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闻旋律】《斯拉夫女人告别曲》|苏联时代的沙俄音乐
前两天梳理苏联时期叛逃到西方的杰出音乐家,自然想到解放后我们和前苏联在音乐艺术传承上不同做法(以1976年文革结束为界),是件值得比较的事情。
现象我们禁了所有国粹名剧名段名著名曲,苏联保留了《天鹅湖》和《斯拉夫女人告别曲》们。
在苏共垮台前,中国和苏联的政体是一样的,都强调“讲政治”,防范意识形态上的不同声音。官方对于普通民众的思想非常关注,各级党组织的主要任务就是“统一认识”。
而音乐(包括其他文化艺术)是属于影响人们思想的东西,从理论上说,在推翻前朝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政权是不允许前朝的精神产品继续影响现政权人民思想的。所以新中国建立后,我们花了很大气力做这件事,在思想文化领域搞了一个接一个的政治运动,十年文革达到顶峰,除旧布新基本实现(据统计,光是电影就封了400部,如《梁山伯与祝英台》被封的理由是“讴歌才子佳人, 鼓吹爱情至上”),旧的,也就是所谓“封资修”的精神产品完全清除干净,新的就是“八个样板戏”+《战地新歌》。
但苏联明显比我们的尺度宽得多,比如柴可夫斯基的几部芭蕾是沙皇俄国留下的国粹,故事除了帝王将相就是才子佳人,与苏共党旗上的镰刀斧头完全不相符,但是苏共从来没有禁止过,上用来招待来访国宾,下供老百姓日常消遣(我们可类比的京剧、昆曲名剧名段被完全禁演)。至于产生于宫廷的古典音乐,更是从没有被禁止,苏联时期的那些大音乐家哪怕有再多不满,贝多芬、莫扎特、巴哈、海顿是可以演奏的。前苏联著名的持不同政见者、大提琴家
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此后每4年一届,被认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具权威性的音乐赛事之一。要知道,柴可夫斯基完全是沙皇俄国时期的音乐家,他去世24年后才有十月革命改朝换代。
总之,直到改革开放前,我们与苏联在对待文化传承上的不同做法加大了今天国民文化素养上的差距。不是说中国人也要喜欢古典音乐,就算喜欢《夕阳箫鼓》,喜欢《贵妃醉酒》也一样会有高尚情趣和文明举止。但是,我们连自己的文化精华也抛弃了。这才造成举止有礼、人文关怀上的严重倒退。所谓道德危机,也有这个原因。
问题为什么两个政体相同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对待文化传承上有差距?
经常说“上有所好”很重要,有人说苏俄领导人教育背景、文化修养比我们的高,如果是这个原因的话,新中国很长时间内主导文艺大政的江青并不缺乏高品位的艺术喜好,她懂芭蕾,也对电影有研究,自己就收藏有大量好莱坞电影。为何却要将古今中外的文化精品扫除干净,以至于遗害国民素质到今天都难以补救呢?!
所以,很多问题太复杂,完全可以作为学术问题去研究。
链接2016年03月28日权威官微“政事儿”的原文:
《江泽民传》记述,学生时代结束后,江泽民一直很喜爱京剧、越剧、昆曲等传统艺术,经常吟唱《捉放曹》、《四郎探母》;还喜爱世界各国的著名抒情曲,无论是西班牙语的《鸽子》,还是意大利语的《我的太阳》,江泽民都用原版的语言演唱。。。他还唱了20世纪50年代的苏联民歌以及30年代大学时期学会的美国歌曲。
据《平民领袖》一书记载:有一次江泽民与上海的大学生对话,有学生大谈美国的《独立宣言》如何如何,江泽民说:“你仔细读懂了《独立宣言》没有?我倒是可以用英语把《独立宣言》都背出来。”
(其实,《独立宣言》是西方价值观的典范。教育部长袁贵仁这次两会上就明确重申“绝不能让西方价值观念进入我们的课堂”)
音乐《斯拉夫女人告别曲》:从白卫军的战歌到苏联红军出征曲
还是回到音乐。《斯拉夫女人告别曲》是沙俄军官写于沙俄时代的著名作品,一战期间歌词《生我们是您,养我们也是您》,”您“可以说成是俄罗斯祖国也可以说成是沙皇。十月革命爆发后,《斯拉夫送行曲》是白军唱着与红军作战的歌曲。后来在二战中又成为苏联红军开赴前线时的出征曲,获得了空前的影响和传播,以至于中苏蜜月时在中国也非常流行。确实是非常优秀的进行曲!网上出自苏俄演唱者的视频版本很多,这里选了两个,别的也都差不多。喜欢的听友可以自己选看。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u0158thpy7a&width=500&height=375&auto=0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b01286dd92g&width=500&height=375&auto=0
《斯拉夫女人告别曲》作者 瓦西里·伊万诺维奇·阿加普金
馨闻旋律
只选最好听的音乐
只用最精彩的版本
想听更多,可以点击下面的二维码,【长按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进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