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景扫描 | “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需要的大学治理使命”高等教育高峰论坛

◆ ◆ ◆ ◆

上海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主管

有学术的思想  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

官网地址     http://www.tsyzm.com

◆ ◆ ◆ ◆


全景扫描

“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需要的大学治理使命”高等教育高峰论坛



4月27日上午,由四川师范大学文化教育高等研究院、浙江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探索与争鸣》编辑部联合举办的“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需要的大学治理使命”高等教育高峰论坛在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校区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教育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杜玉波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讲话,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原副部长级专职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管培俊出席论坛并作主旨演讲,四川省教育厅厅长朱世宏出席大会开幕式。四川师范大学校党委书记丁任重教授为大会闭幕式致辞,四川师范大学校长汪明义教授为开幕大会致辞并发表主旨演讲,四川师范大学副校长高中伟教授主持论坛开幕式。


长江学者、浙江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眭依凡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王英杰教授,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复旦教育论坛》杂志执行副主编熊庆年研究员,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别敦荣教授,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马陆亭研究员,长江学者、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阎光才教授,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胡建华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李立国教授,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蒋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周光礼教授,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李松林教授等出席论坛并作主旨演讲。

开幕致辞


教育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杜玉波强调,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世界各国人民的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近两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创立“中巴经济走廊大学联盟”交流机制,努力探讨大学在一带一路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法,取得了初步成效。两年多来的积极探讨表明,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中,大学可以有所作为,也可以大有作为,我国的大学要有这种使命与担当。

论坛第一阶段主旨发言



大会开幕之后,第一阶段的论坛主旨发言由长江学者、浙江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眭依凡教授主持。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原副部长级专职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管培俊就《中国大学校长的职业化》作主旨演讲。他从校长职业化的概念界定、历程反思、国际经验、大学校长职业化导向及意义、大学校长职业化的保障机制五个方面阐述了大学校长职业化的重要意义。他指出,要通过畅通职业上升空间、完善校长选聘机制、完善激励评价机制、改革任期制、完善职业化保障以及待遇保障六个方面推动中国大学校长职业化,使大学不负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需要的使命与担当。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王英杰教授围绕“国际化、价值观与大学治理制度改革”发表演讲。他从国际化的角度阐述了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服务的大学治理制度构建的新视角与大学治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四个方面阐述了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展服务的大学治理制度建构的价值观基础。

  

《复旦教育论坛》杂志执行副主编熊庆年研究员以《大学的理性之治与德性之治》为主要内容进行演讲。他指出,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中国大学理性的选择与时代担当。要将理性之治当作中国大学担当使命的制度基石,将德性之治当作中国大学担当使命的精神梁柱,在担当使命的实践中实现大学治理的现代化。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别敦荣教授发表了以《论我国大学治理》为题的演讲,从中国大学治理的性质、目的、模式与策略四个方面汇报了关于中国大学治理的认识与成果。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周光礼教授围绕《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东亚模式”:政府行为及其局限性》,探讨了高等教育发展的“东亚模式”的定义、政府行为与东亚一流大学建设性运动以及“东亚模式”的局限性及其突破三个问题。


论坛第二阶段主旨发言


27日下午,论坛第二阶段主旨发言在狮子山校区学术报告厅举行,《探索与争鸣》主编叶祝弟主持论坛。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马陆亭研究员围绕主题“大学的办学多样与价值一致——面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办学思考”发表演讲。他从伟大复兴离不开价值观的引领、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文明观、大学从世界性走向地方性和高等教育是办学多样性和价值一致的统一体四个方面论述了大学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的重要性。


  

长江学者、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阎光才教授和博士生吴寒天共同作题为《大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的演讲。阎光才由想象、科学和利益引出命运共同体,吴寒天则从大学的历史与现实背景、西方对人类文明的思考与解读、大学的内生属性与时代使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大学的自我革新四个方面对演讲主题进行补充和解读。

  

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胡建华教授以《组织传统:大学内部治理模式的形成基础》为题发表演讲。他将德,美、中三国大学治理的组织传统进行比较,为解决我国大学治理的组织传统问题提出了协调学术组织与管理组织、平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实践大学章程和形成章程文化四条建议。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李立国教授以《构建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治理新图景》为主要内容做演讲。他从未来15年的世界变革、世界高等教育合作交流发展状况和高等教育治理变革三个方面分析了高等教育治理的新图景是学术治理的持续与改进、治理主体多元化和治理体系的开放与包容。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蒋凯教授围绕主题“建设健康的学术文化”进行演讲。蒋凯针对现今大学的学术现状,解读学术文化的含义与构成,提出应建设追求卓越、学术诚实、公平竞争、团结协作、坚持贤能主义的健康学术文化。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李松林教授做题为《以类主体教育构建人类教育共同体》的演讲。他剖析全球问题,探究人类命运共同体,解读习近平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提出构建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从而推动类主体教育,构建全面发展教育共同体。


论坛第三阶段主旨发言


28日上午,举行第三阶段主旨发言,论坛由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李松林教授主持。

  

四川师范大学校长汪明义教授以《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事业中大学的使命与担当》为题作主旨演讲。他从“内涵、原因、实践”这三个层面分析了中国乃至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并阐述了大学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职责和使命。他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离不开大学的贡献,大学的知识属性和教育属性决定了大学一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建设的重要工具和重要力量,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应当肩负起使命和担当,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和创新、国际交流和合作职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

  

华中科技大学张应强教授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分析了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的使命。他指出,高等教育全球化不能是国际化的自然延续,要确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用人类共同利益进行价值引领,以“和平教育”实现人类共同利益的教育。

  

华南师范大学卢晓中教授作题为《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发现需要的高等教育体系构建》的演讲。他首先从人类命运共同体“平行社会的到来、中心边陲的重新定义”这两大特征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构建的三大需求特征。在这个基础之上,他还指出了当前中国高等教育体系构建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需要中的三个极不适应的状况。最后,他提出了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需要的视角下如何构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三个思路。

  

长江学者、浙江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眭依凡教授以《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需要的大学治理现代化》为主要演讲内容。他从相关概念学术源头、全球化背景以及中国本土的发展观等不同的视角,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内涵作了非常细致的延伸解读;还分别从概念内涵、价值取向、关系形态、实现程度以及结果这五个方面区分了人类利益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的区别;探讨了在过去、现在以及未来大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点明了有效加快大学治理国际化在大学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性。

  

四川师范大学傅林教授作论坛总结。她说,论坛自开幕以来,既有热烈而非凡的讨论和交流,又有疾风骤雨般的头脑风暴和思想激荡,同时又有和谐融洽的学术氛围,精彩纷呈。十六位领导、专家学者们主要围绕“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事业当中大学的担当和使命”、“从历史和比较的视角探讨大学治理制度的构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大学内部治理的深化和创新”、“构建全球化时代大学教育治理的新途径”这四个方面的主题展开演讲,令人受益匪浅。她提到,人才的培养,科研的创新,服务于社会,引领社会文化的发展,就是我们的大学之本;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事业当中,大学要担负起时代的使命和民族复兴的重任,就是我们的大学之大。未来的中国将更加的进步繁荣,未来的中国大学必将迎来它更好更新的发展黄金期。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需要的大学治理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四川师范大学校党委书记丁任重教授在闭幕式致辞中指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这个特殊的年份举办高等教育高峰论坛,共襄发展大计,具有重大意义。本次论坛是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是思想的交流碰撞与共融共通,16名专家学者围绕论坛主题开展了富有建设性的研讨对话,取得了多方面的丰硕成果。这些讨论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回应,显示出了高等教育行业领域对自身使命和责任的有为担当,也显示出了各位专家学者与时俱进的大气魄和守正出新的大视野。有利于进一步研究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和内涵结构,明晰高等教育的战略目标和改革路径,通过学习互鉴,助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此次论坛的研究成果也为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综合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理论基础,有利于持续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继续加强内部治理和内涵建设,不断激发办学活力,提升办学水平。

《探索与争鸣》人间体

联络员小探

xiaotanxiaosuo

转载 | 合作 | 咨询 | 建议

长按扫码加好友


END

人文社科学者的平台


《探索与争鸣》

唯一官方微信平台

联系电话:021-53060418

官网地址     http://www.tsyzm.com

版权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媒体转载请联系授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