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周末FUN映厅|《冈仁波齐》前方没有终点,我们都在朝圣的路上。

2017-09-10 流量派


《冈仁波齐》是由张杨执导,尼玛扎堆、杨培、斯朗卓嘎等主演,该片主要讲述了尼玛扎堆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在历时1年2500公里朝圣之路,共组织十一个藏族人去神山冈仁波齐朝拜的故事。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r0024cewew2&width=500&height=375&auto=0


普拉村村民尼玛扎堆在父亲去世后决定完成父亲的遗愿,带着叔叔去拉萨和神山冈仁波齐朝圣。时正马年,正好是神山冈仁波齐百年一遇的本命年,小村里很多人都希望加入尼玛扎堆的朝圣队伍。这支队伍里有即将临盆的孕妇、家徒四壁的屠夫、自幼残疾的少年,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故事也怀揣着各自的希望。为了去冈仁波齐,这支十一人的队伍踏上了历时一年,长达2500多公里的朝圣之路。




初见藏人,会发觉他们身上有种静默,初看上去是木讷的,然而当你把这种静默放在荒凉的大山,凌厉的寒风,和冷寂的雪山中去感受时,你会体会到一种隐忍的力量。而这种安静和隐忍,正是西藏的底色,是藏人的基调。



一般人看到一群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人,匍匐在地上,几步一拜,甚至大着肚子、生完孩子还带着孩子继续,那必然认为这群人不可理喻,甚至脑子有点毛病。因为我们已经习惯用自己的视角去审判他人:这是迷信,愚昧,闲得无聊。



一个人必须根据自己的意识形态,对一件“奇怪的事情”做个判断,才能保护自己的认知体系,否则他便无法进行自我确认。这种行为未必是恶意的,然而却忽视了自我价值观的局限性。




我们一般人往往认为藏民磕长头就是为了祈求好运,祈求财富、健康,与我们在庙里烧香拜佛一个套路。这是现代人惯常的思维方式。




另外有些人看到藏民磕长头会说,“哦,这是藏族人在朝圣,我知道的“。即使你“被信仰感动“,你与藏民之间,始终有着这样一种隔阂:你只是在概念上知道“信仰”是一个什么东西,知道信仰是个宝贵的东西;而磕头的藏民则是从心灵中感受到信仰,他不需要思考其中的意义,信仰遍布于他精神和肉身的每一部分。这是思维的理解,与心灵的理解不同。



对藏民来说,磕头又为的什么呢?磕头,就是为了磕头。藏人从未停止跪拜。因为他们的跪拜并非仅仅是表示“区别尊卑”这一结果,更是为了跪拜本身的修行过程。小姑娘的妈妈说“磕头好,磕头长智慧。”那么这个“智慧”说的是什么呢?



西藏的母亲总是这样告诉孩子:“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种傲慢,这种情绪会影响人们对事物的判断,所以人们必须不断对抗自己的傲慢,修正自己的言行。这其中一个修行的办法,就是令自己全身匍匐跪拜。”



没有谁天生喜欢下跪、磕头,我们天性里都知道这是一种表现个人卑微的姿态。然而藏传佛教就是教导人们用这种方法,去体验个人的卑微,去慢慢放下这个“我”。因为“我执”会造成分别心,分别心造成痛苦。跪拜也是为了修忍耐、忍辱。



几千里路一路跪拜过去,是一种苦行:全身肌肉疼痛,手脚磨出血,头上磕破皮;忍受风餐露宿,冻饿病苦。藏民不是因为喜欢磕长头才去做——如果喜欢反而不应该去做了。



在凡俗看来,磕头是为神佛磕的,所以如果神佛存在,就该回报;然而在藏民的意识中,磕头是为自己磕的,磕头的过程本身就是见诸佛的过程。这漫长的朝圣之旅,蕴含着一个普通人的生、老、病、死。这是一条人人都会走的路,生命会降生,生命也的逝去;在这个过程中,人会遭遇病痛、意外,也会遇到相遇、分别。




有时你需要帮助别人,有时你也会接受别人的帮助,因为或早或晚,大家都会走在同样的路上。前方有脏水,俯身拜下去;前方有高山,磕头翻过它... 一个人如果知道自己要到哪里去,无论发生什么,都会自己走下去的。你没有磕过头,然而你在路上走得还好吗?




你乘坐的这班拥挤不堪的地铁,最终通向哪里?那些糟过的难,受过的伤,你是如何告别的?你是否在疲惫煎熬的时刻,怀疑过自己选择的道路?愿你找到你要拜的山。

 


更多精彩纪录片,尽在天翼视讯!




图片来源网络




戳原文,精彩不断!

大家都在看


免费100M流量和20元话费卡送不停,赶紧来抢! !!

周末FUN映厅 |《三大傻大闹宝莱坞》差点因为名字而错过的好电影!

《我的前半生》好剧享不停

[流量派画报023期]本周热点影讯推荐!

没错,介就是流量派的freestyl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