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过一年再等一年,1月6日黄南上演神秘“於菟”
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境内隆务河畔,坐落着一个土族村庄――年都乎村。这里至今流行着种由巫师操作的拟兽舞――“於菟”舞。当地土族在每年农历11月20日(今年为1月6日,星期六),要举行“跳於菟”,也是当地冬季旅游文化项之一。
在正午稍有些清冷的阳光里,於菟们出来了,喧天的锣鼓声开始在山坡上震响。
腰缠红布带,手执长竹竿的於菟们以特有的“垫步吸腿跳”的舞蹈动作舞出庙门,绕庙前的祭坛顺时针旋转三圈,便从陡峭的乱石坡上狂奔而下扑向村庄,分两路擒妖噬怪。
他们飞快地从山坡向下奔去,奔向村庄和人家,身上黑色的虎斑豹纹在阳光下随着身体的跃动有节奏地跳跃着。
锣鼓声、人们杂乱的脚步声、热热闹闹的喧哗声,以及远道而来的中外游客和摄影家们,搅动着宁静而古朴的小村落。这一天的村庄是躁动的,仿佛把自己推到了一个漩涡的中心,人们追随着於菟的脚步,狂乱地追踪上去,山上山下,庄里庄外,一片忙乱。
於菟手里的长竹竿上,串满了一个个金黄色的圈馍。
这金黄色的圈馍,是虔诚的村民们在头天夜里就准备好了的,他们守候在自家的屋顶或者村里的路上,看到於菟出现,就快速地把圈馍套在於菟手中举着的长竹竿上,期望於菟能把全家人的疾病和灾难一起带走。圈馍像一轮轮金黄色的小太阳,让人们的心也无端地激动起来,在这样一个裹着清冷的热闹的下午。
於菟们翻墙越院,身手敏捷,每进入一户村民的院内便如猛虎扑食,大块地吃肉大口地喝酒,最后他们口叼户主准备好的鲜肉块,一跃而上,再从屋顶进入另一户人家的院落,继续着为全村人驱邪除魔的重任。
一个多小时后,於菟们在响彻天宇的鞭炮声中快速地冲向隆务河畔,他们砸开冰窟,用腊月冰凉的河水洗去全身的虎豹图案和汇集起来的全村百姓的邪气。村民们在河边燃起篝火,於菟们跳过火堆,意味着已经阻断了妖魔和瘟神回村的道路。
这一天,我们还看到了法师阿吾,他是於菟祭祀活动的总指挥。气定神若,严肃庄重的法师承担着驱逐妖魔,为村民祈福的重大责任。他带着两只大於菟在村里的主干道上一路巡逻而来,为村民们纳吉驱邪。
据说法师是人和神之间的一座桥梁,人们可以借助法师的威力,齐心协力,将附着在村庄上空的污浊之气一并赶走,再现了当地的人们自远古以来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和希望。
农历11月20日的年都乎村,这一天的太阳永远都是暖洋洋的,光从蔚蓝色的天空一泻而下,在有些清冷的冬月里照耀着山坡、村庄、河流和於菟们奔跑的路上。这一天,人们的心里也是暖洋洋的,赶走了一年来积聚的灾难、疾病以及不如意,他们正在迎接那越来越近的即将敲响的新年的钟声!(文字:肖黛老师微信)
青海冬季文化之旅
楚风古舞——青海土族"於菟"舞
2018年1月5日~6号
青海同仁县年都乎村
史料记载,先秦时中国就有跳於菟舞除灾纳吉的风俗。同仁地区的於菟舞源于明朝,当时这一带屯守戍边的兵士中有很多"楚人",即现在湖北省一带的人,士兵把家乡的文化风俗带到同仁,长期发展形成了现在的於菟舞,所以於菟舞也叫楚风舞。
於菟舞属于傩文化的范畴,是中国古代羌文化的传承,舞蹈保留了羌族部落时代图腾文化,是研究古羌文化的"活化石",值得珍视、发展和抢救。
作为年都乎人极其重要的图腾仪式,它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而与此相邻的其他土族村庄就没有这项活动。因此,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里,欣赏这一古老的祭祀活动。
▶青海31人上榜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看看有你认识的没?
来源:肖黛老师微信 阳光青海
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编:王生荣 实习编辑:程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