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风轻正好奋为前【浙里是我家】百年大业百姓小家003

蒋依诺 最美课堂 2021-07-09

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

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妈妈,你们以前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对我们而言,‘海鸥’电扇,‘益有’冰箱,‘皇冠’灯具和‘上海’自行车是我们公认的‘四大名旦’。那时候啊,要花好几个月的工资买辆自行车。买台缝纫机,更是要花掉所有的积蓄,40年前,不管我怎么努力做梦也想不到咱们现在的生活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改革开放如同一声惊雷,汇聚起改变中国的力量,催生亿万中国人民踏上时代的激情,一个万物生辉的时代,迎面而来。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爸爸是这个时代发展的缩影,他出生于浙江的乡下农村,成长于物质匮乏的年代,顺利升上高中,却没考上大学,成了既不是农民也不是知识分子的尴尬存在。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爸爸说:“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我的四十年,那就是‘选择’。”这样的一个新时代给爸爸带来了很多选择的机会,可以见识更广阔的天地,成就更丰富的人生,拥抱更美好的未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他希望站在更高的舞台,实现自己的梦想。高中毕业后,爸爸兜里揣着80块钱,心里揣着梦想,启程去了上海。爸爸启程去上海的时候是晚上23点,买不到坐票,在车厢的过道上坐了9个小时,车厢喧闹,心也是火热的,在新的城市里即将开始他新的奋斗。上海那个高楼林立的城市包容了许多漂泊的外乡人,也帮助许多人实现了梦想。这些人里也包括我的爸爸。这一年开始,爸爸以全新的风貌站在时代发展的潮头,走向更好的未来。爸爸最初的职业是工业安装专业的管道工,具体是根据设计院的设计图进行施工安装,进行化工厂的工业设备安装,气割和焊接的工作。初到上海,爸爸居无定所,通常是跟着项目走,工地在哪里,他就住在工地旁边的活动板房。“冬冷夏热,长年潮湿”是爸爸对板房最深刻的印象。“艰苦的条件倒是其次的,工作之外的无聊生活才是最难度过的。不像现在的活动板房,那个时候的板房里没有电视什么的,更别提空调了,有个好点的电风扇都是机遇,”。爸爸就有了他找寻的乐趣:看《青年文摘》、和同事踢足球。“每个礼拜,我都要去书店买最新版的青年文摘。漫漫长夜,唯有《青年文摘》能聊慰我心啊。扇着蒲扇,吃着西瓜,看看书,写写日记,日子就过的很快。”爸爸怀念着年轻时的闲暇惬意的时光,“我们还不定期的举办足球比赛,场地也不用愁,工地旁边的空地收拾收拾就能踢,人就更不用说了,招呼招呼就能来一大批。一踢就是一个上午,都不用休息的。年轻的时候啊,就是有流不完的汗水和用不完的力气”。在娱乐活动之外,爸爸也在准备考证。“我和寝室里的同学一起准备的,都想考个证,不做管道工了,整天跟着工地跑也不太稳定,多个证多条出路嘛。”在这样的信念之下,爸爸考出了二级建造师正和高级施工员证。“本以为当年没考上大学会葬送我的梦想,其实不是。学一生,是我的选择,它给我带来了很多的机遇,有了更多的道路”。爸爸从出了学校之后的茫然无助转变为可以一人对抗巨大的压力,我相信,这样的转变之中不光有年龄的沉淀还有知识的积累。

等我长大后,和家人一起逛外滩时,爸爸隔着黄浦江遥遥指着远处的圆球建筑,“上海国际会议中心的消防系统是我们承建的,看着十几年前做的工程屹立在陆家嘴嘴尖上,成就感满满啊!”。爸爸的遥遥一指,是对他上海打拼生活的骄傲与满足。1994年,也就是爸爸到上海两年之后,老家农村那矮矮的泥土瓦房翻新成了窗明几净的水泥房。那是爸爸的第一套房子,坐落于绍兴的一个小农村,斜阳远近山,村外水如环,屋前有竹林,屋后有青山。爸爸对于他建的第一套房子感情很深,那好像不仅仅是一套房子,更是爸爸短期的成长史,是爸爸在上海拼搏那段岁月的见证者。1999年,上海的发展越来越快,但是对于爸爸来说,在上海工作很难能有更好的发展,“企业的技术人员大都是招聘来的,我也不想呆在上海这么长时间就只做一个小小的管道工,我就回了绍兴”。


爸爸在上海写的日记


爸爸年轻时候的照片


缝纫机上的青春





妈妈也同样出生于绍兴的一个小山村里,家庭也并不富裕。外公年轻的时候养了几头猪,妈妈除了上学之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照顾那几头猪。放学回家,就去附近的山上砍草来喂猪。用妈妈的话来说她的童年就是“陪着猪长大的”。妈妈成绩不好,义务教育结束后也没有上高中的打算。初中毕业后,妈妈就直接去了家附近的服装厂上班。初到服装厂,年纪尚小的妈妈不会用缝纫机,只能做做包装产品之类简单的工作,工资低的可怜。“没有一门技术傍身是不行的”,妈妈暗下决心学踩缝纫机。包装间就有一辆快废弃的缝纫机,常年空着,给妈妈创造了学习踩缝纫机的机会。与破旧的缝纫机相反的是妈妈的技术,经过几个月的自学,妈妈也学有所成,踩缝纫机的速度已经和熟练工不相上下了。有了一门技术傍身之后,妈妈便不再满足于包装工的待遇和工资,跳槽去了另一家服装厂做缝纫工。在那里,加班是常态,但妈妈愿意加班,甚至主动加班。“我是住宿舍的,不加班也没地方可去,那时候附近可没有电影院这种娱乐场所,都是厂房连着厂房,加班又有加班费,何乐而不为呢?”妈妈的辛苦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外婆家脱贫,短短几年后,已经过上了吃穿不愁的日子。


妈妈年轻时候的照片


下一站是幸福





在家乡,爸爸认识了我妈妈,2000年两个人组建了幸福的家庭。2001年爸爸经朋友介绍到新昌制药厂工作,由管道工转变成了建筑施工员。工作性质的改变让爸爸有些不适应,但很快爸爸就调整好了他的状态。在新昌工作,他的收入更加可观,但依旧是居无定所。“板凳都没坐热呢,就要挪地了”。爸爸总是开玩笑的来说他在新昌工作的过往。这一年,妈妈也因为居住地的变更,辞去了原先在服装厂的工作,转而去了家附近的一家商场做营业员。在这一年我也出生了,那时候家里的经济条件依然不是很好,我的出生让爸爸萌生出再拼一拼的欲望。2003年,上虞杭州湾工业园区开始投入运营,爸爸便回到了上虞开始了他的再一次打拼。在这里,爸爸在上海学的知识和考的证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他在一家公司里做预算,免去了风吹日晒雨淋,不用随着工地转移居住地,生活慢慢步入了正轨。妈妈在商场做营业员也很顺利,一天只上半天班,工资也不低,工作的同时,还能照顾到家里。

2007年,家里也有了些小积蓄,在城市里买了一套小的商品房,付了首付,离开了居住多年的自建房,没有了鸡鸣犬吠,但也多了些车水马龙的声音,没有了农村夏日萤火虫的淡淡光点,却也多了些流光溢彩。从2003年到现在,爸爸一直在杭州湾工作,生活逐渐稳定,有着更加光明的未来。在2015年的时候,我逐渐长大,小小的商品房有些容不下了。家里的物品多到没地方放,房子又靠近环线,夜里声音嘈杂,影响睡眠。爸爸和妈妈又下定决心买房子。贷款买了一套更大的商品房。“房子带给我们归属感”。这是爸爸妈妈买房子的最大的理由。家庭虽短短两字,却是最温馨的词语了,它表达的是爱,是幸福开始的地方。第三套房子的楼层高,采光好,面积大,一切都在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搬家的那天,爸爸一直把手放在背后,以视察的姿势在家踱来踱去,脸上也是止不住的笑,这是他们十几年来奋斗的结果,现在是领奖的时候,只属于,他们的奖。他们用勤劳的双手,智慧的头脑,坚韧的付出,闯出了自己人生的新天地,走出了原来的方寸之地,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我们生在一个好时代!”爸爸总是感慨。现在的生活平平淡淡,偶有波澜,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前进。我们生逢其时,在时代的发展和历史进步的车辙中,我们始终与时代同行。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我们的家只是这个大时代的缩影,我们家里有泪水,有汗水,有心酸,有快乐。我们都在用最大的努力,书写属于自己的故事,创造属于自己的时代。

The En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