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是活得越来越好还是越来越坏?

2017-12-25 摄影与诗歌


我们是活得越来越好还是越来越坏?

关于《存在主义咖啡馆》



我们生活的是越来越好呢?还是越来越坏呢?这个问题应该没有答案。

 

肯定有人说当然是越来越好了,可以买到越来越多的东西,看到越来越多的影视剧,物质建设取得了巨大的飞跃。

 

但是我们的精神世界却好像越发的枯竭了,微博热搜充斥的都是明星的娱乐新闻,人们沉浸在物质享受的时候又爆发了社会的拜金潮与消费潮,大多数人裹挟在各种片面信息的浪潮中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而且我们的生活在看似物质繁荣的世界中却充满了动荡不安,人人将焦虑挂在嘴边,疲于应付工作和生活的琐事,甚至每个个体都不一定是安全的,比如之前的水滴直播事件,我们的隐私被侵犯,豫章书院又让我们看到人随时丢失的自由,女德班事件又将女性权益置于风口浪尖之下,还有很多很多事情都让我们开始怀疑我们的社会,生活乃至我们自身。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有一位出版界的前辈曾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为了迎合市场,引进了一大批萨特、波伏娃、海德格尔、克尔凯郭尔这些存在主义的著作,这些书当年就卖了好几万册。这在当时的购买力之下,已经算是天文数字。

 

 

可是现在物质发展的比几十年前好了很多,但是现在的读者又有几个人知道这些人的名字呢?大多数人都沉浸在心灵鸡汤中不能自拔,可见我们的文明并不是一味地进步的,甚至是在后退。

 

我觉得任何对自己的现状有所反思的人,都应该在社会的大浪潮之中保持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顺着命运之河的航行之时,抬起头去瞭望无尽的夜空,去低头照见内心的自省,而不能随波追流,在这里送给大家两个问题去反思:

 

我们是谁?我们该怎么做?

 

而这些问题也恰恰是20世纪最重要的一场思想运动——存在主义运动所思考的最本质的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很大,像是两个巨大的框,框住了每一代人的追求思索。

 

也许每个时代的人各有自己的答案,但是最深刻的思想往往是通过这两个问题,走上了去探究人类终极智慧与终极答案的彼岸。

 

从中国战国末期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孔子的“朝闻道,夕死可矣。”;古希腊时期普罗塔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到存在主义者萨特的“趁现在还来得及,我想看清楚自己”,波伏娃的“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塑造的。”

 

 

先贤们都在探索这些“人”的问题,我甚至可以想象先贤们身处宇宙尘埃的浩渺之际,质问自己生而为人的答案之际,苍茫天际没有应答的沉默与悲切。于是他们选择了自己的路,并且身体力行。

 

所以说存在主义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探讨的问题来自于人类早已有的疑问,并且一直到现在也有的,乃至我们化为尘埃后接棒的智慧生物仍旧会有的疑问。更是我们当下在间接思考的问题。

 

存在主义这个名词对大多数人来说应该并不陌生,大家可能在各种渠道都听到过,但是几乎没人说得清楚它究竟是什么。

 

 

简而言之,存在主义是一种人文主义,它从人的角度来理解世界,认为人的存在先于本质,人是自由的,在这种自由选择中塑造自己的本质,并且承担责任。

 

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存在主义人生来是没有意义的,是没有任何一定要去做的事情的,它倡导的是人后天要自己给自己赋予意义,赋予使命,并在这条路上成就自己。

 

存在主义关心的问题他们当时的问题,同样也是我们时代当下的问题,存在主义运动虽然消亡了,但是其思想内涵却从未过时,只是淹没在了20世纪末的“歌舞升平”之中,那时人们不愿意再正视问题,而是选了视而不见。

 

一直到进入新世纪,这些问题再一次爆发出来,人们才惊觉原来我们人类的文明也许并不是越来越好,甚至可能随时奔溃瓦解。

 

 ISIS恐怖分子

 

也许你并不关注ISIS恐怖组织,巴黎恐怖袭击,朝鲜的核危机,耶路撒冷的危机,觉得这些事情离你太远,但是充斥在我们生活中的女德班事件、水滴直播事件、豫章书院事件、清退大潮等等这些问题,却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就像2016纽约时报十大好书《存在主义咖啡馆》在书中描述我们的时代所说的那样:

 

我们发现,我们受监视和管控的程度已经非比寻常,我们的私人数据被拿去谋利,我们被提供着各类消费产品,但不被允许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是做任何太具破坏性的事情,各种各样的事件也在不断提醒着我们,种族、性别、宗教和意识形态冲突其实根本没有结束。那么,或许我们已经准备好再来讨论一下自由了—而且从政治的角度讨论它,同样意味着要从我们的私人生活角度去讨论它。
这就是为什么,当人们阅读萨特论自由,波伏娃论压迫的隐蔽机制,克尔凯郭尔论焦虑,加缪论反叛,海德格尔论技术,或者梅洛
·庞蒂论认知科学时,有时会觉得好像是在读最近的新闻。他们的哲学仍然很有价值,不是因为它们是对的或者错的,而是因为它们关注的是人生,因为它们挑战的是人类最重要的两个问题:我们是谁?和我们该怎么做

 

这段话让人深有感触,我们更多时候只是生活着,疲于应付生活给予的种种不幸,时代作用在我们身上的种种苦难,生活在自己的焦虑中,又有多久没有看过天空,看过我们来的路与将要走的路,思考我们的生命最本质的事情:

 

我们是谁?我们究竟要去做什么?时代给了我什么?我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又能给这个时代什么?什么是自由?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幸福?……

  

这些思考早在上世纪那场最重要的思想运动——存在主义运动中,那些存在主义者已经反思过了,他们处在大变革的时代之中,循着“一场在一杯杏子鸡尾酒中发端的哲学运动”(语出《存在主义咖啡馆》)开始了人生的思索和实践。

 

这里面充满了熠熠生辉的名字:萨特(拒绝领取诺贝尔文学奖);波伏娃(她的《第二性》成为了女性解放的滥觞);汉娜·阿伦特(平庸的恶揭开了纳粹爆发的心理原因);克尔凯郭尔(后现代主义的先驱,也是现代人本心理学的先驱);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的创造者)……

 

存在主义者群像

 

跟随他们的思想,了解他们的事迹,也许可以搞懂那两个问题:我们是谁?我们该怎么做?

 

在《存在主义咖啡馆》这本书中你能看到这些人最真实的人生历程以及他们的思想形成与发展历程,将历史、传记与哲学结合在一起,以史诗般恢弘的视角,激情地讲述了一个充满了斗争、爱情、反抗与背叛的存在主义故事。

 

通过阅读了解一个人的一生以及他们的思想,就像跟随他们的脚步走上了一条思索探索的旅程,这种感觉奇妙而丰富,就像作为一个旁观者,潜入那个动荡自由的时代。那里有我们当下没有的,也有我们当下缺失的,理想主义,浪漫热情,实干精神……

 

这本书也结合当下,深入探讨了在今天这个纷争不断、技术驱动的世界里,当我们每个人再次面对有关绝对自由、全球责任与人类真实性的问题时,曾经也受过它们困扰的存在主义者能告诉我们什么。也许会对我们有所启发,让我们更勇敢,更智慧地去生活。

 


 值得你静心下来好还阅读

《存在主义咖啡馆——自由、存在和杏子鸡尾酒》

【英】沙拉·贝克韦尔

未读·思想家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长按识别二维码可购买


推荐阅读


尼采:最难的不是没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

弗洛姆:纵欲能够让你摆脱孤独吗?

叔本华:生命是一团欲望

丰子恺:艺术的最高点接近死亡

波伏娃 • 我想要的是生活的一切


摄影诗歌  文艺是你内心的生活态度



摄影·诗歌·艺术·电影·音乐 | 微信·zzw-1028

编辑组

2017.12.18



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

《存在主义咖啡馆——自由、存在和杏子鸡尾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