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禁止纹身?!脆弱的自由

2018-03-31 摄影与诗歌

编者按:国足常年的笑话身份一点也没改变,这个没出乎大家意料多少,没指望他们赢球给大家快乐,但却少了他们还是不行的,至少大家多了一个吐槽和发泄的对象。输归输,本是习惯的事。但很多球员胳臂上缠着绷带(覆盖纹身之用)比赛,不是像是踢一场足球,仿佛真的上了战场。估计这样的场面足球史上是前所未闻的首创。管理层如果觉得水平低是和队员纹身有关系,真是希望你们写篇论文去获诺贝尔大奖吧。这明显是拉不出屎来赖茅坑不好。

“这样下去中国足球永远没有希望”,我突然想起斯科拉里很多年前在工体接受黄健翔采访时候说过的一句话,背后发凉。(摄诗)



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  作者: 陈奕名



最近大事很多,一件都不想写。越是宏大叙事的意淫,我越担心自己肾亏。


新得了春茶,入手了咖啡豆,忙里偷闲喝上一杯,躲到小确幸的生活里,反倒让我自觉存在得真实一些。人到中年,虽没有万事休,但总不至于中二到一腔热血挥斥方遒,鲁迅先生都会“躲进小楼成一统”,我辈还想当键盘侠,似乎有些自不量力,与自己和解,寻求一点小确幸的生活罢了。


但总有些消息膈应人,甚至让人觉得小确幸的生活都变得危险起来。


国足输球,输球也就算了,反正没啥指望。可笑的是,足协居然管起纹身来,好像踢得臭是因为纹身。这种扯淡的逻辑,本来除了吐槽没啥好评论的,但仔细想想还挺可怕,当“纹身”变成一种道德标签,而权力开始伸向私人领域的时候,是否会存在这样一种风险:以泛道德化为手段,开始对人的生活实现规训?


我看到有些评论说,纹身代表着“小混混”、不务正业,就该被禁止,让公众人物引导正确的价值观。我就想问问那岳飞背上纹个“精忠报国”算怎么回事?我这人最怕“正确的价值观”,因为一旦“正确”了,就只有标准答案,其他答案就都是错的,不允许存在。那么,我们就永远存在一种被正确规训的风险中,先是纹身、鼻环、哥特风,把这些“不良”习气禁止了,会不会有人觉得热裤短裙有伤风化,也要求公众人物引导正确的价值观?再进一步,衣食住行都应该有统一标准,象征正确价值观的要求进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喝手冲咖啡变成“小资产阶级情调”、玩茶道属于“封建生活方式”,要是再看个毛片啥的不得变成腐化堕落的代表,拉出去毙了?

原谅我开这样的脑洞,毕竟我们经历过这样的历史。我本能地恐惧用权力来贯彻道德,何况纹身都不属于道德范畴(我不否认文身在当代有着街头文化的色彩,但不能直接划等号,再联想到被消失的GAI,我们是否有太多有色眼镜),跟球技八竿子打不着的事儿,却用行政命令来管理,实在不是好兆头。


自由和权利,在我看来是幸福的基础。我这种不成器的人,觉得幸福比家国天下还重要,看新闻联播都追着你问幸不幸福,那些宏大的价值,不正是以人的幸福为目标吗?“法无禁忌皆可为”,只要守住这条底线,自由就应该得到保障,否则今天挥舞着传统文化大棒的卫道士,明天也可能变成封建欲孽,自己玩儿自己的就好,管人家干吗?


权力与集体意志对自由的侵犯,是我的第一重恐惧。另一重恐惧,来自于信息的同质化,我们被消费社会异化得没有了自由。


社交媒体风行之后,我们的生活看似变得多元,悄然间却流行起“刷屏”。读不懂《时间简史》并不妨碍悼念霍金,二流自恋作家李敖也被称为大师,李嘉诚退休引发一众房奴和无房者的唏嘘。我没有指责跟风者的意思,只是我们悄然间变成了同一个世界同一种信息,你错过了刷屏,那种在场感的缺失,让人产生被世界遗弃的感觉。各种知识贩子兜售着焦虑,我们在碎片化的二手信息面前,不知不觉变成单向度的人。


这是自由的另一种风险。


前几天去苏州,一位漆艺老师用大漆做了几个茶杯,工艺繁复,形制却古拙,且随着使用颜色会逐渐变化。我当时满脑子都想着,这种茶器可以变成一套中国的茶器美学,以此设计出独立的茶道审美,然后形成产品。那位老师却摇摇头,说只是一些试验品,做着好玩,他用大漆做成各种各样的玩物,自用而已,无意商业化。

我忽然觉得,自己不经意间已经陷入了流行的产品思维,我们习惯性地将感兴趣的东西变成产品,而非生活。我们就活在被传媒包装而成的生活方式中,同时也希望包装出一套生活方式去赚别人的钱,一边做套子一边钻套子,被异化而不自知。

那日在苏州的艺圃,极小的园林,初春的小雨还有些冷冽,假山回廊就在有限的空间实现着移步换景,忽然觉得江南文人躲在这种园林构筑的精神世界中,也是一种抵抗吧。昆腔的千回百转,在园林的回廊里婉转曲折,所谓吴侬软语,或许是更具韧性的坚守。


自由太脆弱,才显得可贵。一方面权力和集体意志威胁,另一方面又被消费社会觊觎,从小确幸里活出坚持,在夹缝中的顽强生存,方明白鲁迅先生“管他冬夏与春秋”的韧劲和决绝。


 - END -

文章来自网络 ,版权原作者所有

推荐阅读


张维迎:好制度让小人变君子,坏制度让君子都变成小人

这篇小学生作文火了!有人读出鲁迅,有人触到了《情人》

小学一班级副班长受贿数万元,成最小贪l官,内情引人深思!

北京地铁里这一架,把中国人的脸丢国外去了!

为什么全世界92.3%的国家欢迎日本人


摄影诗歌  文艺是你内心的生活态度



摄影·诗歌·艺术·电影·音乐 | 微信·zzw-1028

编辑组

2018.03.28


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

为什么中国孩子到国外会“变了一个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