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辉 | 青年学者的成长最需要的是鼓励【第二届青创奖获奖作者发言特辑之二十】
◆ ◆ ◆ ◆
上海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主管
以学术为底色 以思想为旗帜
◆ ◆ ◆ ◆
青年学者的成长最需要的是鼓励
陈明辉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本文为由作者在《探索与争鸣》第二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征文颁奖大会暨“中国转型过程中的问题”青年论坛的发言修改而成
3月21日,《探索与争鸣》第二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征文颁奖大会暨“中国转型过程中的问题”青年论坛,在上海社联举行。大会不仅对本次征文进行了回顾评价、对获奖作者给予了充分表彰,更重要的是,大会为青年学人提供了开放的表达与交流平台。诸位青年才俊围绕当下中国转型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发言探讨,不仅体现出获奖作者深厚的学术素养和敏锐的问题意识,更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和启发他们对于中国问题更为深入的探索与争鸣。以下,我们将每天推送一篇获奖作者在现场发言基础上修改而来的学术随笔。一方面作为他们对本次学术征文活动的阶段性总结,另一方面也供读者诸君学习借鉴。愿他们在未来道路上能够坚守初心,砥砺前行,并祝他们在学术研究上做出更大的贡献,更期待不远的将来,有更多超越他们的青年学人涌现出来。
陈明辉
三等奖《转型期国家认同危机与宪法学的回应》一文作者
谢谢主持人杜老师,我叫陈明辉,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4级的的博士生。非常感谢上海社科联和《探索与争鸣》杂志社提供这样一个平台。
第一次参加这样一场学术盛会,我感觉有两点非常难得。第一个难得的是,我还是第一次参与跨一级学科的这样的学术活动。法学界实际很少有这种跨学科的活动,我自己的专业属于宪法学和行政法学二级学科,但据我所知,我们宪法和行政法都没有举办过一次这种真正意义上面的跨学科活动。所以说,这次《探索与争鸣》的这个活动是很难得的。
第二个比较难得的是,当下宪法学的研究非常难做。因为一方面我们没有这种宪法的司法的实践制度。就是我们的这种严格意义上的法规范学的研究在宪法学里没有制度土壤。另一方面,由于宪法理论本身就是西方的舶来物,由于某些原因我们在很多地方设置了理论禁区。此外,在实践层面,宪法学本来是研究政治现象规范政治现象的学科,但现在政治现象也有很多禁区。这就是第二个很难得的地方,这一次我们法学的好象来了五个人,然后有四个是宪法行政法学方向的,这也是非常难得非常感谢的地方。而且听了上午的专家和下午的各位老师和同学们的发言,确实启发比较大。因为我的研究方向是宪法学。大家说的很多问题,实际上都可以转化为宪法问题。但其实现在中国的这种理论也好,现实也好,是非常需要宪法学的研究,尤其是当下的这种依法治国依宪治国大背景下。
上面是我参会的一点感受。那么,接下来我还是围绕着我们下午讨论的主题——青年学者的成长,谈谈自己的想法。我以自己的成长经历来看,我觉得成为一个青年学者(当然我现在还没有成为,还在路上),我觉得最重要一点,实际上是鼓励。我知道很多已经成为中青年的一些青年才俊的那些学者,跟他们交流的时候,我发现很多人走上学术的道路,不是因为自己天资过人,也不是因为自己有导师或者什么调教有方,很多是出于偶然的机会,比如说像这样参加一个学术会议,获得什么什么奖,从而获得了这种学术自信。学术热情哪里来?实际上是通过舞台这样的平台展示出来,获得别人的肯定,才对这个东西感兴趣,才萌发了做学术道路的念头。
以我自己的经历来看,我当年读本科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我会读硕士,我读硕士时没有想过去读博士,我读博士的时候也没有想清楚是否去高校。但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由于这样那样的机缘,你会展示自己在学术方面的天分,也会得到别人的肯定。你的想法,你写的东西,能够得到同学、老师、师兄师姐的称赞,,你又通过学术会议,通过这些投稿途径慢慢慢慢的展现自己,获得肯定。这些东西会慢慢影响到你的人生道路的选择。因此,我觉得在学生的培养和学术道路的引入方面,我觉得肯定和鼓励非常之重要。
讲到青年学者的成长,当然现在大家压力比较大的一点就是发文章。以我自己的读博期间的经历来看,当时我硕士期间其实已经发了文章,博士期间刚进校导师带着也发了文章。然而,由于没有独立发过文,当时自己心里特别没有底气,所以最想做的事情就是证明自己,怎么证明自己?就是发论文,当时非常非常焦虑,有一年特别焦虑。看了很多书,写了很多东西,但是如果没有转化为现实的成果,总会不停地怀疑自己是否选择对了道路,是否真的适合读博做学术。我相信,很多博士生以及青年教师,都会经历那样一个灰暗的阶段,正在积累期却极度渴望证明自己的阶段。
那么,与进入学术门槛相类似,处于这个阶段的人同样最需要的就是鼓励。尤其是在学术会议上、学术期刊上证明自己。像我自己的话,后面慢慢的自己通过投稿途径,发出来一点之后,慢慢心里就会有底气、有自信、有热情。我现在特别感激能够接受我论文的这几个刊物。有一个刊物能够接受你。有一些人能够肯定你。这个东西对青年学人继续学术道路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如果我没有投稿成功,那么可能我就是说后面毕业,然后出去政府部门或者做其他的,但这些来自于学界的共同体的这样的肯定,就把我带到了这样的一个位置。
所以,我觉得对于刊物而言,还是应当多鼓励年轻人,我自己的经历让我也明白年轻人真的很多的问题,非常多的问题,但是鼓励比批评,比其他的东西比任何的东西都要重要。包括在投稿的途径中,包括在评选的途径中,给予年轻人这样的一种展示自己,肯定自己,获得学术热情,获得学术自信的平台和机会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探索与争鸣》的这次活动还改变了我之前的一个印象。之前我投稿,我投综合类的刊物,包括高校的学报、地方社科院刊物也好,我从来没有中过。而我投法学核心的刊物的时候,我发现概率高很多,但通过这次活动我发现,可能不是人家刊物的问题,而是可能这两类刊物的旨趣不同。我们这次的征文主题是“中国转型过程中的问题”,我们不同的专业背景因为这样一个相同的主题走到一起。这就促使我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综合类的刊物与专业刊物上其实有一个分工的,在专业刊物里面专业讨论更深一点,但是综合类的刊物,很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建立了这种跨学科的沟通的平台,尤其是就某一些现实的问题、现实的现象来搭建这样的各个不同学科的学者来进行讨论和解决的平台。所以说,这次也是重新改观了我的综合类刊物的印象,也加深我对于综合类刊物的定位。
最后说一点点我本次投给征文活动的论文。我的论文也是我博士论文中一部分,我博士论文是转型期国家治理与宪法学回应,这样一个题目非常投巧,做一个热点的问题,又不会犯政治上的错误。但我发现国家治理研究怎么能绕开合法性的问题,尤其是国家认同问题呢,所以我就写了这样一篇文章。我这篇文章基于现实的问题就是转型期的国家认同的危机,我用危机这个词,有一点点尖锐。现在我们处于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国家认同的这种传统纽带按,包括原生性的一些历史文化纽带,包括民族主义,血缘、种族等等这些纽带,构建国家认同的力量现在已经消散,现在又没有替代性的方案来补充这种认同的真空。这里提出来的宪法性的回应,用宪法来作为现代国家国家认同的认同纽带。借鉴的是宪法爱国主义的一个理论,但是宪法爱国主义理论现在没有解决的问题,现在仍然停留在一个概念上面,仍然没有一套完整的理论。我提出一个观点也是我文章的创新点,提出了三条宪法构建国家认同的路径。第一个就是理想国家认同,我从中国宪法里面,提炼出我们建国立宪所确立的那个崇高的政治理想,按照82宪法的文本提炼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理想,用理想来凝聚国家认同,这也是来自于亨廷顿的启发,他在那本《我们是谁 : 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一书中说到美国的国家认同不是建立在历史文化的层面上,也不是建立在种族主义的基础上面,而是建立在美国信条,即美国的独立宣言和美国的宪法所确立的自由平等的共和国的政治理想。
借鉴于这样的思路我提出来,我们也可以用我们治国立宪所确立那样的政治理想来塑造我们国家。这是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的角度。第二个就是利益塑造认同,现实的利益出发,我们提炼出来的是宪法里面的人权保障和民主制度。第三个是象征塑造认同,我刚看到孟飞老师的文章里面有一点跟我的很相似,象征是什么东西?象征就是能够使不在场的东西在场,使不可见的东西可见,国家作为一个很宽泛的这样一种空间概念也好,时间概念也好,它总是很难以直接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见到总是部分的人、部分地域、部分的国家机构,我们怎样想象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国家,这个时候国家象征非常重要。在我的理解里面,国家象征,作为国家人格化象征的国家元首,作为国家物化下标志的国家标志,国旗国徽国家元首的相片,还有提出一个新的观点,就是宪法的国家象征法,随着宪法日和宪法宣示制度的建立,我们国家的宪法也走想成为国家象征的一种历程里面。
我整个的文章就是用宪法认同来重塑国家认同,应对这样的转型期的国家认同危机,具体的方案就是理想塑造认同,利益塑造认同和象征塑造认同。以上就是我的发言,谢谢各位。
《探索与争鸣》人间体
联络员小探
xiaotanxiaosuo
转载 | 合作 | 咨询 | 建议
长按扫码加好友
END
人文社科学者的平台
《探索与争鸣》
唯一官方微信平台
联系电话:021-53060418
投稿邮箱:tansuoyuzhengming@126.com
版权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媒体转载请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