Brea Avenue, Los Angeles, California, June 21,1975


“这张照片,我是1975年7月21日是在比佛利大道(Beverly Boulevard)和拉布雷亚大道(La Brea Avenue)的十字路口拍的。当时我正受伟大的建筑师罗伯特•文丘里(Robert Venturi)委托,探索当代美国景观。我被这场景吸引,因为这就是洛杉矶最典型的景观:加油站、杂物、路牌、空间。这里也有我的个人原因,探索视觉构成。之前的两年里,我一直使用大画幅相机,问题就会涌现,似乎这便是问题本身——关于如何使我所拍摄的世界转变成一幅图像的问题,本质上,是关于结构(structure)的问题。


斯蒂芬•肖尔的这篇文章是对照片形式的总结性经验之谈。在此之前,他的老师,约翰•萨考斯基(John Zarkowski,1925– 2007)通过他的《摄影师之眼》(The Photographer´s Eye)已经就照片的形式总结了五方面的特征:物本身(The Thing Itself)、细节(The Detail)、边框(The Frame)、时间(Time)和有利位置(Vantage Point)。斯蒂芬•肖尔在巴德学院(Bard College)摄影系任教时,采用了这本书作为教材,此后,在这本书的基础上进行了完善,并出版自己的《照片的本质》(The Nature of Photographs)。斯蒂芬•肖尔在此书开篇写道:

“所有照片都有共同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镜头前的世界如何转变成照片,它们也构成了能表明照片含义的视觉语法。”

他在书中后来又写道:

平面、边框、时间、聚焦这四个要素界定了图片的描述内容和结构。它们构成了照片视觉语法的基础。”


很显然,照片的结构是摄影作为视觉语法的基础,如果在结构上不合格,那么这张照片首先在最基础的层面上就是失败的。


在如何形成照片的结构上,斯蒂芬•肖尔在《形式与力量》一文中继续阐述道:

摄影师必须利用秩序,让照片产生结构。这是不可避免的。一张没有结构的照片恰似一句没有语法的句子——效果自然让人难以理解,甚至是不可想象的了。这秩序是由一系列的操作决断而发生的:照相机放哪儿、对哪儿取景、以及何时按下快门。这一系列同时发生的决断定义着照片的内容,并决定着影像的结构。


我们再看几张斯蒂芬•肖尔在《非同寻常之地》中结构性比较显著的照片:


斯蒂芬•肖尔(Stephen Shore,1947年-):Uncommon Places


黑白照片理论上可以更直观地看到照片的结构,比如李•弗里德兰德的作品,因为照片中只有黑白灰,结构性的线条、块面更平面化,在增加色彩后,结构看上去会不易察觉,但是对于一个成熟的摄影家来说,可能根本不是问题。如,比斯蒂芬•肖尔更早实践彩色摄影的恩斯特•哈斯(Ernst Haas,1921–1986)和威廉•埃格尔斯顿(William Eggleston,1939-),他们的早期彩色摄影实践中,已经注意到了整个画面的结构性问题。


恩斯特•哈斯(Ernst Haas,1921–1986): America系列


恩斯特•哈斯(Ernst Haas,1921–1986): New York系列


威廉•埃格尔斯顿(William Eggleston,1939-)作品


实际上在结构性探索道路上走到极致的是埃里克斯•韦伯(Alex Webb,1952-),我们可以发现埃里克斯•韦伯的作品是在李•弗里德兰德基础上的一个巨大飞跃,他的照片跟李•弗里德兰德相比,不仅增加了彩色,在结构上更复杂。


埃里克斯•韦伯(Alex Webb,1952-)作品


结构一词,百度上给出的定义很简洁:组成整体的各部分的搭配和安排。这是很中性的解释。而对于摄影来说,则包含着两层含义:世界是无序的,摄影师通过观察对眼前所见之物建立秩序,并在照片中形成结构。

国内摄影师中,郑知渊的《上海地理》是一组非常好的、通过结构化的摄影语言,拍摄的上海城市景观。


郑知渊(1977-):《上海地理》


斯蒂芬•肖尔把结构和构图进行了区分:

“我使用结构(structure)这个词,而不是构图(composition)这个词,因为构图这个词往往用于人工构造的过程( a synthetic process),比如像绘画一样。一位画家面对的是一张空白的画布。画家每添一笔都是在增加画作的复杂性。而一位摄影师呢,面对的则是整个世界。摄影师的决断(选择)带来的是秩序。构图(composition)一词来自一个拉丁语词根,componere,‛把东西放在一起'(Synthesis 来自于一个希腊语词根,意思也是‛把东西放在一起'的意思)。摄影师不是在把东西放在一起塞在一张照片里;摄影师所做的是决断(selects,我认为这里应该翻译为‛选择')。”


有个别人可能会把结构理解成“构成”。在传统摄影里,线条和几何形成的点线面“构成”是一种流行的摄影样式。这种样式只是简单的色彩和线条组合,我们可以理解为结构的一种,但是这种样式除了视觉上具有美感外,没有实在的意义。


照片来自网络


事实上所有的照片都有结构,只是有些结构性明显,有些不明显罢了。斯蒂芬•肖尔最后写道:

“我们需要结构,而结构本身不会吸引人,但是人可以借此洞悉看透,结构是透明的。然后他(哈姆雷特)继续建议内容的范畴。现在戏剧和文学以及电影,相对于静态摄影而言,在探索‛美德'和‛讽刺'命题上可能做的更好,但是还有最后一条底线:‛[展示]它的时代自身演变发展的模型。'这是在摄影范畴内的事。一张照片可以追求这这样的目标。”


本质上,摄影家观看世界的方式跟画家是一致的,区别仅仅在于最后实现的方式上:画家可以按照自己的构想来处理整个画面,摄影家只能依靠现场的仔细观测、判断、选择。画家的构图可以通过后期不断调整,摄影家的结构只能在现场做出决定,这个决定,同时意味着一个三维的世界就此转换成一个二维的平面——在此过程中,各种不同的打碎、重新组合,形成摄影家独特的观看体验。


米奇•爱泼斯坦(Mitch Epstein,1952-)作品



雷蒙德•德巴东(Raymond Depardon,1942-):France



爱德华•伯汀斯基(Edward Burtynsky,1955-)


埃里克•索斯 (Alec Soth,1969-)作品


安德烈亚斯•古尔斯基(Andreas Gursky,1955-)作品


水谷吉法(1987-):《Color》


本文为授权发表。素材来源转载自《头撞影墙》,转载请联系作者:fox_ho

* * * * * *


摄影经典推荐

20位殿堂级摄影大师的300幅传世杰作《摄影的殿堂》

摄影与诗歌书店有售

甄选出的每幅作品都配有精妙评论,帮助读者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

探究这些经典背后的创作思路、灵感来源和技术细节。


长按下边图片,识别二维码,查看更多

或点击阅读原文购买



揭秘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看完还有什么想不开的

【大师眼】他镜头下的名人和中国 || 勒内·布里

【独 角 镜】 我喜欢自然光里的你

【独角镜】青春期的少年少女 ‖ Claudine Doury

[情人节]爱情日子 ll 行摄间

毕加索的画好在哪里?

摄影诗歌文艺是你内心的生活态度


《摄影与诗歌》  编辑组

主 编:黎明的酒杯(ID:zzw4605077)

2017.03.19

点击阅读原文10本摄影界“奥斯卡”书籍出炉,每一本都想收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