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9年8月18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在外笑嘻嘻,在家凶巴巴——有病!别误会,真是病!

逍遥剑客 逍遥岛主 今天

(一)

实锤了,出具“无罪文书”的法官张世奇真有精神病。

联合调查组与张世奇曾经共事过的庭室领导、同事、家人、上访当事人谈话了解到,张世奇因上访工作压力大,导致睡眠不好,精神抑郁。

在不再负责信访工作的情况下,仍多次接待上访人,还向同事借钱给上访人,目的是尽可能安抚上访人,让自己清静一下。其中,给涉案当事人黄某12500元。

经吉林省神经精神病医院鉴定,张世奇患有待分类的精神病性障碍,无刑事责任能力。啥叫“待分类”,就是与传统的抑郁、精神分裂、癔症等有一定的区别,无法对号入座呗。

在认识的人眼里,张士奇是一个整天满脸挂笑的老好人,为了求得片刻的清静,拿自己的工资周济当事人可以理解,但却很难理解,他为何会向当事人自行出具这么一个不伦不类的“无罪文书”。

但如果把这种行为放在精神病的病态行为之下,一切都可以解释得通了。

再苦,再累,也要“微笑着面对生活”,但微笑真的就能让自己健康起来吗?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个新的职业病——微笑抑郁症。

病人对上司、同事、当事人常常自觉地笑脸相迎,但对父母、伴侣、亲人却动辄发脾气,也就是“在外笑嘻嘻,在家凶巴巴”。

“习惯性微笑”并不能消除他们工作、生活等各方面带来的压力、烦恼、忧愁,只让他们把忧郁和痛苦越积越深。

(二)

法官就是这样的一种职业,整天处于矛盾纠纷漩涡之中,如果没点小抑郁,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法官。新乡医学院做过一项课题,通过法官与一般人对比研究,发现法官存在着明显的异于一般人的精神障碍。

信访法官尤甚,信访接访有多难,谁干过谁知道!没干过信访,不配说案难办、话难听、脸难看、人难搞。

信访所接触的,本身就是一群“准精神病人”。

这话可不是我说的,前几年,北京大学司法鉴定室主任孙东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对那些老上访专业户,我负责任地说,不说100%,至少99%精神有问题,都是偏执型精神障碍。”

后来不少人因这句话在网上攻击孙东东,孙东东不得不为此公开道歉。

难道这句话说得不对吗?无非是实话难听而已!天天和这群偏执型精神病人打交道,没病也会被逼疯。

张士奇的精神病与其所从事的信访接待工作到底有没有因果关系,难说,但从“上访工作压力大,睡眠不好,精神抑郁”、“想让自己清静一下”,起码算是个诱因吧。

程序有终结,信访无尽头,哪怕接访态度放低到几乎匍匐,交谈和煦如沐春风,然有些是社会深层次原因,有些矛盾纠纷不可调和,有些当事人的要求不切实际,仍有很多化解不掉。

(三)

“微笑”是信访接待人员标准表情。患有微笑抑郁症的人常常表现的很乐观,在自己不开心或者很沮丧的时候,面对身边的人却表现出很开心,很积极的样子,但只是在假装开心。

张世奇已经病成这个样子了,如果不是因为被鉴定有精神病,可能面临着牢狱之灾,但还在一心想着继续工作,是不是有病?不难诊断!

因为这种人往往需要装出极度自信,平时乐呵呵什么都不在乎,其实只是把压力潜伏起来,人们往往忽略其情绪的发泄。

信访接待,必须是一个专注的“倾听者”,但他们自己身边却往往缺少倾听者,内心孤独。

信访接待是一个坚韧的工作,必须表现得坚强,才能不被形形色色的信访人压垮,但事实上谁都有脆弱的一面,只是没有人懂得他们的脆弱,理解他们的脆弱。

这群人的心理健康更需要关注和辅导。

既然张世奇患有精神病,那么,他给上访人黄某的12500元钱是不是应该还回来?因为他是个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赠与无效。

还有,在单位被当事人折磨得憋出内伤的法官们, 千万别再把情绪带回家了。动辄对着老婆、孩子发火,被老公、老婆骂“有病”,也就认了吧,因为这真是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