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诗论]面朝土地,春暖花凋 ——读海子的诗歌

2015-10-29 非墨 摄影与诗歌


面朝土地 春暖花凋

——读海子的诗歌


作者/非墨



  说实话,我不认识海子,接触海子的诗歌也很晚。因为我对写诗没有什么志向,没有成为诗人的宏愿,同时也不是文坛、诗坛圈子里的人,也很不懂圈子。2002年因偶然的机缘,调到北京工作之前,我居然不知道世上存在过一个叫海子的诗人。我很孤陋寡闻。

  因工作原因,有一次我到单位在秦皇岛山海关的一家下属企业出差。单位的工会主席是位女士,估计是当地文协会员,吃饭时给领导介绍当地风物,感叹这几年自杀的人突然多起来,而且选择跑到这边来自杀,前两年一位诗人就自杀在秦皇岛山海关,很有名。见我们没什么反映,因为在我们看来,诗人不是疯子,也是半个疯子。不是家庭遗传,就是被顾城传染的。那位工会主席有点失望,又补充说,这诗人很有名,叫海子,死时才25岁。领导对此不感兴趣,我当时也不感兴趣。事情也就这么过了。诗界,对于我们这群普通人来说,就是仙界。两个世界,不搭界。

  2004年,我通过网络接识一个湘西沅陵的女诗人兰朵,刚从长沙单枪匹马跑到北京来,成了北漂。诗写得很美,人长得也很乖小,很让人遐想。当时她与两个小女孩,在六里桥东一座塔楼的楼顶,合租了一套房子,并在六里桥西的法律出版社找了一份工作。当时因为单位的办公楼在西客站南广场,离得近,没事时,就约朋友经常一起去好那儿坐坐,读读她们发表在纸媒上的诗歌。有一次,她们问我最喜欢谁的诗?我读诗其实很少,接触余光中、洛夫、顾城、北岛,但她们一致说喜欢海子。并同时开始大声朗诵海子的诗《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三个女子共同朗诵完海子的诗后,相视而笑,似乎有种默契。兰朵看着身旁比较尴尬的我说:“你连海子都不知道?没读过他的诗歌?……那你肯定不是真正的诗人。湘西沅陵目前为止,只出了一个真正的诗人,那就是我。”兰朵指着自己鼻子,似笑非笑地说。这话让我很受刺激。我不记得当时我是否脸红。是呵,别人都知道的一个人,我居然会不知道,我还在这混什么。

  我特意翻出这两件小事,主要是想佐证我对于诗歌比较业余,我对海子的了解比较业余。正因为业务,所以可能放心大胆说些比较业余的话,说不了行话,担不起什么责任。后来,我读海子,确实被他的诗歌深深吸引。25岁就写出如此多优秀的诗歌,不能不说早熟早慧。查他的生平,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高河镇查湾村,农村长大。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学法律,而不是中文,这很让我吃惊。法律在我看来,是很严谨的,条理、逻辑、层级要求非常明晰。1982年海子在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4年创作成名作《亚洲铜》和《阿尔的太阳》,第一次使用“海子”作为笔名。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从1982年至1989年不到7年的时间里,海子创作了近200万字的作品。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这首诗流传很广,有点脍炙人口,后来很多海滨开发的房地产都用此做为广告语。很多评论也认为这首诗是“海子诗篇中最明朗、最温暖的一首。”但我对此观点深表怀疑,因为这首诗写于1989年1月13日,距诗人在同年3月卧轨自杀只有两个多月的时间。其心境已非常“恶劣”。诗歌里,反复强调“从明天起”,为什么不是从今天就开始呢,“明天”是永远的不是“今天”,那么海子在诗歌里期望做的事,他永远也做不了,也不会去做,而是他希望别人去做,或“另一个自己”去做。真正的“自我”却会固执地摆脱这些“俗事”和“俗想”。所以,我仍然觉得,海子这首诗歌是忧伤之作,而被大多数人误读了。

  对于海子诗歌,我真正喜欢和打动我的还是《亚洲铜》《麦地》《以梦为马》《黑夜的献诗——献给黑夜的女儿》等几首。一般认为《亚洲铜》是海子的成名作,很多海子的诗歌选本,都把这一首诗歌作这开篇。


《亚洲铜》

亚洲铜,亚洲铜

祖父死在这里,父亲死在这里,我也会死在这里

你是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

亚洲铜,洲铜

爱怀疑和爱飞翔的是鸟,淹没一切的是海水

你的主人却是青草,住在自己细小的腰上,守住野花的手掌和秘密

亚洲铜,亚洲铜

看见了吗?那两只白鸽子,它是屈原遗落在沙滩上的白鞋子

让我们——我们和河流一起,穿上它吧

亚洲铜,亚洲铜

击鼓之后,我们把在黑暗中跳舞的心脏叫做月亮

这月亮主要由你构成


  《亚洲铜》的成功,基本奠定了海子后来的诗歌写作风格。海子的诗,好懂,读得懂。好读,节奏性很强,宜于背诵和流传。而其诗歌精神内质和思想厚度,决定海子诗歌流传时间的纬度,浓烈的抒情色彩和个性风格,决定海子诗歌流传广度。所以,至今仍然有很多读者和粉丝。


《黑夜的献诗——献给黑夜的女儿》

黑夜从大地上升起

遮住了光明的天空

丰收后荒凉的大地

黑夜从你内部上升

你从远方来,我到远方去

遥远的路程经过这里

天空一无所有

为何给我安慰

丰收之后荒凉的大地

人们取走了一年的收成

取走了粮食骑走了马

留在地里的人,埋得很深

草杈闪闪发亮,稻草堆在火上

稻谷堆在黑暗的谷仓

谷仓中太黑暗,太寂静,太丰收

也太荒凉,我在丰收中看到了阎王的眼睛

黑雨滴一样的鸟群

从黄昏飞入黑夜

黑夜一无所有

为何给我安慰

走在路上

放声歌唱

大风刮过山冈

上面是无边的天空


  1989年3月26日,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身边带着四本书:《新旧约全书》、梭罗的《瓦尔登湖》,海雅达尔的《孤筏重洋》和《康拉德小说选》。其遗书很简单;“我是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教师,我叫查海生,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诗人的死,总是让人吹嘘的,如屈原的投江,李白的捉月。但海子的死,是卧轨自杀,不同于传统诗人的死法,“卧轨”至少带着些“现代”意味,火车是现代文明的代表元素。人都是要死的,这没有选择,但自杀是对死的方式的一种自主性选择。怎么样自杀,在哪自杀,是可以选择的。而海子为什么选择卧轨,为什么选择山海关,虽然有很多解释,并赋予某种意义,但我仍然认为那是一个谜。就像王国维为什么要选择昆明湖投水一样,说不清道不明。死得过余简单,没有理由,等于白死了。死得太过简单,过余明确,无咀嚼的余味,就会变得无趣,对于诗坛是一个损失,对于诗人是一个损失,对于需要靠诗人名头继续混饭的“朋友”损失巨大,对于诗歌本身也将是一个严重损失。人们愿意也希望诗人之死是一次轰轰烈烈的形为艺术,是绝唱,是最后一首诗歌。


《春天,十个海子》完成于1989年3月14日凌晨3点--4点,是他的最后一首诗歌,全篇摘如下:

春天,十个海子全都复活

在光明的景色中

嘲笑这一野蛮而悲伤的海子

你这么长久地沉睡到底是为了什么?

春天,十个海子低低地怒吼

围着你和我跳舞、唱歌

扯乱你的黑头发,骑上你飞奔而去,尘土飞扬

你被劈开的疼痛在大地弥漫

在春天,野蛮而复仇的海子

就剩这一个,最后一个

这是黑夜的儿子,沉浸于冬天,倾心死亡

不能自拔,热爱着空虚而寒冷的乡村

那里的谷物高高堆起,遮住了窗子

它们一半用于一家六口人的嘴,吃和胃

一半用于农业,他们自己繁殖

大风从东吹到西,从北刮到南,无视黑夜和黎明

你所说的曙光究竟是什么意思


  海子的诗歌似乎保留着农业文明诗歌最后激情和浪漫,隐隐有一种回光返照式的甜美和悲伤,迎接现代化工业大时代不可逆转地到来。诗人的诗歌若没有人阅读,将彻底死亡,当诗歌仍然被反复阅读和吟唱时,诗人将在诗歌里反复“复活”。《春天,十个海子》,海子对其身后自己的诗歌是非常有自信的。海子的死固然是一个事件,但后来,被很多诗人、评论家、诗歌爱好者过度“消费”,甚至神话。很多人或许希望神话海子,以提高诗歌在中国地位,或份量。但海子的死的具体原因,就像王国维的死,争议很多,众说纷纭。

  海子生前的挚友西川说“要探究海子自杀的原因,不能不谈到他的性格。他纯洁,简单,偏执,倔强,敏感,有时沉浸在痛苦之中不能自拔。”他说,作为海子自杀诸多可能的原因之一,海子的爱情生活或许是最重要的。在自杀前的那个星期五,海子见到了他初恋的女朋友。这个女孩子1987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在做学生时喜欢海子的诗。她是海子一生所深爱的人,海子为她写过许多爱情诗,发起疯来一封情书可以写到两万字以上。至于他们到底是因为什么分手的,西川不得而知。在海子最后一次见到她时,她已在深圳建立了自己的家庭。海子见到她,她对海子很冷淡。当天晚上,海子与同事喝了好多酒。他大概是喝得太多了,讲了许多当年他和这个女孩子的事。第二天早上酒醒过来,他问同事他昨天晚上说了些什么,是不是讲了些他不该说的话。同事说你什么也没说,但海子坚信自己讲了许多会伤害那个女孩子的话。他感到万分自责,不能自我原谅,觉得对不起自己所爱的人。也有人根据,海子自杀前另几份遗书分析,当时海子在练气功,走火入魔,精神分裂,处于一种梵高似的癫狂状态。

  反正死无对证,后来海子的死亡被赋予各种各样的意义。诗评家李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这些过多的阐释都是别人赋予的,但唯有一个是确实存在的—诗歌转折点的标志,海子死后,中国诗歌的先锋性不复存在,诗歌神性的年代结束,泛娱乐和诗歌娱乐化时代到来。“80年代就是诗歌的年代。”李震说。他分析,从环境角度讲,海子所处的是改革开放初期,全民的理想主义,人人充满激情,文学还没有受到市场挤压,没有受到大众传媒的冲击,诗人拥有一个比较单纯的文学环境,文学是主要的阅读。现在,电视、手机、网络,垄断了人所有的阅读时间,这个环境变化非常之大,市场化、媒介化,让理想主义停滞,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代替了美好单纯的理想主义。“从环境角度来讲,现在不适合诗歌生存。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下,怎样以诗歌的方式去生存,比怎么样写诗、写什么样的诗还重要。进一步说,如果没有一个诗的方式生存,写出的诗都不真实。”

  2004年,海子家人利用他的稿费在查湾村头购买了一块地基,仿照老屋的布局兴建了一栋三开间的瓦屋。房子竣工后,请著名的书法家邓晓峰先生在门头的匾额上题写了四个大字:“海子故居”。故居正中是客厅,客厅周边的墙壁上悬挂着诗人生前的影像。左侧是海子父母的卧室,右侧是书房。为了展现海子的阅读、写作和生活,他的弟弟将海子的遗物和一箱箱图书重新搬到了这里,并且和他的堂姐一起对这些图书进行详细编号重新摆放在洁净的书柜里。其中,文学作品居多,还有一些佶屈聱牙的哲学著作。

  海子墓朴素,大方,一条黄龙盘在墓碑的顶端,墓身正面有两个小龛,海子从西藏背回来的那两块玛尼石,被他父亲镶嵌在右边的佛龛里,那两块石头重约20公斤。父亲深知那是海子深爱之物,便把它留在墓上陪伴海子。海子墓初修时无碑,1994年以海子年幼的侄儿,侄女的名义立了这块碑。按照湖南人的风俗,非正常死亡的人,容易变成厉鬼,很忌讳。当地的风俗,也认为自杀是不吉利的。而海子的坟墓与这个村庄有点格格不入,村民们很难理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不远千里,来查湾祭奠,缅怀一个自杀的人。

  2008年,海子故居被当地政府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政府组织的一系列纪念活动,包括瞻仰海子故居,凭吊海子墓,召开“中国•海子诗歌研讨会”。海子变成当地的一个旅游瞻仰的项目,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对海子的价值,很多评论家,分析得很到位。在洛夫眼里,徐志摩的诗是幼稚的;在于坚眼里,海子的诗也是幼稚的,我读海子,总觉得海子最大的成就是让诗人在诗歌中重新找回了“自我”,而很多年来,中国诗歌已失去了诗人的“自我”。最后,我还想说的一点,海子之所以这么有名,不只是因为诗歌写得好,死亡作为行为艺术的传奇炒作,很重要的原因是他毕业于北京大学,作为“北大三才子”之一,另两“才子”——骆一禾、西川以及北大系其他一些人的推介、整理、阐述,推波助澜,不无关系。很多文人被社会和历史最终认可,背后是一批同病相怜,或志同道合的朋友、同学、同志的支撑的。而海子的诗歌成就是否真的有某些评论家说的那么“高大上”,还待时间的检验。

  诗歌,没有圈子,难有交流、促进和相互激励。即便远在盛唐,诗人大到李白、杜甫“诗仙”“诗圣”的级别和高度,也许要相互欣赏和关照的。但有了圈子,又可能存在结党营私,互相无底限地吹捧,或导致诗歌的小圈子化,致使诗歌的进一步滑进“小众化”的泥沼。如果好一点,还如一些酒吧吟唱的乡村歌手,若太差,根本上不了台面。

▎个人简介:非墨,本名谭风华,湖南人,70后,毕业于中南大学土木系铁道工程专业,高级工程师,现居北京。A型血,处女座。做简单人,写简单诗。当先锋和现代成为一种机械的“时尚”和“流行”,充满媚俗,“复古”未免不是一种革命。诗歌得说“人”话。




摄影文艺是你内心的生活态度

摄影·诗歌·艺术·电影·音乐 | 微信·zzw-1028


扫描或长按二维码可关注

《摄影与诗歌》 编辑组

主 编:黎明的酒杯


2015.10.

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诗论:二百首诗搞定世界| 非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