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扫描 | 第一届“江南文化与城市发展创新”青年论坛
◆ ◆ ◆ ◆
上海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主管
有学术的思想 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
官网地址 http://www.tsyzm.com
◆ ◆ ◆ ◆
全景扫描 · 编者按
第一届“江南文化与城市发展创新”青年论坛
撰稿人: 张蕾
摄影:查建国 景柯庆
7月9日,第一届“江南文化与城市发展创新”青年论坛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此次论坛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上海师范大学联合主办,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与文学创新团队共同承办,《探索与争鸣》杂志协办。
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炯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讲话,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权衡和上海师范大学校长朱自强代表主办方致辞,论坛开幕式由市社联专职副主席任小文主持。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阚宁辉,上海人民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王为松,《解放日报》党委副书记周智强,《新民晚报》党委副书记杨咏梅,市社联党组成员、副巡视员莫剑平,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陈恒、上海市江南文化研究联盟成员单位的代表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90余人出席会议。
徐炯指出,举办第一届“江南文化与城市发展创新”青年论坛,共同探讨江南文化的重要价值,深度交流江南文化创新发展,对打响上海文化品牌以及推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新时代的江南文化研究,既要把握历史性、继承性,又要体现时代性、创新性,要对江南文化进行创新诠释和阐述,总结提炼江南文化的精神以及其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他认为,上海是江南文化的荟萃之地,深入开展江南文化创新研究,是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服务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上海江南文化研究的开放性协同推进平台已经建立,江南文化研究的重大意义得到广泛认同。江南文化学术研究全面推进,江南文化普及宣传蓬勃开展。全市的社科理论界和各相关领域已经掀起江南文化研究和传播的热潮。他就进一步做好江南文化研究工作谈了四点想法。一是要进一步强化意识、提高认识,充分理解、加强江南文化研究对上海文化品牌建设的重要使命。二是要进一步聚焦重点深化研究,为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三是要进一步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塑造鲜明的江南文化品牌。四是要进一步汇聚致力于构建江南文化学术研究共同体。以贯彻实施长三角发展一体化规划纲要为契机,充分整合上海和长三角江南文化研究资源,发挥各自优势,推进务实合作,以建设江南文化研究学术共同体为依托,不断提升江南文化影响力。
权衡指出,研究好、传播好江南文化,使江南文化成为凝聚人心、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于长三角城市发展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文化价值。在新的阶段,长三角发展面临新的更大发展空间,也为江南文化研究带来新的更大空间。充分把握江南文化研究的时代特征,努力挖掘江南文化研究、江南文化的创造性,将为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更加强大的动力和智力支持。此外,在新时代要求下开展江南文化研究,中青年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青年才俊的加入将进一步夯实江南文化研究的基础,希望能够通过本次论坛挖掘更多优秀而有潜力的中青年学者加入到江南文化研究团队中来,在前辈专家学者丰硕成果的基础上,以及在他们的指导帮助下,紧贴目前的形势和现实发展的现状开展多样化的研究。他表示,在上海市委宣传部的直接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全市社科界和全社会形成江南文化研究传播的热点。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具体承担推进全市江南文化研究的工作。通过成立上海市江南文化研究联盟,形成上海江南文化研究的协同推进平台;推出“学术+”的研究方式,形成江南文化研究的多方参与合作模式;推出市级江南文化研究的系列规划课题,推出江南文化研究的初步成果;推进决策咨询研究,形成为一体化国家战略建言献策的好办法;推动江南文化的社科普及,形成江南文化宣传推广的热潮。希望论坛搭建好江南文化研究交流的新平台,为江南文化与城市发展创新贡献真知灼见。
上海师范大学校长朱自强指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加强江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尤为重要。一方面,江南地区城市的发展,应以江南文化为底蕴,将传统文化融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创新;另一方面,江南文化是长三角地区共同的文化资源和精神家园。在全面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当下,充分而合理地利用江南文化资源,有利于提升长三角地区的凝聚力和发展活力,从而提高长三角一体化的水平和区域影响力。他表示上海师范大学多年来一直高度重视“江南文化与城市发展创新”的研究工作。在江南文化研究方面,学校形成了一支以唐力行、朱恒夫、钱杭、徐茂明、洪煜、查清华、张剑光等教授为首的稳定的研究队伍,已产出一批具有较大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的成果。在城市研究方面,学校拥有上海市地方高校唯一的教育部人文社科的重点研究基地“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上海市首家重点智库“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落户上师大。学校希望能够以本次会议召开为契机,发挥学科专业优势,进一步夯实“江南文化”与“城市发展创新”之间的重要关联,为上海的发展、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开幕式上,还举行了《江南文化百科全书》启动仪式,该书为支撑江南文化研究重要的基础性学术成果之一。
陈恒副校长介绍了以知名江南社会文化史专家、上海师范大学唐力行教授为首的上师大学术团队编撰《江南文化百科全书》的情况。他指出高效的研究队伍、坚实的研究成果基础、稳定的人才培养体系是成书的必要条件。考察上海的文化,就是观察乡土文化在跨地域、跨文明过程中的和谐融合问题,是上海故事、中国故事和世界故事相得益彰的互补性展开,是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抓手。因此,当下我们研究近代上海的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红色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阚宁辉副总裁从两个方面总结了编纂出版《江南文化百科全书》的价值和意义。第一,编纂出版全书是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加快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标志性文化工程。第二,编纂出版全书是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大力弘扬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基础性文化工程。
现场,上师大与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签订了《江南文化百科全书》出版合同。
论坛发言环节,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社科院、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安徽大学、浙江树人大学、《探索与争鸣》《文化研究》等高校、研究机构和学术期刊的学者,以及《解放日报》《文汇报》、东方卫视、澎湃新闻等媒体单位的专家,齐聚一堂,围绕江南文化与长三角一体化、江南文化与传播创新、江南文化与城市品牌塑造、多学科视野中的江南文化等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深入研讨。
第一场
江南文化与长三角一体化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徐剑教授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文化基因总结为四个方面:第一,江南文化拥有重商主义的传统,有助于以渐进的方式,从局部地区推动市场化发展,建立一体化的共同市场,最终形成强大的扩张力、渗透力和辐射力;第二,江南文化拥有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开放性地域特征,更容易接纳异质文化,推动地区深度融合;第三,江南文化具有的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是一体化能够顺利发展所需的重要基因,有助于降低合作风险;第四,长三角地区人口具有流动性特征,有利于提升地区活力、竞争力和创造力,形成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此外,长三角地区已成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教育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占据优势的文教资源,为区域一体化提供了丰富的人才储备。
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副院长张学良教授的发言围绕历史文化与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展开。他指出,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总面积35.9 万平方公里,经济总量21 万亿元。经济总量与俄罗斯、印度相当,也与20世纪80 年代我们做为追赶对象的亚洲四小龙相当,富可敌国。但与世界级城市群发展趋势、代表中国参与全球竞争需要以及自身发展潜力相比,长三角区域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迫切需要关注自身发展历程、长三角历史地理空间概念的泛化与深化、多元历史文化的嬗变与交融。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李亚娟副教授在发言中指出,江南古镇是长三角主要城市的母体,也是江南文化的源头。在经历了对文化过度消费的快速开发后,江南古镇进入了文化升级、创新发展的新阶段。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其出发点与落脚点都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新的时期,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江南古镇作为长三角新型城镇化率先建设的先锋,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目标,于一体化中求同存异,致力多元文化汇融、多种文化空间扩展、多样文化业态涵化。在回顾江南古镇保护开发历程的基础上,梳理江南古镇在文化发展方面所做的创新实践,探讨江南古镇如何在长三角新型城镇化深入发展背景下,在处理好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基础上,加快特色产业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上海市档案馆利用部副主任彭晓亮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介绍了档案里的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红色文化与长三角一体化。他认为,上海是江南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文化也是江南文化圈不可或缺的一环。海派文化根植于江南文化,融合了传统与现代,汇聚着东方与西方,又演绎和影响了江南文化。红色文化,正是在东方和西方博弈的时空里,在江南文化和海派文化交融之中,应运而生,蓬勃而兴。今天的长三角地区,是传统江南区域的延展,也是江南文化的核心区域和扩展区域。上海身处长三角,要放眼全中国来看,更要置于世界视野中定位。任何时段,人都是主体;人的活动,也留存了丰富的档案资料,要以多元的视角去看待和认知,避免片面化和一元论。无论哪种文化,都会留有印迹,而这些印迹,恰是文化存续与繁荣的直接记忆,档案是这种直接记忆的最有效载体。
青浦区融媒体中心新闻主播张全权向与会者推介了青浦区在打造江南文化示范区工作中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他介绍到,青浦区地处太湖地区核心区域,是上海唯一同时接壤江苏浙江的区,历来是江南文化重镇,孕育出悠久璀璨的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等江南史前文化,孕育出见证盛唐两宋气象的江南市镇典范、海丝节点港口青龙镇,更孕育出体现江南经济文化高原的朱家角、练塘、金泽等水乡古镇,呈现出江南文化的诗性风华。随着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确立,青浦区充分发挥自然天成的文化禀赋,进一步激活激发江南文化基因和遗产生命力,宣传唱响江南文化品牌,重点筹划一系列文旅一体化项目(活动),积极 打造江南文化示范区,助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助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第二场
江南文化与传播创新
上海人民出版社光启书局编辑中心副总监薛羽的发言题目是“学术江南的文化传播”。江南文化承载了丰厚的历史传统和精神记忆,为新时代中国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提供了重要的文化支持与路径。上海人民出版社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打造“上海文化”品牌的站位出发,立足专业学术,调动自身出版品牌与积累,策划江南文化研究系列选题,集结江南文化研究专家学者团队,努力推进江南文化的基础文献整理、江南文化的高端学术研究、江南文化的大众阅读普及等多层次的学术成果出版,并通过图书、研讨会、读书会等线上线下形式、实体虚拟形态多面向、多媒介传播推广,提升学术界和广大读者对江南文化的知识获取和情感认同。
澎湃新闻“流动的江南”专题负责人张博介绍澎湃新闻作为《东方早报》的新媒体转型之作,一直走在摸索新闻产品互联网呈现之可能性的前沿。其中,《东方早报》星期天副刊“上海书评”是国内思想文化领域独树 一帜的品牌。如何运用这一品牌在纸媒时代积累的丰富经验、资源和影响力,衍生出适应新媒体时代大众阅读、同时保持自身格调与品位的思想文化类传媒产品,是她多年来的追求。通过分享澎湃新闻思想团队2018 年出品的“流动的江南”专题的制作思路,呈现一种探索:传统媒体时代的“慢阅读”报纸副刊题材,如何转化为倚重视觉的新媒体产品,并适应大众尤其是年轻读者的快速消费、碎片化阅读习惯。
文汇报特聘首席评论员杨逸淇发言的题目是“江南文化报道的特点·热点·难点”。他向与会者介绍了《文汇报》开展江南文化传播的相关情况。《文汇报》从今年1月开始推出了“江南观点”等三个江南研究板块。但总体来说作者年纪普遍偏大,青年学者比较欠缺,他希望有更多的青年学者成长起来,将更多的新观点介绍给大家。最后他引用王家范老师的一句话:“明清江南之所以引起普遍关注,始终与中国发展的前途与希望这样一个‘大关怀’联系着。”江南文化有一种责任和能力,自觉为长三角提供文化支撑,它始终是面向未来的。
东方卫视《中国长三角》栏目负责人赵菲菲发言题目是“如何用影像讲好江南故事”。江南文化是沪苏浙皖共有的精神家园,也成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一档以记录一体化发展点滴、讲好一体化发展故事为己任的电视栏目,《中国长三角》如何用影像记录并讲好江南故事,也成为不变的宗旨和追求目标。
解放日报《长三角周刊》“最江南”负责人陈抒怡分享了关于江南文化传播的一些思考。解放日报从2013 年下半年开始积极探索媒体融合发展,推出上海观察客户端(后改名为上观新闻)。2018 年10 月10 日,解放日报《长三角周刊》创刊,进一步聚焦长三角新闻,与上观新闻形成报网联动,进一步扩大长三角新闻的互联网传播力、影响力。目前, 长三角周刊每周有4 个版,其中第3 版“最江南”的内容偏向于副刊,一周介绍江南文化, 一周开设特色专版“长三角两地书”,均以约稿为主。作为主流媒体,如何传播好江南文化的本源和时代意义?如何将学者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公众想了解的江南文化?江南文化如何更好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陈抒怡的发言主要围绕以上问题同与会专家进行了交流分享。
第三场
江南文化与城市品牌塑造
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董琇教授从英文叙事的角度讨论了江南城市的对外形象。她基于近三十年来美国“纽约时报”和“时代周刊”的文章,考察了美国媒体对中国代表性江南城市上海、苏州等的描写,分析其叙事方法和呈现的江南城市形象。董教授指出:美国报刊主要使用了“整体形象替换”和“部分特征归化”两种方法,将中国城市的特征归化到西方的范式之中。这些方法通过建立中西文化的联系,方便英语读者了解“异域形象”,也折射出这段时期美国人对中国的“集体想象”。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洪煜教授的发言围绕卡通文化在近代上海的传播展开。他指出,20 世纪30 年代,是中国卡通电影发展重要的关键时期,迪士尼卡通电影的传入深刻影响着上海的电影业。迪士尼卡通形象深受各阶层民众的普遍欢迎,获得了大众媒介的广泛赞誉。在大众媒介的传播之下,迪士尼引领了近代上海娱乐文化的新潮流。出于民族主义和商业利益等原因,上海本土电影业人士受到迪士尼卡通文化的启蒙,着手改变中国 传统漫画的叙事方式,从内容到形式增加了美式娱乐的表达风格,开启了中国传统漫画电影现代叙事风格的转变。迪士尼卡通文化现代主义不仅促使近代上海卡通文化的叙事方式发生变化,丰富了海派文化的内涵,也推动了以卡通为基础的影像消费习惯和审美观念。
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沛霖副教授以近代上海中外商电车企业为例讨论了人口视域下的城市公共交通演变。抗战前夕,上海作为中国第一大都市和经济中心,人口辐辏且交通繁复。作为彼时城市化进程重要动因和公共交通力源中心的电车事业,不仅保证了上海城市功能的正常运转,更与城市人口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有见及此,电车企业持力满足于城市人口增长的需求,并对纾缓人口压力做出因应,进而助力于人口的频密流动。进而,电车业与城市人口的覆合共存、相依发展,使近代上海城市化的进程更形加速,亦从侧面投射出近代中国城市向现代递嬗的独特掠影。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朱军副教授通过对亭子间文化的考察,分析了都市文化与空间正义。他指出,空间正义是都市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以追求社会正义为旨归的上海亭子间文化一度成为左翼文化运动的代名词,它是马克思主义与激进人文地理学在中国历史性互动的产 物。亭子间的文化飞地特质兼具包容性和异质性,孕育出了独特的都市青年亚文化——“薄海民文化”(“薄海民”Bohemian——小资产阶级的流浪人的知识青年)。货币和身体的解放力量在文学空间聚合,空间正义成为文学实践无意识层面的一种重要推动力量。这一亚文化从边缘到中心的发展历程折射出一种更为深刻的空间权力的 转移。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晓海老师发言的题目是“沪上新风:近代上海评弹市场风尚与评弹传承变迁”。刘老师指出,晚清民国时期,上海在成为中国第一大都市的同时,逐渐成为评弹新的中心市场。评弹为适应上海这一海纳百川的商业化文艺市场,在艺术本体与演出方式方面发生了很多变化,越做等新的演出方式促使评弹艺术自身以及与其他艺术门类之间能够更广泛地开展交流,电台等新的传播方式成为青年学艺乃至在行业内部地位跃升的渠道,上海市民的心态与兴趣也为青年艺人的走红提供了契机。这些变化最终对评弹传统的传承方式与行业新陈代谢 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姚大勇副教授梳理了黄浦江的文学书写,由此考察了江南文化的发展演变。他在发言中指出,自宋元以至明清,对黄浦江的文学书写主要是描绘其江上的潮水明月,两岸的自然风光、 风土民情,很多还不脱山水田园的格调,羁旅行役的感思。近代“开埠”之后,上海又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对黄浦江的书写中不仅出现了许多西洋传入的新生事物,而且也融入了以前没有的新思想,传统的文学意象也发生了转化。自现代以来,上海不仅经济上继续保持领先地位,而且在政治上的影响力也日益增强, 现代的许多政治风云,也都与上海息息相关。有关黄浦江的文学书写也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更多地展现了时代风云,黄浦江成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族压迫与侵略,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的一个象征,其中既有对上海和中国未来的忧思与憧憬,也有对革命的歌诵与革命失败后的悲吟,抗战军兴,黄浦江涛更是奏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沈唯老师在发言中对江南文化特质与上海海派设计美学进行了思考。沈老师指出,上海海派设计的“现代性”一方面主要受到西方近现代设计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融入着江南文化的特质,形成并不断丰富着上海海派设计特有的文化内涵与审美品位。这种文化内涵与审美品位不仅体现在人们的视觉体验、物质文化等方面,而且体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精神生活等方面。
第四场
多学科视野中的江南文化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张春田副教授发言题目是“从南社到新南社——兼及1920年代‘新’字号乡镇小报”。张老师指出,“新”字号的地方小报的创办、流通及阅读,固然牵涉到新文化如何地方化的问题;不过,如果将之置于1920 年代自治运动背景下,则能发掘多种力量(包括政党、军绅、知识分子团体等)的内在纠葛。沟口雄三提出明代以降“乡里空间”的开拓深刻影响到清帝国的最终崩溃。在1920 年代,“乡里空间”一方面受到不断变化的“革命”形势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日渐面对政党政治的在地化运作。地方知识人的这些工作到底应该如何定位?新南社及“新”字号小报或许有助于反思此一地方问题,以及三种文化的交汇和互动。
中山大学中文系李晓红副教授发言题目是“从理学孝义到文学隐逸——清初歙县环岩文士方熊及其诗文活动”。《文章缘起注》《陶诗诵说》作者歙县环山人方熊,字望子,生于明嘉靖以来以理学著称的盐商家庭。其为江天一立传, 其志趣“出入吾儒二氏”,游于遗民圈中以节义相高,早年与其弟等师事无可和尚方以智;晚年未奉事老母,而入黄山修道,别称黄虞道士、黄虞外史、黄山道人,受时人诟病。而在方以智、钱谦益、钱澄之、方文、石涛等遗民文人留存作品中,则颇见方熊身影。钱谦益讚 美其为诗有清和之气,方熊曲折的人生折射出明清易代后江南儒商从崇奉理学孝义走向文学隐逸之文化风尚变迁。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韩立平副教授发言的主题是“‘有声诗学’:潘伯鹰《黄庭坚诗选》价值发覆”。与新中国建立后学院派的古典文学专家不同,潘伯鹰自然而强烈的“诗人本色”,使得他的《黄庭坚诗选》能游离于50、60 年代学术界的某种共同规范(如对思想性、政治性的强调)之外,更注重诗歌的艺术属性,从而幸运地保留并呈现了黄庭坚诗学的“有声”特性。潘伯鹰所延续的古典诗 学之“旧”,是一种无法割裂创作与研究的诗学的日常性与整体性。
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杨奕望副教授发言的主题是“科学与朴学:晚清江南通儒顾观光及其医药研究”。金山顾观光(1799—1862)系晚清医学家、考据学家、天文数学家,聪慧勤勉,博学宏才。他以医学家之身份、考据家的眼光、科学家之广博,校勘《素问》《灵枢》、补注《伤寒杂病论》、 重辑《神农本草经》,对于中医药典籍的传承功不可没。其中,顾辑《本经》更成为迄今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神农本草经》辑佚本之一。尤其顾氏所主张“中西之法可互相证,而不可互相废”的会通思想,仍具现实意义。蕴涵江南文化传统、面临革故鼎新的晚清儒医顾 观光,或许能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会通、文化包容乃至文化自信,提供一些启示。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叶舟副研究员对上海地区家风家训文献进行了整理和研究。叶舟在发言中指出,家规家训是指全体家族成员所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在中国,随着家族的发展演变,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家训。上海的家训文化有着独特的发展历史,呈现出了“古今承续、 海纳百川、中西融汇、多元并存”的特色。目前上海地区家规家训有传世专著文献十余种, 另外现存上海大部分家谱中也都有家规家训的内容,对这些文献进行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可以发掘传统家规家训中的精华及其当代价值,对中国传统社会的治理结构可以有着更加深入 的认识,也可以对当代社会伦理建设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邵钢锋老师以经亨颐与早期私立春晖中学为视角进行了发言。位于浙江上虞白马湖畔的私立春晖中学,在“五四”时期享有“北有南开,南有春晖”之美誉。学校由旅沪浙商陈春澜捐资兴办,教育家经亨颐担任校长,首开浙省中等教育男女同校之先河,一时云集了以夏丏尊、匡互生、杨贤江等为代表的有识之士加盟, 但不久却又“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邵钢锋老师拟以1919—1927 年经亨颐与私立春晖中学为考察中心,来探讨这一时期这群知识分子在春晖的革命与教育理念冲突。由此来重新审视与理解这群知识分子以及他们对我国乡村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江苏理工学院人文学院王文荣副教授发言题目是“《鸳鸯湖棹歌》的魅力:基于风格、文献、创作的考察”。《鸳鸯湖棹歌》为清代朱彝尊写成的百首组诗,旨在歌咏家乡嘉兴的土风民情。作品问世以来,一直被文人学者所关注,流风余韵绵延不绝,显示出非凡的魅力。朱彝尊的《棹歌》使得流传千年的“棹歌”再次焕发出新的活力,并达到一个高峰,借此形式,江南游子平添了一份乡情、乡愁。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何明敏副教授发言题目是“卫生、秩序与公德:电影院与上海公共生活的现代转型”。她分析指出,在上海电影院业的早期发展阶段,市民的公共生活也经历了从传统转向现代的转型。观影常识的普及和电影院的规章制度使得上海市民开始摆脱传统戏园的观演习惯,进而注意规范个人在公共空间的言行举止。随着广大市民观众在日常生活中出入电影院,他们开始接受有关公共秩序、公共卫生和公共道德的观念,也由此更多地接触到现代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在一种中西比较的视域之下,报刊舆论和国家权力借用这一公共空间介入市民的日常生活,用以培养市民的公共意识和公共道德,甚至试图改造国民的人格。电影院作为上海市民日常休闲的公共场所, 正是推进公共生活现代化转型的重要实践空间。
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刘志辉副教授探讨了江南文化中窗元素在现代灯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他以江南文化中的窗元素为例,分析了江南文化中窗的美学特征与文化内涵,结合情感化设计,探讨了窗文化研究对现代工业设计的意义,并提出了窗元素在现代灯具设计中的创新运用方法,力求以小见大的探索江南文化与工业设计之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滕新贤副教授以龙舟文化为例探讨了“长三角”地区江海文化传承的问题与对策。滕老师认为,本土文化不能单单停留在典籍与古迹之中,应当结合现代工业设计的方法,寻找传承和传播本土文化更有力的途径。
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孟义昭助理研究员介绍了明清南京科举风水说及其在城市水利博弈中的运用:明清南京城内广泛流行的科举风水说,是时人将堪舆之术与科举中第相结合的产物。科举风水说内涵丰富,不仅包括官学、士人所居阳宅、坟茔墓葬的安置与布局,甚至桥梁修造、城门启闭、城市水利建设也攸关科举风水。清代南京城市水患严重影响科举举办,造成“乡试改期”的历史现象。当有危害城市公共利益的事件发生时,南京士绅往往使用科举风水说作为有力武器予以反击,并取得显著效果,其中尤以城市水利建设中的博弈最具代表性。事实证明,科举风水说并非仅仅停留在文人叙事中的一种学说,更是具有现实功用的实践手段。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陈云霞助理研究员的演讲围绕郊野景观中的江南文化系统展开。以20世纪30年代西方人对上海与松江间乡村的考察为切入点,讨论了近代中西不同视野下江南文化的内部区域差异和对江南文化的认知差异。近代上海由于中西移民的到来,与江南腹地之间产生了深刻的文化互动,推动着上海城市文化朝着多元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这一过程中,江南文化与上海文化之间既有相通,也有分异,而上海周边县城、乡镇的文化景观则成为上海与江南生活生产方式及其所代表的江南文化的天然连结。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付楠老师发言题目是“晚清民国时期苏州弹词禁演书目形象转变——以苏州弹词《玉蜻蜓》为例”。清代的文艺政策严厉,中央到地方的禁书、禁戏法令数量繁多,加之地方士绅的积极参与,这对通俗文艺的打击很大。而苏州弹词是一种与通俗文学结合很紧密的地方曲种。但这也同时意味着弹词曲艺从诞生之际便一直处于各类禁令的阴影之下。但1843 年上海开埠后,随着社会变迁和时间推移,许多“淫书”却变成了更为脍炙人口的娱乐经典,并被诸多新生传统地方戏曲搬演移植,这当中就体现了社会娱乐观念、文艺观念和教化观念的转变。
浙江树人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王蓓老师的发言题目是“穆时英小说中都市病的隐喻”。在穆时英的小说文本中,“都市病”是被广泛关注的。在他的笔下,1930 年代的上海在声、光、色、影中涌动着疲倦和梦幻的调子,是造在“地狱上的天堂”。一方面,它活跃的物质文明激发了人身上未被发掘的“新感觉力”。另一方面,这些欣快的体验在颠覆了人传统观念和社会关系的同时,又引发了人们在主观精神体验上的不适感。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古籍所刘宇老师分享了宋代笔记视域下的江南。宋代笔记创作兴盛,其中有不少涉及江南的内容,并产生了一批专门记叙江南的笔记作品。宋代笔记的繁荣给我们留下了大量有关江南的史料,这些史料丰富多彩,与正史等史书相比更显生动活泼,事无巨细无所不记。
南京大学文学院博士生郭薇发言题目是“清代江南赋与江南书写——以《江南春赋》《杏花春雨江南赋》为中心”。清代书写“江南”的赋作较之前代数量众多,其中《江南春赋》《杏花春雨江南赋》创作数量之丰与时间之长尤为引人注目。清代江南赋从文学角度呈现出了一个不一样的“江南”,体现出清代赋家对江南形象的认知及其江南意识,值得我们重新去发现和探索。
《探索与争鸣》人间体
联络员小探
xiaotanxiaosuo
转载 | 合作 | 咨询 | 建议
长按扫码加好友
END
人文社科学者的平台
《探索与争鸣》
唯一官方微信平台
联系电话:021-53060418
官网地址 http://www.tsyzm.com
版权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媒体转载请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