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 诗论 ] 伍尔夫:怎样读诗歌

2018-03-28 摄影与诗歌


怎 样 读 诗 歌

文:伍尔夫


读陈旧的传记和回忆录,终究会使我们感到厌倦……于是,我们就会有一种愿望,要想结束这种只注意真人真事和近似于猜测的琐碎阅读,同时希望获得更大的自由空间,从而领略到文学中更为纯粹的真实。于是,我们就会营造出这样一种既强烈又普遍的心理状态:不想注意事物的细节,只想沉浸在某种意境中,随某种有规律的、反复出现的节奏而漂浮——这种心理状态的自然表现形式,就是诗歌。换句话说,只有当我们自己似乎也想写诗的时候,才是读诗的最佳时机。


西风啊,你何时才会刮起?

好让细小的雨珠轻轻飘落。

我的爱啊,你何时回到我心里?

好让我在自己的床上静静躺着。


诗歌的感染力是直截了当的、强烈的,我们在片刻之间,除了为诗句所感动,再也不会有其它的感觉。我们 一下子就投了进去,而那里又是何等深邃啊!我们一落千丈,没有任何东西可供攀挽,也没有任何东西来阻挡我们。小说也给人以幻觉,但那是逐渐形成的;小说制造效果时总会给人以心理准备;然而,当我们读到这四行诗的时候,有谁会停下来问,这诗是谁写的?有谁会联想到诗人堂恩的家事,或者诗人锡德尼的秘书?有谁会把这四行诗和纷纷复杂的历史、和新旧时代的交替联系在一起?诗人永远是我们的同时代人。


刚开始读诗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注意力集中,会感到紧张,就像突然受到某种心理冲击一样;但是,渐渐地,这种感觉会像水中的涟漪那样,一圈一圈地向远处舒展、延伸。我们会越来越冷静、理智,同时会接收到意识的回声和反射。这时,我们才能对诗加以探讨和评论。


诗的情感不仅强烈,而且覆盖面极大,几乎各种各样的情感都在诗中出现过,所以我们读诗的最好方法,就是比较,看看同样的情感是怎样用不同的手法表现的。我们先注意下面两行诗明晰与简洁的特点:


让我像棵树,倒下就是自己的墓地,

一切都逝去,只留下我痛苦的回忆。


再体会下面这一节诗的节奏和韵律:


沙漏中的沙粒一颗颗落下,

时间分分秒秒地过去;

眼看着我们一生的时光,

在狂欢中白白耗尽;

一切都将在忧伤中结束,

到头来,走向坟墓;

厌倦了荒唐胡闹的人回到家,

叹一口气,数一颗黄沙,

沙粒落尽后他就要长眠,

从此结束他多灾多难的生涯。


再看看下面这段诗沉静和玄想的基调:


不管我们年轻,还是年老,

我们的命运,灵魂的归宿,

都将、也只能与无限同在;

可我们总怀着永生的希望,

努力着、渴望着、期待着,

这希望也永远与无限同在。


或者,也可以和下面诗句中奇妙的色彩想象作一下比较:


有人走进树林,信步漫游,

只见一场大火在林中燃烧;

此人远远望着一撮撮火苗,

心里想:番红花开得正好!


现在,让我们想一想,诗人的艺术手法是那么多姿多彩:他们既能让我们做观众,又能使我们当演员;他们熟谙人性,既能创造出福斯塔夫,又能创造出李尔王。而这一切,就是因为诗人既不乏压缩和简化的能力,又富有扩展和渲染的才华。


(刘文荣 译)


END


文字图片网络,摄诗编辑整理

转载注明出处

推荐阅读


[ 诗论 ] 真正的好诗人要放弃很多东西

当代中国诗歌中的四种虚荣心 ‖ 沈浩波

德国汉学家顾彬:余华、莫言?他们根本不知道人是什么

[ 诗 论 ] 色欲是肉体之诗,诗是语言之色欲

[ 诗 论 ]弗罗斯特:对诗人来说,最好的批评家就是前人写过的诗

海子老弟,别再让你那些疯疯癫癫的崇拜者再来折磨我了

[诗论]:论顾城诗中的多个“我” ‖  左秦



摄影诗歌  文艺是你内心的生活态度




摄影·诗歌·艺术·电影·音乐 | 微信·zzw-1028

编辑部


2018.03.27


点击阅读原文可阅读

[诗 论] 木心论兰波:醉舟之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