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舞蹈研究》DSA新书研讨会:会议纪要与视频回放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视频回放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研讨会发言⬆️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研讨会问答环节⬆️



会议纪要

北京时间7月9日上午由舞蹈研究协会(Dance Studies Association)亚洲工作组主办,魏美玲(Emily Wilcox)博士组织的线上新书研讨会如期举办。本次研讨会以英国Intellect出版社出版,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发行的《中国舞蹈研究:北舞学报论文选集》 (Dance Studies in China: Selected Writings from the Journal of Beijing Dance Academy)为主题,邀请该文集的主编邓佑玲、张延杰以及译者赵雨婷、蔡烁围绕文集中体现的舞蹈学中国学派,文集的出版宗旨,选文标准以及翻译实践中的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入探讨。



首先,文集主编、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北京舞蹈学院学报》主编邓佑玲教授讨论了文集与“舞蹈学中国学派”之间的关系。她认为舞蹈学中国学派是基于中国舞蹈现象的多样性、复杂性与延续性逐渐构建的,以汉字汉语为工具、以中国传统哲学为理论基石,在研究方法既吸收外来也有自身的特色,在研究中国舞蹈特性的同时,也探索中国舞蹈对人类具有普遍意义的话题。本论文集反映中国舞蹈的现象,更是基于互相尊重、包容和理解的态度,希望在跨文化交流中对望、互识、互鉴、互动。



随后,文集主编、《北京舞蹈学院学报》副主编张延杰教授介绍了文集的出版宗旨、选文标准以及章节安排。其中,论文的遴选标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文章具有较高学术创新性,论证充分,论据扎实,学术质量上乘;第二,文章体现当代舞蹈学研究中国学派理论建设前沿;第三,文章关注中国当代社会发展和舞蹈文化现象,反映舞蹈艺术与人和社会的密切关系;第四,文章展现当代中国舞蹈创作和舞种文化理念;第五,文章关注国际舞蹈艺术发展动态和当代舞蹈艺术创作,展现中国舞蹈研究的国际视野,可与国际舞蹈界和学术界产生共鸣。张延杰教授最后围绕文集的封面设计提出传统文化视觉传播的有效性问题,并由衷感谢英国Intellect出版社陈晓雯博士的鼎力支持。



最后,文集的两位译者之一,上海纽约大学艺术助理教授赵雨婷介绍了本书翻译的基本方法,即在中国文化相关概念、专名上采用异化的方法保留源文本的特色和完整性,而在语言风格方面尽量适应英文写作与阅读习惯,以期实现翻译文本以流畅、可读性高的语言,向英语世界介绍原汁原味的中国内容的目标。她在演讲中还具体介绍了翻译中遇到的一些意译的实例,如关于“XX性”“XX化”构词法英译的探讨等,与观众交流了语言转化实践中的思考和选择。



文集的另一位译者,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蔡烁介绍了她承担翻译的论文,这些论文的中国文化特色更加浓郁,舞种范围覆盖中国民族民间舞与中国古典舞。蔡烁认为,这些论文的很多概念无法在英文中找到直接对应的单词。她通过具体案例介绍了“舞+”以及“子午相”等中国古典舞动律元素术语翻译过程中的思考,并提出在翻译中国民族民间舞相关论文时。地方性知识在解读与在阐释中的重要性。最后她强调,这是北舞学报的首本英文年刊,对于翻译而言,没有绝对的“正确”,重要的是在翻译中发挥并促进更有效沟通的“桥梁”作用。她也期待读者的反馈,并希望在之后的跨文化舞蹈翻译实践中,更好地实现上述目的。



本次新书研讨会的最后,与会的中美学者围绕文集的选文倾向、目标读者、翻译标准、跨学科舞蹈研究方法以及地域文化视角下中国当代舞蹈影像创作研究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交流。



 扫码关注我们 


撰稿:邓佑玲、张延杰、

赵雨婷、蔡烁

图文排版:张   玲

图文整理:黄际影

图文审核:张延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