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别了,美国宠物粮

吴睿 三声 2018-09-30

养宠人没想到,他们对于中美贸易冲突的感知是来自于宠粮的涨价。在两个大国的针尖对麦芒中,美国进口宠粮不得不暂时退出未来可期的中国市场。但由它代表的“进口品牌”标签对于品质的背书犹在,各路玩家都试图享用它的光芒。


作者 | 吴睿

设计 | 张鹏飞


缪琪觉得对不起自己的拉布拉多犬球球——美国原装进口的CANIDAE卡比牌狗粮涨了将近200块钱:24磅规格的产品,去年这时候还是523元,现在就变成了699元。以后只好让它消费降级,改吃泰国粮了。

 

这是缪琪第一次感受到,中美贸易冲突这样的宏大议题对他生活的影响。在这场3月份起中美间犀利的你来我往中,美国原装进口的猫狗主粮、罐头被纳入加征关税清单,价格大幅上涨。跨境电商兴起后,原本在国内卖得风生水起的美国进口粮,一夜之间遭遇寒冬。

 

更糟的局面还在后面。电商平台上陆续出现的缺货标志、物流延时通告,都暗示着美国产品进关的困难。相比之下,涨价只是小麻烦,存货清空后,可能会出现无新货可卖的情况。

 

这些美国进口宠物食品商可能会被迫错失一个正在形成的机会:中国的宠物食品市场正在爆发式增长。

 

狗民网发布的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2017年中国宠物行业规模达到1340亿元,截至 2015 年底,我国宠物食品市场规模达到 350 亿元。原因是孤独的新一代消费者在宠物身上寄予了更多感情,出手比上一代更阔绰。2017年,养宠人群的年度人均总消费额达到6436元。

 

但对宠物食品的其他玩家来说,这是意外之喜,美国进口宠粮的出局,意味着他们有机会填补空缺。

 

至少,从资本上,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2017年,国内宠物粮生产商佩蒂和中宠相继在A股上市,同时这个行业在2017年至少发生了26起投融资事件,80亿资本涌入;仅今年上半年,已经有14家宠物公司获得投资。


吃不上美国粮了


变化是突如其来的。

 

4月28日,缪琪突然收到美国宠物粮品牌Naturesvariety天猫旗舰店发来的短信:“受国家政策影响,本店宠粮将在5月1日21:00之前全面下架暂停销售,恢复时间待定。特奉上优惠券,防止断粮。”

 


他一头雾水:“当时都懵了,狗粮跟国家政策有什么关系?”缪琪赶紧打开小区的狗友猫友群,发现群里已经炸了锅。缪琪住在一个中高档小区,很多宠物吃的都是美国原装进口粮。

 

有群友怀疑这是商家蹭热度的促销手段,在这之前,中美两国的贸易摩擦已经一路升级。但随后流传的一张公文图片,似乎印证了商家的话。

 

在这张4月24日“跨境电子商务商品质量安全风险国家监测中心”发给“各跨境电商企业”、名为“关于加强对美国产商品自检自控的函”的公文的函文中,明确提出,要“对平台销售美国产动物源性的宠物食品进行全面清查”,对于未取得“进口饲料登记证”的宠物产品,要“一律下架,停止销售”。

 

某电商平台负责人刘强向《消费新声》(微信公众号ID:varitrend)证明了这张函的真实性。他说,4月底检验检疫部门召集几位代理商开了通气会:“也拿不出明文(规定)的,但就是建议大家停止销售进口宠粮,接下来要查得严了。”

 

果然,5月1日起,养宠人们在几个美国宠粮品牌天猫旗舰店中看到,主粮和罐头均已被下架。

 

作为普通人,缪琪关心的是狗粮要禁售到什么时候,家里的狗粮就快吃完了,球球眼看就要饿肚子。

 

这也是泉州主营美国原装进口宠粮的经销商陈发最关心的问题。品牌旗舰店的短信一发出,他就不停接到客户或打探、或恐慌的电话。对具体情况同样一无所知的陈发,只好向客户承诺半价回购积压产品,以减少后者的损失。但并没有商家真的要求回购:“大家都觉得,可能过两天中美关系好了就没事,毕竟市场是一直在的。”

 

半个月后,事情似乎迎来了转机。

 

5月14日,政府高层赴美访问4日。不久,天猫此前下架的宠粮产品一个接一个重新出现。“有人先开始卖,大家就跟着试试,一看官方也没什么反应,以为这事就算结束了。”刘强告诉《消费新声》(微信公众号ID:varitrend)。

 

但事情并没有结束。

 

6月15日,在中国表态“愿意购买700亿美元农产品、制造业产品和能源类产品”后,美国白宫突然发表声明,将对中国进口的总额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关税。

 

第二天,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关于对原产于美国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公告》,宣布对农产品、汽车、水产品等545项商品加征25%关税,并且不予减免。而“零售包装的猫食或狗食罐头”以及“零售包装的其他猫食或狗食”,就在这545项商品当中。

 

随后两个月,中美继续针锋相对,美方对中国进口产品加征关税的威胁从2000亿增长至5000亿,税率也从10%增长到25%;中方则于8月3日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约6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20%、10%、5%不等的关税。其中,“其他配制的动物饲料”出现在加征10%关税的清单中。

 

与此同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也持续走低,7月1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7066,创2017年8月9日以来最低。

 

对于消费者来说,变化迅速体现在了产品价格中。缪琪发现,大多数美国宠物粮,要么价格上涨几十到100元不等,要么就取消了优惠。

 

6月底,美国宠粮品牌Naturalbalance的店铺首页打出了涨价公告,将原因归结于“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产品加工成本增加,汇率波动频繁”,全部猫粮产品都上涨50元。客服告诉缪琪,涨价前店铺“接到了品牌方通知”。

 

事实上,目前的价格上涨还远未到达顶峰,更多已经增长的成本,实际上被代理商兜住。

 

从业5年的代理商秦磊告诉《消费新声》(微信公众号ID:varitrend),从6月起,他们从品牌方拿货的成本价提高了10%;每个集装箱付给清关公司的金额也增加2000美元。这种情况下,产品要提价5%-10%才能不亏本,但大多数代理商并没有这样,“要先把市场稳住”。然后等待冰棱消融,生意重回正轨。

 

但刘强发现更严重的问题正在发生:海关开始严查进入保税区的美国产品的准入许可证,进关愈发困难。“你只要是美国来的,直接不接受申报,退单给你就完了。如果是新西兰的,接不接受申报呢?接受。”

 

这一点在电商平台的品牌旗舰店中也有体现。8月中旬,Naturalbalance首页公告中呼吁买家尽快上传个人信息,并称“由于海关物流系统升级影响,本店所售产品的物流时效将有所延迟。”

新货进不来的情况下,很难讲代理商们能兜多久。刘强告诉《消费新声》(微信公众号ID:varitrend),现在他们卖的都是7月份之前的存货,部分产品已经出清。而据他了解,大部分代理商都是如此。“讲不好听的,我们现在的应对措施,是看天吃饭。”

 

遭殃的不止原装进口产品。类似玛氏、雀巢这样的美国品牌,虽然产品由国内工厂OEM代工生产,但从国外采购原料时,同样要面对进关问题。原料进来慢,后续的生产接连受影响。


“水很深”


在消费力较高的养宠人中,进口粮已经是习以为常的选择。

 

在上海工作的媒体编辑傅珊月收入在1.4万元左右,她告诉《消费新声》(微信公众号ID:varitrend),身边的朋友基本上不会消费国产粮:“我吃多好的,就想给猫吃多好的,跟人一样要吃到肚子里去的。”

 

进口宠粮中美国产品最受欢迎。美国是畜牧业大国,原料价格低,再加上管理标准严格,使其产品成为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年轻的养宠人们也更信任美国宠粮。透过新兴的宠物自媒体,他们知道了宠粮的配料、设备、科研都有得讲究;知道了美国WDJ榜单上有对宠粮的测评和推荐;知道了FDA和美国农业部网站上有公开的投诉渠道。

 

宠物行业自媒体“狗粮专家”的作者狗哥告诉《消费新声》(微信公众号ID:varitrend):“美国每个月几乎都有召回不合格的宠物食品,国内你听过吗?Never。”

 

因此美国产品首先吸引了国内代理商的青睐。《消费新声》(微信公众号ID:varitrend)从湖南、福建、江苏等多省的进口品牌经销商处了解到,其经销的产品约六成为美国品牌。宠物产品头部电商平台波奇网的跨境电商负责人洪宏表示,美国品牌在最高峰时,曾占据整个平台进口商品大部分的销售额。

 

这原本是个几经努力才逐渐打开和日趋透明的市场。

 

早年间,用天猫国际公共事务总监王浩洋在一次采访中的表述来说:宠物食品的进口门槛非常高。国内将宠物食品作为动物饲料管理,由农业部和质检总局共同监管。国外宠粮进入国内,需要农业部颁发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登记证。此外,生产企业必须在质检总局的企业白名单中,产品产区不能在疫区黑名单之列。

 

在进口过程中,境外宠物食品还要出示由原产国官方提供的原产地证和兽医证,并通过质监总局查验,获得检验检疫许可证。

 

秦磊告诉《消费新声》(微信公众号ID:varitrend),获得这些证件的难度非常大,主要都落在了代理商身上。以检验检疫许可证为例,产品中含有的数十种配方每个都要办证,每个证需花费3万元以及4个月至半年的时间。

 

更不可捉摸的环节在海关。秦磊说,他经常从货物过海关的时间,感知中美关系微妙的变化:“人家也没说不让你进,就是要么系统要升级了,要么积压的货太多了,你等着吧。”一道道阴晴不定的闸口卡下来,能进入的合规产品是幸运儿,无论对商家还是市场都远远不够。

 

“七到八成的进口粮是走私进来的,这里面水很深。”从电商平台到代理商、经销商,采访中每一环节的宠物行业从业者几乎都对我说了同样的话:“所以你问我美国进口粮市场有多大?我不知道,没人知道。”

 

没人知道的部分在水下暗涌。水下的人看不清面目,“什么样的人都有,国外品牌方都不知道货最终流向哪。”有时连已经从厂家手里拿到权限的代理,也参与其中。只要能把产品带进国内,很少有人在意方法。

 

暗涌意味着危险和不确定。进口粮商家圈子里不定期流传着不便说清的嚇人流言:“有做代理的老板被抓进去过,你知道吧?代理的也是美国很大的品牌。”

 

对傅珊这样的消费者来说,这些来路不明的粮是无奈之选。“那时候宠物店的人跟我说,市场上的进口粮都是真假对半的,不然代理赚不到钱。那怎么办,至少还有一半是真的。”

 

市场一直呼唤监管和平台搭建更多渠道,2016年4月8日终于获得了回应。从这一天起,跨境电商新政实施,宠物食品被列入正面清单,宠物食品首次成为了可以跨境零售进口的品类。

 


据《天下网商》报道,2016年底,杭州江干区与杭州检验检疫局,向农业部和国家质检总局申请,在杭州创立“先行先试”的跨境宠物产业综合试验基地。该基地于2017年3月揭牌,同时设计了符合跨境业务特点的宠物食品审批流程。

 

随后,Petcurean、CANIDAE卡比、Naturalbalance、Orijen渴望等国外中高端宠物食品品牌,通过天猫国际进入中国市场,并在随后的天猫618上收获了不小的声量。

 

这些品牌中,美国产品占据了相当的份额;9月,美国第二大宠物专门零售店Petco宣布进驻天猫国际,补充了香波、牙膏等宠物用品的品类。其中,Petco的一款Solid Gold金装全猫粮,单品月销量就可以达到近100万元。

 

天猫上这些中高端产品的热销,证明着年轻人们为爱宠打造理想喵/汪生的热情,也证明着崛起中的国内宠物市场不仅量大而且高质。但从目前来看,这个由美国产品打头阵开辟的渠道,正在对他们关闭大门。


谁抓住机会?

 

对国产品牌来说,这是突如其来的机会,近两年在低价产品上表现良好的他们,终于有机会撬动更高端的市场。

 

根据狗民网和长江证券研究所发布的数据,在0-35元、35-105元两个较低价格区间中,疯狂的小狗、鼎鑫等国产品牌销量占有优势;而在更高的105至660元以上的区间中,则价格越高,越难觅国产品牌踪影。

 

但国产品牌一直试图摆脱低端劣质的形象,以进入利润更丰厚的中高端市场。伯纳天纯是典型代表,通过主打更高质的无谷产品、采用更具设计感的包装,尝试树立品牌形象。目前在215-430元及430-660元这两个高价区间,伯纳天纯在一众进口品牌间成功跻身第三名。

 

缪琪告诉《消费新声》(微信公众号ID:varitrend),美国进口粮涨价后,他身边有不少狗友购买了伯纳天纯或疯狂的小狗这样的国产品牌,看哪个产品能换粮成功。

 


相比狗粮,养猫的消费者还是更在意产品质量。“猫饭量比狗小,大多数‘铲屎官’咬咬牙都还能接受进口粮涨价。”傅珊告诉《消费新声》(微信公众号ID:varitrend),最要紧的是,猫肠胃比狗敏感得多,她实在对国产粮质量没信心。

 

这样的担心不是空穴来风。刘强坦言,国产品牌这两年的“升级”,基本上是把心思花在了营销上,包装更好看了,产品却难说有什么改进。

 

“从他们给渠道商的价格就看出来了。这两年人工和工艺成本,基本保持稳定,但国内鲜肉价格涨了多少?他们定这么低的出厂价,就知道他们用的不是真肉或者真肉粉。”刘强甚至从同行处了解到,一些生产商在用羽毛粉代替肉粉,而羽毛粉无法被消化,是造成宠物结石的重要原因。

 

上述宠物行业自媒体人告诉我,他去过河北、山东一些厂家聚集的县城,看到的场景让他“没法说”:“左边是狗厂,右边是粮厂。不穿卫生服都算了,原料就堆在地上,用铲子铲。”

 

在时下扁平的舆论场中,这些都不是秘密,总有聪明的消费者会从社交网络中了解盛名之下的其实难副,也总有经过国外市场验证的新品牌被国内消费者发现。何况,美国之外还有这么多国家的产品摩拳擦掌准备接棒。

 

“其实从5月起我们就开始找新品牌了。新西兰、德国的品牌这两年在消费者中也很流行,比利时品牌我们也在关注。”洪宏告诉《消费新声》(微信公众号ID:varitrend)。洪宏认为,抢占美国进口粮市场的,会是同档次的进口产品,国产粮目前还不具备展开争夺的实力和品牌认知度。

 

而狗哥通过在亚宠展上与欧洲品牌方的沟通也得知,早在两年前,已经有中国的代理商到欧洲去试水,这个巨大市场正在增长的消息被一同带去,吸引欧洲品牌方主动来淘金。“就像马可波罗说中国遍地黄金一样,老外很喜欢这个故事的。”

 

动作更快的是厂商。

 

今年7月3日,A股上市公司中宠股份以6721万全额收购新西兰宠物食品品牌ZEAL母公司,进一步丰富以“顽皮”为代表的中高端品牌矩阵。

 

7月5日,佩蒂股份发布公告称,完成了对新西兰宠物食品公司BOP公司100%的股份收购。

 

相对于欧洲品牌进入人生地不熟的中国市场,拥有国外品牌、同时又了解中国市场的他们,相信自己能更容易地掌握先机。

 

在两家上市公司之外,更多不具备强大资金和供应链实力的选手,也在想办法掘金。

 

刘强告诉《消费新声》(微信公众号ID:varitrend),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所谓的“进口品牌”,实际上是中国人找到比利时一家名为United的工厂做OEM代工生产。

 

“这家工厂是出了名的没节操,你想要什么品质的产品,他都能给你做出来,而且还能三折拿货。”等产品进入国内,就可以享受“进口品牌”的光环。“卖得还真不错,好多人都以为是低价的进口品牌。”

 

缪琪说球球最近不太开心,他也不太开心,“所以你们聊了半天,到底知不知道有哪个品牌可以一直买?总换粮真的麻烦。”

 

玩家们正在角力,目标是成为缪琪们心目中的“那个品牌”。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刘强、秦磊为化名)



©消费新声原创内容 转载请联系授权

 【爆料或寻求报道】加微信号:Suburb001

   【商务合作】加微信号:sansheng_kefu

点击【下方图片】 了解更多精彩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