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与争鸣第二届(2016)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征文回顾 | 第二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征文颁奖大会全景扫描
◆ ◆ ◆ ◆
上海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主管
有学术的思想 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
官网地址 http://www.tsyzm.com
◆ ◆ ◆ ◆
《探索与争鸣》第二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征文颁奖大会
暨“中国转型过程中的问题”青年论坛会议全景扫描
《探索与争鸣》编辑部
2017年3月21日,由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探索与争鸣》第二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征文颁奖大会暨“中国转型过程中的问题”青年论坛在上海社联大楼6层群言厅举办。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社联党组书记燕爽,上海市社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任小文以及来自上海市委宣传部理论处、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报刊处、《学术月刊》、《社会科学》、《社会》、《文艺理论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上海大学学报》《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华东政法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报》、文汇报社、解放日报等学术刊物总编、理论媒体主编和专家学者代表为获奖青年学者颁奖。上海市社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解超主持本次大会。
上海市社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解超主持本次大会
颁奖大会于上午9时许开幕。首先,《探索与争鸣》编辑部汇报本次征文活动的基本情况,主要分为征文组织、来稿情况、评审过程和获奖情况、社会各界支持情况,以及活动整体评价和改进设想等五个方面。本次征文以“中国转型过程中的问题”为主题,一共收到了872篇来稿。这些征文聚焦中国转型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分布在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二十多个领域,本次征文活动f800多篇投稿呈现出视角多维、跨越学科、话题多元等整体特点。编辑部以严格标准,请各学科资深专家匿名复审、终审,层层筛选,最终选出25篇获奖论文。25篇获奖论文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关注并试图求解中国转型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如后城镇化回流与农民工价值实现、国有土地法律“后遗症”防治、中国中产阶层“邻避运动”视角、中国西部乡校再生产机制、网红直播与情感劳工、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学使命等。《探索与争鸣》编辑部一直致力于实现学术期刊与青年学者共同成长,提升学术期刊的新锐品牌与学术水准,培养一批优秀青年学人,提升青年学人参与学术探索的积极性。
上海社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燕爽和华东师范大学王家范教授
为第二届(2016)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一等奖获得者颁奖
上海社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任小文和上海大学李友梅教授
为第二届(2016)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二等奖获奖代表颁奖
上海市委宣传部理论处、上海新闻出版局领导以及来自上海各大理论期刊的总编为第二届(2016)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三等奖获奖代表颁奖
来自上海各大理论期刊的总编为第二届(2016)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提名奖颁奖
来自上海各大理论期刊的总编为第二届(2016)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提名奖颁奖
接着,本届征文活动三位获奖代表以及上届获奖代表、评审代表、理论媒体代表先后发言。一等奖获得者、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的冯庆首先表达了对上海社联和《探索与争鸣》编辑部的感谢,肯定上海学界海纳百川的学术氛围。他表示本次论文成果是出于自己长期关注中国社会中的现实问题以及转型过程中的个人体验,并借以学理方式表达出来。二等奖获得者、来自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的宋锴业在发言中指出自己的学术成果是从田野调查出发,在大量的访谈资料和原始材料的基础上,进行中产阶级的理论化研究分析,主张学术要落到实处。三等奖获得者也是本次入选的唯一一位本科在读学生、来自上海大学文学院的田乐乐主要回忆了自己的成长历程,突出表达了对学校老师悉心指导和鼓励支持的感谢。
一等奖获得者、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的博士生冯庆
上届获奖代表袁超在发言中说道,作为中国的青年学人,最应该具有的是对中国自身发展的关怀,讲好中国故事是每个中国青年学人的最重要的使命。评审专家代表、华东师范大学赵修义教授主要表达了评审过程中的“德识才学”的原则,强调学识与眼光,自信与胆识,以及道德传统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理论媒体代表,解放日报社党委副书记周智强则从理论创新、青年引导、学术成果社会化三个方面发言,肯定青年学者的贡献,期待他们能创作出更多杰出的学术成果。
上届获奖代表袁超
华东师范大学赵修义教授代表评委发言
解放日报社党委副书记周智强
最后,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燕爽讲话。燕部长在致辞中首先肯定了《探索与争鸣》编辑部和众多专家学者的辛勤付出,并回顾建国以来的历史与发展,突出强调培养年轻人一直是国家工作的重心。他引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讲话内容,主张理论创新是年轻人的首要任务。最后,他从现实问题出发,鼓励年轻学者要以学术的人文关怀,以国家民族的未来作为毕生追求。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燕爽讲话
颁奖大会结束后,华东师范大学叶超教授、同济大学钟宁桦教授、复旦大学熊易寒副教授,分别就“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及其中国化路径”、“为何金融不支持实体”、“双重变革时代的青年知识分子”,为与会者做了三场内容丰富、严谨生动的主旨演讲。
华东师范大学叶超教授
同济大学钟宁桦教授
复旦大学熊易寒副教授
在下午的青年论坛上,共有17位获奖代表围绕着“青年学者成长与学术共同体建设”这一论坛主题,结合自己的求学往事、成长历程、未来展望及本次参赛论文的写作思路等方面,先后交流了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的冯庆首先简要回顾了自己求学经历的往事和学术路径的转变,结合自己作为重庆人对于家乡政治生态以及背后的文化心理的切身体会与长期关注,讲述了这篇论文关于中国社会“义气”这一观察维度的构思和写作思路,就80后、90后青年学人如何理解转型过程中的中国问题以及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身份角色这一问题表达了自己看法。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王华华结合自己的参赛论文,围绕着农民工的政治参与和价值实现等主题以及共产党在历史上对于农民价值诉求的回顾,认为党要主动地从变化社会中考量民众的实际需求和审美期待,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更加有效、合理的宣传政策。上海大学文学院的田乐乐就其参赛作文的构想思路和写作过程,主要讨论了章太炎连接传统与现代的中介作用,着重分析了章太炎之“情感和欲望的重视”以及由此引出的“情本体”,并探讨了章太炎对于情感、欲望和理性的动态平衡的探索。
清华大学哲学系的何青翰的文章主题是走向“韦伯问题”的终结,探讨的是国学研究和国学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使命。在他看来,不管对于“韦伯问题”给予肯定或否定式的回应,我们都必须面对韦伯的价值中立的规范原则及其所预设的现代化的基本图景,并在此基础上试图寻找新的关于古典文明与现代化相适应的学说和理论。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的陈昌凯从近日热议的北京学区房话题开始,将问题的焦点引至对于时间普遍焦虑的社会心态,并结合他的心理学专业背景和自己读博深造的实际经历,分析了包括社会制度、发展速度、科学技术等影响人们对于时间产生不同的主观认知和焦虑程度的影响因素。香港中文大学的张宗艺首先认为青年学人要注重把握现实和理论中的前沿问题,介绍了“情感经济”及其所植根于后现代生活中普遍焦虑、空虚的心灵状态,并就关于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以及理论研究和现实问题的关系等方面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东南大学的孟飞认为学术的规范和个性的探索并不矛盾,可以并应当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找到青年学人的自觉。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杜春林结合他的参赛论文讨论了分权、治理效率与西汉政权兴衰的关系,从历史政治的研究的角度回应当下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以及多级政府之间的互动的现实问题。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的黄冠结合自己政治学研究中遭遇的挫折和展开的反思,为大家讲述了他对于如何参与青年学术共同体构建的心得。上海交通大学的钟慧澜先后比较了家庭养老和国家养老在社会保障建设的执行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强调了加强社会各界关于养老保障的责任共识的重要性,以及未来养老保障在去机构化、市场化等方面的发展方向以及建立评估机制和补充照料津贴等方面的具体举措和建议。
论坛的下半场,东南大学的莫静具体讨论了宪法总纲部分对于国有财产的规定在经济建设和国企改革的过程中的具体体现。武汉大学的谭诗赞将目光聚焦于分税制改革这一话题,通过对于财政体制的具体研究试图梳理在国家治理过程中的这一方面。北京大学法学院的谢宇为大家讲解了他论文所关注的如何处理党内法规与宪法法律关系以及相关的不同学说。在他看来,党内法规并不是铁板一块,他认为在法学研究的过程中,进一步梳理党内法规的内部差异,理顺其于宪法法律的关系,并为依法治国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社会而努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的陈明辉首先表示了对这种跨学科的学术交流活动的重视和珍惜,并同时谈到了在缺乏司法实践的前提下宪法学研究的困难和障碍。武汉大学法学院的高一飞就他自己专门研究的法律数字的问题,指出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缺乏对于法律中的数字的论证程序的规范,通过日常生活和法律案件中若干例证的介绍和分析,进一步为大家阐释了如何理解和规范法律数字的可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的唐冬平首先积极肯定了学术共同体建设和青年学者成长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关注宪法学领域,他认为一个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即将转型社会中的具体问题通过学术规范内化为法学特别是宪法学能够面对、诠释和解决的问题。
中南大学的王进文认为共同体的核心在于认同与承担,即要维护共同体的价值和尊严,从互惠地方主义如何克服国家法制主义带来的若干问题的角度,介绍了他所提出的“算法”在解决这一问题中能够发挥的作用,以实现在保证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制度安排。西南政法大学的王群首先从转型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和财富增量所引发的社会焦虑的背景下,将目光聚焦于他论文关注的“被唤醒权”这一主题。
《探索与争鸣》人间体
联络员小探
xiaotanxiaosuo
转载 | 合作 | 咨询 | 建议
长按扫码加好友
END
人文社科学者的平台
《探索与争鸣》
唯一官方微信平台
联系电话:021-53060418
官网地址 http://www.tsyzm.com
版权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媒体转载请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