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扫描 ︱“城市与情感”第二届中国城市问题(上海)论坛青年论坛会议综述
◆ ◆ ◆ ◆
上海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主管
有学术的思想 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
◆ ◆ ◆ ◆
全景扫描 · 编者按
“城市与情感”第二届中国城市问题(上海)论坛青年论坛会议综述
撰稿:王润 摄影:蔡炜伦
2019年4月20-21日,“城市与情感”第二届中国城市问题(上海)论坛青年论坛在杭州召开,本届论坛由浙江传媒学院主办,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和《探索与争鸣》杂志社联合承办,浙江传媒学院学科建设与研究生管理处协办。论坛以“城市与情感”为主题,来自全国30多个高校和科研机构的60余位青年学者齐聚杭州,共话中国城市发展的前沿议题。
4月20日上午,“城市与情感”第二届中国城市问题(上海)论坛青年论坛正式开幕。开幕式由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杨向荣教授主持,浙江传媒学院副校长李文冰教授与《探索与争鸣》杂志社叶祝弟主编分别致辞。
李文冰副校长首先对本次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远道而来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诚挚的欢迎。李校长提到,自1月份征稿以来,筹备组共收到来自国内三十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70余篇学术论文,经过专家匿名评审最终有39篇论文入选本次论坛进行分享和讨论,这充分说明了城市议题的吸引力,希望本次论坛推动城市问题研究进一步向前发展。
《探索与争鸣》杂志主编叶祝弟介绍,作为《探索与争鸣》杂志社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的一部分,“中国城市问题研究(上海)论坛青年论坛”依托《探索与争鸣》“城市与文明”专栏,旨在深入研究中国城市新问题,新现象,促进关注中国城市问题的青年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思想碰撞,促进中国城市问题研究研究新生力量的成长,推动本领域研究水平的整体提高。本次论坛的主题聚焦“城市与情感”,情感转向是当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前沿话题,人是城市最具生气的存在,城市既是地理空间,也是文化空间,更是情感空间。在西子湖畔考察和研讨城市与情感,不仅要怀“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看之”的闲逸心态,在恋恋红尘中体味城市以及城市中人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更要探寻什么样的城市才是充满人文情怀的城市,什么样的城市才是有灵魂的城市。
本次论坛为期一天半,共包括主旨演讲环节和5场主题发言,主题发言部分设有“都市·情感·体验”“媒介·情感·交往”“城市·空间·地理”“文学·想象·书写”“具身·感觉·实践”五大板块。
主旨演讲
开幕式之后,山东师范大学张丽军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文学武教授、四川师范大学刘永丽教授、苏州大学易前良教授、上海政法学院张永禄教授、浙江传媒学院杨向荣教授等6位受邀嘉宾相继发表主旨演讲,为论坛带来了最新的研究成果。
首先发言的是山东师范大学张丽军教授,发言题目为《城市如何让当代中国人安身、安心、安魂》,他通过归纳百年文学史写作的模式,总结出一种妖魔化城市的审美模式,即只有乡村是美的、善的,而城市是恶的、有罪的。张教授从茅盾、老舍、新感觉派到当代苏童、贾平凹、梁鸿等作家的作品中审视城市书写,最终提出21世纪中国城市如何发展的问题,认为城市不仅是物质的城市,还应是文化的、情感的城市,让当代中国人安身、安心、安魂,是新世纪中国城市应该承担的当代使命。
上海交通大学文学武教授的发言题目为《论京派文学中的都市描写和文化想像》,以“城市的文学”和“文学中的城市”两者的区分作为开端,认为后者更能体现城市与人的真实关系,并借用该视角来观察20世纪20、30年代京派文学中对于城市的描写,其中沈从文、林徽因、芦焚的小说作品是论述的重点,从城市与文学关系的维度来把握京派文学的丰富性。
四川师范大学刘永丽教授的发言题目为《1990年代都市文学中的城市景观与欲望生产》,分析1990年代的都市文学,特别是以卫慧的作品为考察的重点,指出书写城市注重渲染奢华、异域的景观,而欲望书写并没有张扬人的生命主体,烙上“人”的印记。刘教授认为,这种书写方式与消费时代的文化语境密切关联,同时也展现了现代城市人的生存困境,即人被外界的各种景观的诱惑所操控,以致失去了内心最真实的需求,成了消费的动物。
苏州大学易前良教授的发言题目为《社交媒体时代的再结构化:社会理论视域中的媒介变革与城市发展》,他把媒介与城市的关系视为互构的关系,考察现代群体生活从“共同体”到“社会”的发展历程,并且在此过程中媒介由大众传媒向社交媒体的变化,从中反映出媒介生产方式和组织运作方式的变革。在论述中借用“再结构化”理论来理解城市与媒介的关系,认为新媒体环境下城市定义媒体在逐渐减弱,产生场景化、平台收割等特征。
上海政法学院张永禄教授的发言题目为《沪上爷叔情感结构分析——以海派小说为视点》,他认为城市情感结构是城市有形的魂,文学艺术是描绘城市情感结构的形象绘本,通过分析海派小说来理解上海精神民间维度的真实表达,刻画了上海爷叔们的情感结构。其中“上只角”和“下只角”的隐喻,体现出中产阶层和平民两种不同的审美趣味和精神境界。
浙江传媒学院杨向荣教授的发言题目为《都市、现代性与审美:都市现代人的精神栖居及其反思》,以波德莱尔笔下十九世纪巴黎的现代性景观作为切入,借鉴齐美尔和克拉考尔的现代性都市体验来理解都市生活的碎片性特征,提出都市空间远离诗意栖居、异化为充满货币逻辑和计算性格,产生货币文化逻辑下的审美冷漠,强调可以通过与生活保持距离,撤回到个体内心,以越境者的姿态来体验日常生活,实现对都市物化生存的抵抗和救赎。
主题发言(一)
“都市·现代·体验”
《探索与争鸣》叶祝弟副编审的发言题目为《Dead City 里的虐恋体验——郁达夫笔下的上海书写》,考察了变态现代性这一另类的城市与文学结合的题材,认为郁达夫小说中的浪漫、感伤、暴露的气息与近代以来上海这座城市的气质相交织,构成了某种互文、对话的关系,漂泊、闲逛、城市的阴影、茫茫夜,构成了一个相似的家族群,体现郁达夫用来寄托他的苦闷与抑郁、枯寂与孤寂、颓废与感伤、痛楚与隐忍、放荡与忏悔的艺术趣味和情感态度的精神世界。
华东师范大学金雯教授的发言题目为《早期现代情感的“基础设施”:论中国文学研究与比较文学视野》,关注的是新近海外汉学学者林凌翰2018年的专著《早期现代中国的空间与情感》(Spatiality of Emotion in Early Modern China,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分析其中涉及的“媒介化”概念与中国情感观念的关系,解释明清之际中国情感观念形成的“基础设施”,也对著作中或明或暗的比较文学视野加以剖析,强化了该书的阐释在中国文化和文学研究,尤其是中国情感文化研究中引入比较文学视野的方法和意义。
复旦大学博士生褚传弘的发言题目为《身体、声景与媒介交往:新型城市读书会的“流动地方感”研究——基于上海城市读书会的观察》,聚焦上海日渐活跃的城市读书会这一文化实践,思考城市读书会如何建构起新型的城市情感体验,以及对当下中国城市生活的意义。他认为,实体与虚拟空间互嵌、身体的游荡和声景的制造不断挪移读书会空间,制造了“流动的地方”和“流动的情感”,为城市个体提供了新的公共生活和情感体验,调动了具身感官的综合知觉,不断改变我们对于城市与城市文化的理解。
南开大学博士生王姮的发言题目为《作为技术神话的英租界时期五大道街头景观》,将租界时期的五大道街头视作整个天津城市的缩影,空间的规划与建筑的使用体现出社会历史变迁的容器,更反映深层次的社会文化。通过史料梳理,从“疾病”“卫生”的概念入手,反映卫生、交通、娱乐等多种需求因街道和建筑的规划而被制造出来,各种土地实验都将“技术”的地位推向一个制高点,勾勒出在中国本土的逐渐成型。
上海社科院张昱辰助理研究员的发言题目为《流动的城市情感:上海轨交变迁与城市地方想象》,通过考察上海历史上几个特定时期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从有轨电车、地铁、高架铁路到磁悬浮的变迁,解释其如何影响人们体验、理解与想象城市的方式。城市轨交影响和改变着人们对上海城市的情感、认同与想象,在历史与现实、全球与地方之间,演绎着复杂的文化政治,构造出上海独有的全球地方感,在与城市社会的互动中塑造出流动的城市情感。
主题发言(二)
“媒介·情感·交往”
南京大学袁梦倩副研究员的发言题目为《重新发现城市中的家庭记忆:情感沟通、界定仪式与传播赋权——基于“族印”系列口述历史纪录片的个案研究》,她指出口述历史纪录片是再现历史、建构社会记忆的一种重要媒介,也成为当下中国纪录片创作中日益活跃的艺术类型。她试图以“族印”系列口述历史纪录片为个案,聚焦城市中的大学生重新发现家庭记忆的实践过程来理解文化生产,探讨口述历史纪录片生产过程背后真实复杂的社会文化互动,探讨记忆实践的赋权过程和意义,以及社会记忆与主流记忆的权力关系。
北京社科院陈镭助理研究员的发言题目为《工业遗存与写字楼审美》,以城市旧厂房、仓库和附属办公设施的“工业遗存”为研究对象,考察大城市利用工业遗存拓展写字楼、产业园区和公共文化空间,形成艺术区和文创园区空间改造的背景及国内外同类空间的特征。在分享中,他还展示了谷歌等新一代企业改造的办公室,展望工业遗存改造办公室的意义和未来发展趋势。
台湾世新大学博士生吴玮的发言题目是《网红城市:社交媒体推动下的城市媒介化》,考察的是借助于抖音而传播扩散的网红城市,网络技术发展、社交媒体盛行重构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空间的关系,突显出社交媒体对城市空间、城市结构、城市功能的重塑。吴博士基于空间媒介化视角,运用媒介化理论聚焦网红城市,以抖音社交媒体平台文本为依据,对社交媒体时代城市的媒介功能、城市媒介化及其表征进行研究。
南开大学博士生周延伟的发言题目为《从特色塑造到地方营造:城市更新中设计的地方性表述研究》,他认为在塑造城市特色的背景下,设计的地方性表述至关重要。城市更新作为中国城市发展的“新常态”,经历了从“特色塑造”到“地方营造”的视角转变,但究其根本都是要维持或重塑地方性,体现为视觉体验层面的景观更新。周博士回顾了上海新天地、天津五大道、北京白塔寺等国内历史街区更新的相关案例,提出历史街区更新的“地方营造”是对“特色塑造”外延和内涵的拓展,是利益团体相互博弈、协调的结果。
湘潭大学博士生雷云茜的发言题目为《现代性速度体验与城市情感逻辑》,她指出当前我们生活在被速度逻辑掌控的现代社会中,速度不仅呈现于经济与城市发展的诸种物质层面,更重塑了我们观看与感知世界的方式。在现代都市的速度体验中,现代人或同时经历着惊奇与厌倦、热情与孤独这些看似矛盾的情感体验,或易于沉浸在忧郁与焦虑的复杂情绪之中。探讨现代情感与速度体验之间的关系,重新思考现代城市情感的生成逻辑,为我们应对城市中不断凸显的情感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刘茉琳副教授的发言题目为《食在广州:〈老广的味道〉的饮食、地方情感与集体记忆》,以纪录片《老广的味道》为切入口,从饮食文化的角度出发,将“食在广州”具象化为有故事、有情感的纪录片,以人们对童年味道的坚持,对时令、节庆、家族等传统里饮食文化的坚守提供共同体记忆与情感建构,实现观影者可延续的情感共鸣,搭建以饮食文化为核心,在时间上联结过去、现在与未来,在空间出于广州但不囿于广州的文化空间。
浙江传媒学院王淑华副教授的发言题目为《新媒体、美食与情感:基于移动媒体的城市饮食传播行为与情感危机研究》,考察移动媒体应用下的城市饮食传播实践,总结饮食传播的媒介化、饮食空间的流动和定位、功利性和策略性的网络交往以及视觉表达与合谋的表演等四个特征,同时分析都市人在新媒体饮食传播背后,面临从身体到思想的知觉麻木和单向度、距离焦虑和不安全感、对亲密关系的情感淡漠以及陷入独处恐惧等多重情感危机,最后试图由此探讨移动媒介时代城市日常生活中公私空间的变化。
主题发言(三)
“城市·空间·地理”
南京师范大学刘永昶教授的发言题目为《媒介重塑与仪式化情感的生成》,基于网络生活的深度浸入,考察对现代都市生活人际交往与情感继承方式的影响,区别了两种不同的情感仪式。刘教授认为“情感化仪式”在新媒体的应用下正在逐渐转变成“仪式化情感”,新媒体的病毒式、强迫式、叠沓式的信息传播,逐步凝聚升华为集体无意识的“生活仪式”,形成自我规制的仪式化情感。
中山大学林峥副教授的发言题目为《公园北京:西方旅行者的北京想象》,考察了一系列有关民国时期西方旅行者北京见闻的珍贵英文文献,包括旅行指南、游记、小说,乃至地图、摄影、绘画等,兼具图像与文字。在跨文化、跨学科的理论视野下,她提炼出“以公园为中心”的民国时期西方旅行者的北京想象。公园不仅成为其认知北京的城市意象,还负载了其帝国主义的怀旧情绪,折射了20世纪前期西方人对于北京乃至中国的理解,以及对清朝和民国的复杂情感。
南开大学博士生高宇的发言题目为《街道:一种都市情感的空间生产机制》,考察都市空间中的街道来论证作为情感生产的空间。在街道中,一种观察者的视觉模式开启了某种新型情感主体的培养过程,形塑着城市景观的变迁,同样也以另一种难以察觉的方式支配都市生活方方面面的情感及行为模式,比如街道以地图的视角,通过规划设计而建造,因此街道也就兼具地图和规划设计的特质,形成一种意义与文化的再生产。最后高博士总结提出“人不是抽象的栖居于都市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城市,人被裹挟在自己创造的人造空间即建筑和街道中”。
浙江传媒学院曾薇博士的发言题目为《重塑边界:移动媒介中介下的空间实践》,提出在新介质连接下的空间感知会如何发生改变,空间实践如何进行的思考。通过对上海、杭州、南昌、萍乡四地59位手机用户的调研,得出作为中介的移动媒介形塑了人们的空间认知感觉,物理空间肉身在场的单一状态被远程在场、缺席在场等多重中介化在场状态所取代。随着在场感的改变和Wi-Fi边界对实体边界的渗透和僭越,引发心理边界和物理边界的重塑,人们借由移动媒介脱离既有空间,颠覆结构性的角色身份,打破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壁垒,将两种空间与生活状态相融合。
青岛农业大学徐玉凤副教授的发言题目为《城市情感的困境与路径》,她认为以往城市发展过程中,情感构建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城市人的情感体验、情感记忆和情感构建需要艺术创作尤其是城市文学得以承载、留存和实现。城市文学是城市情感构建的基石不可或缺的要素。城市文化是城市情感构建的载体,城市文化需要情感的积蓄和积淀。城市建构、城市文学会在情感、人性得到重视的同时也得到更大的发展和进步,而城市人也会在城市情感的构建和城市文学的展演中得到情感的共鸣和精神的慰藉。
浙江传媒学院王润博士的发言题目为《塑造城市记忆:城市空间的文化生产与遗产保护》,以巴黎圣母院火灾事件的反思引入关于城市空间遗产保护的问题,梳理了西方经典的空间理论,在扬弃空间批判论的基础上,将城市记忆作为认识城市空间的新维度。基于空间的社会生产视角来理解城市记忆场所的空间实践,在国家权力、资本逻辑、城市记忆和媒介技术应用相交织的社会关系中,揭示城市空间的文化生产和意义建构,塑造城市记忆,提供城市空间的社会再生产与情感联系,为中国城市空间的遗产保护提供相应的解决路径。
河南科技学院聂鑫琳副教授的发言题目为《城市空间的诱惑:空间体验消费分析》,她指出在消费社会,空间作为可以用于消费的商品,成为消费社会财富和权力增加的重要方式。商品生产者采取各种策略将空间转化为受消费者欢迎的商品,导致各种感官享受的空间体验消费的出现。空间体验消费具体表现为空间性与时间性的悖结、时空体验模糊性、超真实的拟像空间的利用、空间的历史性复魅,以及时尚以创新形式拥抱传统的特点。空间体验消费给人们带来享受,但也存在着弊端,具有一定的矛盾性。
主题发言(四)
“文学·想象·书写”
浙江大学翟业军副教授的发言题目为《“现代说永远已经很傻”:论文学中爱感的变迁》,从文学中情感的变化来讨论城市与情感的关联,他指出传统文学作品中对爱情的书写是一种追求海誓山盟的长久感,往往是发生在熟人社会里的,强调一见钟情式的、三生三世的轮回观,而现代文学作品中对都市爱情的刻画发生了转变,成为快餐式的、无固定感的情感体验,就像一首歌里唱的那样“现代说永远已经很傻”。
南昌航空大学张玲博士的发言题目为《“霓虹灯外”:日常生活的“都市性”:以1930年代左翼文学中的上海想象为中心的考察》,她指出日常生活作为1930年代左翼文学上海想象的重要层面,左翼作家避开了霓虹魅影的都市狂欢,抓住最能体现上海本质和底色的普通市民的琐碎生活,潜入到都市世俗生活的内核之中,刻画与想象出另一种都市人生的形式。左翼作家通过亲身体验与生命感悟,在看似流于表面和简单的日常生活形态的把握中,透露出他们在上海“城市化”进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现代性焦虑与困惑。
上海大学罗小茗副研究员的发言题目为《解锁未来:当代中国科幻小说中的“希望”设定》,她从短篇小说《高塔下的小镇》(1998)所开启的想象模式入手,分析此后二十年间中国科幻书写沿着野蛮的进化世界、低技术社会和个人与未来之间关联等三个方面展开的想象过程。提出当代中国社会想要重新确立“希望”和解锁未来,在科幻书写这一呈现社会想象力的领域所具有的优势与不足。
上海戏剧学院翟月琴副教授的发言题目为《逾越畛域的实验:新世纪以来的上海先锋戏剧生态》,考察了新世纪以来的上海先锋戏剧生态,先锋戏剧“实验”是在意识形态、市场经济和戏剧艺术三种力量的较量中,越出传统边界、规矩和隔阂的新型戏剧实验。基于新世纪以来的上海先锋戏剧面临着新的挑战,围绕真汉咖啡馆和下河迷仓剧场讨论运营独立性的形成,就草台班的社会性戏剧和组合嬲的临界性剧场展开分析,多方面勾勒新世纪以来的上海先锋戏剧生态。
华东师范大学本科生陈艺的发言题目为《情感地理视角下的城市书写》,关注1970年代以来人文地理学领域的情感转向,提出情感与情感地理可以作为一个必要维度被纳入城市和城镇化的研究内容。分析情感地理视角下的城市问题可以有自然、城市与情感地理,流动性、情感与城市,技术、情感与城市治理等三大面向,以及相应的情感地理研究方法,比较分析中西城市情感地理议题的异同,结合中国城镇化与城市治理实践梳理中国城市书写的新问题,以促进情感地理视角下新的城市书写。
山东师范大学张慧伦博士的发言题目为《社会转型期的城市化书写》,以《百年孤独》与《炸裂志》的对比来讨论转型期的城市化书写,从主题、艺术手法与人物形象上比较两者在历史叙述上的差异。马尔克斯用一个村庄的历史折射出拉丁美洲百年历史兴衰,而阎连科借鉴“马孔多”的发展轨迹,以地方志的形式记录了“炸裂村”由村发展为直辖市的乡村城市化进程。两者对于历史叙述的方式不同,前者是一种集中的复杂,将西方文明冲击下拉美复杂的社会面貌浓缩到一个村庄之中,而后者是一种复杂的单一,将城市化出现种种问题的根源归结为对“权力至上”原则的推崇。
浙江传媒学院朱熠副教授的发言题目为《当代城市化进程中的听觉文化研究》,考察城市化进程中反映城市主题的商业片所呈现出的听觉样貌。商业片以同质化的城市声音景观传播消费主义,作者电影热衷将声音景观聚焦于边缘人的困窘与痛楚;商业片被城市中产阶级话语主流化,作者电影片面书写城乡对立和三大差别。影视创作上听觉表征的失序,部分源自社会现实,更多地源自创作者对高票房、个人风格的追求,对社会发展认知的片面与错位。
主题发言(五)
“媒介·情感·交往”
上海师范大学朱军副教授的发言题目为《城市作为人文主义与近代美感的源流》,他提出现代城市的人文主义还需回归近代艺术精神的源流,以佛罗伦萨的城市史和艺术史为起点,以城市精神统摄艺术、历史与社会,回到文艺复兴来诠释古典与现代、世俗与宗教、感性与理性的交响,通过对15和16世纪“中世纪残余”的重新审视,把握现代美感生成的内在机理与外在依存。
暨南大学曾一果教授的发言题目为《从“时间化”到“空间化”——第六代导演城市记忆的后现代转向》,以城市记忆题材电影来讨论城市与情感的关系,从第六代导演城市记忆的两次转向深入讨论,表现为转向过去的时间化过渡到空间化转向。第六代导演的“怀旧影像”,以怀旧作为“商业消费”的卖点,并在时间感、空间感和整体感被植入的过程中丧失。而第二次转向则是从过去再次转向流动的当下空间和不确定的未来世界,在流动的空间里寻找和重建记忆的地图。
杭州师范大学张惠苑副教授的发言题目为《“痛感”的消弥:19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文学中边缘女性悲剧形象的流变》,考察了中国城市文学中的边缘女性形象。她认为这类寄居都市边缘的女性,最容易被掌控和撕裂,悲剧成了他们的宿命。1990年代以来,边缘女性题材小说具体表现为跳脱传统传奇的窠臼,摆脱“痛感”叙事,转入现代悲剧的“无痛”书写。娼妓形象“痛感”消失,表现为挣脱的主动性丧失,羞耻感衰退,隐现出城市文化的现代危机,现世的快感消解了“永恒正义”的追求。
暨南大学吕甍博士的发言题目为《声景想象与城市启迪:以〈青红〉中的“新”上海为例》,以影片《青红》作为分析对象,片中的声音从贵阳发出,直指上海,两个毫无关联的城市,多元复杂的人与空间,均统一于上海,在迁徙与落脚的人类行为中缓释文化平衡、情感皈依、城市认同与无尽挣扎。都市电影中既有现实的展示,也不乏对未来的“担忧”,两者都是既存现实,也透出城市电影作为文献的旨意,在声景的构筑中,“新”城市的社会启迪得以实现。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李潇雨博士的发言题目为《老围屋,博物馆,旅游区:城市更新浪潮中的客家民居》,以深圳东部龙岗地区分布的大量传统客家村落和民居作为考察对象,梳理客家旧建筑在深圳不断深化的城市化浪潮中被“问题化”的普遍处境,并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讨论当前深圳客家旧建筑的更新机制,探查“发展话语”下历史建筑遗存在“保护”与“开发”之间的辩证地位,审慎评估资本、政府和社会三方对古迹的利用,对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的使用经验做出新的补充。
上海戏剧学院李冉博士后的发言题目为《“孤岛”上海与灰色叙事:以话剧接受与传播为例》,分析上海“孤岛”时期的专门话剧期刊《剧场艺术》,揭示当时话剧界所关注的问题,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编辑产生相应的效用,展示同时期话剧期刊参与到话剧繁荣发展的过程中,并对上海“孤岛”时期的话剧接受与传播进行考察,最终探究艺术刊物如何在民族苦难和奋起的大时代中,努力探索具有民族独创精神的话剧生产,推动话剧成为抗战时期诸多艺术种类中最活跃、最繁荣、最具现实性的民众性艺术。
在本次论坛上,与会的青年学者分别围绕“都市·现代·体验”“媒介·情感·交往”“城市·空间·地理”“文学·想象·书写”“具身·感觉·事件”五个议题,探索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镜像,讨论城市发展中物理景观的变迁和心理空间的建构,交流城市中集体记忆的传承和地方情感的迁移,不同学科的专家和学者就“城市与情感”这一议题展开了激烈的思想碰撞与学术交流,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
本届论坛是中国城市问题(上海)论坛青年论坛的第二届论坛。第一届中国城市问题(上海)论坛青年论坛于2018年5月12日在苏州举行,主题为“城市·空间·记忆”。延续首届论坛主题,本届论坛聚焦“城市与情感”,重点探讨城市与人的关系,注重从精神与情感层面关照城市发展。中国的城市化与中国改革开放相伴而行,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城市问题已经成为当下中国社会的时代命题。中国城市问题(上海)论坛青年论坛以城市为焦点,连续举办两次主题论坛,汇聚了一批关注城市问题的青年学者,展现了大批研究城市问题的前沿成果,为我国城市议题研究搭建起一个重要平台。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了解首届中国城市问题(上海)论坛青年论坛情况
《探索与争鸣》人间体
联络员小探
xiaotanxiaosuo
转载 | 合作 | 咨询 | 建议
长按扫码加好友
END
人文社科学者的平台
《探索与争鸣》
唯一官方微信平台
联系电话:021-53060418
投稿邮箱:tansuoyuzhengming@126.com
版权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媒体转载请联系授权
叶超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